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2201500165100
DOI 10.6846/TKU.2015.00814
論文名稱(中文) 非營利組織如何打造品牌形象: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How did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uild their brand images?: A case study of “World Visio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鄭雅蓮
研究生(英文) Ya-Lien Cheng
學號 6000502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2
論文頁數 11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振家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陳尚永
關鍵字(中) 非營利組織
品牌
廣告
臺灣世界展望會
關鍵字(英)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Brand
Advertising
World Vision Taiw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社會議題的逐漸重視,非營利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球的發展中進入了高度成長期。在臺灣,從1992年到2012年為止,社會福利及慈善團體的數量,就由兩百多個成長到兩千四百多個,因此,為了持續營運,許多非營利組織便採行市場經濟的行銷組合策略,打造自身的品牌權益,增加競爭力。
良好、明確的形象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是爭取社會認同或募集資源時的重要關鍵,而廣告做為一種傳播媒介,不僅能影響消費者的行為,更能改變其態度和想法,因此本研究將藉由個案──臺灣世界展望會,來瞭解非營利組織如何運用多種行銷手法來打造品牌,並藉由活動相關的宣傳廣告經營品牌形象。
本研究採用符號分析法,針對臺灣世界展望會在主流媒體上播送的活動宣傳廣告進行探究,並且利用次級文獻,包括臺灣世界展望會官方網站、非政府組織相關網站,以及有關的報章雜誌報導,再輔以Keller的品牌打造概念,以瞭解臺灣世界展望會傳遞出何種品牌個性,並如何營造品牌形象,擁有品牌優勢,而得以進一步獲得更多的企業贊助、合作或民眾捐款,也同時達成推廣組織核心精神的目標,並且期望研究結果能對其他非營利組織的永續經營有所助益。
研究結果發現,臺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報紙、電視、大型看板等大眾媒體宣傳組織活動,並請知名公眾人物代言,號召民眾參與活動、親身體驗,另外也與各式企業合作,開啟更多捐款管道,並且提升組織能見度。在品牌形象方面,其透過報紙新聞報導及電視廣告,長期傳遞出真誠、正直及興奮三個主要的品牌個性構面。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d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build their brand image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was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The study used Barich and Kotler’s framework and Hoshino Katusmi’s advertisement semiotics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brand images and advertising texts of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set up their marketing channels via mainstream media and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create their brand images through multi products strategies, small donations, well-trained staffs, etc. Meanwhile, they invite celebrities to be brand spokesman to appeal to people to have a hand in events and experience by themselves. Also, the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explore diverse contributive way and make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to be seen more easily. About brand image, they send sincereness, honesty and excitement of three main brand personalities in the long-term through news-reporting and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
In symbolic operations on the advertisings, the commercials showed activity endorser and local life mostly, also provided information of activity and contact way. The symbolic value of commercial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use value, feeling image and life image.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used multi-channel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he symbolic of commercials to convey their concept, to make the brand get into people’s mind, and to let consumers pick out the World Vision Taiwan from many other similar brands swift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研究流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12
第二節 品牌……………………………………………………….………….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3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分析流程…………………………………………..33
第二節 研究個案………………………………………………………..……35
第三節 研究方法………………………………………………………….….39
第四章 研究分析……………………………………………………………..……53
第一節 臺灣世界展望會品牌形象…………………………………..………53
第二節 臺灣世界展望會品牌個性……………………………………….….66
第三節 電視廣告符徵與符旨………………………………………….…….76
第伍章 結論………………………………………………………………………101
第一節 研究結果……………………………………………………………101
第二節 結論………………………………………………………...……….10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06
參考文獻…………………………………………………………………...……….108
表2-1:非營利行銷與營利事業行銷之差益比較表………………………..….21-22
