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6201413485100
DOI 10.6846/TKU.2014.01005
論文名稱(中文) 「文獎會」(1950﹣1956)中、長篇得獎小說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Winning Novels (1950-1956)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許元蘋
研究生(英文) Yuan-Ping Hsu
學號 70101005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8
論文頁數 1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崔成宗
指導教授 - 封德屏
委員 - 趙衛民
委員 - 王鈺婷
關鍵字(中) 50年代
文獎會
中篇小說
長篇小說
反共文學
50年代作家群
關鍵字(英) 1950s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novellas
novels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military writer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重點為50年代「文獎會」中、長篇得獎小說作品之探究。從國民黨因國共內戰失利撤退來臺灣開始,檢討文藝政策失敗的原因,並積極透過官方與黨政合作,展開臺灣50年代的反共文學。在此基礎點上,探討「文獎會」半官方的機構,從1950年至1956年收錄的中、長篇小說,其作家及小說內容中反共議題的探究、對傳統禮教的挑戰及在情感的抒發層面等問題。

本論文以中、長篇得獎小說作品共30篇為主要研究內容,採用文本分析法、文獻分析法和主題分析法,進一步剖析,在反共議題中,對國軍事蹟的描述、對共軍惡行的揭發,以善惡/正邪二分法,來建構國家秩序裡「善與惡」的評判標準。在小說世界中,傳統禮教的挑戰有對男尊女卑的迷思、同姓通婚的阻礙、異國戀曲的困境及女性貞潔進行探討,相對應於現實社會的建構連結,闡述道德倫理意識形態的改變。最後,作家群藉由小說情節的想像與發展,抒發與依託對家鄉的關懷之情、對臺灣的期待之情、受壓迫的怨恨之情,細究情感面的探討。綜觀以上,將作家群遷徙書寫的過程與創作的意念,提出對家國議題、生活面向和語言轉換的看法與分析。

經由上述的討論,歸結出「文獎會」中、長篇得獎小說作品是作家群以「感同身受」為反共寫作,得獎小說的「反共」元素與小說背後的「政治」元素的消漲情勢,小說中的議題書寫、小說出版背景的探討與小說外的作家生活,彼此存在息息相關。在「文獎會」戛然而止之後,留給臺灣文壇創作道路,又邁向不同的格局。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oncentrated on the novellas and novels award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in the 1950s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for the unsuccessful literature & arts policy promulgated by ROC government after KMT lost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moved to Taiwan. Secondly,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that was created in the 1950s with the assistance provided by ROC government and KMT.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es stated abo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novellas and novels collect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a semi-official organization, in 1950 – 1956 with emphasis on the writers, the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the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code of ethics, and particularly how people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in that era. 

This study focused on 30 novellas and novels award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us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matic analysis method to examine how ROC Armed Forces’ deeds were described as well as how Chinese Communist Armed Forces’ wicked conducts were unmasked through the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and using dichotomy to construct the criteria of good/evil and justice/wrongdoing for the public order. The novels described the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code of ethics, such as the group thinking about men’s superiority to women, the obstructions to same-sex marriage, the dilemma faced by interracial romance, as well as the commonly accepted female chastity in relation to the real world, and then, based on the facts stated above, elaborated upon the changes of moral ideology. Finally,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nostalgia, their expectations of Taiwan, and their animosity towards oppressors through their novels, and then, based on the topics stated above, discussed the issues related to emotions. In general, the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viewpoints and analysis of national topics, daily lives, and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ir novel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stated above,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novellas and novels awarded by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were created as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writers’ empathy. Many factors were involved in the awarded novellas and novels, such as the rise and fall of anti-communist thinking and political stance, elaboration of topics,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ation, and writers’ real lives. All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Now, Chinese Literature Awards Committee has ceased to exist. Nonetheless, Taiwan’s literary continues moving forward toward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horiz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	流落異鄉的情懷…………………………………………… 1
