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9201216451200
DOI 10.6846/TKU.2012.01036
論文名稱(中文) 周邦彥羈旅詞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Zhou Bangyan’s Traveling and Laboring C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梁嘉軒
研究生(英文) Chia-Hsuan Liang
學號 69601035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7-23
論文頁數 1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文華
委員 - 黃雅莉
委員 - 普義南
關鍵字(中) 周邦彥
羈旅詞
游宦
貶謫
關鍵字(英) Zhou Bangyan
Ci poetry about staying long in a strange place
be out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releg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以《周邦彥羈旅詞》為題,以知人論事為主要研究方法,詮釋周邦彥的生平游宦心路歷程及其羈旅詞作內容意涵,重新檢視、比對諸家學者對清真詞的詮釋理解,著重於文本分析,以期解決本章上述所提出之問題意識,且進一步推敲北宋羈旅詞之發展及特色、比較北宋諸家羈旅詞作,以呈現清真羈旅詞作之詞史定位,論述之中則依章節議題探討所需,輔以史料、年譜、傳記、詞史、文學史、專著書籍、學位論文、期刊、工具書等相關資料及前人研究成果。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並回顧既有的前人研究成果,以瞭解學界目前周邦彥相關研究概況,及眾家意見紛歧尚須耙梳釐清的論題,以作為本文的論述基礎。另外便是研究範疇及研究方法的說明,除彙整《清真集》的流傳版本、說明版本的選用,並釐清羈旅定義、選材原則。
第二章「北宋羈旅詞之發展探析」,以第一章所列之羈旅定義、取材原則為考察準則,檢視北宋至周邦彥以前諸家之羈旅詞作,以歸納統整出羈旅題材於北宋詞中的發展。
第三章「周邦彥行跡及游宦考述」,將周邦彥生平分為五節探討。分別為:故里錢塘時期、初入汴京時期、游宦州縣時期、還入汴京時期、暮年羈旅時期。由於周邦彥的生平資料較顯缺如,且訛誤甚多,歷來眾家學者意見多所分歧,故本章重點在於重新比對耙梳史料及諸家學者見解,釐清周邦彥游宦羈旅的確切編年及仕途升貶緣由,了解周邦彥羈旅詞作的創作背景,作為第四章的論述基礎。
第四章「周邦彥羈旅詞內容析論」針對周邦彥羈旅詞作的「羈旅詞作的內容解析」、「羈旅詞中的自我關照」二大類進行分析,在內容解析方面依詞作內容主題區分為「離愁懷人」、「思鄉念舊」、「不遇之悲」、「旅況愁苦」、「返京欣喜」、「吟詠寄寓」、「恬退超脫」七類,除探討詞作內容之外,並進一步比對爬梳各學者對清真詞編年及研究成果,以期進一步釐清清真詞作的寫作時間;在自我關照方面則區分為「面對異域的態度」、「詞作分期發展與思想情感轉變」二類,觀察周邦彥在羈旅詞作之中所呈現的異鄉文化及情感變化,以更深一步的了解周邦彥羈旅詞的內涵思想。
    第五章「周邦彥羈旅詞書寫藝術」本章藉由比較柳永、秦觀、周邦彥三家羈旅詞之「用韻聲情」、「敘事結構」、「寫景取材」及「情景安排」,以比較手法進一步凸顯周邦彥羈旅詞作的書寫藝術特徵。
第六章「結論」歸納上述諸章,並依本章第三節所提出的問題意識總結本文研究成果,且提出研究未竟之憾,以期日後研究關注。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is regard for Zhou Bangyan’s Traveling and Laboring Ci. Two important  opinions in this study. One is Zhou Bangyan’s sentiments within his out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life. On the other hand is his masterpiece about relegation. This study also discuss about Zhou Banyang’s issues in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hapter Ⅰ, discuss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Zhou Bangyan’s Ci poetry. Define the meaning of relegation and Ci poetry relate to relegation. 

