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1201013040100
DOI 10.6846/TKU.2010.01356
論文名稱(中文) 情與欲的辯證:從《金瓶梅》到《紅樓夢》
論文名稱(英文) Human sentiment and Human desire: From Jin Ping Mei to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張品
研究生(英文) Chang-Pin
學號 69501039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12-30
論文頁數 13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胡衍南
指導教授 - 陳葆文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呂正惠
委員 - 李志宏
關鍵字(中) 人情
人欲
世情小說
金瓶梅
關鍵字(英) secular novels
human sentiment
human desire
Jin Ping Mei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學者嘗試以世情小說來指稱。這類小說以描寫家庭、社會的百態為其標的,使世情小說難以與明清其他類型的小說明確區隔開來,所以應縮小世情小說的範圍,回到《金瓶梅》、《紅樓夢》中的家庭、社會生活起始點─情欲問題,從小說中的人欲與人情著手進行研究。就人欲與人情的軌跡看來,有幾部小說補足了從《金瓶梅》到《紅樓夢》的變化紛陳,因此除了世情小說雅俗特色的學習、模式分類的承繼關係,人欲與人情同樣為世情小說的探討重心。在本文中,即以《金瓶梅》與《紅樓夢》兩部小說當作人欲、人情的代表,研究兩部小說的人欲、人情之異同,更進一步擴及前後擁有同樣題材的小說。
透過《金瓶梅》與《紅樓夢》的人欲、人情內容獲知,兩書不只是明清世情小說的兩項指標,還是前後世情小說的領頭者與學習者,因此世情小說的陣營應該擴大至《續金瓶梅》、《醒世姻緣傳》、豔情小說《如意君傳》、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與《林蘭香》等小說文本。
 結合小說研究文本與人欲、人情問題,本論文分成六章,其章節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解釋世情小說研究的範圍與材料。從第二章到第六章的研究重心是人情與人欲,包括這些世情小說所各具的人情與人欲特色,以及它們之間的同中之異。第六章為結論,總結世情小說中人情與人欲的發展。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Ming to the Ching dynasty, novels were developed and defined as“secular”. In order to inspect the explanation and the appraisal of the secular novels, one should place importance on the leading secular novels of these dynasties. The ideologies of secular novels are human sentiment and human desire, and therefore this thesis represents the two novels, “Jin Ping Mei”and“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o b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se ideas. Moreover, beside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human sentiment and human desire, it involves the secular novels of both the previous and the later dynasties.
Through the contents of Jin Ping Mei and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two novels are not only the leading landmarks of secular novels, but are also influenced by previous secular novels, and the progenitors of later works in this genre. For this reason, the scope of secular novels should be broadened to Xu Jing Ping Mei,  the pornographic novels, the Scholar-Beauty novels、Hsing-Shin Yinyuan Chuan、Yu Jiao Li、Haoqui Zhuan、and Lin Lan Hsiang.
The dissertation has six paragraphs, and the following is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secular novels’ depth of scope and materials. From chapters two to five, the central ideology is based on human sentiment and human desire. Moreover, these chapters refer to the common points of the secular novels, and point out their differences. In 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genres within the secular novel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世情小說與世情題材	3
一、情與欲詞義的界定	3
      二、明清世情小說的範圍	4
   第二節 世情小說研究成果概況	5
       一、 明清世情小說史的定位問題研究	5
       二、 世情小說文本研究成果	11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路徑	18
第二章 情色圖譜─《金瓶梅》的風情故事	21
    第一節 元明兩代文言傳奇的情欲初現	22
    第二節 重情與重欲的創作觀	29
    第三節 《金瓶梅》的前史	33
       一、《懷春雅集》與《金瓶梅》	33
       二、《如意君傳》與《金瓶梅》	37
    第四節 《金瓶梅》的情欲內容	40
       一、《金瓶梅》的情愛關係	41
       二、《金瓶梅》的情欲書寫	48
    第五節 小結	55
第三章 《金瓶梅》的後書	58
     第一節 妒忌因果的《醒世姻緣傳》	58
     第二節 《續金瓶梅》的色欲意圖	67
     第三節 小結74
第四章  才情交會─才子佳人小說與《林蘭香》	76
     第一節 才子佳人小說的佳話情結	77
        一、詩才互許的公式化情節	78
        二、選才排欲的原則	82 
     第二節《林蘭香》的情理難全	89
        一、隱色轉雅的角色描寫	90
        二、才德婦女的悲劇	93
     第三節 小結	105
第五章 意情意淫─《紅樓夢》的情緣世界	107
    第一節 《紅樓夢》的淫痴之辯	108
    第二節 《紅樓夢》的揚情抑欲	117
    第三節 小結	125
第六章  結論	127
參考書目	132
參考文獻
一、小說文本
蘭陵笑笑生:《新刻繡像批金瓶梅》(影印崇禎刻本)(台北:天一出版社,1991年)。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台北,里仁出版社,1996年)。
馮其庸(校注),《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4月)。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北:三民書局,200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續金瓶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玉嬌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平山冷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好逑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林蘭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柳生覓蓮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鍾情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尋芳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花神三妙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古本小說集成‧天緣奇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陳慶浩、王秋桂(編):《思無邪匯寶‧繡榻野史》(台北:大英百科公司,1995年)。
陳慶浩、王秋桂(編):《思無邪匯寶‧如意君傳》(台北:大英百科公司,1995年)。
陳慶浩、王秋桂(編):《思無邪匯寶‧浪史》(台北:大英百科公司,1995年)。
陳慶浩、王秋桂(編):《思無邪匯寶‧癡婆子傳》(台北:大英百科公司,1995年)。
林辰(主編) :《才子佳人小說集成‧嬌紅傳》(瀋陽:大英百科公司,1995年)。
二、專著
一粟(編) :《紅樓夢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孔繁華:《金瓶梅詞的女性世界》(河南:中洲古籍出版社,1991年)。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
王乃驥:《金瓶梅與紅樓夢》(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佩琴:《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3月)。
王增斌《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
向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
朱淡文:《紅樓夢研究》(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12月)。
朱燕靜:《醒世姻緣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