二、	問題意識﹣「文獎會」的研究……………………………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 4
一、	研究範圍…………………………………………………… 4
二、	研究文獻…………………………………………………… 5
三、	文獻評述……………………………………………………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18
一、	文本分析法…………………………………………………18
二、	文獻分析法…………………………………………………19
三、	內容分析法…………………………………………………20
第二章  得獎作品及其作家群…………………………………………21
第一節	長篇小說及其作家群………………………………………21
一、	「1952年元旦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21
二、	「1952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23
三、	「1953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27
四、	「1954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28
五、	「1955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33
六、	「1953年國父誕辰紀念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37
第二節  中篇小說及其作家群…………………………………………42
一、	「1950年雙十節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42
二、	「1951年五四文藝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42
三、	「1952年五四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45
四、	「1953年五四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46
五、	「1954年五四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48
六、	「1955年五四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50
七、	「1956年五四獎金」獲獎小說及其作家…………………52
第三節  綜合整理………………………………………………………55
第三章  得獎作品的題材與內涵………………………………………59
第一節  反共議題的探討………………………………………………59
一、	對國軍事蹟的描述…………………………………………59
二、	對共軍惡行的揭發…………………………………………69
三、	結語…………………………………………………………79
第二節  傳統禮教的挑戰………………………………………………80
一、	男尊女卑的迷思……………………………………………80
二、	同姓通婚的阻礙……………………………………………88
三、	異族變愛的困境……………………………………………89
四、	女性貞潔的探討……………………………………………93
五、	結語………………………………………………………  99
第三節  對情感的抒發……………………………………………… 100
一、	對家鄉的關懷之情……………………………………… 100
二、	對台灣的期待之情……………………………………… 105
三、	受壓迫的怨恨之情……………………………………… 110
四、	結語……………………………………………………… 117
第四節  小說作品的內涵分析……………………………………… 118
一、	作家群在家國議題的探討……………………………… 118
二、	作家群在生活面向上的探討…………………………… 121
三、	作家群在語言轉換上的問題…………………………… 122
四、	結語……………………………………………………… 124
第四章   結論………………………………………………………  127
一、	以「感同身受」為反共寫作…………………………… 127
二、	得獎小說的「反共」元素……………………………… 128
三、	小說背後的「政治」元素……………………………… 129
四、	小說中的議題書寫……………………………………… 130
五、	小說外的作家探討……………………………………… 131
六、	後續研究建議方向……………………………………… 132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文獎會」中、長篇小說得獎作品一覽表……………… 142
附錄二:「文獎會」小說類得獎者一覽表………………………… 14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文本史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文藝創作》第1~68期,典藏地:臺灣大學總圖二樓密集書庫、國民黨黨史館、文訊雜誌地。
王藍:《藍與黑》,(臺北:紅藍出版社),1958年。(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王韻梅(繁露):《養女湖》,(臺北:國華出版社),1946年5月。
林適存:《第一戀曲》,(香港:亞洲出版社),1955年1月。
曾迺敦:《九龍江上》,(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年5月。
郭嗣汾:《黎明的海戰》,亞洲出版社,1954年12月。
彭歌:《落月》,(臺北:自由中國出版社),1956年8月。
端木方:《疤勛章》,(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3月。
潘壘:《歸魂》,(臺北:明華出版社),1955年5月。
潘壘:〈歸魂〉、〈在升起的血旗下〉、〈一把咖啡〉,《歸魂》,(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7月。
墨人(張萬熙):《黑森林》,(香港:亞洲出版社),1955年5月初版。
駱仁逸(依洛):《歸隊》,(臺北:拔提書局),1953年3月初版。
鍾理和:《笠山農場》,(臺北:草根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2刷。
二、	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中國文藝協會編:《作家作品工作》,(臺北:中國文藝協會),1950年5月4日。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臺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編:《文藝評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55年12月。
尹雪曼編:《名作家書簡》,(臺北:文國書局),1980年。
王慶麟:《青年筆陣》,(臺北:幼獅文化),1983年2月。
