§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6201714364200
DOI 10.6846/TKU.2017.00878
論文名稱(中文) 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決定性因素
論文名稱(英文) The Determinants of Xi Jinping's Policy o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戴立恒
研究生(英文) Li-heng Tai
學號 70427011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5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共同指導教授 - 王國臣
委員 - 李志強
委員 - 顏建發
關鍵字(中) 習近平
九二共識
一中原則
一國兩制
對台政策
大陸政策
關鍵字(英) Xi Jinping
1992 consensus
One China principle
One country, two system
Policies forTaiwan
Mainland poli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自1949年以來,對台政策基調即圍繞「一個中國」原則,自鄧小平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政策後,歷任領導人更是依循此中心思想提出對台政策方向。2012年「十八大」後,習近平成為中共第五代領導人,有別於過去領導人,習受其經歷影響,更加重視「制度化」、「法治化」,特別是在對台事務上有著更豐富的經驗。習主政初期,大抵呈現「胡規習隨」,除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交流對話的政治基礎外,並持續推動對台經貿、文化的多元交流。
2016年台灣及美國總統大選皆出現政黨輪替,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美國共和黨川普政府的執政,勢必對中共的對台政策產生更多變數及影響,總統蔡英文當選後,雖未承認「九二共識」,但宣示將在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下、以及既有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惟中共認為「九二共識」是雙方的共同基礎,沒有「九二共識」將會導致協商中斷,「九二共識」亦從「議題」轉變成為「前提」,蔡政府能否把握兩岸發展的新穎性,進而創造新形勢下的新基礎,殊值吾人持續關注之焦點。
本論文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探討1949年毛澤東建立中共政權開始至胡錦濤時期的對台政策,以及習近平主政後到2017年上半年間的涉台言論與對台工作重點,並從兩岸的內、外部因素,以及美國的兩岸政策等層面進行研究分析,探究中共在面對我新政府執政後可能對台政策的發展方向。
英文摘要
Since 1949, PRC’s Taiwan policy is based on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After Deng Xiaoping proposed the fundamental policy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 for Taiwan, all the other successive leaders have proposed their policy direction towards Taiwan according to this central idea. The group led by Xi Jinping came into power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2012. Unlike previous leaders, due to the influences of his past experiences, Xi paid more attention to“systemization” and“legalization”. In addition to that,he has rich experiences in Taiwan related affairs.Since Xi has been in power, he mainly followed Hu’s rules that adhered to the "1992 consensus" as the political basis of cross-strait dialogue and continue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culture exchanges with Taiwan.
There wer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6. Both of them have been through the political party rotation at that time. Certainly it would make some impacts and variables on the CPC policy toward Taiwan because of the DPP Tsai Ingwen government and the United Republican Trump government. Although Tsai did not recognize the "1992 Consensus" after the election, she declared that the government w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t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However, the CPC considered that the "1992 Consensus" was the common ground of both sides. It will lead to the interruption of consultation without the "1992 consensus".In this way,it has become a "premise" rather than a "topic".Hence, much more sustained attention would be put on Tsai government that whether it is able to grasp the novelty of cross-strait development and create a new situ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policies toward Taiwan from the beginning of CPC regime in 1949 that established by Mao Zedong to Hu Jintao's day,along with the research of Taiwan-related speeches and the work priorities of Taiwa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7 from Xi Jingping.Then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PC policy toward Taiwan in the face of the new govern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US cross-strait policy,and so 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中共歷屆領導人對台政策之發展	8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8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12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16
