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1201309360200
DOI 10.6846/TKU.2013.01012
論文名稱(中文) 兩岸互動新形勢下移民署的角色與功能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in the Situation of Cross-Strait Exchan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1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鄭曉慧
研究生(英文) Hsiao-Hui Jeng
學號 79933014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1-04
論文頁數 2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復生
共同指導教授 - 何思因
委員 - 黃介正
委員 - 李大中
關鍵字(中) 人流管理
移民輔導
社會交流
文教交流
商務參訪
組織再造
關鍵字(英) management of people movement
immigration counseling
social exchang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business visiting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1987年政府宣告解嚴並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後,使得海峽兩岸在隔絕了近40年後,出現良性互動契機,然兩岸交流迄今已逾20年,歷經李前總統登輝及陳前總統水扁時代,也經過了政黨輪替過程,尤其是馬總統上任以來,兩岸在「擱置爭議,互不否認」的基礎上,展開良性互動與對話協商,突破了兩岸持續多年來的低迷與緊張對峙的氛圍,亦創造了兩岸和平共榮的歷史新形勢。而移民署為了順應社會發展、趨合時代的需要,也於2007年1月2日由「入出境管理局」,改制為「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然面對兩岸交流活絡之新形勢衝擊下,移民署除肩負起大陸地區人民來臺之有關境外、境線與境內之各項安全管理重責大任外,其角色與功能亦隨著時局的轉化從最初立法宗旨「國境管理」轉型為新移民的管理與輔導。
英文摘要
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martial law in 1987, the authorities lifted the ban on visiting relatives in Mainland China. It gav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opportunities to exchange after the 40 years of isolation.  Through twice regime changes on Taiwan in 2000 and 2008, the tension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were getting milder.  Since 2008, the Ma’s government was in power, Cross-Strait started to interact on the basis of shelving disputes and tacit recognition.  These developments create the positive atmosphere between Cross-Strait.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ntry and Exit Control Department” transformed to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in 2 January 2007. At first, the role of NIA is responsible for border control, with the developments of society, the role of NIA gradually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and consultation of immigran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7
第五節	  基本概念界定……………………………………………………11
第六節	  文獻評析…………………………………………………………13
第二章	  兩岸交流的歷程與演進………………………………………………19
第一節	  變動時期的兩岸關係演進………………………………………19
第二節	  衝撞時期的兩岸關係發展………………………………………30
第三節	  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進展………………………………………40
第四節	  小結………………………………………………………………50
第三章	新形勢下兩岸頻密互動衍生問題與機構衝擊…………………………53
第一節	  兩岸頻密人員往來衍生問題與機構衝擊………………………55
第二節	  兩岸頻密交流互動衍生問題與機構衝擊………………………60
第三節	  兩岸頻密簽訂協議衍生問題與機構衝擊………………………67
第四節	  小結………………………………………………………………80
第四章	  非傳統安全威脅與日俱增的職能轉變………………………………82
第一節	  從入出境管理向移民管理轉型…………………………………83
第二節	  因應政府組織職能改變之國境管理……………………………87
第三節	  回歸憲法之法治與開放精神……………………………………104
第四節	  小結………………………………………………………………110
第五章	  結論……………………………………………………………………112
第一節	  研究總結…………………………………………………………112
第二節	  研究發現…………………………………………………………114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125
參考文獻………………………………………………………………………129
大事紀…………………………………………………………………………138
附錄一~六………………………………………………………………………149


<圖表目錄>
圖4-1國境管理業務機關權責圖…………………………………………………91
圖4-2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組織架構圖…………………………………94
圖4-3 移民署組織架構圖………………………………………………………99
圖5-1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人數趨勢圖(2004-2012.9)…………………………115
圖5-2  2004-2008年及2008-2012.9年大陸來臺及收容遣返人數比較圖……117
圖5-3 大陸配偶及外籍配偶人數曲線圖(2004-2012.9)……………………123
表1-1「兩岸互動新形勢下移民署的角色與功能」相關議題文獻評析表..........13
表2-1 變動時期兩岸重要政策與事件回應對照表………………………………28
表2-2 衝撞時期兩岸重要政策與事件回應對照表……………………………38
表2-3歷次江陳會簽署協議內容…………………………………………………41
表2-4新形勢時期兩岸重要政策與事件回應對照表…………………………49
表3-1 入出國及移民署組織法通過歷程大事紀……………………………53
表3-2 大陸地區來臺人數統計表………………………………………………57
表3-3 開放大陸地區來臺觀光統計表………………………………………62
表3-4 查處大陸地區人士在臺從事非法活動統計表………………………65
表4-1入出境管理局的歷史沿革表…………………………………………87
表4-2入出境管理局各單位業務分工表………………………………………95
表4-3 移民署各單位業務分工表……………………………………………99
表4-4 「入出境管理局」及「入出國及移民署」組織編制對應比較表……102
表4-5 境管組織變革與移民署立法過程表……………………………………109
表5-1 大陸來臺人數統計表(2004-2012)……………………………………114
表5-2 大陸來臺人數及收容遣返人數表(2000-2012.9)……………………116
表5-3  2004-2008年及2008-2012年大陸來臺及收容遣返人數比較表……117
表5-4 大陸地區人民在臺從事非法活動統計表(2000-2-12.9)………………118
表5-5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人數與移民署人數預算統計比較表(2007-2012)…120
表5-6 大陸配偶及外籍配偶比較表(2004-2012.9)……………………………123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1.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4年7月。
2.	王高成主編,《兩岸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3.	石之瑜,《家國之間:開展兩岸係的能動與機緣》。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2003年1月。