Chapter Ⅱ, discuss these relegation masterpieces before Zhou Bangyan’s Ci poetry. Generalize a conclus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apter Ⅲ, inspect Zhou Bangyan’s five phases in his life. Discuss Zhou Bangyan’s problem about his official experience. Conclude Zhou Bangyan’s Ci poetry in particular time and know the background of his masterpiece.

Chapter Ⅳ, explain Zhou Bangyan’s Ci poetry. These contnes and metaphors symbolize his relegation life. These masterpiece include cherishing someone, homesick lost from other’s appreciate, relegation, and all kind of spirit struggles in his heart.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gives Zhou Bangyan more consciousness in his masterpiece. 
Chapter Ⅴ, discuss Zhou Bangyan’s writing skill of his masterpiece.By compare with Liu Yong’s and Qin Guan’s relegation poetry, analyze Zhou Bangyan’s masterpiece individuality. 

Chapter Ⅵ, summarize all parts of this study and respond those problem cannot clarify immediately in the third chapte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周邦彥羈旅詞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疇…………………………………………………...………...3
        一、版本考述及選用……………………………………………………..3
        二、羈旅義界……………………………………………………………..7
        三、取材原則……………………………………………………………..9
    第三節  研究回顧…………………………………………………………10
一、	周邦彥生平事蹟研究……………………………………………10
二、	周邦彥詩詞相關研究………………………………………………..15
三、小結………………………………………………………………..…..25
    第四節  研究方法……………………………………………………………..25

第二章  北宋羈旅詞之發展探析…………………………………………………..27
    第一節  北宋中前期的羈旅詞………………………………………………..27
一、	王禹偁………………………………………………………………..28
二、	錢惟演………………………………………………………………..28
三、	范仲淹………………………………………………………………..29
四、	歐陽脩………………………………………………………………..30
五、	蘇舜欽………………………………………………………………..30
六、	張舜民………………………………………………………………..31
第二節  柳永的羈旅詞………………………………………………………..32
一、離愁別恨……………………………………………………………..34
        二、懷念追憶……………………………………………………………..36
三、宦途旅愁……………………………………………………………..39
        四、思歸恬退……………………………………………………………..40
    第三節  蘇軾的羈旅詞………………………………………………………..41
一、	仕途失落……………………………………………………………..43
二、	游宦困苦……………………………………………………………..44
三、	世事如夢……………………………………………………………..46
四、	隱逸思歸……………………………………………………………..46
    第四節  秦觀的羈旅詞………………………………………………………..48
        一、惜別懷人……………………………………………………………..49
        二、憶昔嘆老……………………………………………………………..50
三、飄零孤苦……………………………………………………………..51
    第五節  小結…………………………………………………………………..52

第三章  周邦彥行跡及游宦考述…………………………………………………..54
    第一節  家世背景……………………………………………………………..54
一、	書香門第……………………………………………………………..55
二、	周邦彥之叔周邠……………………………………………………..57
    第二節  初入汴京時期………………………………………………………..59
一、	入太學前後…………………………………………………………..59
二、	任太學正……………………………………………………………..62
    第三節  游宦州縣時期………………………………………………………..66
一、	出都廬州……………………………………………………………..67
        二、客游荊州……………………………………………………………..68
        三、出知溧水……………………………………………………………..73
    第四節  還入汴京時期………………………………………………………..75
一、	入京回朝……………………………………………………………..75
二、	游睦州考……………………………………………………………..78
三、	官位漸隆……………………………………………………………..79
    第五節  暮年羈旅時期………………………………………………………..83
一、	出知隆德府、徙知明州……………………………………………...83
二、	短暫還京……………………………………………………………..84
三、	謫遷飄零……………………………………………………………..86
    第六節  小結:周邦彥黨政立場辨析………………………………………..88

