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2201009533400
DOI 10.6846/TKU.2010.00868
論文名稱(中文) 「議行合一」與「權能區分」概念之比較分析:兼論中共全國人大之定位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and “the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Regarding to the Role of China's NPC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曹鈞皓
研究生(英文) Chun-Hao Tsao
學號 6952701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7
論文頁數 13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漢
委員 - 高輝
委員 - 趙春山
關鍵字(中) 議行合一
權能區分
蘇維埃制度
國民大會
全國人大
關鍵字(英) the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the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Soviet System
National Assembly
NPC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議行合一」是基於馬列主義的國家理論的概念,是巴黎公社建立初期的政權組織原則,其原始涵義是「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合一」,亦即代表機關同時也是行政機關,負責制定法律並執行法律,向來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政體所遵循,對俄國的蘇維埃制度和中國大陸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理論上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人大制度是否為「議行合一」制,在大陸學界卻引起不少爭論。

    俄國的蘇維埃制度雖繼承了巴黎公社「議行合一」制,但蘇維埃制度所標榜的「議行合一」,其涵義已迥異於巴黎公社初期的制度實踐。由於中共於1931年建立的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是對蘇維埃制度的模仿,而人大制度又是承襲1931年的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而來,故本文認為人大制度屬於蘇維埃式的「議行合一」制。

    孫中山晚年提出「權能區分」理論,將政治權力分為「政權」和「治權」;「政權」是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治權」是政府治理國家的權力,人民以「政權」管理政府的「治權」。「權能區分」體現在制度上,就是國民大會與「五權分立」制度,與蘇維埃式的「議行合一」制呈現了相同的權力結構。由於俄國共產革命的成功經驗為孫中山所欽羨,俄國的政治制度遂成為孫中山學習的範本,故「權能區分」可能是孫中山模仿蘇維埃制度並融合自己「五權分立」之構想而產生的理論。

    中共堅持人大制度是其根本的政治制度,反對三權分立及照搬西方政治制度,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而「權能區分」並非照搬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可謂是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式民主」模型。既堅持全國人大「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地位,強化全國人大對其他國家機關的監督職能,又強調組織的功能分化與專業化,避免權力過於集中,是人大制度的發展方向。孫中山基於「權能區分」所構想的國民大會制度,在權力結構上與三權分立迥異,卻與人大制度實行的蘇維埃式「議行合一」制相同;且「權能區分」比「議行合一」更符合人大制度組織功能分化與專業化的發展要求。若以「權能區分」作為人大制度的組織原則,不但不會改變人大制度的權力結構,且有利於人大制度發展的完善。
英文摘要
The idea of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arxism–Leninism state theory and is the initial principl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Paris Commune.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the idea of “the Unity of the power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which means that Legislative is also served as Executive and is in charge of the making and execution of law. It’s often adopted by the “People’s Democracy” form of regimes in socialism nations and ha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influence on both of Russia’s Soviet System and China’s NPC System, However, whether NPC System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one type of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is still in dispute.

 Although Russia’s Soviet System succeed to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of Paris Commune, its meaning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initial practice of Paris Commune. For the Soviet System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which established by CCP in 1931, is the imitation of Russia’s Soviet System, and NPC System is in succession to the Soviet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we classified NPC System as one type of Soviet System of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Doctor Sun, Yat-sen established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in his late years, which separates political power as “People’s Rights” and “Government’s Powers”. “People’s Rights” means people’s rights of state management, “Government’s Powers” means government’s powers of govern. People rule “Governmental Powers” by “People’s Rights”.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forms the National Assembly and “Separation of Five-powers” System, which presents the same power structure with Soviet System of the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Due to Sun’s admiration of success of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Russia, he takes Russia’s system as the ideal model. Hence,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is probably born with Russia’s Soviet and Sun’s thought of Separation of Five-powers.

 CCP firmly adopts NPC as its basic political system, and opposes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Three-powers” as well as entire absorbing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It pursues a Chinese Democracy.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which doesn’t totally absorb the idea of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Three-powers”, is the model of Chinese Democracy established by Doctor Sun, Yat- sen. The NPC System’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o take the NPC as the highest authority,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NPC toward other departments, stress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 and profession in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s from power centralization. Doctor Sun, Yat-sen’s National Assembly System, which based on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differs from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Three-powers”, but is the same with Soviet System and NPC System, which characterized by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Moreover,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is more intensive to the degree of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 and profession than the idea of “Unity of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If we adopt the idea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Powers” as the principle of organizing NPC System, it wouldn’t only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power of NPC System, but also would benefit the NPC System’s development instea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與論文架構                 10

第二章  「議行合一」之淵源與發展             12

第一節	「議行合一」之理論               13
第二節	「議行合一」之詮釋               26
第三節	「議行合一」之實踐               32