4.	朱宏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4月。
5.	朱蓓蕾,《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3月。
6.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社會交流類)相關法規彙編》,2011年8月。
7.	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小組,《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組織調整作業手冊》,2011年8月。
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現階段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2008年10月。
9.	吳介民等人合著,《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年11月。
10.	李登輝,《經營大臺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年 1 月。
11.	汪毓瑋,《新安全威脅下之國家情報工作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3月。
12.	林國炯,《戰雲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6 年 3 月。 
13.	邵宗海,《兩岸關係》。臺北:五南,2006年4月。
14.	邵宗海,《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15.	柯雨瑞,《2001年來國際反制人口販運與非法移民之作為》。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2010年12月。
16.	翁明賢,《解構與建講: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17.	張亞中、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4月。
18.	張瀚騰,《移民政策與法規》。臺北: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
19.	許惠祐,《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年11月。
20.	陳水扁,《相信臺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臺北:圓神出版社,2004年1月。
21.	陳添枝主編,《不能沒有ECFA-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臺灣的挑》。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10年3月。
22.	黃奎博,《馬政府執政後的兩岸新局 論兩岸關係新路向》。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9年5月。
23.	楊永明,《國際關係》。臺北縣三重市: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6月。
24.	楊翹楚,《移民政策與法規》。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3月。
25.	群策會(編),《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臺北:群策會出版,2003年11月。
26.	鄒景雯,《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年11月。
27.	趙明義,《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6月。
28.	潘錫堂,《兩岸政經關係與情勢》。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月。
29.	蔡朝明主編,《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新局-論兩岸關係新路向》。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9年9月。
30.	蘇起、鄭安國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臺北:國家政策基金會,2002 年 12月。 
二、	期刊論文
1.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gration Culture and Crime(Israel) 7 July 1999.
2.	卜道維(David Brown),《今年兩岸關係展望》。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轉引自遠景交流基金會,2011年1月。
3.	卜睿哲(Richard C. Bush),《卜睿哲論兩岸關係發展走向與變數》。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2011年5月。
4.	王雲東,《應以人權與平等的心態和作法來面對兩岸婚姻》。國政評論,社會(評)094-047號。
5.	立法院公報。九十二卷第十期,2003年1月。
6.	余芝瑩,《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之成立-政策窗的觀點》。國立臺北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0年。
7.	克魯茲(J.A.de la Cruz),《評不斷升溫的兩岸關係》。菲律賓商業鏡報,轉引自遠景交流基金會,2009年6月。。
8.	柯兩瑞,《我國移民管理機關之組織定位與未來發展-美國聯邦移民管理機關的啟示》。中央警察大學警察叢刊,第34卷第6期, 2004年5月。
9.	胡嘉林,《我國入出境管理組織變革之研究 —從「入出國及移民署」成立探討》。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10.	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4-05》。臺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頁128-131。
11.	陳牧民,《評估新政府上臺後開放的兩岸政策》。新加坡亞洲網,2009年5月。
12.	陳金萬,《掌握身分行程 兩岸交流難作假》。新臺灣新聞週刊第577期,2007年4月。
13.	陳建臻,《我國入出境管理機關組織重組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4.	陳重成,《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卷第1期。
15.	黃紹祥,《大陸人民來臺安全機制探討》。第二屆「國境安全與人口移動」學術研討會,2008年。
16.	楊翹楚,《全球化下行政院組織再造問題之檢視-以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之成立為例》。育達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11年7月。
17.	葉宗鑫,《兩岸人流管理機制之考察與我國制度之省思》。兩岸經貿研究中心,「族群與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
18.	鄧宇哲,《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之成立沿革、組織與功能之探討》。國境警察學報.第7期,2007年6月。
19.	顏子超,《胡錦濤時期之對臺政策(2002~2009)》。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11年。
20.	蘇進強,《中國偷渡客對臺灣國家安全的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3期,2003年9月。
21.	顧慕晴、余芝瑩,《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成立之研究-政策窗的觀點》。臺北:2011年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
三、	網路資料
1.	「菲律賓可能遣返大陸和臺灣詐騙嫌犯」,《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2.	「海協會與海基會關於推進兩岸投保協議協商的共同意見」,《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3.	「賈慶林:兩會商談要循序漸進 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12日)。
4.	「聚焦海協會、海基會兩會恢復接觸後首次會談」,《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5.	「海協會與海基會關於推進兩岸投保協議協商的共同意見」,《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6.	「聚焦海協會、海基會兩會恢復接觸後首次會談」,《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12日)。
