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1201014404300
DOI 10.6846/TKU.2010.01358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發展之研究:以上海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Shanghai city as a case stud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湯惠如
研究生(英文) Hui-Ju Tang
學號 69627026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1
論文頁數 14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委員 - 陳明通
委員 - 童振源
關鍵字(中) 中產階級
上海
消費
文化
生活方式
關鍵字(英) middle class
Shanghai
consumption
culture
lifesty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1978年改革開放,「一部分人富起來」的政策,使得社會階層產生變動,改革的催化、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改變與大眾教育的發展下,使得中國的社會階層發生新的變化,在社會的中間位置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即中產階級或稱中間階層,並逐漸成長壯大。本文將從探討中國中產階級建構的歷史背景與社會文化的過程為出發,著重在瞭解其在經濟上的消費性、社會的角色、文化的影響性,並以上海做為個案來分析之。

本研究發現
 一、中國中產階級佔中國社會的比例去仍是非常的低,其主要以城市地區為主,從量面來看,中間階級的所佔比例低,從質面來看,自我認同為中間階級者亦低。

 二、消費結構轉向發展型與享受型,重視質量上的滿足,強調個人特色與生活的品味。另一方面消費的觀念轉而重視健康消費、品味消費、體驗消費等。隨著消費觀的改變、生活觀的改變,反映出其漸趨重視自身文化的培養,其生活態度、生活品質,吸引社會大眾產生認同,及模仿的行為等。在社會行為表現上大多傾向採取保守溫和的策略,大多支持政府的政策並肯定現今的政治體制,反對激烈的變動,主張有利於自身利益或是社會發展的政策,並與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利關係。 

 三、上海中產階級在消費、文化和社會上的表現作為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一個縮影,由於上海其開埠的歷史背景及國際接軌的程度,使其文化上的表現具有海派的特性,且更易於接受西方的文化,呈現中西文化並陳的特色及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特性。
英文摘要
Sinc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n 1978, it changed the social class of China by the policy of “ part of people get rich first”. Reform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at brought a new and different social class in China, it called the bourgeoisie or the middle cla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 in economy, its social status and the cultural impact under the history background and the soci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middle class in Shanghai city will be used as the case study.

The research found :
 1、The middle class rate in Chinese society is still low, primarily in the cities. In terms of the quantification,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 rate is low. Also, in the quality, most people have lower self-identification of regarding them as the middle class. 

 2、The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has transformed to the type of development and enjoyment. It emphasizes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aste of lifestyle. Besides, the attitude of middle class consumption shift their focus to health consumption, tast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consumption. With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attitude and life attitude, it reflected that developing the culture by itself is more emphasized gradually, drawing the public to generat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reating the pheromone of imitating behavior through the life attitude and quality. Most of the middle class adopted strategy of conservative and moderate in the society’s behavior. People will support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approve the politics system , and oppose the strongly change, and advocate the policy which advantaged their benefi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keep the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3、The middle class in Shanghai which displays in the consumption, the culture, and the society is an epitome of the cities of China. For the history background which opened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 makes the behavior of middle class culture represent the "hai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 accepts the western culture more easily than other cities of China. Therefore, Shanghai city is a multicultural city which comb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modern west cul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2
第五節  文獻探討	25
第二章  城市中產階級的形成與發展	28
第一節  經濟制度轉型下的興起過程	28
第二節  中產階級的組成結構	35
第三節  中產階級的特徵和功能	43
第三章  中國中產階級在消費文化社會面之表現	49
第一節  消費分析	49
第二節  文化分析	66
第三節  社會分析	78
第四章  上海中產階級分析	90
第一節  社會結構演變與中產階級	90
第二節  上海中產階級的特點	97
第三節  消費表現	102
第四節  文化表現	108
第五節  社會表現	116
第五章  結論	12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2
第二節  後續研究	130
附錄	131
參考書目	139