第三章  「權能區分」之建構                41

第一節	「權能區分」理論之形成             42
第二節	「權能區分」之涵義               49
第三節	「權能區分」之制度設計             58

第四章  「議行合一」與「權能區分」內涵之比較       70

第一節	理論背景之比較                 72
第二節	思想基礎之比較                 79
第三節	制度意涵之比較                 86

第五章  全國人大定位取向之探討              92

第一節	全國人大性質之定位取向             93
第二節	全國人大組織之定位取向             100
第三節	全國人大職權之定位取向             108

第六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書目

一、中文文獻

三民主義原典選讀,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五年一月。
巴黎公社會議記錄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月。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
列寧選集第三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一九八八年七月。
孫中山全集,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九卷、第十卷,北京:中華書局,二00六年十一月。
孫哲生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一九九0年十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八月。 
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編,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修正草案(胡案)、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異同比較,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
盧梭,社會契約論,北京:商務印書館,二00八年十月。

二、中文專書

王守法,中國政治制度史,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十一月。 
王寵惠,困學齋文存,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一九五七年三月。
尹士洪、朱開楊主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九月。
尼柯爾斯卡姬,列寧論國家與法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一九六0年。
田桂林,國民大會制度之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四年二月。
朱光磊,政治學概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二00一年十一月。
朱諶,中華民國憲法與孫中山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八月。
任卓宣,五權憲法體系,台北:帕米爾書局,一九八0年一月。
林伯海,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制度的分析與構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00四年五月。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型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二00三年一月。
林銘德,五權憲法中的國民大會,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八年七月。
林炯如、傅紹昌、虞寶棠,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一月。
周陽山、周世輔,中山思想新詮: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台北:三民書局,二00一年二月。
阿爾蒂爾‧阿爾努,巴黎公社人民和議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邱榮舉,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公司,二00二年。
胡偉,政府過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高旭輝,五權憲法理論與制度,台北:國父遺教研究會,一九七一年六月。
高旭輝,五權憲法與三權憲法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一九八一年七月。
荆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二00一年十月。 
浦興祖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00五年二月。
許崇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二00五年五月。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二年十月。
曹沛霖等主編,比較政治制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二00五年一月。
陳儀深,中山先生的民主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四年一月。
陳義彥等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二00七年一月。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二00四年十一月。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00八年一月。
達林,中國回憶錄(1921-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三月。
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晶典文化事業,二00五年九月。
蔡定劍,中國人大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五月。
劉高陳,權能區分理論之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一九九四年八月。
潘煥昭,中國共產黨建國思想研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二00六年二月。 