7.	「ECFA列第五次江陳會重點」,《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2日)。
8.	「盼民進黨從此務實面對兩岸關係」,《工商時報》,<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9.	「二次江陳會談成果與效應」,《工業總會服務網》,<http://www.cnf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10.	薛化元。《中央日報》,1957年1月15日,第1版。
11.	「陸:盼取消對陸配歧視政策」 ,《中央社 》,2012年10月31,<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11月3日)。
12.	「陸配服公職限制 擬修法調整」,《中央社》,2012年10月3日,<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11月3日)。
13.	「兩岸旅遊旺 陸客來臺1-8月成長54%」,《中央廣播電臺》,<http://news.rt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14.	「兩岸關係建言學者促研擬陸資來臺法制化」,《中央廣播電臺》,<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159706>(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15.	「赴立院報告江陳會 江丙坤未出席 綠軍不滿爆衝突」,《中央廣播電臺》,<http://news.rt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16.	「學者:八次江陳會累積豐碩成果」,《中央廣播電臺》,<http://news.rt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17.	「海峽兩會互設辦事處有其必要且時機成熟」,《中央廣播電臺新聞網》,<http://news.rt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18.	林大鈞,「三次江陳會落幕 結果未如期待」,《中時電子報》,<http://mag.china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19.	「打擊跨境犯罪 速建治安合作平臺」,《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20.	林修卉,「防跳機 移民署:20日公布配套」,《中時電子報》,<http://forums.china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21.	「第八次江陳會的期望 加速兩岸經貿的制度化」,《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22.	「臺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昇的新時代」(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詞),《中國時報》,2000 年 5 月 21 日,版 3。
23.	「移民署 臺商設兩岸婚姻輔導處」,《中國時報》,2012年2月12日,A12版。
24.	白德華、劉尚昀,「胡錦濤贊同兩岸簽經合協議」,《中國時報》,2009 年 1 月,版 A1。
25.	「陸生陸配二擇一 少了點人性味道」,《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年05月13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檢索日期2011年8月24日)。
26.	「第四次江陳會談成果豐碩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央日報》,<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27.	許世銓,「兩岸關係中的臺灣「國際空間」問題」,《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9月號,總第129期》,<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檢索日期2011年7月27日)。
28.	「大陸新娘維權路漫漫:內褲顏色能判斷真假結婚嗎?」,《中國新聞社》,2008年10月6日,<http://news.sina.com>(檢索日期2011年7月27日)。
29.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近十年來來主要客源國旅客成長趨勢」,<http://admin.taiwan.net.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30.	「防杜假結婚真賣淫 高雄境管局實施大陸新娘訪談」。《今日新聞網》,2000年6月,<http://www.nownews.com>(檢索日期2012年2月24日)。
31.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人身與司法安全」,<http://www.immigration.gov.tw>(檢索日期2011年7月27日)。
32.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移民行政白皮書」,<http://www.immigration.gov.tw>(檢索日期2011年7月27日)。
33.	內政部入出國移民署,「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移民署解返潛逃大陸通緝犯」。《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月刊:第11期》,2010年10月,<http://www.immigration.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34.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家庭暴力事件通報類型統計》<http://dspc.moi.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35.	「境管局7月1日起放寬大陸配偶來臺」,《太陽網》,2000年6月,<http://www.suntravel.com.tw>(檢索日期2012年2月24日)。
36.	刑事警察局,「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再創新猷 成功遣返重大刑事通緝要犯白O森等3人」,<http://www.ntpu.edu.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3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第八次江陳會談專區》,<http://www.mac.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3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4次江陳會談成果,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維護生態安全、保障國人健康、拓展農產外銷」,<http://www.coa.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39.	「修正兩岸條例 藍委:落實人權、深化交流奇摩新聞」,2012年10月10日,<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11月3日)。
40.	「修正對陸生、陸配歧視政策」,《旺e報》,2012年8月24日,<(http://www.want-daily.com>(檢索日期2012年11月3日)。
41.	簡立欣,「陸生聯誼會各校紛紛成立」,《旺報》,2012年6月6日,<http://news.chinatimes.com>(檢索日期2012年11月3日)。
42.	「第八次江陳會 江丙坤:時間最短最簡單」,《東森新聞網》,<http://www.ettoday.net>(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43.	胡全威,「『新』臺灣人:外籍與大陸配偶相關議題初探」,《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2004年7月30日,<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NS/093/NS-B-093-004.htm>(檢索日期2012年10月28日)。
