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6201112472400
DOI 10.6846/TKU.2011.00901
論文名稱(中文) 台灣公教人員保險基金的績效分析與投資政策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 Analysis of the Public Servants Insurance Fund Performance and Its Investment Polic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邱薇羽
研究生(英文) Wei-Yu Chiu
學號 6986209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5-21
論文頁數 7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登源(dy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劉壽祥(shliu50@hotmail.com)
委員 - 莊忠柱(ccchuang@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公教人員保險基金
資產配置
投資政策
擇時策略
證券選擇策略
市場實際報酬率
關鍵字(英) Public Servants Insurance Fund
Asset Allocation
Investment Policy
Market Timing
Security Selection
Market Retur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公教人員保險基金的資產配置一直是的一項重要課題。隨著基金規模持續不斷成長,其運用日益重要。本研究期間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七筆月資料,以Brinson, Hood and Beebower(1986)所提出之架構,稱之為BHB模式。並使用市場實際報酬率取代投資政策報酬率,將市場實際報酬率稱為benchmark,在本研究中該模式稱為修正的BHB模式。兩種模式下對準備金進行歸因分析與解釋能力分析之研究結果為不論採用何種模型,積極投資活動不一定能提供正貢獻。在使用修訂的BHB模式下,投資政策對實際投資組合報酬無解釋能力,顯示出良好的經濟預測能力以及審慎的擬訂投資政策具重要性。
英文摘要
Asset 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ants insurance fund has been an affective issue of management in Taiwan. With the Fund size continuously grows, its invest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data periods are between 2004/1/1 ~ 2010/12/31 and there are seven using yearly data. Based Brinson, Hood and Beebower framework proposed by 1986 which called BHB model in the study. We use market return to trace the policy return which called it benchmark. Based the BHB model and used benchmark we called it modified BHB model in the study. Public servants insurance fund were used to attribution it investment performance to each of a number of decisions and employed regression analysis under the two models.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whatever the model used, active investment activities may not be able to provi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investment policy explains 0 percent of the variability of actual portfolio return in the modified BHB model, indicating a accurate predictive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udent investment policy are importa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和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	3
1.4 研究方法	4
1.5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國外文獻探討	9
2.2 國內文獻探討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5
3.1 研究資料與資料來源	15
3.2 分析架構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5
4.1	BHB模式分析	45
4.1.1 績效歸因分析	45
4.1.2 解釋能力(R^2)分析	52
4.2 修訂BHB模式分析	53
4.2.1 績效歸因分析	53
4.2.2 解釋能力(R^2)分析	57
4.3	比較結果分析	60
4.3.1 績效歸因分析	60
4.3.2 解釋能力(R^2)分析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5.1 結論	67
5.2 研究建議	69
參考文獻	70
中文文獻	70
英文文獻	72
網站參考	73
附錄:投資項目合併計算過程	74

 
表目錄
表2-1  93及94年度公教準備金中心配置與實際配置運用組合比較表	5
表2-2  95至99年度公教準備金中心配置與實際配置運用組合比較表	7
表3-1  93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16
表3-2  94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16
表3-3  95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17
表3-4  96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18
表3-5  97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19
表3-6  98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0
表3-7  99年度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1
表3-8  各投資工具之市場實際報酬率採用指標資料來源	22
表3-9  93年至99年市場實際年報酬率資料	22
表3-10  93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3
表3-11  94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4
表3-12  95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4
表3-13  96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4
表3-14  97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5
表3-15  98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5
表3-16  99年度準備金合併後管理及運用計畫表	25
表3-17  BHB(1986)報酬分析架構	38
表3-18  BHB(1986)報酬分析	39
表3-19  積極投資活動報酬計算	40
表3-20  修訂的BHB模式報酬分析架構	41
表3-21  修訂的BHB模式之報酬分析	43
表3-22  修訂的BHB模式積極投資活動報酬計算	44
表4-1  93至95年準備金以BHB模式的各項報酬	46
表4-2  本研究BHB(1986)模式平均報酬分析架構	51
表4-3  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以BHB模式報酬變動的程度	52
表4-4  93至95年修訂BHB模式準備金之報酬	55
表4-5  修訂的BHB模式平均報酬分析架構		56
表4-6  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之修訂的BHB模式報酬變動的程度	58
表4-7  本研究BHB(1986)模式與修訂BHB模式影響準備金平均報酬程度比較表	62
表4-8  準備金93至99年以BHB(1986)模式、修訂的BHB模式之投資活動平均報酬與BHB(1986)、BSB(1991)的投資活動平均報酬研究結果比較表	63
表4-9  準備金在不同階段投資活動解釋能力分析比較表	64
表4-10  準備金修訂的BHB模式在不同階段投資活動解釋能力分析比較表	65
表4-11  本研究BHB(1986)模式、修訂的BHB模式投資活動解釋能力分析比較表	65
表4-12  準備金以本研究BHB模式(1986)、修訂的BHB模式之R-Square與BHB(1986)、BSB(1991)的R-Square研究結果比較表	66

 
圖目錄
圖2-1 投資組合管理流程	8
圖3-1 國內外銀行存款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26
圖3-2 國內外銀行存款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27
圖3-3 股票及指數股票型基金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28