表目錄
表1-1  中產階級分佈的年齡差異	16
表1-2  中產階級比例估計及劃分標準	27
表2-1  大學文化水平、白領職業人口比例分佈	32
表2-2  城市中產階級性別分佈	40
表2-3  城市中產階級占16-60歲城市人口比例	42
表2-4  中產階級分佈的城市差異	45
表3-1  中產階級電視節目收視情況	69
表3-2  北京中產階級光顧娛樂場所的情況	71
表4-1  1999-2005年上海城鎮居民中等收入上下限	98
表4-2  主要年份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	103
表4-3  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2005年按收入水平分組)	10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	23
圖1-2  研究流程	24
圖2-1  1978-2006年GDP和城鎮家庭人均收入增長	29
圖3-1  中產階級最嚮往的國內旅遊地區	55
圖3-2  中產階級最嚮往的國家	56
圖3-3  五大城市中產階層與非中產階層休閒活動方式比較	70
圖4-1  上海社會經濟指標的變化	94
圖4-2  上海消費品零售總額(量)	102
圖4-3  上海城市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圖	103
圖4-4  十分制的自我評價結果	118
參考文獻
一、專書
Alvin Gouldner著, 顧曉輝,蔡嶸譯,《知識分子的未來和新階的興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C. Wright Mills著,周曉虹譯,《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F.Christiansen.S.Rai著,黃列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5年。
Gerhard Hirschfeld著,蘇付伊、丁庭宇合譯,《統治菁英、中產階級與平民-人類的成長與生存》,桂冠圖書,1987年2月。
John Smail著,陳勇譯,《中產階級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
Ronald H. Chilcote著,高銛、高戈譯,《比較政治經濟學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1年4月。
王信賢,《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韋伯文化,2006年9月。
王建平,《中國城市中間階層消費行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4月。
朱光磊等,《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2007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李友梅主編,《上海社會結構變遷十五年》,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春玲主編,《比較視野下的中產階級形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4月。
李培林、張翼、趙延東、梁棟,《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
李照興,《潮爆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周曉虹主編,《中國中產階層調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8月。
周曉虹主編,《全球中產階級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8月。
東方早報,《上海中產全景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8月。
俞克明主編,《現代上海研究論叢》,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1月。
段若鵬、鍾聲、王心富、李拓著,《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階層結構變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
孫立平,《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徐連明,《差異化表徵:當代中國時尚雜誌書寫白領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耿曙,「十七大中共社會政策」,發表於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國關中心主辦,2006年12月14日。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0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5月。
張偉,《衝突與變數:中國社會中間階層政治分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8月。
許榮,《中國中間階層文化品味與地位恐慌》,中國大百科學全書出版社,2007年4月。
郭永昌,《大城市社會階層空間錯位:以上海為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1月。
陳義平,《分化與組合—中國中產階層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7月。
楊繼繩,《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5月 。
趙衛華,《地位與消費: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消費狀況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
鄭杭生主編、夏建中等著,《社會分層、白領群體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論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9月。
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魏城,《所謂中產》,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7月。
嚴泉、陸紅梅著,《台灣的中產階級》,九州出版社,2009年5月。