44.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第三次江陳會談》,<http://www.se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45.	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面對增加陸客來臺配額政府應輔導業者及早做好準備」,<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46.	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第七次江陳會談後兩岸經濟合作展望」,<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47.	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新政府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評析意見」,<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2日)。
48.	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新政府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評析意見」,<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49.	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面對增加陸客來臺配額政府應輔導業者及早做好準備」,<http://www.npf.org.tw/post/1/8566>(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50.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2010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學術研討會」,<http://www.cib.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51.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七次江陳會談的進展與意涵」,<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52.	張淑卿,「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假結婚」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期》2004年3月。
53.	移民署全球資訊網,「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移民署押返潛逃大陸通緝犯-李○穎」,<http://www.immigration.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54.	移民署全球資訊網,「陸客自由行開放 移民署:全力降低安全風險」,<http://www.immigration.gov.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24日)。
55.	許志嘉,「二次江陳會的實質與意涵」,<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56.	「兩岸文化交流項目近20年來逾5000項」,《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57.	「陸客金光黨 誆作法消災詐百萬」,《華視新聞網》<http://news.cts.com.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58.	「遊覽車司機不足 尋政策解套」,《雅虎奇摩新聞》<http://news.rt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59.	「兩岸交流大幅成長帶動觀光產業」,《雅虎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8日)。
60.	「兩岸和平紅利顯著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雅虎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8日)。
61.	「兩岸和平紅利顯著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雅虎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 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8日)。
62.	「臺聯車輛繞行圓山周圍 抗議第八次江陳會」,《雅虎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63.	黃豐鍵,「淺評路克萊臺觀光旅遊品質問題」,<http://www.npf.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64.	「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會上講話」,《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檢索日期2012年9月18日)。
65.	「第三次江陳會將簽三項協議一溝通對話」,《新華澳報》,<http://www.waou.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66.	楊士範撰,《商業周刊新聞》,<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檢索日期2011年11月3日)。
67.	「別歧視臺灣女兒 陸配抗議要清白」,《臺灣立報》,2011年7月14日,<http://tw.news.yahoo>(檢索日期2011年7月27日)
68.	趙萬來,「境管局私設野蠻法庭臺灣立報」,2003年12月3日,<http://www.lihpao.com>(檢索日期2012年2月24日)。
69.	「第五次「江陳會談」順利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臺灣服務業聯網》,<http://www.twcsi.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70.	「因應陸客自由行 移民署請增572名人力」,《臺灣英文新聞》,<http://www.taiwannews.com.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71.	「陸客來臺放寬每日7200人 暫年總量管制」,《臺灣商會聯合資訊網》,<http://www.tcoc.org.tw>(檢索日期2012年9月10日)。
72.	「擴大小三通納入兩岸年度溝通目標」,《臺灣新生報》,2008年8月25日,版2。
73.	駐印度代表處,「第二次「江陳會」對兩岸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http://www.taiwanembassy.org>(檢索日期2012年9月26日)。
74.	蕃薯藤,「移民署雲林服務站協助逾期女外配合法居留」,<http://n.yam.com>(檢索日期2012年9月15日)。
75.	黃國樑,「兩岸直航蔡英文提配套三條件-須先強化臺灣主體經濟、兩岸經貿結構走向平衡流動、做好臺灣內部經濟安全及社會安全 儘速成立移民署」,《聯合晚報》,2003年1月21日,版2。
76.	林新輝,「陸配泣訴:法令拆散骨肉」,《聯合報》,2009年5月9日,版A11,<http://fclma.org>(檢索日期2011年8月24日)。
77.	林河名,「謝長廷:赴陸是讓民進黨重返執政」,《華視新聞網》,2012年10月13日,<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427303.shtml>(檢索日期2011年11月3日)。
78.	顏建發,「馬英九邁向以中國中心之戰略思維的困境與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2期》,2010 年夏季號,<http://www.tisanet.org>(檢索日期2012年9月18日)。
79.	王烱華,「兩岸交流 強化『安全管理』」,《蘋果日報》, 100年8月5日(檢索日期2011年8月24日)。
四、	網站
1.	中共國臺辦網站,http://www.gwytb.gov.cn。
2.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http://admin.taiwan.net.tw。
3.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innerIndex.action。
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行政院組織改造》,http://www.rdec.gov.tw。
5.	馬英九競選網站,http://www.ma19.net。
6.	移民署全球資訊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
7.	陸委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
8.	臺灣商會聯合資訊網, http://www.tcoc.org.tw/。
9.	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
10.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
11.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