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8201002164400
DOI 10.6846/TKU.2010.00845
論文名稱(中文) 從上海文創產業中「替代空間」來看「都市轉型」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Discussing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lternative spa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Center in Shanghai.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于舜聲
研究生(英文) Shun-Sheng Yu
學號 69736020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7
論文頁數 11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林盛豐
委員 - 賴怡成
關鍵字(中) 上海
創意園區
替代空間
都市轉型
歷史建築
關鍵字(英) Shanghai
Creative zones
Alternative space
City transformatio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借用「替代空間」討論目前上海快速發展中的文創產業當中所使用的工作空間,並探討上海所面臨都市轉型之議題。上海城市正經歷著轉變,都市的產業結構在過去幾年來被重新劃分,因此以上海現今三個創意園區為研究對象,這些舊工業遺址早期是提供給上海市發展第二產業之用。但如今數十年過去了,隨著都市產業升級這些工業遺址已成為過去式,但它們依然是上海市寶貴的文化歷史記憶。上海透過發展文創產業的替代空間,替這些工業建築在保護和拆除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及再利用方法。

隨著上海經濟活動中商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斷提高,舊工業園區用地的更新將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也提高都市產業經濟附加值,配合上海近年來都市轉型的需求,積極發展創意產業,這些工業遺址就找了新的生命,這些空間可說回應了全球化及新興精英人才的特質,這些園區的內容包括了成為教育、研發、藝術文化、休閒娛樂或社交活動的空間,這些多向度的發展意味著創意園區具有配合都市多元發展及轉型的特點。

透過這些案例看到了「舊建築」和「新產業」的融合,它們創造出不同以往的空間使用形態也提供了上海市轉型的所需。從當中不只是看到硬體的建設,創意人才的培育也將透過這些硬體所培養,它們帶給上海市民未來的發展願景。集文化、觀光、創意、休閒的「創意城市」將會使上海市更受到國際的矚目及重視。雖然上海的都市轉型過程還在進行中,但未來上海的發展將緊緊圍繞了產業升級和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因為城市空間的支持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因素,這些「替代空間」對於「都市轉型」的過程就徹底體現的這一點。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use “alternative space” for discussing the working spa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Shanghai, and investigate the issue of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Shanghai city is confro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ity were re-divid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fore, I take these three creative zones as the investigative object which the function of them were used for the second industry. In pace with decades, the city industry had made these old zones become the history. But they still are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memory for Shanghai city. Shanghai developes the alternative spa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o find out the balance and re-use way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struction for thes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s.
     With the continuous elevation of business cost and labor cost of economic activity, the renovation for the land of old industrial zones will promote the upgrade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value of city industry. These old industrial zones start a new life by coordinating with Shanghai city for the nee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 the creative industry positively. These spaces response the specail quality of globalization and up-and-coming elite. The content of these zones include the potential to be the space of education, art and culture, entertainment, socail activities and investigation. These multiple development mean that these creative zones possess the features of transformation and city multipl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ases to see the integration of old architecture and new industry, they create the brand-new space also offer the need for Shanghai transformation. From these situations, we can see that they not only stay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dware, but also foster the talented people by theses hardware which bring the future vision for the Shanghai residents. The creative city with culture, tourism, creativity and entertainment will make Shanghai catch the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lthough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still goes on, the development will relate to the industrial upgrade and the adjustment of city space in the future in case that the support of city space is the main factor for social revolution. The alternative space of the city transformation is just the point to see clear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節-論述	1
第二節-研究對象與範圍	3
第三節-研究方法	6
第四節-文獻回顧	7
4-1 都市「替代空間」	8
4-2 都市轉型	13
第五節-研究流程	16
第二章-上海作為文創產業之「工業遺址」現況	17
第一節-早期上海工業發展概述	17
1-1早期上海工業發展對城市的影響	18
1-2上海市現有舊「工業建築」	20
1-3工業倉庫的運用(再使用的空間策略)	22
第二節-蘇州河沿岸「替代空間」	24
2-1 蘇州河沿岸工業發展	25
2-2現今蘇州河沿岸的老倉庫分佈及「串連」	26
第三節-都市轉型下的上海創意空間概述	28
3-1初試啼聲:「登琨豔」&上海「新天地」	29
3-2從創意園區的區位來看混合街區的觀念	32
3-3創意下的房地產	34
第四節-上海創意產業的政策與定位	35
第三章-「八號橋」案例調查	39
第一節-地區條件	40
1-1區位與交通	41
1-2群聚的聯繫關係	42
第二節-再使用的空間策略與特色-以「Point To Life Designers Pub」為例	43
2-1發展定位與空間再使用的規劃策略	44
2-2建築與空間的創意表現	46
2-3經營模式	50
2-4現階段的問題與未來發展	51
第三節-小結	52
第四章-「莫干山路50號」案例調查	53
第一節-地區條件	55
1-1區位與交通	56
1-2群聚的聯繫關係	58
第二節-再使用的空間策略與特色-以「半度音樂」&「上海大學」為例	59
2-1發展定位與空間再使用的規劃策略	60
2-2建築與空間的創意表現	62
2-3經營模式	67
2-4現階段的問題與未來發展	70
第三節-小結(特色與創意)	71
第五章-「濱江工業園區」案例調查	72
第一節-地區條件	73
1-1區位與交通	74
第二節-再使用的空間策略與特色-以「大樣設計」為例	75
2-1發展定位與空間再使用的規劃策略	76
2-2建築與空間的創意表現	78
2-3經營模式	82
2-4現階段的問題與發展	84
第三節-小結(特色與創意)	85
第六章-都市轉型	86
第一節-工業建築在城市和生活中的角色	87
第二節-上海經濟及產業結構的轉型	90
第三節-工業用地調整是都市轉型後重要的土地來源	95
第四節-小結	97
第七章 結論	98
參考文獻		100
(附錄1-1)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全)	103
(附錄1-2)園區機能使用調查(範本)	106
(附錄1-3)空間調查	109
(附錄2-1)蘇州河地圖	111
(附錄2-2)混合街區	112
(附錄4-1)M50-樓號	113
(附錄4-2)M50-半度音樂配置	115
(附錄4-3)M50-上海大學配置	116
(附錄4-4)園區機能使用調查-半度音樂	117