第四節 胡錦濤時期	22
第三章 習近平時期對台政策	26
第一節 習近平的治國理念	27
第二節 中共「十八大」後對台政策	36
第三節 「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佈局	50
第四章 影響習近平對台政策之因素	62
第一節 中共內部因素	62
第二節 台灣的內部形勢	70
第三節 美國的兩岸政策	82
第五章 結論	91
參考文獻	95
附錄 習近平時期涉台談話要點	106

圖表目錄

圖表 1研究架構圖	6
圖表 2中共對台工作組織架構圖	51


表次

表格 1「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現任組織人員:	53
表格 2「台辦」現任組織人員:	55
表格 3「台辦」下轄職能機構:	55
表格 4「海協會」現任組織人員:	58
表格 5「兩會」重要協商整理表:	59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王高成主編,《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POD)》,淡大戰略所,2009年10月1日。
2、杜聖聰,「兩岸真相密碼:中共對台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8月。
3、周湘華、董致麟主編,國際關係理論與應用,新文京出版,2014年。
4、林中斌,《偶爾言中─林中斌前瞻短評》,台北:黎明事業股放有限公司,2008 年10月。
5、吳萬虹,「中日關係中的日本與台灣問題」,《日本發展報告2008》,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9年。
6、邵宗海,《中共對台政策(1979-2013) 》,台北:唐山出版社,2013年9月。
7、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8、邵宗海,《兩岸關係: 兩岸共識與兩岸岐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9、邵玉銘,《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9月2日。
10、徐焰,台海大戰(台北:風雲時代,1992)。
11、邱垂正,《中國大陸對台灣次區域合作的戰略與政策: 以「平潭綜合實驗區」實徵研究為例》,台北:獨立作家,2015 年5 月。
12、楊如風主編,中國報告-習近平如何改變中國,靈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 年。
13、楊開煌,「中共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之分析」,王高成編,《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2009年10月。
14、陳建民,《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6 月15日。
15、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新北市:新文京開發,2012年9月。
16、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新北市:新文京開發,2014年2月。
17、童振源,「中國對台政策:演變、特徵、與變數」,刊登於丁樹範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新新聞出版社,2002年。
18、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
19、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策,三民書局,2013年。
20、趙春山,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2003年7月)。
21、顏建發,「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可能架構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4 期,頁 39-61,2013年
22、顏建發,「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可能架構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4 期,頁 39-61,2013年
23、蘇起,危險邊緣 從兩國 論到一邊,天下文化,2003年。

二、論文
1、邱垂均,中共「十八大」後美「中」台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2、李瓊莉,美國「重返亞洲」對區域主義之意涵,全球政治評論第三十九期2012 No.39,頁91。
3、沈明室,中共東南亞戰略的美國因素,全球政治評論第十八期(2007)No.18,頁84。
4、沙帥,論中共「十八大」後的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6月。
5、林淑亮,「扁、馬政府時期的中共對台政策─以理性行為者模型與軟實力論分析」,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6、李祿鴻,「十八大」後習近平對台政策之持續與變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6月。
7、李明凱,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的文化戰略,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8、周書廷,從習近平主政後對台政策析論兩岸關係的發展(2012-2014),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9、吳怡慧,中共對台政策發展之研究-以習近平執政後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6月。
10、許峻賓,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戰略與能源政策,APEC通訊2015年4月第187期,頁5。
11、施文,中共「十八大」後對台政策的持續與變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12、陳臆先,習近平主政下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6月。
13、張登及,「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一個理論與政策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四卷第二期,2013年4月,頁78-79。
14、黃益中,「1979 年以來中共對台統一戰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5、劉性仁,「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之走向分析:以《反分裂國家法》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頁86。
16、劉世傑,「中共第5代領導人習近平暨18大政策路線分析」,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17、謝奕旭,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區域權力結構之衝擊與影響,戰略與評估第五卷第三期,頁7-8。
18、潘金輝,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三、期刊、報紙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四號」,統一論壇(北京),第二期,2005年。
2、于洪洋、巴殿君,「論中朝關係及中國的作用」,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丹東),第五期,2012年。