第四章  周邦彥羈旅詞內容析論…………………………………………………..91
    第一節  羈旅詞作的內容解析………………………………………………..91
一、	離愁懷人……………………………………………………………..93
二、	思鄉念舊……………………………………………………………..99
三、	不遇之悲……………………………………………………………103
四、	旅況愁苦……………………………………………………………105
五、	返京欣喜……………………………………………………………106
六、	吟詠寄寓……………………………………………………………107
七、	恬退超脫……………………………………………………………110
    第二節  羈旅詞中的自我關照………………………………………………112
        一、面對異域的態度…………………………………………………….112
        二、詞作分期發展與思想情感轉變.…………………………………….113

第五章  周邦彥羈旅詞書寫藝術…………………………………………………116
    第一節  用韻聲情……………………………………………………………116
第二節  敘事結構…………………………………………………………....120
一、	柳詞平鋪直陳………………………………………………………120
二、	秦詞繾綣迴旋………………………………………………………121
三、	周詞婉轉曲說………………………………………………………122
    第三節  寫景取材……………………………………………………………123
一、	柳詞摹寫大景、多藉秋景抒懷……………………………………123
二、	秦詞寫景素淡、多以春景烘托……………………………………124
        三、周詞細琢小景、四時景物皆書……………………………………125
    第四節  情景安排……………………………………………………………127
一、	柳詞由景觸情………………………………………………………127
二、	秦詞藉景托情………………………………………………………128
        三、周詞以景寄情………………………………………………………128
    第五節  小結:周邦彥羈旅詞書寫藝術特色之彙整………………………130

第六章  結論……………………………………………………………………....131
    第一節  周邦彥羈旅詞研究之總結…………………………………………131
一、	周邦彥的黨政立場…………………………………………………131
二、	周邦彥是否曾少游荊州、長安……………………………………131
三、	確切游宦編年………………………………………………………132
四、	評價審視……………………………………………………………133
    第二節  周邦彥羈旅詞研究之未竟………………………………………....133
一、	研究回顧方面………………………………………………………133
二、	生平考述方面………………………………………………………134

參考書目…………………………………………………………………………....135

附錄一:周邦彥羈旅詞編年比較………………………………………………….147





























表次

表1-1…………………………………………………………………………………..3
表1-2…………………………………………………………………………………..4
表2-1…………………………………………………………………………...…….33
表2-2…………………………………………………………………………………41
表2-3…………………………………………………………………………………48
表3-1…………………………………………………………………………………88
表4-1…………………………………………………………………………………91
表4-2………………………………………………………………………………..113
表4-3………………………………………………………………………………..114
表4-4………………………………………………………………………………..114
表4-5………………………………………………………………………………..115
表5-1………………………………………………………………………………..117
表5-2………………………………………………………………………………..117
表6-1………………………………………………………………………………..13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說明:

一、	本文參考、引用書目,依性質相近者加以羅列

本文參考、徵引之書目,依性質相近者加以羅列。排列順序為作者、書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二、	為清眉目,出版日期一律換算為西元紀年。

三、	本文之參考書目共分為周邦彥文獻、古典文獻、近人研究專書、單篇論文、學位論文五大部分。

四、現代專著中屬於周邦彥文獻或古典文獻之箋注者,亦附於周邦彥文獻或古典
文獻。

五、古典文獻依原著時代先後排列,現代專著、單篇論文與學位論文則取出版日
期排列,以明學術演變之軌跡。

一、周邦彥文獻

(宋)周邦彥著,吳則虞 校點:《清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版。
(宋)周邦彥撰、陳元龍 注:《詳註周美成片玉集》,收於《宛委別藏》,江蘇:
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周邦彥 著、孫虹校 注、薛瑞生 訂補:《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4月第2版。
(宋)周邦彥 著、羅忼烈 箋注:《清真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1月第1版。
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社,1968年3
        月1版,冊9,頁3641-3691。
陳思 撰、鄭文焯 撰、校記:《清真居士年譜》,《遼海叢書》,板橋:藝文印書館,
        1971年,據1931年至1934年間《遼海叢書》影印,第6集。
二、古典文獻

