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8201712535000
DOI 10.6846/TKU.2017.00867
論文名稱(中文) 民眾為什麼參與公民運動? 紅衫軍運動與太陽花運動的比較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Why People Participate Citizen Movem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Red-shirt Movement and The Sunflower Move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伍慧珣
研究生(英文) Hui-Hsun Wu
學號 6036400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28
論文頁數 6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聰吉(tjlin@mail.tku.edu.tw)
委員 - 蕭怡靖(yiching@mail.tku.edu.tw)
委員 - 林瓊珠(hiungchu@gmail.com)
關鍵字(中) 公民運動
參與因素
紅衫軍運動
太陽花運動
關鍵字(英) civil movement
the factors of participation
Red-shirt movement
Sunflower move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06年的紅衫軍運動,媒體開始大量使用「公民運動」一詞,認為是公民社會中的價值重建,運動的目標不再只是監督政府、表達集體意識,更注重公民文化、公民意識等討論。2006年的紅衫軍運動及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在參與人數上皆超過總人口數的7%,藉此比較兩次運動的參與因素有何不同?
透過二元勝算對數分析結果,發現人口變項中,性別差異在參與兩次運動皆沒有達到顯著水準;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傾向參與兩次運動;年齡越高者越傾向參與紅衫軍運動,而年齡在參與太陽花運動並沒有達到顯著水準,筆者認為跟網路世代及公民社會的趨勢有關。
在態度變項中,政黨認同泛藍及偏向統一的民眾越傾向參與紅衫軍運動,而泛綠及偏向獨立的民眾越傾向參與太陽花運動;最後, 
政治信任程度越少、公民不服從程度越高的民眾越傾向參與兩次運動。
英文摘要
Since Red-shirt Movement in 2006, Media in Taiwan has widely used a word on many different platforms, called "Civic movement”.  Civic movement is considered belonging to the value reconstruction in civil society.  The goal of the movement is not only focusing on 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or expressing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but it also puts more attention on civic culture, civic awareness and other discussions.
 
The number of the participants each in Red-shirt Movement (by 2006) and in Sunflower Movement (by 2014) are both more tha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7%. By this data, I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rticipation factors between this two movem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inary logit,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older nationals are, the higher participation in Red Movement is, but age doesn’t arrive a obvious level in Sunflower Movement. The author here consider that is because of the trend of Internet generation and civil society.  In addition,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hig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both movements is.  On the contrary, gender doesn’t reach significant levels in this two movements.
In attitude variables, people who are toward blue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unification, incline to participate in Red-shirt Movement.  Moreover, people who are toward green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are partial to Sunflower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are less political trust and more civil disobedience, participating in the both of the movements more a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紅衫軍運動與太陽花運動的過程	4
壹、紅衫軍運動過程:	4
貳、太陽花運動過程: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公民運動的來源	8
第二節 影響參與公民運動的因素	16
壹、人口變項	16
貳、態度變項	19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資料處理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5
第二節 資料題目與編碼方式	27
第四章、研究發現	31
第一節 資料分析	31
第二節 參與兩次運動的整體分析	42
第五章、結論	4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4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55
參考文獻	56

表目錄
表4-1台灣民眾實際參與紅衫軍運動之次數分配表	31
表4-2台灣民眾實際參與太陽花運動之次數分配表	32
表4-3性別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交叉分析	32
表4-4性別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交叉分析	33
表4-5年齡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交叉分析	34
表4-6年齡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交叉分析	34