3、王建民,「解讀習近平兩會對台重要談話」,世界知識(北京),第七期,第97頁2015年。
4、王建民、王貽社,「論中共中央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的提出、形成及其政策主張」,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北京),第11卷第2期總40期,2013年4月。
5、王建民、徐青、于強,「台灣“綠化”考驗兩岸關係」,世界知識(北京),第四期,2016年。
6、王福春,「十六大與21 世紀初的中國外交戰略」,國際政治研究(北京),第87期,2003年2月。
7、王毅,「鞏固深化兩岸關係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求是(北京),第八期,2012 年。
8、朱松嶺,「國民黨敗選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敗」,台聲(北京),第三期,2016 年。
9、何啟林,「鞏固深化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中共十八大報告對台灣問題的新論述」,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南寧),第二十四卷,第二期,2013 年。
10、余克禮,「增進一中框架共同認知鞏固深化政治互信基礎」,台灣研究(北京),第六期,2012年。
11、汪曙申,「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台美關係新態勢」,台灣研究(北京),第一期,2016年。
12、沈建華,「從台灣太陽花學運看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現代台灣研究(福州),第三期,2014 年。
13、宗禾,「金正恩和他的班底—朝鮮第三代領導人的接班路」,決策與信息(北京),第二期,2012年。
14、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台北),1999年。
15、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關係(北京),第一期,2009年。
16、高素蘭,「中共對台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
17、馬祥祐,「中國大陸對台灣政治定位立場變遷之研究」,亞太研究通訊,第12期,2014 年7 月。
18、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3期,2009年9月。
19、范世平,「318 學運後中共對台政策變化之研究」,《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2期,2014年12月。
20、「習近平對台灣展示強硬」,《亞洲週刊》,第30 卷第11期,2016年3月20日,頁28。
21、郭瑞華,「中共十七大之後的對台政策」,《展望與探索》,第5 卷第12期,2007 年。
22、郭瑞華,「中共18 大後對台人事布局及政策走向」,《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2012年12月。
23、許志嘉,「從台哥斷交論中共 對台外交孤立與兩岸關係」,《展望與探索》,第 5卷第 7期,2007年7月。
24、陳明通,「當前北京對台策略剖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7 卷第2期,2009 年。
25、陳俊明,「政黨輪替、文武關係與台灣的民主鞏固:分析架構與策略」,《政治科學論叢》,第24 期,2005 年 6月。
26、陳敏鳳,「習藉宋向台灣人民喊話 3月學運 中共對台政策轉向!」,《卓越雜誌》,338期,2014年6月4日。
27、陳建仲,「解析北京操作朱習會與國共論壇的策略」,《中共研究》,第49 卷第5期,2015年5月。
28、「張志軍訪台/中共對台工作愈來愈細膩、深入,台灣呢?」,《天下雜誌》,549 期,2014年6月。
29、張五岳、呂明洋,「中華民國建國百年與兩岸關係展望」,《展望與探索》,第9 卷第1期,2011年1月,頁3。
30、張貽奏、周俊琪,「海峽兩岸自由貿易區建設與稅收協調—基於閩對台先行先試的思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7 期,2010年。
31、張執中,「九合一選舉後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展望」,《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1,2015年。
32、張蜀誠、李華彥,「大陸對台政策走向分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38 期,2014年2月。
33、楊立憲,「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談判主義及其演變」,《台灣研究(北京)》,第4期,1998年。
34、楊開煌,「中共和平發展戰略下之對台政策」,《亞太研究論壇》,53期,2011 年9 月。
35、楊開煌,「中共新領導班子對台政策之展望」,《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10期。
36、楊開煌,「中共和平發展戰略下之對台政策」,《亞太研究論壇》,卷期53,2011 年9月。
37、顏建發,「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可能架構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4期,2013年冬季號。
38、鄭仁智,「九合一選舉後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觀察」,《展望與探索》,第12卷12 期,2014年12月。
39、劉性仁,「馬英九總統兩岸政策之探討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 期,2012年12月。
40、戴肇洋,「兩岸經濟關係的往昔、現今與未來之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9卷第3期,台灣銀行,2013年3月。

四、網路資料
1、中國網,江澤民提出和平統一八點主張(2009年1月30日),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365/2009-01/30/content_17182932/htm。
2、人民網,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2月21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channel1/14/20000522/72540/html。
3、華夏經緯網,中台辦,國台辦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嚴正聲明(2004年5月17 日),http://big5/huaxia、com/xw/dl/00202867/html。
4、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官網,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3月14日),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2007&ctNode=6226&mp=1。
5、王銘義,「胡六點具體推展兩岸和平」,中國時報(台北),2009年1月1日,A3版。
6、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全文)(2012年,11月9日),http://hk/crntt/com/doc/1022/9/7/7/102297778_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297778&mdate=1109103500
7、新新聞網,九二共識是怎麼被塑造出來的(2015年11月26 日),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HIS&i=TXT20151118172139I0R。