(一)經、史、子部

(漢)毛亨 傳、鄭玄 箋,(唐)孔穎達 等正義:《毛詩注疏》,《景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6月初版。
(西漢)司馬遷 撰、(唐)張守節 正義、司馬貞 索隱、(南朝宋)裴駰 集解:
《史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6月初版。
(東漢)許慎 著、(清)段玉裁 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再版2刷。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宋)潛說友、(清)汪遠孫 補校:《咸淳臨安志》,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60年3月臺1版,冊3。
(宋)周應合 撰:《景定建康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臺1版。
(宋)張津 等修撰:《乾道四明圖經》,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臺1版。
(宋)李壽 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 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1版。
(宋)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编纪事本末》,《宛委別藏》本,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1年。
(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2月初版。
(宋)莊綽 撰、蕭魯陽 點校:《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初版。
(宋)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6月初版。
(宋)王明清 撰:《揮麈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年6月初版。
(宋)陳郁:《藏一話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6月初版。
(元)脫脫 等撰:《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初
版。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年6月初版。
(清)畢沅 編著、標點續資治通鑑小組 校點:《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1957年。
(清)黃以周 等輯注、顧吉辰 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1月第1版。
(清)徐松 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依北平圖書館影印本複製重印,1957年11月第1版。
(清)毛奇齡:《〈詩傳〉〈詩說〉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二)集部:全集、別集、選集類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70年。
吳宏一:《白話詩經(一)、(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5月初版。
(梁)蕭統 編、(唐)李善 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10
月初版。
(梁)劉勰 著、王更生 注釋:《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年10月初版。
(宋)歐陽脩 著、李逸安 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
月第1版。
(宋)柳永 著、薛瑞生 校注:《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
第1版。
(宋)呂陶:《淨德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臺北:藝文出版社,1696年,
冊390。
(宋)呂陶:《淨德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冊
1098。
(宋)蘇軾 著、(清)王文誥 輯註、孔凡禮 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
局,1982年2月第1版。
(宋)蘇軾 著、石聲淮、康玲玲 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
1993年初版。
(宋)蘇轍 著、曾棗莊、馬德富 點校:《欒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8月第1版。
(宋)秦觀 著、徐培均 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10月第1版。
(宋)秦觀 著、徐培均 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宋)賀鑄:《慶湖遺老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年6月初版。
(宋)樓鑰:《攻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6月初版。
(宋)胡仔 篡集、廖明德 點校:《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年6月第1版。
(清)厲鶚 輯撰:《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王文誥 撰:《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11
月第1版。
唐圭璋 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第1版。
金啟華 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2月臺灣
        初版。

(三)集部:詞話、紀事類

(清)張宗橚 編:《詞林紀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初版。
(清)張宗橚 編、楊寶霖 補正:《詞林紀事 詞林紀事補正 合編》,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唐圭璋 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第1版。參考所收詞話
如下: 
(宋)王灼:《碧鷄漫志》,冊1。
(宋)周密:《浩然齋詞話》,冊1。
(宋)張炎:《詞源》,冊1。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冊1。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冊2。
(清)馮煦:《蒿庵論詞》,冊4。
(清)劉熙載:《詞概》,冊4。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冊4。
(清)陳銳:《袌碧齋詞話》,冊5。
(清)張祥齡:《詞論》,冊5。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冊5。
(清)陳洵:《海綃翁說詞稿》,冊5。
(清)蔡嵩雲:《柯亭詞論》,冊5。