表2-2:品牌定義整理…………………………………………………………….23-24
表2-3:品牌形象之定義與相關觀念彙總表……………………………………27-28
表2-4:行銷投入分類圖…………………………………………………………30-31
表3-1:品牌個性構面彙整表……………………………………………………43-46
表3-2:品牌個性編碼項目表…………………………………………….………46-49
表4-1:臺灣世界展望會各區服務中心…………………………………………..…54
圖1-1:研究架構圖……………………………………………………………….… 10
圖2-1:社會行銷、非營利行銷與社會性行銷關係圖………………………….….20
圖2-2:品牌權益金字塔……………………………………………………………..26
圖3-1:研究分析流程圖……………………………………………………….…….34
圖3-2:企業形象架構表……………………………………………………….……39
圖3-3:Barich & Kotler形象架構修改圖…………………………………………..40
圖3-4:廣告符號學分析圖…………………………………………………………..52
圖4-1:臺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區域…………………………………………………..56
圖4-2:臺灣世界展望會品牌形象架構圖…………………………………………..63
圖4-3:年份及報導數量………………………………………………………..……66
圖4-4:月份及報導數量……………………………………………………………..67
圖4-5:報導圖文結構………………………………………………………………..69
圖4-6:捐助資訊比例………………………………………………………………..70
圖4-7:聯合報品牌個性構面百分比……………………………………………..…70
圖4-8:中國時報品牌個性構面百分比……………………………………………..71
圖4-9:整體品牌個性構面數量……………………………………………………..71
圖4-10:整體品牌個性構面百分比………………………………….……….…….72
圖4-11:品牌個性構面歷年趨勢…………………………………………………..73
圖4-12:飢餓三十2003年廣告分析………………………………………………..77
圖4-13:飢餓三十2004年廣告分析………………………………………………..79
圖4-14:飢餓三十2005年廣告分析………………………………….…………….81
圖4-15:飢餓三十2006年廣告分析…………………………………….………….83
圖4-16:飢餓三十2007年廣告分析………………………………….…………….85
圖4-17:飢餓三十2008年廣告分析………………………………………………..87
圖4-18:飢餓三十2009年廣告分析………………………………………….…….89
圖4-19:飢餓三十2010年廣告分析………………………………………………..91
圖4-20:飢餓三十2011年廣告分析………………………………………………..93
圖4-21:飢餓三十2012年廣告分析………………………………………………..95
圖4-22:飢餓三十2013年廣告分析………………………………………………..97
圖4-23:世界展望會廣告符號意象圖………………………………………...…100
參考文獻
今日基督教報(2012)。〈【貧與富深思】杜明翰:與貧窮人同行、向貧窮人學習!〉。上網日期2014年4月5日。取自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0&key=3050
內政部(2013)。〈全國性人民團體數〉。未出版之統計數據。上網日期2013年9月27日。取自http://cois.moi.gov.tw/moiweb/web/frmForm.aspx?FunID=e89adb5e8b5b4b81
尤莉婭(2011)。《公益平面廣告研究於動物保護:女性模特兒反對殘酷時尚》。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丹云(2007)。《善因行銷對品牌價值創造之影響──以顧客信任和承諾為中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
王芃(2006)。《無國界耕耘──臺灣非政府組織對外教育援助之比較分析研究:以慈濟功德會及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鳳(2006)。〈行銷在非營利組織的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王振軒(2003)。《非政府組織概論》。臺中:必中。
王華懋譯(2011)。《向老天借膽的旅程:世界貧民窟絕對體驗》。台北市:圓神。(原書:石井光太[2009]。絶対貧困:世界最貧民の目線。)
江明修、陳定銘(1999)。〈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215-267。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雅琳(2004)。《品牌形象與生活型態影響男性時尚雜誌消費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高祿(2001)。《募款策略在非營利事業應用的研究以新竹捐血中心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欣諭(2013)。《非營利組織善因行銷:電視廣告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吳祉芸(2003)。《兩岸品牌個性之跨文化比較──以報紙廣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淑惠(2013)。《經濟指標與非營利組織捐款關係之研究-以家扶基金會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月華、丁學敏(2005)。〈以顧客為基礎的品牌權益之探討〉,《台北科技大學學報》,39-1。
李佩珍(2005)。《文化創意商品的品牌經營策略研究──以幾米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奇(2004)。《社會福利機構募款方式有效性之探討》。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庭竹(2008)。《非營利組織之品牌社群整合關係策略:以個人涉入度為調節》。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有垣、邱瑜瑾(2003)。〈基金會在國際發展與援助的角色──兼論臺灣數個基金會從事援外事務的現況及意涵〉,收錄於官有垣等著,《臺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臺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273-319。
邱毓婷(2007)。《服務行銷策略金三角應用於大學校院行銷之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健胤(2009)。《策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個案──一個營利與非營利組織策略合作的探索性研究》。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儒瑤,陳明璋(2005)。〈臺灣社會服務機構面臨環境與問題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2:273-302。
為什麼貧窮?網站(n.d.)。上網日期:2014年4月27日,取自http://whypoverty.pts.org.tw/zh_TW/theme/poverty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品牌價值的創造與經營》。新文京開發。
孫本初(1994)。《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徐世同譯(2008)。《策略品牌管理》。臺北:華泰文化。(原書Kevin Lane Keller [200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桃園縣政府(2014)。〈桃園縣各鄉鎮市現住戶口統計表〉。上網日期: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www.tycg.gov.tw/files/029/10301%E4%BA%BA%E5%8F%A3%E7%B5%B1%E8%A8%88%E8%A1%A8.pdf