8、中國評論新聞網,《蘇起:流失中的兩岸政治基礎》(2014年8月12日),http://www/crntt/tw/doc/1041/1/9/1/104119198/html?coluid=247&kindid=13993&docid=104119198&mdate=0215100958。
9、新華澳報《評析「九二共識」在歷史新階段的重要意義》,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65737。
10、Nownews 新聞網《解構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2011年12月21日,http://www/nownews/com/n/2011/12/21/441468。
11、海峽評論《從十八大到兩會中共人事布局之觀察》,http://www/haixiainfo/com/articles/6418、html。
12、中國新聞網《兩會前瞻:政壇新陣容人事新布局》(2013年3月1日),www/chinanews/com/gn/2013/03-01/4607443/shtml。
13、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官網《主要職責》,http://www/gwytb/gov/cn/gtb/201101/t20110109_1685185、htm。
14、海協會官網《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章程》,1991年12月16日,http://www、arats、com、cn/bhs/200806/t20080625_679003、htm。
15、中國政府網《習近平會見蕭萬長對促進兩岸合作提4點希望》,2013年4月8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13-04/08/content_2372673/htm。
16、台灣時報,習六點啟動後馬時代中國對台戰略,2014年9月22日,http://www/twtimes、com、tw/page=news&nid=438557。
17、中共中央台辦,張志軍: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2014年9月15日,http://www/gwytb/gov/cn/wyly/201409/t20140922_7411311/htm。
18、蘋果日報,蔡當選後 習首表態 堅持九二共識(2016年3月6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60306/37095901/。
19、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深化兩岸制度化協商,促進兩岸良性互動(2016年,4月26日),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95046&CtNode=7159&mp=1
20、中評網,徐博東:關於兩岸政治對話六點建議(2009年10月3日),http://hk/crntt/com/doc/1010/9/3/1/101093107_3/html?coluid=33&kindid=4370&docid=101093107&mdate=1003003333。
21、聯合報,蔡拋兩岸「三新」論 台學者:維持立場,2017年5月4日,https://udn.com/news/story/9829/2441782。
22、聯合報,蔡拋兩岸「三新」論 陸學者:僵局難解,2017年5月4日, https://udn.com/news/story/9829/2441781。
23、自由時報,總統提三新論,邱垂正:兩岸合作需要陸方善意,2017年5月4日, http://www.nownews.com/n/2017/05/04/2509473。
24、旺報,習近平會洪秀柱:國共要勇於擔當!http://www.CRNTT.com
25、聯合報,川普當選 專家談未來台海兩岸關係的變數,2016年11月14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1/13/n8490008.htm。
26、新唐人,川普政府的「一中政策」 美國務院:鼓勵兩岸對話,2017年3月8日。
27、「2004年517聲明」,新華網,2004年5月17日。
28、「中國學者看517 聲明:事先警告」,公視新聞網,2004年5月19日。
29、「專家:517 聲明在大陸歷次對台講話中最強硬」,華夏經緯網,2004年5月20日。
30、「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四點意見」,新華網,2005年3月4日。
31、林中斌,「新胡四點北京對台政策深層的轉變」,中國時報,2006年4月30日
32、林中斌,「新胡四點 林中斌解讀和平發展」,自由時報,2006年7月15日。
33、「胡六點促統,仍緊抓一中」,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年1月1日。
34、「王毅再次解讀胡六點 指點迷津」,中評社,2009年1月20日。
35、張五岳,「後ECFA 時代北京對台政治考量暨兩岸政經互動」,http://www.tri.org.tw/trinews/doc/990810_4.pdf。
36、潘錫堂,「正確解讀胡六點對台的深層意涵」,中評社,2009年1月5日。
37、「胡六點是對台綱領文件 戰略調整」,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9年1月1日
38、陳華昇,對「胡六點」之評估與回應建議,國政評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9年2月26日。
39、「習近平」,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A0%E8%BF%91%E5%B9%B3。
40、「陸媒報導:看曾在福建工作 17 年的習近平有多懂台灣」,觀察者網,2015年11月5日。
41、「習近平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人民網,2007年12月6日。
42、「習近平在中美建交30 周年紀念晚宴上的講話」新華網,2009年1月12日。
43、「習近平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新華網,2010年4月10日。
44、「最高領導層密集考察基層,為17 屆5 中全會預熱」,中國網,2010年9月15日。
45、「習近平參加福建人大代表團審議」,人民網,2011年3月8日。
46、高順德,「中共十二五規劃與ECFA 在何處交會?」,國政評論,國家政策基金會,2011年3月18日
47、「『全國政協』舉行新年茶話會,胡錦濤出席,習近平講話」,人民網,2013年1月1日
48、「習近平會見連戰一行冀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中國網,2013年2月25日。
49、「中國夢」,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A4%A2。
50、「習近平:兩岸同胞要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中共「國台辦」網站,2013年4月8日。
51、「太陽花學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99%BD%E8%8A%B1%E5%AD%B8%E9%81%8B。
52、「習近平見宋楚瑜雙方就兩岸關係各表意見」,BBC中文網,2014年5月7日。
53、「宋習北京首會,四體諒回應四不原則」,東森新聞網,2014年5月7日。
54、「大陸習近平今見宋楚瑜 提對台「四不原則」,南早中文網,2014年5月7日。
55、「習近平晤宋楚瑜 提出對台工作四不原則」,新京報,2014年5月8日。
56、「大陸學者熱議習宋會:兩岸關系不會受風雨干擾」,人民網,2014年5月8日。
57、朱穗怡,「兩岸和平大局經得起風浪」,大公網,2014年5月8日。
58、「倪永傑語中評:習近平講話肯定了台灣統派」,中評社,2014年9月27日。
59、「習定調未來兩岸關係」,大公網,2014年9月28日。
60、「外媒:習近平考慮一國兩制在台灣實現形式」,中國日報網,2014年9月29 日。
61、「媒體述評習近平重申一國兩制定調兩岸關係」,中央社,2014年9月26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