二、學位論文
王菲菲,「媒體建構的中產階級形象之研究:以《天下》雜誌為例(1981-1994)」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王嘉州,「台灣民主化與大陸民主前景—從菁英策略互動之觀點分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巧雯,「德意志帝國時期中產階級在政治和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1871-1914)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沈蕾,「解讀上海的白領文化:一個城市中間階層生活方式的個案研究報告」,復旦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論文,2003年。
林越,「原產地和品牌效應對奢侈品評價的影響:基於在上海對白領消費者的調查」,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碩士,2006年。
林瑞育,「中產階級的形成對大陸經濟社會衝擊之研究」,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徐韻媛,「布爾喬亞(資產階級)對社會文化發展之影響:以墨西哥為例」,淡江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似韻,「消費實踐與社會地位認同:有關以白領雇員為代表的上海中間階層研究」,復旦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2002年。
許忠逸,「階級形構與官僚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化-台灣發展過程之分析(1958-1979)」,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嘉猷主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中研院歐美所,1994年。
陳思芃,「知識份子的自我認同危機—以馬克斯.弗里施的《現代人法貝爾》與《唐璜或對幾何學之愛》為例論述自我形象的定位」,輔仁大學德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嘉宏,「階級結構的轉型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1950-1993)」,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曾拓穎,「派系政治與中國大陸政治民主化之關聯(1976-1989)」,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溫洽溢,「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劉芳,「時尚雜志與中產階級女性身份——以《世界時裝之苑——ELLE》為個案」,上海大學社會學博士論文,2006年。
卓銀永,「上海浦東產業佈局與城市發展」,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三、期刊
方金友,「中產階級的演變及社會功能」,國外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王信賢、王占璽,「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1期,2006年3月。
王建平,「品味階層:現實抑或表象?」,學術論壇,2007年第1期。
王建平,「浪漫倫理與現實理性:中產階級的消費倫理及其兩面性」,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
王建平,「國外有關中產階級消費的社會學研究述評」,天府新論,2006年第2期。
王曉燕,「東亞中產階級的政治參與及啟示」,學海,2004年2月。
江露、冉宏華、孫飛燕、張照,「中國新中間階層消費群體特性研究」,理論研討,2008年8月。
何玲璐,「中間階層還是中產階級-對中國中間階層的一些思考」,天府新論,第31卷第3期,2007年6月。
吳幸玲,「全球城市消費性地景的文化生產—以上海的住宅地景為例」,地理學報,2008年第52期。
李春玲,「中國當代中產階層的構成及比例」,中國人口科學,2003年第6期。
李盛濤,「論網路文學的中產階級文化趣味」,淮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1月,第30卷。
李雪彥,「中產階級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5月,第21卷第5期。
肖明超,「中國人旅遊消費的8大新趨勢」,營銷學院,2006年。
谷保慶,「中產階級的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韓國的視域」,當代韓國,2007年。
周月紅、全小凡,「滬杭兩地白領女性服裝消費行為研究」,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5月,第25卷第3期。
孟繁華,「中產階級的身體修辭」,南方文壇,2006年。
彼得希區柯克,「從痞子無賴到上層資產階級:當代中國電影中的新中產階級顯影」,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
郁方,「19世紀末以來中國中產階層的消費文化變遷與特徵」,學術研究,2005年第7期。
夏雨禾,「社會轉型中的媒介消費趨勢」,天府新論,2006年第5期。
孫文清,「廣告中的中產趣味」,經營謀略,2008年第11期。
馬世力,「文明對話與文化比較」,深圳大學學報,2008年3月,第25卷第2期。
張文建、仲紅梅,「上海白領旅遊消費偏好調查」,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7月,第39卷第4期。
常秀琴,「文化概念與消費模式」,理論探索,2007年10月。
張宛麗、李煒、高鴿,「現階段中國社會新中間階層構成特徵研究」,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7年4月,第7卷第2期。
張清華,「我們時代的中產階級趣味」,南方文壇,2006年。
張靜,「我國當代中產階級的崛起及其社會功能」,西北人口,2007年,第28卷第4期。
張頤武,「論新世紀文化的電視文化表徵」,文藝研究,2003年第3期。
曹敏,「中產階級的政治文化轉型與政治穩定:韓國的視域」,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許宗祥,「休閒:新的歷史起點上人生的價值追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休閒體育」,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11月,第27卷第6期。
陶冶,「中等收入和上海的中等收入群體」,社會科學,2006年第9期。
陶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的有效途徑—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擴中的探討」,上海經濟研究,2006年第9期。
陳潭,「現實存在、社會處境與中間階層的未來—中國城市中間階層消費行為評介」,社會科學論壇,2008年1月。
程新平,「都市拼車現象的消費文化思考」,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10月。
黃維德、陳欣,「上海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狀況研究」,上海經濟研究,2004年第10期。
溫韜,「中國新奢侈品消費的特點、發展趨勢及企業商機」,未來與發展,2008年第4期。
廖九如,「中等收入階層及其消費特徵」,消費經濟,2005年8月,第21卷第4期。
趙延東,「中間階層認同缺乏的成因及後果」,浙江社會科學,第二卷第二期,2005年3月。
趙勇,「學者的中產階級化與中產美學的興起」,南方文壇,2006年。
趙衛紅,「透過中層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解讀營銷新時代」,消費導刊,2008年10月。
遠見雜誌,「2020關鍵報告」,2009年7月。
劉岩,「高腳杯情結與崇洋媚中傾向—大眾文化視野中的廣告」,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6年11月,第26卷第4期。
劉芳,「時尚雜誌的女性論述—以世界時裝之苑ELLE為個案」,江蘇行政學苑學報,2008年第2期。
劉建和,「我國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意味著什麼」,思想政治課教學,2007年,第12期。
劉星顯,「對當代中國中產階層的分析」,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4卷第1期。
劉影,「上海懷舊與中產階級話語的擴張—上海懷舊類散文作品的另一種解讀」,淮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6月,第29卷。
潭瑞、宋基宏,「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在哪裡」,經營智慧,2008年10月。
蔡騏、吴可,「高雅與通俗:跨文化傳播在中國的不同境遇」,雲夢學刊,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
盧翎,「消費主義的都市文學想像—中國現當代都市小說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3月,第35卷第2期。
頤紀瑞,「中等收入者:擴大比重和消費熱點」,消費經濟,2007年12月,第23卷第6期。

四、網路
上海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http://www.shrkjsw.gov.cn/。
上海市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sh.gov.cn/2008shtj/index.asp。
中時行銷知識庫,http://www.cyberone.tw/。
中國社會學網,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
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
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http://www.sachina.edu.cn/。
香港貿發局,http://www.hktdc.com/。
盛世指標數據管理,http://www.chinaindexes.com.cn/。
麥肯錫大中華地區,http://www.mckinsey.com/。
麥肯錫季刊,https://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China/。
智庫在線,http://www.zikoo.com/。
新銳文化工作坊,http://intermargins.net/。
瑞士銀行,http://www.ubs.com/。
萬事達卡,http://www.mastercard.com/cn/。
零點調查與市場分析公司,http://www.horizonkey.com/。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中青創業網,http://www.cychuangye.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文化報,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weekend/node_7081046.htm。
中國時尚品牌網,http://www.bioon.com/。
中國經營報,http://news.cb.com.cn/html/index.html。
北京文藝網,http://www.artsbj.com/。
北京經濟信息網,http://www.beinet.net.cn/。
生物谷網,http://www.cqnews.net/。
光明日報,http://www.gmw.cn/。
汽車之友,http://info.autofan.com.cn/。
奢侈品資訊網,http://www.lux007.com/。
華龍網,http://www.chinasspp.com/。
新華澳報,http://www.waou.com.mo/。
聯合新聞網,http://money.udn.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3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