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5200516365000
DOI 10.6846/TKU.2005.00585
論文名稱(中文) 現代轉型期的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兼論中共的自我革新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modern transitional period——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form itself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劉駿耀
研究生(英文) Chun-Yao Liu
學號 78924008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5-09
論文頁數 1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wu-yen@mail.tku.edu.tw)
委員 - 施哲雄(zxshi@nccu.edu.tw)
委員 - 蘇起(suchi@npf.org.tw)
關鍵字(中) 現代轉型期
中國大陸
國家與社會關係
中共
自我革新
關鍵字(英)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transitional perio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for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代以來,在關於中國的諸多主題中,國家與社會可以說是最具現實性和理論性的話題之一。時至今日,確立國家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已經成為現代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此一問題的解決必將為解決中國其他諸多問題創設必要的條件。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業已成為認識中國現實政治中若干重大問題的共同切入點,以國家與社會為分析架構和考量標準,我們可以清晰地把握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在現代化和民主化道路上每一個前進的腳步,深刻地理解中國現實政治和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中國在前進道路上的諸多制約因素。中共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來,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中國開始進入政治、經濟急速轉軌的現代轉型期。這一時期,中共領導的國家機器全權一統的局面被打破,社會逐步發展壯大並且自身的組織能力不斷增強,一時間,國家與社會關係開始出現某種良性化的徵兆。在政府職能轉變、村民自治、城市社區建設等都是中共允許並且著力推動的,因而現代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變革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聯繫極其密切。三者對中國傳統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產生強烈衝擊,推動著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艱難嬗變的進程。中共的自我革新是現代轉型期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調整的核心因素,伴隨著關係的演進而進行。今天,雖然中共已從十六大的舉措中展現出新的象徵和信號,特別是「三個代表」的基層化和具體化仍是影響中共革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決定其能否進一步與社會協調、獲得持續政治忠誠與支持的關鍵所在。在社會自主性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中共已經開始有意識,有策略地從某些領域中退出,逐步下放權力,並改革政治經濟一體化,文化價值取向一元化,政府與社會合二為一的局面,以提高對社會訴求的反應能力和對外界壓力的預警程度。在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得到了極大的推動,這不僅增強了廣大民眾的民主化意識,而且為社會自組織力量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基礎。為了最有效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實現自己的願望、滿足自己的要求,人們紛紛組建利益集團或社會團體。而且這些組織或社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數量越來越多,所追求的目標差異也越來越大。也就是說,這些社團組織日益分化和多元化。這些組織的大量出現將使中國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多元時代。同時,民眾與世界聯繫日益緊密,開闢了廣闊的資源空間和資源獲取渠道,也為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調整中社會一方增加了砝碼,有助於推動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和諧發展。#
英文摘要
Among the many hot issues on China in recent years, state and society should b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opic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peaking. How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has been so far the most decisive problem for transitional China, the resolution of which is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he solution of many other issues. Thus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has been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view various problems in China’s political realities. With this analysis structure and research criteria, we can see clearly China’ each step along the road of moder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derstand deeply the diverse problems in state and society as well as various bonds and limits on China’s progress.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late 1970s, grea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all other aspects. China has begun to come into a rapid transitional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by the central party was broken, with society growing fast and strong. Some beneficial omens in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have appeared,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are changes of government roles, self-governance of villager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 These three “changes within regime” are permitted and driven by the central party, thus giving a great impact on traditional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and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painful progress of modern state-society relation shaping. As a result, the modern reform of transitional China as well as her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a close connection to these three aspects.
CCP’s self-innovation is the key factor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 transitional China. Growing with the change and progress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 CCP’s self-innovation has its special logic. Although new signals have appeared in the 16th Convention, the implement of “Three Represents” is still the key of CCP’s self-innovation, and also the key to gain continuous political loyalty and support. CCP has receded from some areas with consciousness and strategy, giving up part of the power, and trying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concentrated political-economic system, uniform cultures and values, unitary state and society, as an active response to the society’s needs and pressures.
In such a global times, China’s marketing progress was powerfully pushed, awak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s democratic needs, and providing material basis for social self-governance. In order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wishes in a most effective way, the public tends to organize themselves, leading to the production and flourish of interest groups or namely, social groups. As the economy develops, the quality of such groups are growing fast, with the goals of which also more and more diverse, making China consequently coming into a new divers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world create more room to develop and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to gain various resources. This will surely add some weight to society in the equit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contributing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 ........  3
      一  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調整的宏觀背景   3
      二  主題說明 ..............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預期目標......... 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邏輯結構  ........ 14
      一   研究方法..............  14
      二   本文邏輯結構............ 16