三、近人研究專書

(一)詞學專著

韋金滿:《周邦彥詞研究》,臺北:學津書店,1970年2月初版。
王支洪:《清真詞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8年9月初版。
俞平伯:《清真詞釋》,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82年3月臺4版。
徐規:《王禹偁事蹟著作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4月第1
版。
王保珍:《淮海詞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5月。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臺1版。
唐圭璋:《宋詞四考》,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2版。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柳永 周邦彥》,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2月
初版。
錢鴻英:《周邦彥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劉揚忠:《周邦彥傳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張斌榮 選著:《中國古代時大詞人精品全集‧秦觀 周邦彥》,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日】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 譯:《柳永論稿--詞的源流與創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初版。
錢鴻英:《柳周詞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第1版。
劉揚忠:《周邦彥詞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鄧喬彬:《唐宋詞美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0月第2版。
杜若鴻:《柳永及其詞之論衡》,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黃兆漢:《清真詞選註釋》,臺北:到鄉出版社,2005年12月。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第1版。
崔海正 主編:《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8月第1版。
沈松勤、黃之棟:《詞家之冠--周邦彥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月第1版。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詞學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許伯卿:《宋詞題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2月第1版。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第1版。
薛瑞生:《周邦彥別傳--周邦彥生平事蹟證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12月第1版。
王兆鵬:《宋詞研究入門》,南京: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年
12月第1版。
孫虹:《北宋詞風嬗變與文學思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
版。
房日昕:《宋詞比較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二)其他文史專著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劉學斌:《北宋新舊黨爭與士人政治心態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年5月第1版。
沈松勤:《宋代政治與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0月第1版。

(三)工具書

(清)戈載:《詞林正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張高寬、王玉哲、王蓮生、孟繁森 主編:《宋詞大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
社,1990年6月第1版。
金啟華 主編:《全宋詞典故考釋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月第
1版。
黃文吉 主編:《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
初版。
林玫儀 主編:《詞學論著總目(1901-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1995年6月初版。
龔延明 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4月第1版。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昌彼得、程元敏、王毅德、侯俊德 主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
局,2001年6月增訂3版。
(清)舒夢蘭 撰、丁如明 評訂:《白香詞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12月第1版。
吳熊和 主編:《唐宋詞彙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第1版。