表4-7教育程度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交叉分析	35
表4-8教育程度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交叉分析	36
表4-9政黨認同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交叉分析	37
表4-10政黨認同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交叉分析	38
表4-11統獨立場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交叉分析	39
表4-12統獨立場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交叉分析	39
表4-13政治信任參與紅衫軍運動之分析	40
表4-14政治信任參與太陽花運動之分析	40
表4-15公民不服從參與紅衫軍運動之分析	41
表4-16公民不服從參與太陽花運動之分析	41
表4-17台灣民眾參與紅衫軍運動之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46
表4-18台灣民眾參與太陽花運動之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47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Marx Chen(2013)。什麼是公民不服從?從2100節目的錯誤陳述開始談起。https://goo.gl/hRNlL1。檢索日期:2017年4月14日。
中國國民黨(2007)。行動綱要(三):國家要安全,中國國民黨網站:https://goo.gl/kGvI5p。檢索日期:2016年9月18 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6)。台灣這張「破網」,破得真大孔。中國評論新聞網,9月24日。 https://goo.gl/3RBICm。檢索日期:2016年9月13日。
王文杉(2006)。百萬紅潮:2006凱道公民運動。台北:聯合報社。
王家俊、曹宇帆、孫承武、謝佳珍、溫貴香(2006)。警估12萬人天下圍攻總部:逾百萬人。中央社電子報,10月10日。https://goo.gl/3YrQBU。檢索日期:2016年7月2日。
包正豪(2009)。政黨認同者等於政黨鐵票?2000-2008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決擇之跨時性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0:67-90。
立法院公報(2013)。立法院第8屆第3會期第1次臨時會第2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2:46。
刑法妨害公務。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矚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106年3月31日(我國官方法院正式文件及判決書均以民國紀年)。https://goo.gl/zKga7r。
江宜樺(2006)。反貪運動確立基本政治價值。中國時報,12月29日,版A19。
江宜樺(2016)。先問是非,再談政治。聯合電子報,5月25日。https://goo.gl/RlTzqv。檢索日期:2017年6月15日。
何明修(2004)。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69-97。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2012)。反國光石化運動的「公民」展演。傳播研究與實踐,2(1):45-54。
何明修(2014)。看台灣新公民運動的衝擊與影響。兩岸公評網,四月份。https://goo.gl/bctIVV。檢閱日期:2017年5月29日。
何明修(2015)。「公民運動在臺灣」專號導言。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2):1-6。
何思因(1994)。台灣選民政黨偏好的變遷:1989-1992。選舉研究,1(1): 39-52。
何榮幸(2011)。被環保署打敗了,中國時報,4 月27 日,第A15 版。
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吳俊德(2014)。網際網路動員了誰去抗議?2014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2月06-07日,台北:台灣大學。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4-6。
吳重禮、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二○○一年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18:101-140。
吳親恩、李鳳玉(2015)。年齡、就業情況與政治參與:東亞國家的觀察。政治學報,59:81-108。
李台京(2001)。公共行政與公民社會。政策研究學報,1:107-139。
李仲彬、莊文忠、黃東益、彭婉柔(2012)。藍綠如何有別?不同政黨認同者政府清廉評價影響因素之初探。2012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1月24日。台南:成功大學。
李根政(2011)。國光撤案,公民運動再接再厲。環境資訊中心,5月1日。http://e-info.org.tw/node/66190。檢索日期:2016 年7 月20 日。
辛翠玲(2012)。跨國公民政治研究與理論發展之反思。問題與研究,51(3):1-22。
辛翠玲(2014)。台灣,公民社會的勝利?天下雜誌,12月1日。 https://goo.gl/jbSUkd。檢索日期:2016年7月16日。
房慧真(2017)。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台北:時報文化。
林水波(2004)。臺灣代議政治的信任門檻。臺灣民主季刊,1(1):119-141。
林依蓉(2003)。陳其南:社區總統營造已深耕。新台灣新聞週刊,383期,7月25日。 https://goo.gl/wxc0DX。檢索日期:2016年7月15日。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之分析。選舉研究,19(1):97-127。
范雲、徐永明(1994),被發現的台灣婦女選民。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7月8日。台北:政大選研中心。
孫慶餘(2013)。公民運動成功,預告公民時代來臨。中國時報,3月13日,A15版。
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台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派投票行為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 1-57。
徐火炎(1992)。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政黨重組:台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 213-263。
袁鶴齡(2007)。全球化趨勢中的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31)5:75-79。
張茂桂(2006)。為何還不是新公民運動。中國時報,10月8日。https://goo.gl/us8ntC。檢索日期:2017年6月15日。
張傳賢,黃紀(2011)。政黨競爭與台灣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間的聯結。台灣政治學刊,15(1):3-71。