第二章	 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歷史回顧與現實困境 . 17
第一節	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歷史回顧.... 17
      一   中國傳統視野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17
      二   毛澤東時代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 20
第二節	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現實困境 .... 23

第三章	  中共的「體制內讓步」........... 31
第一節	政府職能的轉變............ 31
      一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動因 ........ 32
      二   中共政府職能轉變的主要內容. ..... 35
      三   對中共政府職能改革的反思 ....... 38
第二節	農村村民自治的實行.......... 41
      一   農村村民自治及其困境.......... 41
      二   村民自治的限度和前景 . ........ 47

第四章	 中國大陸社會自組織力量的覺醒與壯大..... 53
第一節	社會自組織力量崛起的背景....... 53
第二節	「體制外」民間社團的發展和歷史命運──以法輪功為例..59
      一   法輪功組織的演進........... 59
      二   法輪功組織的作用及限度...... .. 65
第三節	社會自組織力量在國家與社會關係嬗變中的功能與角色定位.69

第五章	 國家與社會關係演進中的中共自我革新..... 75
第一節	中共的組織特徵 ............ 75
      一   中共的組織制度和組織形式——革新的體制侷限. 75
      二   中共對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傳統理念..... 77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調整中的中共自我革新 .. 79
      一   中共黨員構成變化 ............ 79
      二   中共組織結構改革 ............ 82
      三   中共意識形態演變 .......... 85
 
第六章	  全球化條件下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全景 . 91
第一節  	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必然調整的既成客觀環境.91
      一   計劃經濟的式微............. 92
      二   意識型態的弱化............. 94
	  三   市民社會的興起............. 95
第二節  全球化趨勢推動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良性演進.97
一   中共的自我革新是關係調整的核心因素.... 99
二   中共「體制內讓步」有利於良性關係的建立..100
三   增強民主化意識和提高社會自組織能力是關係改善的動力.102

圖表
表5—1 中共修訂入黨資格比較表........... 81
表5—2 中共新舊黨章對中共性質界定之對照   .... 86
表6─1 中國國家與社會演變階段........... 104