四、單篇論文

龍榆生:〈清真詞敘論〉,《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0月第1版,頁345-364。原載於《詞學季刊》,第2卷第4號,1935年7月,頁1-18。
吳則虞:〈《清真集》版本考辨〉,《西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
期,1957年,頁55-69。
羅忼烈:〈擁護新法的北宋詞人周邦彥〉,《詞曲論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6月初版,頁32-110。
羅忼烈:〈陳洵《海綃說詞》說周清真詞校錄〉,《詞曲論稿》,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6月初版,頁111-143。
羅忼烈:〈周清真詞時地略考〉,《兩小山齋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
月第1版,頁49-105。
羅忼烈:〈王國維與清真詞〉,《兩小山齋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第1版,頁106-116。
羅忼烈:〈談李師師〉,《兩小山齋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1版,頁117-132。
沈家莊:〈論清真詞沉鬱詞風的形成與演變〉,《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6年第1期,頁59-65。
謝桃坊:〈周邦彥詞的政治寓意辨析〉,《天府新論》1987年第6期,頁79-84。
林玫儀:〈柳周詞比較研究〉,《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年12月初版,頁201-264。
龔鵬程:〈擁護新法的北宋詞人周邦彥?〉,《國文天地》1988年第4卷第3
期,頁69-71。
林玫儀:〈論清真詞中之寄託〉,《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9年8月初版,頁327-361。
趙治中:〈香豔軟媚  淡遠清妍--周邦彥太學時期詞作初探〉,《麗水師專學
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頁29-36。
鍾夏:〈論周邦彥詞的寄託〉,《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
第3期,頁74-82。
趙治中:〈“經歲羈旅”天涯的心路歷程--周邦彥羈旅行役詞述評〉,《麗水
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2-7。
趙治中、馬成生:〈羈旅離愁  思鄉傷老--周邦彥游宦生涯的折射〉,《浙江
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年第1期,頁62-67。
王兆鵬、 劉尊明:〈歷史的選擇──宋代詞人歷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學遺產》
1995年第4期,頁47-54。
劉永翔:〈周邦彥家世發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3期,頁10-14。
曹章慶:〈論周邦彥羈旅行役詞的感情心態特徵〉,《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52-56。
諸葛憶兵:〈周邦彥提舉大晟府考〉,《文學遺產》1997年第5期,頁114-117。
蔣哲倫:〈論周邦彥--《周邦彥選集》前言〉,《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頁455-479。
吳熊和:〈周邦彥瑣考〉,《吳熊和詞學論集》,1999年4月第1版,頁245-264。
薛瑞生、孫虹:〈清真事迹新證〉,《新宋學》2002年第1期,見(宋)周邦彥著、
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頁39-109。
薛瑞生:〈周邦彥兩入長安考〉,《文學遺產》2002年第3期,頁50-60。
孫虹、石英、王麗梅:〈周邦彥詞新論〉,《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2卷第2期,2003年4月,頁62-70。
劉尊明、田智會:〈試論周邦彥詞的傳播及其詞史地位〉,《文學遺產》2003年第
4期,頁44-54。
趙治中:〈周邦彥羈旅行役詞的藝術〉,《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5卷第6
期,2003年12月,頁70-73。
趙瑋:〈清真詞中月意象的審美特徵〉,《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頁11-12。
路成文:〈論周邦彥的詠物詞〉,《文學遺產》2004年第2期,頁59-69。
孫虹:〈周邦彥年輕時期荊州、長安詞考補正〉,《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第3卷第3期,2004年6月,頁81-87。
薛瑞生:〈周邦彥入王、劉“謀逆”事件考辨〉,《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34卷第4期,2004年7月,頁135-140。
田維瑞:〈周邦彥詞藝術論〉,《學術問題研究》2005年第1期,頁74-77。
薛瑞生:〈周邦彥並未“流落十年”考辨〉,《文學遺產》2005年第3期,頁28-37。
王兆鵬、周靜情:〈《清真集校注》訂補〉,《中國韻文學刊》第19卷第1期,2005
年3月,頁25-28。
孫虹:〈琴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周邦彥寄內系列詞編年考證〉,《江
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第2卷,2005年4月,頁83-89。
蔣哲倫:〈論周邦彥的羈旅行役詞〉,《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2005年7月第1版,頁100-111。
蔣哲倫:〈清真、淮海詞風之異同〉,《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2005年7月第1版,頁112-123。
蔣哲倫:〈順逆離合  吞吐往復--周邦彥〈蘭陵王.柳〉藝術談〉,《詞別是一
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頁152-157。
蔣哲倫:〈王國維論清真詞〉,《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年7月第1版,頁158-173。
蔣哲倫:〈二十世紀周邦彥研究述略〉,《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
版社,2005年7月第1版,頁174-177。
孫虹:〈周邦彥與蕭娘和桃葉的兩段愛情傳奇〉,《文史知識》2006年第1期,頁
63-68。
薛瑞生:〈周邦彥何以寫詩為蔡京祝壽並斥范純粹為“奸臣”考〉,《南陽師範學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6年2月,頁29-38。
周燕玲:〈周邦彥詩文論略〉,《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103-107。
鮑菁:〈清真詞柳意象解析〉,《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頁173-175。
趙瑋:〈清真詞中禽鳥意象的存在形式〉,《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3期,頁114-115。
周建梅〈論柳永、周邦彥的羈旅行役詞〉,《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4期,頁43-47。
劉漢林:〈歷史斷裂處的藝術書寫--周邦彥與王安石變法關係辨〉,《淄博師專
學報》2007年第4期,頁53-62。
馬莎:〈周邦彥獻詩蔡京辨正〉,《學海酌蠡》2007年第5期,頁156-157。
孫虹:〈周邦彥與他的三任妻子〉,《文史知識》2007年第12期,頁98-103。
王兆鵬、王可喜、方星移:〈周邦彥生平訂補--兼論《清真集校注》〉,《兩宋詞
人叢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頁63-71。
孫克強:〈周濟論清真詞“鉤勒”析疑〉,《中州學刊》2008年第1期,頁223-225。
房日晰:〈周邦彥與姜夔詞比較〉,《文藝研究》2008年第6期,頁65-71。
李德偉:〈掩紅淚、玉手親折--清真詞的女性書寫與性別意義〉,《東海中文學
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133-162。
夏志穎:〈《清真集校注》疑義舉證〉,《古籍研究》,2008卷下,2009年,頁216-220。
孫虹、王媛:〈周邦彥在長安的遊學與游宦〉,《文史知識》2009年第2期,頁72-77。
陳慷玲:〈周邦彥詞之敘事現象〉,《成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9年4月,頁
91-114。
王萍:〈周邦彥詞在清代的接受——以詞人和詞論家的接受為考察對象〉,《鄭州
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頁18-22。
章佳萍:〈追憶手法在周邦彥詞中的運用〉,《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0期,
頁139-142。
羅忼烈:〈清真詞與少陵詩〉,《羅忼烈雜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1月第1版,頁212-230。
羅忼烈:〈治詞者不識清真詞地名〉,《羅忼烈雜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頁231-236。
沈家莊:〈論宋詞的羈旅行役〉,《詞學》,第23輯,2010年,頁47-58。
馬莎:〈劉昺舉周邦彥自代考〉,《文學遺產》2010年第1期,頁140-142。
馬莎:〈清真詞箋注訂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10年3月,
頁133-134。
路成文:〈周邦彥出任廬州教授考〉,《蘭州大學學報》第38卷第2期,2010年3
月,頁16-25。
路成文:〈清真三首“蕭娘詞”創作時地及相關情事考辨〉,《中國韻文學刊》第
24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06-110。
路成文:〈周邦彥幾首尋常妓情詞的編年問題〉,《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第4期,頁81-83。
馬莎:〈北宋黨爭與周邦彥外放關係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
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144-148。
馬莎:〈新法行廢與周邦彥仕途浮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1卷
第4期,2011年7月,頁86-91。
許菊芳:〈從宋代水路交通看柳永、周邦彥的羈旅詞〉,《長春大學學報》第21
卷第7期,2011年7月,頁51-53。