圖3-4 股票及指數股票型基金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29
圖3-5 開放型受益憑證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29
圖3-6 開放型受益憑證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30
圖3-7 短期票券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31
圖3-8 短期票劵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31
圖3-9 國內外債劵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32
圖3-10 國內外債劵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33
圖3-11 計息墊付國庫未撥補數中心配置比例及實際配置比例比較圖	33
圖3-12 計息墊付國庫未撥補數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比較圖	34
圖3-13 投資組合年度預定收益率、實際收益率與市場實際報酬率之比較圖	35
圖4-1  93年至99年BHB模式下擇時策略、證券選擇策略、積極投資活動報酬比較圖	47
圖4-2  93年至99年台灣經濟成長年資料	48
圖4-3  93年至99年台灣經濟成長季資料	48
圖4-4  93年1月至99年12月台灣股價指數未調整收盤價走勢圖	50
圖4-5  93年1月至99年12月MSCI世界指數(Gross)走勢圖	50
圖4-6  93至99年準備金各項報酬比較圖	53
圖4-8  修訂BHB模式的公教人員保險準備金各項報酬比較圖	5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方明川,1993,「退休金計劃資產投資的基本認識」,保險專刊,第三十二輯。
吳啟銘,1997,「退休基金資產配置模式探討暨決策形成過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專題研討會,77。
林進財、陳啟斌、李秋燕、吳明儒,2006,台灣退休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以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為例,管理科學研究,Vol.3,No.1,75-98。
邱顯比,1997,「台灣退休基金資產分配之試評」, 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九卷第二期。
邱顯比,1998,「退撫基金中長期晚適投資組合之研究」,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案。
洪嘉苓,1999,未出版論文,「共同基金經理團隊與基金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琛,2008,「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運用之探討」,考銓季刊,第五十六期,9-23 。
張婉蘭,2002,「因應台灣景氣循環的最適資產配置投資組合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
符寶玲,2001,「退休基金制度與管理,三版」,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道然、劉見祥、蔡紹南,2004,「福利與保險」,台北:國立空中大學,384-385。
陳怡君、盧陽正、陳登源,2001,「退休基金資產配置策略之研究-以VAR資訊為基礎之模型」,退休基金季刊,22-49。
陳虹菁,2002,「退休基金績效與資產配置之研究-兼論委託經營績效」,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登源,1998,「美國退休基金經營管理剖析」,公務人員月刊,第二十三期, 7-20。
陳登源、巫慧燕、黃建勝, 2007,基金管理,第一版,雙葉書廊,台北。
閔志清,1997,「台灣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介良,1998,「台灣退休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十卷第三期。
楊凱真、白郁婷、楊永芳,2005,「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投資報酬決定因素之探討」,退撫基金文集(三),54-76。
楊朝成,1994,「長期性社會公益基金投資股票及房地產可行性之探討」,保險專刊,第三十五輯,106-117。
劉選隆,1998,「退休金資產配置之模擬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牧岐,2006,「退休基金的策略性資產配置-以勞退新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mbachtsheer, K. P., (1994), “The Economic of Pension Fund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s, 50(6), 21-31.
Arnott, R. D., (1985), “The Pension Sponsor’s View of Asset Allocation,”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41(5), 17-23.
Bierman, H. Jr., (1997), “Portfolio Alloc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Horiz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3(4), 51-55.
Brinson, G.P., B.D. Singer, and G.L. Beebower, (1991),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II: An Updat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47(3), 40-48.
Brinson, G.P., L. R. Hood, and G.L. Beebower, (1986),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42(4), 39-44.
Brocato, J. and S. Steed, (1998), “Optimal Asset Allocation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Financial Review, 33(3), 129-148.
Chopra, V. K. and. W. T. Ziemba, (1993), “The Effect of Errors in Means, Variances, and Covariances on Optimal Portfolio Choic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4), 6-11.
Eichhorn, David , Francis Gupta,and Eric Stubbs, (1998), “Using Constraints to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Asset Allocation.”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pring, 41-48.
Ellis, C.D., (1993), “Investment Policy,” 2nd edition, Business One Irwin
G. Wenchi Kao, Louis T. W. Cheng and Kam C. Chan, (1998),“International mutual fund selectivity and market timing during up and down market conditions,” Financial Review, 33(2), 127–144.
Ibbotson, Roger G., and Paul D. Kaplan, (2000), “Does Asset Allocation Policy Explain 40, 90, or 100 Percent of Performanc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56(1) (January/February), 26–33.
Koskosidis, Y. A. and A. M. Duarte, (1997), “A Scenario-based Approach to Active Asset Allocation,”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3(4), 74-85.
Swensen, D.F., (2000), “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網站參考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61.60.106.82/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http://www.cbc.gov.tw/mp1.html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stat.gov.tw/point.asp?index=1
台灣銀行,http://www.bot.com.tw/GESSI/Pages/default.aspx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
國際股市指數StockQ.org,http://www.stockq.org
Bloomberg, http://www.bloomberg.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