王德烕:《小說中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宗法:《台港文學觀察》,(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王燕玲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新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王鈺婷:《女聲合唱﹣戰後臺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12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三刷。
田銳生:《台港文學主流》,(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二刷。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台北市立圖書館),1987年。
朱金順、蔡清富編:《中國現代文學名著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12月。
余樹森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余昭玟:《從邊緣發聲﹣臺灣五、六〇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李玉安、陳傳藝編:《中國藏書家辭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時報文化),1986年3月1日。
李瑞騰、封德屏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李輝英:《松花江上》,(重慶:建國書店),1942年初版。1946年再版,1969年6月香港文學出版社印行修訂本。
李輝英:《鄉土集》,(臺北:仙人掌出版社),(香港:文藝書屋),1970年1月20日初版。
孟瑤:《孟瑤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1979年4月初版。
周錦:《中國新文學簡史》,(臺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
周錦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書名大辭典》,(臺北:智燕出版社),1986年9月。
周秀萍:《文學欣賞與批評》,(湖南:中南工業大學),1998 年4月。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四十年(1949~1993)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4年。
徐宏義:《作家影像》,(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徐進夫譯,Wiffred L.Guerin編:《文學欣賞與批評》,(臺北:幼獅文化),1975年。
封德屏主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第一~六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文訊雜誌社編印),1999年6月修訂。
夏志清:《現代中國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初版三刷。
高宣揚:《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台北:生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初版。
胡仲權:《中國文學大辭典》,(臺北:百川書局),1993年6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 年。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臺灣五〇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12月修訂二版。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臺北:重光文藝),1977年3月。
張道藩治喪委員會編著:《中國文藝鬪士﹣張道藩先生哀思錄》,1968年6月。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一刷。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0與八、九0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初版。
尉天驕:《台港文學名家名作鑒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彭瑞金:《廖清秀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三刷。
陽翰笙:《風雨五十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0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1年9月。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年6月初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樊洛平:《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商務出版社),2006年初版。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廖清秀(口述),莊紫蓉著:《廖清秀苦學與寫作》,(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7月初版。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
潘壘口述、左桂芳編:《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臺北:電影資料館),2014年3月。
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北:天視出版社),1981。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5月。
應鳳凰:《五0年代文學出版顯影》,(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
應鳳凰:《臺灣文學花園》,(臺北:玉山社),2003年初版。
應鳳凰:《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臺北:前衛出版社),2012年11月初版一刷。
應鳳凰、傅月庵:《冊頁流轉﹣臺灣文學書入門108》,(臺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1年3月初版。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出版),1999年6月初版。
三、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十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麗玲:《5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5年7月。
余昱瑩:《段彩華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10年。
何宜蓁:《孟瑤移民小說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10年。
林德芳:《王藍小說《藍與黑》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2003年。
邱培芳:《廖清秀長篇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4年。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糸博士論文,2008年。