涂郁(2010)。《非營利社會福利組織品牌建立之研究──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高佩蓮(2013)。《募款方式、轉移意圖與捐助行為關聯性之研究──非營利組織行銷模式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義展(2011)。<應用專案企劃打造城市品牌力>,《城市智庫電子報》,63。上網日期2014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ouk.edu.tw/EpaperView.aspx?cond=08d12945-d711-4f48-9b3f-d465702f7c0c
張宛瑜(2002)。《由框架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訊息策略──以報紙對臺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活動報導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正(2014)。《文非營利組織之品牌形象、關係行銷對捐款忠誠度之影響──以天主教台中教區啟智機構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33:295-310。
張惠蓮(2007)。《整合行銷傳播對於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之建構──以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登桂(2006)。《產品種類及聯盟動機對善因品牌聯盟夥伴關係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張懷予(2009)。《企業社會責任與行銷溝通工具、企業特徵對購買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食品業為例》。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許士軍(1990)。《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許瑞妤、鍾佳怡、雷宇翔、李依璇譯、劉淑瓊校譯(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臺北:揚智。(原書Peter C. Brinckerhoff. Mission-based marketing position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world.)。
郭瓊俐等譯(2003)。《品牌策略》,臺北:五南圖書。(原書Schultz,D.E & Barnes,B.E著)。
陳玉樺(2009)。《善因──企業品牌聯盟方式對雙方合作夥伴後續形象、聲望和企業服務品質影響之探討──以台灣觀光遊樂業為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杏韻(2000)。《民間社會福利團體與媒體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伶譯(2010)。《品牌的秘密》。旗標出版。(原書ワールドブランディング委員会[2006]. 世界のブランド戦略:そのコンセプトとデザイン)。
陳亮光(2008)。《臺灣非營利組織資訊揭露及稅務申報議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彥豪(2009)。《城市節慶品牌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左營萬年季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畊麗(2012)。〈臺灣經濟成長、收入差距與貧窮之分析與對策〉,《臺灣經濟論衡》,10:46-79。上網日期:2014年4月27日,取自file:///C:/Users/illen/Desktop/01-%E5%8F%B0%E7%81%A3%E7%B6%93%E6%BF%9F%E6%88%90%E9%95%B7%E3%80%81%E6%94%B6%E5%85%A5%E5%B7%AE%E8%B7%9D%E8%88%87%E8%B2%A7%E7%AA%AE%E4%B9%8B%E5%88%86%E6%9E%90%E8%88%87%E5%B0%8D%E7%AD%96.pdf
陳郁璇(2013)。《平價品牌符號與形象建構之研究──以UNIQLO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珮綺(2012)。《自我導向或他人導向?探討非營利組織類型與文化差異對善因行銷廣告訴求效果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渼侖(2004)。《非營利組織品牌個性構面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竫詒(2013.10.16)。〈國富調查解密 臺灣貧富惡化根源〉。上網日期:2014年4月27日,取自「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2931&page=1
陳慧芬(2003)。《電視廣告、品牌形象與麥當勞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卉(2007)。《善因行銷、知覺價值、品牌形象與行為意圖之結構化關係模式》。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游雅婷(2011)。《罪惡感有效嗎?廣告贊助類型和慈善對象之配適度對罪惡感訴求之慈善廣告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1996)。《電視: 科技與文化形式》。臺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aymond [1974])
黃玫菁(2002)。《整合行銷傳播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以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品瑜(2010)。《臺灣世界展望會無國界救援行動建構之語藝視野》,南華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馨(2010.12.27)。〈『人才』是核心也是根本--專訪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上網日期:2014年4月5日。取自http://www.gss.com.tw/index.php/focus/eis/62-eis45/329-2010-12-27-10-01-29
黃德瑋(2006)。《高科技產品之品牌形象,品牌權益,顧客滿意度,涉入程度與品牌共鳴的關聯性研究──以3C產品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家(2008)。《社會行銷在公部門的應用與限制:以不燒紙錢宣導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虞積祥(2004)。《品牌形象、品牌權益、顧客終身價值關聯性研究──以東森電視購物頻道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靳瑋琳(2009)。《善因行銷、知覺價值、品牌形象與品牌權益之結構化關係模式》。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廖美玲(2010)。《用故事打造節慶品牌的客家桐花祭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湘帆(2005)。《非政府組織形象知覺品質之研究──以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為例》。美和技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維基百科(n.d.)。〈世界展望會〉。上網日期:2014年5月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5%B1%95%E6%9C%9B%E6%9C%83