三、中文期刊

牛彤,「孫中山『權能區分』理論探析」,學術界,二00五年三月。
───,「孫中山五權憲制中的國民大會」,北京行政學院學報,二00三年第二期。
王永祥、石畢凡,「孫中山『五權憲法論』特質之我見」,學術研究,二00一年第二期。
王永祥、崔長琪,「也論孫中山的『以俄為師』」,歷史教學,二000年四月。
王立瓊,「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思想與『權能分治』說」,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二十卷第六期,二00七年十一月。
王存奎,「從『五權分立』『權能分治』談孫中山對政權模式的思考」,求索,二00一年六月。
王國永、王立瓊,「論孫中山的『權能分治』」,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六期,二00六年十一月。
王英津,「孫中山五權分立思想新探」,文史哲,二00一年第四期。
王建民,「『議行合一』政體論解析」,江漢論壇,二00二年六月。
王俊拴,「我國國家權力結構研究中的誤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石本惠,「淺論中國國家權力結構體系的制約關係」,社會科學研究,一九九六年三月。
白貴一,「馬克思恩格斯國家權力視野下的行政觀」,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二00七年九月。
朱建軍、李昌庚,「人大監督功能弱化的若干因素分析」,行政與法,二00六年三月。
李育民,「孫中山對西方政體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九卷第四期,二00五年七月。
阮思余,「從『議行合一』走向『議行分立』」,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三期,二00五年六月。
吳國舫,「『權能』學理──孫中山憲法思想的核心」,法學雜誌,二00一年第四期。
吳國舫,「孫中山『權能分別學理』的形成及其基本內涵初探」,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二00二年第三期。
吳家麟,「『議行』不宜『合一』」,中國法學,一九九二年第五期。
吳增基,「如何認識『議行合一』說在當代中國的實踐」,政治與法律,二00四年第五期。
吳延溢,「我國憲法監督的權力淵源與構造原理」,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二00二年三月。
周永坤,「『議行合一』原則應當徹底拋棄」,法律科學,二00六年第一期。
范毅,「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的『議行合一』具有中國特色」,益陽師專學報,一九九五年第二期。
──,「『議行合一』與中國憲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胡大偉、晉國群,「我國人大體制的非行政化」,天水行政學院學報,二00五年第一期。
馬雪芹,「孫中山五權憲法思想與西方三權分立學說較析」,平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五年三月。
浦興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邏輯』與『外在方位』──為紀念人大制度建立50周年而作」,人大研究,二00四年第十期。
秦德君,「中國憲政構造:對西方政治文化改造性移植──孫中山政治設計研究」,探索與爭鳴,二00一年三月。
曹海波,「人民代表大會的定性及其意義」,北京行政學院學報,二00三年第四期。
都淦,「人大理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探討」,社會科學研究,二00一年第三期。
陳家剛,「概念解讀與話語空間的建構路徑──以『議行合一』的論辯邏輯為線索」,天府新論,二00七年第三期。
陳錦杰,「論人大代表身分制度悖論的法律完善」,寧波教育學院學報,二00七年四月。
張英紅,「論人大制度創新」,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二00二年二月。
張維克,「是議行合一,還是民主集中制?──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原則」,理論導刊,二00一年一月。
張暉、張天民,「論孫中山對歐美民主政治學說的吸收和改造」,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五卷第三期,二00六年五月。
張麗、李宗玲,「試論鄧演達的『平民政權』思想」,龍江黨史,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張麗曼,「政府活動必須與國家本質保持一致性──馬克思國家學說的一個基本原理」,社會科學研究,二00二年第三期。
童之偉,「『議行合一』說不宜繼續沿用」,法學研究,二000年第六期。
童之偉、伍瑾、朱梅全,「法學界對『議行合一』的反思與再評價」,江海學刊,二00三年五月。
程乃勝,「論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憲法中的地位」,法制與社會發展,二00三年第六期。
曾峻,「『議行合一』論」,理論學習月刊,一九九五年第七期。
楊義銀,「評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法制度的嚴重超前和法觀念的嚴重滯後」,現代法學,一九九六年三月。
趙世臣,「檢論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八年第一期。
熊澤成,「對『議行合一』的再認識」,社會科學,一九九九年第三期。
赫廣義,「『議行合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合理性與它在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二十五卷第五期,二00四年五月。
鄭行,「孫中山政治發展思想初探」,齊魯學刊,一九九六年第五期。
鄧世豹,「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憲政詮釋」,廣東商學院學報,二00五年第三期。
劉彤、柏維春,「論我國國家機構的民主集中制」,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五年第五期。
劉偉,「民初知識份子對議會政治的反思與建構」,史學月刊,二00五年第一期。
劉桂蘭,「孫中山『五權憲法』思想的歷史啟示」,中州大學學報,第二期,二000年六月。
劉啟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幾個問題」,科學社會主義,二00六年第六期。
蔣春玲,「論孫中山的思想轉變與共產國際的關係」,四川黨史,一九九七年五月。
盧珂,「試析孫中山的分權學說」,貴州文史叢刊,二00五年第二期。
龍太江,「關於『議行合一』幾個問題的辨析」,雲南行政學院學報,二00五年五月。
鍾利民,「論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行政管理和行政經驗」,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二000年第二期。
魏宏,「論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的分權體制」,現代法學,二00三年六月。

四、研討會論文

張執中,「議行合一」與胡錦濤時期的政治改革,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二00七年六月。

五、學位論文

桂宏誠,議會制度在中國趨向式微的考察:憲政觀念與制度選擇的原意,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二00六年六月。
謝政道,權能區分的理論建構與制度演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八年六月。

六、網路資料

「十一屆人大將增加專職常委人數 法工委擴編擴權」,安徽先鋒網,二00八年二月二十日,http://www.ahxf.gov.cn/xianfeng/szyw/rdgz/1253589300214757.htm。
一九一八年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憲法,人大與議會網,http://www.e-cpcs.org/newsinfo.asp?Newsid=9791。
一九二四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人大與議會網,http://www.e-cpcs.org/newsinfo.asp?Newsid=9796。
一九三六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人大與議會網,http://www.e-cpcs.org/newsinfo.asp?Newsid=9461。
一九七七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人大與議會網,http://www.e-cpcs.org/newsinfo.asp?Newsid=9462。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蘇維埃組織法,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30/content_2275944.htm。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憲法大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7/content_2266970.htm。
列寧,國家與革命,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http://www.xiachao.org.tw/ccdb/data/Classics/Lenin/1917/SnR/SnR.html。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http://www.xiachao.org.tw/ccdb/data/Classics/ME/1871/FCivilWar/FCivilWar.html。
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人大與議會網,http://www.e-cpcs.org/newsinfo.asp?Newsid=945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