參考書目 ..................... 107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1.	Owen E. Hughes,《公共管理導論》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2001年版
2.	毛壽龍等,《有限政府的經濟分析》,上海,三聯書店,2000。
3.	毛壽龍等,《西方政府的治道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	王兆祥、劉文智,《中國古代的商人》,臺北,商務出版社,1995。
5.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6.	王滬寧,《政治的邏輯 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 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項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	王銘銘,《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9.	王學軍,《市場與國家》,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
10.	王嶽川,《全球化與中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
11.	石之瑜,《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原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12.	朱 英,《轉型時期的社會與國家——以近代中國商會爲主體的歷史透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13.	朱旭東,《全球化歷史進程與中國社會主義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4.	朱雲漢,《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
15.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6.	何清漣,《現代化的陷井-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
17.	何增科,《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18.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9.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20.	吳彤,《自組織方法論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1日出版。
21.	吳錦良,《政府改革與第三部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22.	李洪林,《中國思想運動史1949——198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
23.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股份公司,1996。
24.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
25.	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時報出版公司1995年版
26.	李景鵬,《權利政治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
27.	周紅雲譯,《失控的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	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圖書,1991。
29.	俞可平,《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0.	俞可平,《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1.	洪謙德,《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股份公司,2000。
32.	胡皓、樓慧心,《自組織理論與社會發展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
33.	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論與實踐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4.	徐  勇,《中國農村村民自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35.	徐式穀,《東方專制主義——對於極權力量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版
36.	時和興,《關係、限度、制度,政治發展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37.	秦暉,《農民中國,歷史反思與現實選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8.	馬小泉,《國家與社會,清末地方自治與憲政改革》,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39.	馬長山,《國家、市民社會與法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40.	馬振清,《中國公民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
41.	高 放,《政治學與政治體制改革》,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2。
42.	高增傑,《國家與社會》,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89。
43.	商紅日,《政府基礎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
44.	康曉光,《法輪功事件全透視》,香港,明報出版社,2000。
45.	張 靜,《國家與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6.	張 靜,《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7.	張小勁、景躍進,《比較政治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8.	張 軍,「中國農村的公共産品供給,改革後的變遷」,《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經濟問題論文集》,珠海出版社,1997
49.	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50.	張靜,《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51.	張曙光,「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和社會轉型」,《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建》,經濟科學版社,1996。
52.	張麗曼,《從全能型政府到效能型政府》,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3.	曹沛霖,《政府與市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4.	曹錦清,《黃河邊的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55.	許欣欣,《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與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56.	陳其南、周英雄,《文化中國》,臺北,允晨出版社,1994。
57.	陳明通 鄭永年,《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1998。
58.	陳浙閩,《村民自治的理論與實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9.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60.	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1.	閔 琦,《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
62.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股份公司,2003。
63.	楊念群,《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4.	楊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65.	虞和平,《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版。
66.	鄒 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67.	雷家宏,《中國古代鄉里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68.	趙秀玲,《中國鄉里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69.	齊墨編,《新權威主義》,臺北,唐山出版社,1991。
70.	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發展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7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72.	鄧正來,《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73.	鄧正來,《自由與秩序》,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74.	鄧正來,《研究與反思》,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
75.	鄧正來,《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76.	鄧正來、J.C.亞歷山大,《國家與市民社會— 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77.	鄧國勝 趙秀梅,《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78.	戴維•米勒等,《布來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79.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0.	韓明漠,《中國社會與現代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
81.	羅榮渠,《東亞現代化,新模式與新經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82.	羅榮渠,《從「西化」到現代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83.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報紙期刊:
1.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1年第2期。
2.	《世界經濟》,1998年第9期。
3.	《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4.	《改革研究動態》,第2期。
5.	《法輪功人權報告》,Golden Lotus Press出版,法輪功人權工作小組編譯,2002年3月。
6.	《清華大學發展研究通訊》,1999年第13期。
7.	《開放時代》,1999年第5~6期。
8.	《學術界》,2001年第四期
9.	《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3期、1998年第5期、2000年第6期。
10.	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2年第一期

英文書目: 
1.	Anthony Giddings,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2.	Bruce J. Dickson,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Adaptability of Leninist Par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James Bowman,“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7,No.1,1993
4.	John A. Hall (Editor), Civil Society: 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 Polity Press, 1995
5.	John A. Hall,"States and societies: he miracl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urope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Basil Blackwell, 1988
6.	John Burton, World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7.	John Keane(Editor),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New European Perspectives, London, Verso Books ,1998
8.	John Keane,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 Verso Books, 1988
9.	Jonathan Unger(Editor),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 New York,East Gate Book, 2002
10.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cs, Harper Collins,1995
11.	Olivier J. Blanchard, Maxim Boycko, Marek Dabrowski, Rudiger Dornbusch, Richard Layard, Andrei Shleifer, Post-Communist Reform: Pain and Progress, The MIT Press, 1993
12.	Percy A. Allum, State and Society in Western Europe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
13.	Richard Madsen, “ The 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 Modern China, Vol.19, No.2,April,1993, Pp.183-198.
14.	Roger King, The State in Modern Society,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6
15.	Samuel P. Huntington(Editor), Foreign Affairs,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 Debate, Usborne Books, 1996
16.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17.	Tony Saich,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2001
18.	Ulrich Beck,,What is Globaliza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2000
19.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