張鐵志(2011)。一場公民運動的典範。中國時報,4 月28 日,第A15 版。
梁雙蓮、顧燕翎(1995)。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頁95-138。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9(1):41-80。
盛杏湲(201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定群追蹤資料的應用。選舉研究。17(2):1-33。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0(1):7-40。
盛杏湲、鄭夙芬(2009)。台灣民眾的藍綠認同與紅衫軍運動的參與:一個框架結盟的解釋。收錄於張福建主編,公民與政治行動:實證與規範之間的對話。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131-182。
莊文忠(2010)。台灣民眾公民意識的變化:2008年政權二次輪替前後的比較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2):239。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
郭瓊俐(2014)。在三三○的凱道上,蘇主席知道大勢已去。新新聞,4月22日。https://goo.gl/xRcphA。檢索日期:2017年5月4日。
陳光輝、蔡奇霖(2010)。學校教育與政治社會化:教育程度與自我認定的關聯性。臺灣政治學刊,(14)1:70-11。
陳其南(1993)。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市民社會的可能性。當代,82:82-93。
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3):109-141。
陳陸輝(2002)。政治信任感與台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選舉研究,9(2):65-84。
陳陸輝(2003)。政治信任、施政表現與民眾對台灣民主的展望。台灣政治學刊7(2):155-158。
陳陸輝、耿曙(2015)。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1):93-95。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臺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20。
陳儀深(2006)。倒扁、反貪腐、知識份子。新台灣新聞週刊,10月12日。https://goo.gl/N7MZeW。檢索日期:2016年7月2日。
傅恆德(2000)。政治參與的類型:誰參與抗議性活動。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61-83。
彭芸(2002)。2001年台灣選民的媒介行為與政治信任。選舉研究,9(2):3-5。
曾盈瑜(2014)。反黑箱服貿學生要求總統回應。中央社,3月18。https://goo.gl/Ak53w3。檢索日期:2016年6月25日。
黃國昌(2014)。公民運動與選舉民主。自由時報,11月17日。https://goo.gl/gOs2Iw。檢索日期:2016年4月20日。
黃裕穎、林樂昕、周秀樺(2011)。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串聯。邁向參與式民主的挑戰與實踐研討會,5月14日。臺灣:臺北。
楊仁飛(2014)。台灣的政治抗爭是“公民運動”嗎?九鼎,79:48-51。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14(2):53-94。
楊婉瑩、劉嘉薇(2006)。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3:115-156。
楊渡(2006)。歷史不會忘記這一刻。收錄於王文杉主編,百萬紅潮:2006凱道公民運動。台北:聯合報社。台北:聯合報社,頁10-17。
廖元豪(2006)。反貪腐如何成為公民運動。收錄於王文杉主編,百萬紅潮:2006凱道公民運動。台北:聯合報社,頁201-206)。
劉阿榮(2009)。多元文化與公民社會。台北:揚智。
劉淑華(2015)。公民參與低碳城市建構可行性分析。中科大學報,(2)1:144-153。
劉義周(1987)。選民的政黨偏好。《轉型期社會中的投票行為─台灣地區選民的科技整合研究(II)》,計畫編號:NSC76-0301-H004-1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嘉薇(2014)。民眾政黨認同、媒介選擇與紅衫軍政治運動參與。政治學報,58:101-126。
潘杏惠、邱俐穎(2013)。心中怒火,燒出街頭熊熊烈火。中國時報,8月4日,A3版。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或是「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573-603。
蔡秉聰(2015)。318學運對於社運素人之政治影響初探。新社會政策,37:98。
蕭揚基(2003)。我國公民社會的形成發展與建立。研究與動態,8:75-96。
戴季全(2011)。當鄉民(Netizen)變成公民。商業周刊,6月28日。https://goo.gl/atSgNr。檢索日期:2016年9月27日取自:。
譚偉恩(2014)。貿易自由化與國家安全: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例。國防雜誌,29(5):22。

英文文獻:
Almond, Gabriel &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llone, Carl J. & George Frederick Goerl, (1992). Reconciling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cra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2)2, P.130-134.
Brady, H. E., Verba, S., & Schlozman, K. L., (1995). Beyond SES: A Resource Model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2), P. 271-294.
Campbell, Angus,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 Donald E. Stokes,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Cappella, Joseph N. & Jamieson H. Kathleen, (1997). Spiral of Cynicism-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Goo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mines, Edward G. & James A. Stimson, (1989). Issue Evolution: Ra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itrin Jack & Christopher Muste, (1999). Trust in Government. In Robinson, John P. Philip R. Shaver, and Lawrence S. Wrightsman. (eds.) 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 Cal:San Diego Press.
