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8200915134100
DOI 10.6846/TKU.2009.00917
論文名稱(中文) 部落建設政策對原住民文化傳承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Construction policy's impact on indigenous peoples's pass down of tribal culture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章 正 文
研究生(英文) Chang Cheng-wen
學號 69536088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4
論文頁數 11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鄭晃二
委員 - 胡寶林
委員 - 王進發
關鍵字(中) 遷村政策
原住民族分類
敬畏大自然
部落記憶
關鍵字(英) Village-relocation policy
indigenous tribe classification
feelings of awe to the great outdoors
tribe memor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是探討近代統治台灣的政府對部落建設政策,及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至部落自主發展的影響與關係,並找出政府在進行部落建設政策對文化干擾及妥適性。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係以「行動研究法」以及「文獻回顧法」為主,輔以部落訪談記錄進行相關議題之研究。其行動研究法,係以研究者於公部門從事原住民部落建設業務十餘年公職之經歷與實務,並透過研究者生長的撒布優(Sapulju)部落發展歷程為案例,輔以訪談部落耆老,以個案敘述性的方式,提出察覺到的質性分析與實證。另以《金峰鄉志》所載之歷史事件、部落發展等作為文獻參考之依據。
在主政者主導「部落建設」之政策下,部落空間配置與建築型態,隨著政策目標而改變,本論文研究主要在探討其部落空間與建築型態之變遷,所造成部落文化與生活的衝擊為何?又對於部落之環境面、社會面及文化價值觀等落差為何?以作為未來推動政策或操作手法之借鏡與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有以下四點:
一、以「部落」為規劃之主體與基本單位,並找回屬於部落的神話、祭儀、巫師、祖先,重新建構部落美學。
二、尊重部落集體意志:尊重文化別異性,是營造多元社會的第一步。
三、部落建設新詮釋:部落之建設「不應該只是工程」,應要注入當地文化及部落情感,才能活化部落生命並找到部落的「唯一」,而部落的唯一,也許是世界的「第一」。
四、部落建設操作手法及政策建議:
1.以原住民文化之角度操作部落的建設。
2.實踐由部落人做部落事之誘發式部落環境建設手法。
3.鼓勵部落青年利用先人之傳統智慧,並創發出符合現代之新工法。
4.爭取台灣社區第一」不如「找到部落的唯一」。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Taiwanese ruling government in modern times on the issues from the tribal construction policy, passing down of indigenous tribe culture to tribe aut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ose issues,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cultural interference and propriety in governmen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ibe construction policy. 
The study is conducted mainly based on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while it also uses tribal interview records to research related issues. For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researcher uses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he has accumulated from his engagement in the indigenous tribe construction affairs in the public servic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apulju tribe where he grew up as an example. In addition, he also supplements the study by interviewing the tribal gurus, trying to use individual narration to put forth the spotte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ult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separately uses the historical incidents and tribal development, etc. stated in “Chin Feng Hsiang Chih” (a book name)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A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for the “tribe construction” policy, tribal space allocation and architectural types have changed with different policy objectives. This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in tribal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types on tribal cultures and livelihoods. It also explores the gaps existing in the tribe’s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culture value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will be useful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olicy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1. To plan the principal and basic parts according to “tribe,” and recover the myths, sacrificing rituals, sorcerers and ancestors that indigenous tribes originally l esthetics. 
2. To respect tribes’ collective volition and culture differentiation and make headway to cultivate a diversified society. 
3. To give tribe construction a new interpretation: Tribe construction “shall not be only limited to engineering.” It shall breathe life into local cultures and tribal affections, so as to activate the tribal life and find out the tribe’s “uniqueness,” which may also be the world’s “first.” 
4.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tribe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nd policies: 
(1)	To stand in the shoes of an aborigine when working on tribal construction. 
(2)	To fulfill the tribe’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by having tribal villagers participate in their own construction. 
(3)	To encourage tribal youth to use their ancestors’ conventional wisdom to come up with a modern technique (a new method for work). 
(4)	 Rather than pressing for a “top one position in Taiwan’s communities,” it will be more realistic to identify the “uniqueness of a trib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動機與背景	1
二、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一、研究者行政經歷	3
二、撒布優(sapulju)部落的介紹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及範圍	4
一、研究問題	4
二、課題分析	5
第四節 從部落、原住民的角度談臺灣原住民族	5
一、外族政策下的名稱	5
二、原住民部落形成與自然環境的律動	9
三、小結	12
第二章  部落建設推動之行政實證	14
第一節 部落建設實務與啟示	15
一、小時候的部落記憶	15
二、初任公職及接觸部落建設	17
三、蘭嶼國家公園再起案件	19
四、出國考察原住民族建設的啟示	22
五、原住民「陸發安」(LUVA-AN)發祥地整體規劃案	24
六、土坂部落排灣休閒家園規劃及巴喜告布農族家園規劃	26
七、公共建設與部落的互動—橋樑工程興建	27
八、研擬及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永續發展計畫」	31
九、「國土復育策略方案」事件	34
第二節 部落建設實務之發現	37
一、部落面	37
二、社會面	37
三、政策推動面	38
第三章 撒布優部落的案例研究	39
第一節  案例背景與簡介	39
一、部落位置及故事	39
二、各頭目家族史	42
第二節  歷史發展中的『撒布優』部落	51
一、 歷史脈動與部落建築空間的變遷史	51
二、相關政策與部落風貌的關聯史	72
三、部落歷史與文化變遷的軌跡	76
第三節  小結	88
一、外在社會趨勢	88
二、政府施政態度	89
三、部落內部自覺	89
第四章 文化傳承之影響與發展	91
第一節 文化傳承之影響課題分析	91
一、「部落自覺」的課題分析	91
二、「政府態度」的課題分析	94
三、「社會趨勢」的課題分析	96
第二節 部落文化發展之機會分析	96
一、全球化經濟之擴張,勢將削弱民族國家的權力	97
二、原住民族人權之國際潮流	99
三、當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反思	99
第五章 結論	102
第一節 部落想說的話	102
一、原來最好-傳統文化的永續生態智慧	102
二、小,是我故意的-小而美的部落	103
三、「你不瞭解我的明白」-不是上或下的問題	104
第二節 部落建設政策的建議	105
一、以部落為規劃之主體:	105
二、尊重部落集體意志:	105
三、部落建設新詮釋:	106
四、部落建設操作手法及政策建議:	106
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	107
一、原住民族「文化傳遞」之影響因子研究	107
二、研究傳統建築及生態智慧之現代性創發	107
三、全球化趨勢下的部落建設發展研究	107
四、研究「政府採購法」與「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於部落建設之應用	107
參考書目	108