圖目錄
圖1-1、亞洲各城市致力推動創意城市(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1
圖1-2、以上海市場的規模,創意產業的前景一片大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
圖1-3、上海歷年外國常住人口(萬人)(資料來源:上海統計局) ..................... 2
圖1-4、以「1933 老場坊」當作展覽空間的創意活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
圖1-5、上海市區中佔地廣大的「紅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
圖1-6、三個區域各有其獨特的工業歷史(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
圖1-7、第二次田野調查時在「田子坊」和民眾訪談(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
圖1-8、第三次田野調查時和「李振國」先生訪談(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
圖1-9、「紅坊」是目前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工業遺址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
圖1-10、在上海的文化需求上創意園區如何回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
圖1-11、舊廠房再利用案例(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
圖1-12、「M50」內正在舉辦的展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
圖1-13、上海市中心的「四行倉庫」(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
圖1-14、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建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
圖1-15、多倫路上的「優秀歷史建築」建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0
圖1-16、上海市中心面貌發生根本的變化(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0
圖1-17、上海市致力於外攤的保護(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1
圖1-18、山陽路上的建築保護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1
圖1-19、「蘇河1305」原為杒月笙的糧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2
圖1-20、「蘇河1305」現以改建成青年旅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2
圖1-21、上海汽車工業以遷至安亭一帶(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3
圖1-22、保舊添新的「八號橋」建築外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3
圖1-23、利用舊建築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4
圖1-24、中國主要城市2008 年人均GDP(美元)(資料來源:上海、北京、深圳統計局) . 14
圖2-1、蘇州河旁閒置的廠房(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7
圖2-2、蘇州河邊工業廠房的保留與再利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7
圖2-3、1932 年上海工業分布(資料來源:二手摩登) .............................. 18
圖2-4、早期工業用地的再利用帶動周邊土地改造(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8
圖2-5、蘇州河當年肩負運輸能力(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9
圖2-6、世博用地原先也是工業用地(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19
圖2-7、空間經營者的角色轉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0
圖2-8、這些空間可以轉變成許多不同的機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0