Cohen, Jean L. & Arato Andrew ,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MIT Press.
Cohen, Jean L., (1982). Between Crisis Management and Social Movements: The Place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Telos 52, P.21-40.
Converse, Philip E., (1964). The Nature of Belief Systems in Mass Publics. In D. E. Apter(Ed.), Ideology and Discontent. New York:Free, P.206-261.
Converse, Philip E., (1976). The Dynamics of Party Support: Cohort Analyz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Beverly Hills: Sage.
Dalton, Russell J., (2004). Democratic Challenges, Democratic Choices: The Erosion of Political Suppor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lton & Russell J., (2014). Citizen Politics: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Los Angeles, CA:CQ Press.
Easton & David, (1965).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 Y.: John Wiley, P.87-96.
Franklin, M. N., (2004). Voter Turnout and the Dynamics of Electoral Competition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Since 194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gel, G. W. F., (1821),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neu herausgegeben von Georg Lasson & Zweite Aufiange, Leipzig 1921, Verlag von Felix Meiner. 本書據萊比錫費利克斯.邊納出版社1921 年版譯出。范揚、張企泰譯,《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821。
Hetherington, Marc J., (2005). Why Trust Matters: Declining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Demise of American Liberalis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sieh, John Fuh-Sheng, (2004). National Identity and Taiwan’s Mainland China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3(40), P.479-490.
Hsieh, John Fuh-Sheng & Emerson M. S. Niou, (1996). Salient Issues in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Electoral Studies, 15, P.219-235.
Inglehart, R, (1981). Political interest in west European women: A historical and empir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14, P.299-326.
Jackson, John, (1975). Issues, Party Choices, and Presidential Vo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2), P.161-185.
Jennings, Kent M. & Richard G. Niemi, (1981).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A Panel Study of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evy Jr., Marion J, (1969).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cdonald, Laura, (1997). Supporting Civil Society: The Political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entral America,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Melucci, Alberto, (1988).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Civil Society and State, London, Verso, P.245-260.
Melucci, Alberto, (1994). A Strange Kind of Newness: What’s ‘New’ in New Social Movements? New Social Movements, eds. by Enrique Larana et al..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101-130.
Melucci, Alberto, (1996). Challenging Codes: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W. E., & Shanks, J. M., (1996). The New American Vot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ton, Kenneth & Pipaa Norris, (2000). Confidence in Public Institutions: Faith, Culture, or Performance? In Susan J. Pharr & Robert D.Putnam, eds. Disaffected Democracies: What’s Troubling the Trilateral Countr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52-73.
Nie, Norman H., Jane Junn, & Kenneth Stehlik-Barry, (1996).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in America.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emi, G. R., & Weisberg, H. F. Eds., (1993). Classics in Voting Behavior.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Nilson, Douglas C. & Nildon, Linda B., (1980). Trust in Elites and Protest Orientatio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Political Behavior. 2(4), P.385-404.
Rabinowitz, George, Prothro, James W. & William Jacoby, (1989). Salience as a Factor in the Impact of Issues on Candidate Evaluation. Journal of Politics, 44,  P.41-63.
Randall, V., (1987). Women and polit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umaker, P., (1975). Policy Responsiveness to Protest-group Demand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37(2), P.488-521.
Serge Guimond & Lise Dube-Simard, (1983).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and the Quebec Nationalist Movement: The Cognition-Emotion Distinction and the Personal-Group Deprivation Iss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3), P.526-535.
Tarrow, Sidney,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1997). Invoking Civil Society, in Taylor, C.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204-224.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Touraine, Alain, (1986). Unionism as a Social Movement, Union in Transition:Entering the Second Century, eds. Seymour Martin Lipset, San Francisco, CA: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P.77-92
United Nations. Dept. of Economic & Social Affairs, (1975).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for Development. United Nations Press. 
Verba, S., (1965). The civic culture. Boston, MA: Little Brown.
Verba, S., Nie, N. H., & Kim, J. O., (1980).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cox, C., (1997). Racial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mong African-American women: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Women and Politics, 17(1), P.73-94.
Zittel, T., & Fuchs, D., (2007).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an Participatory Engineering Bring Citizens Back in? London: Routledg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