李時人:《金瓶梅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8月)。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豔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出版社,2005年)。
周中明:《紅樓夢─迷人的藝術世界》(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10月) 。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2月)。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林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段江麗:《醒世姻緣傳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2年) 。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4月)。
胡衍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 。
苗壯:《才子佳人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孫述宇:《金瓶梅的藝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1月)
徐君慧:《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
徐朔方:《金瓶梅西方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
徐朔方:《論金瓶梅的成書及其它》(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張廷興:《中國古代艷情小說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4月)。
張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張國星主編:《中國古代小說的性描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
許建平:《金學考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郭玉雯:《紅樓夢人物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9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
陳大康:《古代小說研究及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益源:《從嬌紅記到紅樓夢》(遼寧: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7月)。
陳益源:《元明中篇傳奇小說研究》(香港:學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2月)。
陳益源:《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陳國軍:《明代傳奇志怪小說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陳紹:《金瓶梅小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陳節:《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台北:國立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6 年)
程自信:《金瓶梅人物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1年)。
程毅中:《明清小說叢稿》第一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黃霖(編) :《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楊義 :《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齊裕焜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 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年)
劉輝:《金瓶梅論集》(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3月)。
歐麗娟:《紅樓夢人物立體論》(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4月)。
蕭相愷:《世情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霍現俊:《金瓶梅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魏子雲:《金瓶梅原貌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魏子雲:《小說金瓶梅》(台北:學生書局,2008年) 。
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
三、期刊論文
王永健:〈《林蘭香》、《金瓶梅》、《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3期。
田璞:〈醒世姻緣傳作者新探〉,《河南大學學報》,1985年第5期。
吳存存:〈道學思想與燕夢卿悲劇──讀《林蘭香》隨筆〉,《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3期。
李永祥:〈蒲松齡與《醒世姻緣傳》〉,收入《中華文史論叢》,1984 年第1輯。
李勁松:〈才子佳人小說的產生及其結構特點〉,《廣西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李鴻淵:〈情禮調合 皆大歡喜─從社會文化思潮看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團圓結局〉,《船山學刊》,2003年第3期。
沈治鈞:〈《金瓶梅》和《紅樓夢》之間的三段鏈環〉,《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1期。
段江麗:〈男權的失落:從《醒世姻緣傳》〉看明清小說中的「女尊男卑」現象〉,《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胡正偉、楊敏:〈略論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模式〉,《宿州師專學報》,2002年3月。
胡衍南:〈論《林蘭香》在明清世情小說史的位置〉,《淡江大學人文社會學刊》19期,2004年6月。
胡衍南:〈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的兩個模式〉,《淡江中文學報》13期,2005年12月。
胡曉真:〈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5年第26期。
徐朔方:〈論《醒世姻緣傳》以及它和《金瓶梅》的關係〉,《社會科學戰線》第二期,1986 年。
梅新林、葛永漢:〈《金瓶梅》與《紅樓夢》比較研究述評〉,《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2輯。
盛志梅:〈淺說《林蘭香》之「夢」〉,《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3期。
郭玉雯:〈《紅樓夢》與《金瓶梅》的藝術筆法〉,《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6月。
陸大偉:〈《金瓶梅》與《林蘭香》〉,《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第5輯
程毅中,〈略談才子佳人小說的歷史發展〉,《明清小說論叢》第1 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
鄒宗良,〈《醒世姻緣傳》與世情小說的發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4年。
雷勇:〈明末清初世情小說新探〉,《漢中師院學報》1994年第2期。
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與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2期。
雷勇:〈明末清出社會思潮的演變與才子佳人小說的「情」〉,《甘肅社會學科》1994年第2期。
雷勇:〈明末清初世情小說對《紅樓夢》的影響〉,《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3期。
劉坎龍:〈借鑑與創新─才子佳人小說對《紅樓夢》的影響舉隅〉,《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月。
蔡美云:〈《林蘭香》與中國士人的「棄婦」情結〉,《明清小說研究》2005年第  2期。
鄭明俐,〈慾海無涯,唯情是岸─金瓶梅的情與欲〉,《聯合文學》第六卷第十期,1990年8月。
燕筠:〈《紅樓夢》的先行者─《林蘭香》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
盧興基:〈在《金瓶梅》與《紅樓夢》之間填補歷史的空白〉,《明清小說論叢》第一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
蕭馳:〈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傳統的一段情節〉,《漢學研究》,1996年第14卷第1期。
聶春豔:〈一次不成功的顛覆─評《玉嬌梨》、《平山冷燕》的「佳人模式」〉,《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
聶春豔:〈性別角色轉換與文本深層內涵──解讀《林蘭香》〉,《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
四、學術論文
莫秀蓮:《世情小說中的母親形象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歧路燈》、《紅樓夢》為考察對象》(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莊文福:《《金瓶梅詞話》人物形象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姜鳳求:《明清才子佳人小說「好逑傳」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中國文學系論文,1990年)。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崔炳圭:《紅樓夢賈寶玉情案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黃蘊綠:《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人形象》(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