臺灣世界展望會(2013)。上網日期:2014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worldvision.org.tw/
臺灣世界展望會youtube頻道(n.d.)。上網日期2013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youtube.com/user/worldvisiontaiwan
趙仁方、郭采彥(2013)。〈主題樂園的體驗行銷與品牌形象對消費者重遊意願之影響──以義大遊樂世界主題活動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1(1):33-55。
劉吉傑(2009)。《企業領導人特質、企業文化與品牌個性間之相關性──長期歷史觀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軒(2009)。《個人捐款非營利組織行為因素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政林(2012)。《性別差異對於善因行銷廣告效果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子晴(2009)。《社福機構財務狀況改善之研究──以某區域型社福機構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政宏(2010)。〈電信文物數位典藏品牌定位與品牌權益建立之研究〉。上網日期:2015年2月1日,取自http://ir.c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620/1/CS-2-99-46%E7%B5%90%E6%A1%88%E5%A0%B1%E5%91%8A_%E8%94%A1%E6%94%BF%E5%AE%8Ffinal.pdf
鄭英輝(1998)。《品牌人格與產品類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琇方(2002)。《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贈者轉換行為間關係之研究──以關係連結之中介角色分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智偉(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以臺灣表演藝術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2006)。《基金會在臺灣:結構與類型》。臺北:巨流。
賴政泰(2011)。《平衡行為模式之建構研究──以國際賑災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惠珍(2011)。《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之公益行銷合作經驗分析──以早產兒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為家(2004)。《非營利組織未來發展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國網站(n.d.)。上網日期:2014年4月27日,取自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
薛怡平(2012)。《非營利組織網站品牌權益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榮棠、李雅琪、鍾瓊瑩、馮慧育、王玉貞、朱靖嵐(2007)。〈開架式彩妝品品牌忠誠度──以新竹市大專院校為例〉。上網日期2014年4月27日,取自http://edoc.ypu.edu.tw:8080/%E4%BC%81%E7%AE%A1%E7%B3%BB/DBA%20Conference/2007-Conference%20on%20Innovation%20of%20Management%20and%20Interdisciplinary/A1-6-%E9%96%8B%E6%9E%B6%E5%BC%8F%E5%BD%A9%E5%A6%9D%E5%93%81%E5%93%81%E7%89%8C%E5%BF%A0%E8%AA%A0%E5%BA%A6-%E4%BB%A5%E6%96%B0%E7%AB%B9%E5%B8%82%E5%A4%A7%E5%B0%88%E9%99%A2%E6%A0%A1%E7%82%BA%E4%BE%8B.pdf
謝亦欣(2003)。《電視廣告、符號消費與麥當勞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昶成(2007)。《非營利組織捐款收入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敏芳(2004)。《外籍勞工報紙形象之趨勢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韓如玲(2012)。《社會結盟下組織間配適對企業品牌態度的中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瑜慧(1998)。《馬偕醫院義工參與行為,工作滿意與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惠珠(2011)。《企業公民、社會行銷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關尚仁、鄭如雯(1998)。〈公共電視社會行銷初探研究〉。《廣播與電視》,3(4):45-69。
蘇敏華(2010)。《非營利事業基督教教會名人代言人類型對訊息來源可信度與廣告效果之影響──偶像崇拜為干擾變數》。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蘇意鈞(2008)。《廣告主可信度與廣告訴求對善因行銷廣告效果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Barich, H., & Kotler, P. (1991).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imag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2(2), 94-104.
Halliday, J. (1996). Chrysler brings out brand personalities with '97 Ads. Advertising Age, 67, 3.
Hansmann, H.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 89, 835-902.
Kotler, P., & Levy, S. J.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Kotler, P., & Roberto, N. (1989).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Kotler, P., & Zaltman, G. (1971).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 3-12.
Lilkiander, V. & Strandvik, T. (1995). The nature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in services. In Advances in 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JAI Press, 4, 141-167.
MBAlib(n.d.)〈打造品牌〉。上網日期2013年9月10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6%89%93%E9%80%A0%E5%93%81%E7%89%8C
Smith, B. (1998).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Bond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sex-type.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 15(1), 76-92.
Wimmer, R. D.,& Dominick, J. R.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