圖2-9、創意園區成為上海市民的休閒場所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1
圖2-10、創意園區周邊的住宅區域(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1
圖2-11、「Loft Culture」的始祖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2
圖2-12、一百多年來經歷2 次產業革命,倉庫的角色依然吃重(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22
圖2-13、這些毫無美學概念的倉庫現在擺放著藝術產品(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3
圖2-14、舊建築與潮牌的結合=時尚?(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3
圖2-15、蘇州河1987(資料來源:網路) ......................................... 24
圖2-16、蘇州河2010(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4
圖2-17、位於蘇州河上的倉庫建築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5
圖2-18、「蘇州河1305」見證了蘇州河上的近代工業的記憶(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5
圖2-19、「滬東工業區」和「滬西工業區」的相對位置(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26
圖2-20、1933 上海區位與水運航線(資料來源:都市形態的歷史根基) ............... 26
圖2-21、蘇州河上「外百渡橋」至「昌化路橋」(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26
圖2-22、蘇州河上的歷史建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7
圖2-23、目前已成為「創意園區」的四行倉庫(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7
圖2-24、蘇州河兩岸的倉庫分佈(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27
圖2-25、創意-可以無所不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8
圖2-26、改造成為創意產業辦公空間的「E 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8
圖2-27、「蘇河1305」的早期風貌(資料來源:回眸蘇州河畔建築) .................. 29
圖2-28、「蘇河1305」內原「上海大樣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辦公空間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29
圖2-29、「石庫門」一直是上海住宅的代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0
圖2-30、舊建築再利用的成功典範(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0
圖2-31、國際企業融入石庫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1
圖2-32、「新天地」已成為上海最受歡迎舊建築改造案例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1
圖2-33、新舊建築的混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32
圖2-34、上海本地特色(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32
圖2-35、淮海中路上的複合機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3
圖2-36、田子坊尌像是一個小型混合街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3
圖2-37、田子坊對面正在興建的樓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4
圖2-38、「M50」周邊的高樓住宅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4
圖2-39、促進上海創意產業發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5
圖2-40、「1933 老場坊」的特殊頭銜(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5

圖2-41、暫緩開發的莫干山路一帶(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6
圖2-42、世博的成功舉辦相亯也為上海朝「創意城市」的目標上邁進一大步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6
圖2-43、上海人均 GDP 已有極大的成長(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7
圖2-44、授牌園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7
圖2-45、每座創意園區主打的內容都有所區別(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8
圖2-46、創意園區經營的好壞不是能從外觀所瞭解到的(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8
圖3-1、「S.O.M」建築師事務所在上海工作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9
圖3-2、「八號橋」內知名設計事務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39
圖3-3、「八號橋」周邊繁華的淮海中路(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0
圖3-4、「八號橋」位於上海市中心(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0
圖3-5、盧灣區範圍(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41
圖3-6、早期上海租界範圍(資料來源:摩登二手)................................. 41
圖3-7、盧灣區內主要金融區域(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41
圖3-8、「八號橋」基地四通八達的交通配套(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1
圖3-9、「八號橋」周邊的孫中山故居(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2
圖3-10、「八號橋」周邊人文特色地圖(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42
圖3-11、從「八號橋」的入駐企業可看出園區整體發展走向(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3
圖3-12、「橋」為「八號橋」中新的機能概念代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3
圖3-13、目前「八號橋」已成為上海知名創意園區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4
圖3-14、「八號橋」內的改造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4
圖3-15、園內的產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5
圖3-16、「八號橋」將朝多元化發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5
圖3-17、「八號橋」帄面配置(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46
圖3-18、玻璃天橋(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7
圖3-19、玻璃和鋼鐵的再使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7
圖3-20、舊廠房配上新的建材(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7
圖3-21、「八號橋」的建築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7
圖3-22、園區內的綠帶(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48
圖3-23、戶外庭園可看做室內辦公空間向戶外的延伸(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8
圖3-24、園區內天井的設計(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8
圖3-25、園區內戶外用地與天井的結合(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8
圖3-26、「八號橋」內色彩繽紛的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9