圖  目  錄
圖1-1 台灣原住民族分布區位圖	8
圖1-2 中央山脈脊線地形剖面	10
圖1-3 台灣原住民族分類分布圖	10
圖1-4 中央山脈地形與季風關係圖	10
圖1-5 排灣族頭目服裝與徽號	13
圖2-1 雅美族傳統家屋透視圖	21
圖2-2  推動蘭嶼國家公園應先改變雅美人價值觀之報導	22
圖2-3  山地人發祥地紀念碑現況	25
圖2-4 部落建設計畫申請流程圖	33
圖3-1 撒布優部落入口意象	39
圖3-2 金峰鄉新興村/撒布優部落位置圖	40
圖3-3  新興村/撒布優部落鳥瞰圖	40
圖3-4  新興村/撒布優部落空拍圖	41
圖3-5新興村開拓紀念碑	42
圖3-6 古沙查(KUSAZA)家族頭目的SAULJAI	43
圖3-7 「古沙查(KUSAZA)家族」之遷移圖	44
圖3-8 給你路古洋(KINILJUKULJAN)家族頭目的SAULJAI	45
圖3-9 糾佳阿斯(TJUTLAASAS家族頭目的SAULJAI	46
圖3-10 德路那夫那弗那弗克(TELUNAVENAVENAVUK)家族頭目的SAULJAI	47
圖3-11 都飛龍(TJUWAVILJAULE)家族頭目的SAULJAI	48
圖3-12 史卡多(SEGADU)家族頭目的SAULJAI	49
圖3-13 邏法尼耀(RUVANIYAU)家族頭目的SAULJAI	50
圖3-14   撒布優部落新風貌圖	75
圖3-15   部落舉行成年禮活動	83
圖3-16 社會趨勢、政府態度與部落自覺關係圖	90
圖4-1  文化知識累積與傳遞影響圖	92

表  目  錄
表1-1目前行政院原民會認定台灣原住民族分類為14族一覽表	7
表2-1  豐收橋及其橋面護欄修飾	30
表2-2  部落建設新思維	32
表3-2  1930年以前之部落風貌	54
表3-3  1930-1944年之部落風貌	56
表3-4  1950-1960年間之部落風貌	58
表3-5   1961-1980年間之部落風貌	61
表3-6   1981-1995年間之部落風貌	64
表3-7   1996年迄今之部落風貌	68
表3-8  發展時期所對應/呈現的部落風貌與現象表	72
表3-9  傳統部落的變遷	78
表3-10  撒布優部落收穫節/豐年祭活動之沿革	81
表3-11  執行重點部落計畫-舊部落建築再現計畫情形	8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千千岩助太郎 
1960《台灣高砂族的住家》;1988年由台灣南天書局再版
毛利之俊
     1933《東台灣展望》;2003葉冰婷譯,台北:原民文化
王雅倫
    1997《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台北:雄獅
台邦.撒沙勒
2004《尋找失落的箭矢》;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基金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7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譯本
朱博湧
2006 《藍海策略台灣版》;台北:天下遠見
李壬癸
    2003《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
金峰鄉公所
2006 《金峰鄉志》
高德義
2006 (從殖民、同化到自決:全球原住民族的危機與轉機),收錄於《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  民族教育》;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
2008  《原住民族權之詮釋》;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廖宜方
2004 《圖解台灣史》;台北:易博士文化。
羅世宏
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鍾華楠
2008 《城市化危機》;香港:商務印書館

De Soto, Hernado(赫南多.德.索托)
2001	《資本的秘密》(The Myster of Capital)2000;王曉冬譯,台北:經濟出版社。
Friedman ,Thomas L(湯馬斯.佛里曼)
 2008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Flat﹐and Crowded by Thomas L﹒Friedman);     丘羽先等譯,台北:天下遠見
Harrison ,Jodich Rich (茱蒂.哈里斯)
2007 《基因或教養》(No Two Alike)2006;洪蘭譯,台北:商周

論文
陳嘉晉
    2006  排灣族群石板屋聚落與地質環境之探討
簡瑞宏
1995  排灣族原住民居住空間構成研究以屏東縣七佳為例
鍾興華
  2001 從Vetsik(徽號)看排灣族社會文化之變遷-以Chivetskadan部落為例

會議資料
台灣省政府於民國63年8月所提出「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專題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分部國際會議廳舉行2007「原住民族正名議題研討會」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