五、學位論文

崔瑞郁:《柳永與周邦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974年。
張秀容:《周姜詞比較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85
年。
周玉梅:《周邦彥詞新論》,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吳思增:《清真詞在兩宋接受視野的嬗變》,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2年。
劉穎:《周邦彥詞的接受過程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年。
李德偉:《淮海詞與清真詞之比較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
位論文,2003年。
楊靜宜:《性別與書寫--以周邦彥與李清照詞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陳福升:《柳永、周邦彥詞接受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年。
楊鈞瑜:《柳永羈旅詞雅化現象管窺》,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年。
宋先紅:《“蘇門四學士”的貶謫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5年。
王璧寰:《北宋新舊黨爭與詞學》,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年。
李大偉:《秦觀詞藝術特色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余筠珺:《清真「以賦為詞」探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
位論文,2007年。
周燕玲:《周邦彥詩文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鄭雅心:《論清真詞的沈鬱頓挫風格--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高雄: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張月:《周邦彥詞的典故運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程瑜:《周邦彥與姜夔詞比較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年。
張喜貴:《六朝羈旅詩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英:《唐宋貶謫詞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肖志峰:《北宋貶謫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夏向軍:《北宋貶謫詞研究》,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傅遵英:《北宋官制與宦游詞》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林均蓮:《蘇軾感遇詞研究》,臺北:銘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