胡芳琪:《1950年代臺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清華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秦慧珠:《臺灣反共小說之研究(1949﹣1989)》,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糸博士論文,2004年4月。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十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黄玉蘭:《臺灣50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的探討主軸》,臺北:臺北師範學院臺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黄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黄瑞真:《五〇年代的孟瑤》,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6年。
張詩宜:《反共文學之外的另類書寫﹣以五、六十年代三位女作家為分析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鄭雅文:《戰後臺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賴碧珠:《潘人木小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2004年。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50年代反共文藝體制》,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糸碩士論文,2003年7月。
應鳳凰:《Reassessing Taiwan’s Literary Field of the  1950s》(重估五〇年代臺灣文學),The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f Texas at Austin , Austin , 2000年。
四、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德威:〈蓮漪表妹﹣兼論三〇到五〇年代的政治小說〉,《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12年11月。
王鼎鈞:〈黎中天﹣一個被遺忘的作家〉,《中時電子報》,引自:http://www.igotmail.com.tw/from/reader/23222,2014年6月24日。
吉廣輿:〈孟瑤研究資料目錄〉,《作家與作品》,2001年3月。
宋雅姿:〈郭嗣汾﹣閒散度日是福氣〉,《文訊》第220期,2004年2月。
辛鬱:〈刻烙我心的永在記憶﹣小說家尼洛造像〉,《文訊》第274期,2008年8月。
李明:〈讀「藍與黑」有感〉,《文藝月刊》第226期,1988年4月。
李瑞騰:〈「中國文藝協會」成立與1950年代臺灣文學走向〉,《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
李瑞騰:〈臺灣女作家知多少?〉,《中央月刊別冊》第9期第149卷,1998年3月。
林亨泰:〈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笠》第127期,1985年6月。
林武憲:〈永遠的潘人木老師〉,《文訊》第242期,2005年12月。
邱秀文:〈被人低估了的藝術﹣紀錄片〉,《幼獅文藝》第45卷第四期,1977年4月。
封德屏:〈戰火在文字裡燃燒﹣五0年代的反共戰鬥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興起〉,收錄於須文蔚編《文學@臺灣﹣11位新銳臺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臺灣文學》,(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9月。
保真:〈二十年來的憂患意識﹣讀彭歌的散文與雜文〉,《傳記文學》第82卷第4期,2003年4月。
范銘如:〈臺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1999年。
姚儀:〈為文藝扛鼎的文壇大老郭嗣汾〉,《中央月刊》第25期第5卷,1992年5月。
高華:〈第九章 從「延安之春」到鬥爭王實味〉,《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夏濟安:〈評「落月」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一卷2期,1956年10月。
桂文亞:〈文藝創作〉,《聯合報》第8版,1979年10月25日。
許薌君:〈紅塵中的堅持﹣訪尼洛先生〉,《文訊》第136期,1997年2月。
郭海林、郭海明:〈郭海林、郭海明憶念父親﹣郭嗣汾老居士〉,《人間福報》,2014年3月1日。
陳紀瀅:〈記李輝英、張周﹣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記之七〉,《傳記文學》第38卷第一期。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臺灣省行長官公署1946年工作報告〉,《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臺北:南京出版社,1989年8月。
陸勉餘:〈我的老師﹣橄欖頭(讀書生活回憶)〉,《中國語文》第2卷第一期,1953年1月。
陸勉餘:〈我的中學時代〉,《中國語文》第9卷第五期,1961年11月。
黄怡菁:〈反共戰鬥文藝的推手﹣1950年代前期的文獎會與文協〉,《文訊》第295期,2010年5月。
張良澤編:〈鍾理和致鍾肇政函1958.4.29〉,《鍾理和書簡》,(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11月。
馮季眉:〈一顆永恆的星﹣專訪小說家王藍先生〉,文訊第113期,1995年3月。
彭瑞金:〈讀「李冰自選集」〉,收錄於張騰蛟:《向陽門第》,(臺北:東海書局),1971年。
彭瑞金:〈讀「李冰自選集」〉,收錄於張騰蛟:《向陽門第》,臺北:東海書局,1971年。
彭歌:〈三軍將士們﹣記郭嗣汾、南郭、高陽〉,《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47。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 
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應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1日。
楊明:〈孟瑤的生平〉,《文訊》第182期,2000年12月。
楊念慈:〈文壇隱士﹣懷念端木方先生〉,《文訊》第227期,2004年9月。
廖清秀:〈懷念張道藩先生﹣並憶文協小說研究組〉,《文訊》第37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88年8月。
趙友培:〈思想是文藝的靈魂〉,《革命文藝》1962年元月號,新中國出版社。
趙毅衡:〈我們需要補一個「語言轉折」嗎?﹣形式文論在中國六十年〉,《一九四九年以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鄭明娳:〈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當代臺灣政治文學研討會論文》,1994年1月2日。
墨人:〈我的筆墨生涯﹣活到老寫到老〉,《第二春》,(臺北:采風出版社),1988年4月初版。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196〉,《傳記文學》第59卷第一期。
應鳳凰:〈報人、教授、作家﹣彭歌〉,《文藝月刊》第195期,1985年9月。
應鳳凰:〈戰後臺灣文學風華﹣50年代女作家系列之七〉(集戲劇小說學術於一身的作家﹣孟瑤),《明道文藝》第353期,2005年8月。
應鳳凰、鄭秀婷:〈戰後臺灣文學風華﹣50年代女作家系列之八〉,《明道文藝》第354期,2005年9月。
五、網路資源
臺灣作家作品目錄系統:http://www3.nmtl.gov.tw/Writer2/index.html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
臺灣作家作品檢索系統:http://hermes.library.ncnu.edu.tw/ncnu/index.htm
當代文學史料知識加值系統:http://lit.ncl.edu.tw/litft/home.action
梁煥松網誌: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4.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