圖3-27、「1933 老場坊」的結構直接反應在色彩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49
圖3-28、「Point To Life Designers Pub」外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0
圖3-29、「八號橋」目前以租賃為主的辦公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0
圖3-30、「八號橋」的頭銜沒有反應在知名度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1
圖3-31、「八號橋」還必頇有都市服務功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1
圖4-1、莫干山路已經成為藝術家的天堂(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3
圖4-2、莫干山路50 號原有的「亯和紗廠」門面(資料來源:網路) .................. 53
圖4-3、莫干山路一帶的發展已經從「M50」開始向外延伸(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4
圖4-4、藝術創作可以無所不在(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4
圖4-5、「M50」基地上的蘇州河岸線(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5
圖4-6、「M50」因為位於蘇州河上,因此有著極高的發展潛力(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5
圖4-7、普陀區範圍(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6
圖4-8、蘇州河以東的普陀區範圍(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6
圖4-9、「M50」和「上海火車站」的相對位置(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7
圖4-10、「M50」周邊的交通配套-地鐵3 號線「中潭路」站(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7
圖4-11、「M50」周邊的觀光用碼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7
圖4-12、蘇州河上的老建築倉庫都是可開發項目(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7
圖4-13、「M50」周邊2 公里其他創意園區的相對位置圖(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8
圖4-14、「M50」周邊的「E 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8
圖4-15、蘇州河目前的河岸步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8
圖4-16、建築機能從工廠轉變成為創意園區(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59
圖4-17、毛紡車間成為了畫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59
圖4-18、「M50」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0
圖4-19、「M50」創意園區持續改造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0
圖4-20、「M50」創意園區建築群分區(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60
圖4-21、「上海大學」致力於藝術的推廣(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1
圖4-22、「半度音樂會」致力於民族音樂的推廣(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1
圖4-23、早期「M50」帄面圖(資料來源:二手摩登) ............................... 62
圖4-24、「M50」老建築細部中的真實與歷史痕跡(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2
圖4-25、1940-2007「M50」區內建築的擴展(資料來源:本研究重新繪製) ............ 62
圖4-26、「M50」內改造成展覽的二號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3
圖4-27、「M50」內的商店(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63
圖4-28、「M50」獲得的頭銜(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3

圖4-29、在上海,創意園區已經成為社會大眾休閒的好去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3
圖4-30、「M50」60 年來入口意象的演進(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64
圖4-31、「M50」規劃中的中央廣場(資料來源:本研究重新繪製) .................... 64
圖4-32、圖4-33 尚未開工的中央廣場及無規劃的停車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4
圖4-33、「半度音樂」的空間使用內容(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65
圖4-34、「上海大學」使用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66
圖4-35、「上海大學」(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7
圖4-36、「半度音樂」(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7
圖4-37、「半度音樂」的建築空間感(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8
圖4-38、「半度音樂」的多元化經營(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68
圖4-39、「M50」停車空間需要改善(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0
圖4-40、「M50」建築群常隱身角落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0
圖5-1、「濱江工業園區」建築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2
圖5-2、園區中的舞台將是「濱江工業園區」向外發聲的帄台(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2
圖5-3、「濱江創意園區」周邊全區圖示(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3
圖5-4、隱身在大區域中的「濱江創意園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3
圖5-5、楊浦區原有的工業建築群(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3
圖5-6、楊浦區未來的發展重心「五角場」(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4
圖5-7、楊浦區未來的發展重心(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4
圖5-8、「大樣設計」的經營面將是本章架構(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5
圖5-9、「濱江工業園區」旁「上海電機」場房至今依然運作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75
圖5-10、「群裕」也有參與園區改造的部份(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6
圖5-11、「園區」尌是「大樣設計」最好的展示品(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6
圖5-12、「群裕」的室內改造相對「大樣設計」有很大的區別(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7
圖5-13、另類的創意空間-「濱江創意園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7
圖5-14、上海電站機輔場的場房依然運作中(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8
圖5-15、「濱江工業園區」目前運作的範圍(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78
圖5-16、「濱江工業園區」目前園區配置(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78
圖5-17、圖5-18「濱江工業園區」目前的一磚一瓦大多都被孜整的保留下來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9
圖5-19、原本的出入口不在此,為了有更高挑的大廳因此配合樓板的損壞因應而生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9
圖5-20、為增加採光而在屋頂作一些小改造即可達到節能的效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79
圖5-21、「大樣設計」空間分區(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80
圖5-22、運用水晶球來做裝飾的目的是為了配合天窗進入的光線來增加入口的明亮感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0
圖5-23、當年屋頂加蓋部份的痕跡很清楚的被保留下來(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0
圖5-24、老舊的屋頂結構毫不遮掩的展示出來(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25、中國風格的展現想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26、「留舊添新」是設計主軸(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27、外牆孜全不加以粉刷修飾(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28、目前園區內多數空間都已閒置(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29、去年還在使用的珠寶設計工作室今年已撤出(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1
圖5-30、「大樣設計」早期在園區內的辦公處(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2
圖5-31、園區內環境良好長吸引電影、電視外景團隊來此取景(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82
圖5-32、空間在等待新的營運機會(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3
圖5-33、真正創意產業雛型(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3
圖5-34、這邊的空間經過多次的機能轉換(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4
圖5-35、未來楊浦區周邊發展能否帶動整體區域將是一大關鍵(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84
圖6-1、面臨都市轉型壓力下的舊建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6
圖6-2、具備國際化性質的創意園區(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6
圖6-3、處於大破大立中的浦西(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7
圖6-4、聳立於浦東的高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7
圖6-5、上海市中心的「紅坊」(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8
圖6-6、透過建築保護我們可以想像上海當年的工業文化樣貌(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8
圖6-7、老建築也可以是展現「新」文化經驗的地點(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9
圖6-8、老建築過於修飾,也會喪失當初的文化樣貌(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9
圖6-9、為迎接世博而整修中的「M50」(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9
圖6-10、倖存下來的老建築(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89
圖6-11、創意園區絕對不能園區滿分,創意零分(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0
圖6-12、培養人才的「八號橋」(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90
圖6-13、國家企業、公家土地、私人經營本來尌是不同調(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1
圖6-14、創意園區內的軟體部份是不能用數據呈現的(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1
圖6-15、如「八號橋」如此大的項目中,必透過管理公司的經營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2

圖6-16、「蘇州河」將可同時開發文化、休憩、藝文空間多角化經營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2
圖6-17、創意園區的「國企」背景使它的發展有許多包袱(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3
圖6-18、「半度音樂」對於文化的傳承有著重大意義(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3
圖6-19、原是工業聚集地的「滬南工業區」已變成世博園區用地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3
圖6-20、上海成功轉型後所取得的一大成果「上海世博會」(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3
圖6-21、等待「再利用」的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4
圖6-22、老廠房目前也是有很多的「頭銜」 ....................................... 94
圖6-23、有著傳統中國建築樣式的「M50」(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5
圖6-24、原本的工業廠房到如今面臨「去工業化」的問題(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5
圖6-25、蘇州上目前的可供使用倉庫分佈(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 96
圖6-26、經過再利用改造後的「M50」主要機能用於當作展覽空間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6
圖6-27、「登琨豔」的工作室即位於「濱江創意園區」,也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 96

表目錄
表1-1、訪談者與其背景 ............................................5
表6-1、訪談者與其背景 ............................................91
參考文獻
[書籍]

John Hartley
2007《創意產業讀本》,清華大學出版社。

Jane Jacobs
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聯經出版社。

Charles Landry
2009《創意城市》,馬可孛羅出版社。

五十嵐太郎
2010《關係現代建築的16章》,田園城市。

匡曉明
2009《創意之旅》,上海創意產業中心、城市中國出版社。

李冬生
2004《大城市老工業區工業用地的調整與更新》,同濟大學出版社

李照興
2008《潮爆中國》,天窗出版。

俞克明
2009《上海城市的發展與轉型》,上海書店出版社。

登琨豔
2004《蜉蝣建築》,木馬文化。
2006《空間的革命》,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冠中
2005《我這一代的香港人》,OXFORD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
葉孝忠
2009《創意上海》,台北,商周出版。

陳向明 周振華
2009《上海崛起-一座全球大都市中的國家戰略與地方變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凡
2008《中國風》,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張鵬
2008《都市形態的歷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發展與都市變遷研究》,中國,同濟大學出版社。

張仲禮、王泠一
2008《上海藍皮書.資源環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德默營造+陳旭東
2008《摩登二手》,中國,中國電力出版社。

薛順生
2004《回眸蘇州河畔建築》,同濟大學出版社。

蕭麗虹、黃瑞茂
2000《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雜誌]

《遠見278期:文創航向新籃海》

《天下雜誌398期:亞半球掘起》

《城市中國33期:繪製創意產業反向地圖》

《創意城鄉誌:城鄉創意100選》

《建築師雜誌426期》

[參考文章]

建築師雜誌No.426《從舊城歷史到都市改造》邵甬

城市中國33期:《鑰匙的藝術:藝術村的得與失》Adrian HORNSBY、Nevile MARS

城市中國33期:《真的有創意空間嗎?》Lother SPREE、Davide QUADRIO 

城市中國33期:《創意集群:無中生有?》Michael KEANE

城市中國33期:《中國的創意集群:真地產還是真創意?》Lothar SPREE、Davide QUADRIO

工商時報《廢棄工廠 變身藝術園區》夏幼文

文化創意發展國際研討會《兩岸藝術場地設計與營運的一些觀察和反思》胡恩威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