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7201401464500
DOI 10.6846/TKU.2014.00972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葉日承
研究生(英文) Jih-Chen Yeh
學號 60172003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27
論文頁數 13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鈕方頤(nyeu@mail.tku.edu.tw)
委員 - 吳政達(chengta@nccu.edu.tw)
委員 - 張鈿富(140626@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社團參與
學習投入
大學生
關鍵字(英)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learning eng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關係之情形。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使用「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關係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以淡江大學學生為實際調查對象進行施測,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Pearson積差相關等進行統計分析。調查問卷共發出1,105份,扣除無效問卷後,共得有效問卷1,01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95%。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男性在「社團參與認知」表現較女性佳。
二、家庭支持學生參加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表現明顯高於反對者。
三、參加社團數量兩個以上之學生在社團參與認知上表現優於參與一個社團者。
四、學生在社團擔任顧問、負責人及幹部在社團參與行為上表現優於社員。
五、住學校宿舍以及在校外租屋者學生在社團參與表現優於與父母同住者。
六、理工學院學生在學習投入表現層面與整體學習投入比商管學生高;互動層面人文學院學生表現優於商管學院學生
七、擔任幹部、負責人、顧問者在學習投入情感方面表現較社員佳;擔任幹部者,在互動表現上也優於社員、負責人與顧問。
八、住學校宿舍及與父母同住者在學習投入表現層面優於在外租屋者
九、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具有中度正相關的關聯程度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家長、與後續研究之建議,以作為參與社團學生與學習投入相關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of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s” is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to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s. Data a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 total of 1,105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1,016 valid responses, attaining a valid response rate of 91.95%. The important discoveri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Male students are more involved in the cognitive aspe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than female students.
2.Students whose family support their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more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n those whose family oppose their participation. 
3.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two or more student clubs are more cognitively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n those who participate in just one club.
4.Students who are advisors, presidents or officers of student clubs are more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n their peers.
5.Students who live in dormitories or off-campus rental housing are more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an students wh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6.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more engaged in the performance aspect of learning engagement than students majoring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7.Students who are advisors, presidents and officers of student clubs are more engaged in the emotional aspect of learning engagement than other student club members. Students who hold officer roles are also more engaged in the interaction aspect of learning engagement than student club members, presidents and advisors.
8.Students who live in dormitories and who live with parents are more engaged in learning than students who rent off-campus housing. 
9.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university faculty,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生社團的意義與功能	9
第二節 社團參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學習投入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9
第一節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現況之分析	5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資料的學生社團參與的差異分析	63
第三節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現況之分析	79
第四節 不同背景資料的學生學習投入的差異分析	84
第五節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和學習投入的關係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3
壹.	中文部分	113
貳.	英文部分	121
附錄	126
附錄一	126
附錄二   127
附錄三	131
附錄四	133
 
表次
表2-2- 1 社團參與程度變項	22
表2-2- 2 社團參與態度測量量表	23
表2-2- 3 社團參與態度之相關研究	25
表3-2- 1 淡江大學102學年第一學期人數統計表	41
表3-2- 2 有效樣本資本資料一覽表	44
表3-3- 1 社團參與量表初稿內容架構表	47
表3-3- 2 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	49
表3-3- 3 調查問卷專家效度考驗意見統計表	51
表3-3- 4 社團參與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表	54
表3-3- 5 社團參與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5
表4-1- 1 淡江大學學生的社團參與現況分析表	60
表4-1- 2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認知」現況分析表	61
表4-1- 3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情感」現況分析表	62
表4-1- 4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行為」現況分析表	62
表4-2- 1 淡江大學不同性別的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64
表4-2- 2 淡江大學不同學院的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65
表4-2- 3 淡江大學不同年級的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66
表4-2- 4 淡江大學家庭支持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67
表4-2- 5 參加不同社團數量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68
表4-2- 6 參加不同屬性社團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70
表4-2- 7 擔任不同職務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71
表4-2- 8 每週參與社團不同時數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73
表4-2- 9 不同住宿狀況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74
表4-2- 10 每週花在學習不同時數之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75
表4-2- 11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之社團參與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78
表4-3- 1 淡江大學學生的學習投入分析表	79
表4-3- 2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技巧」現況分析表	80
表4-3- 3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情感」現況分析表	81
表4-3- 4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表現」現況分析表	82
表4-3- 5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態度」現況分析表	82
表4-3- 6 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互動」現況分析表	83
表4-4- 1 淡江大學不同性別的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85
表4-4- 2 淡江大學不同學院的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86
表4-4- 3 淡江大學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88
表4-4- 4 淡江大學家庭支持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89
表4-4- 5 參加不同社團數量之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91
表4-4- 6 參加不同屬性社團之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92
表4-4- 7 擔任不同職務之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95
表4-4- 8 每週參與社團不同時數之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97
表4-4- 9 不同住宿狀況之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98
表4-4- 10 每週花在學習不同時數學生學習投入的現況與差異分析表	100
表4-4- 11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之學習投入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03
表4-5- 2 淡江大學學生社團參與與學習投入相關矩陣表	104

圖次

圖2-3- 1動機與學習投入輪	32
圖3-1- 1研究架構圖	40
圖3-4- 1研究步驟圖	5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Cheers雜誌(2014年2月)。2014年企業最愛大學生:成大重返第一,技職發光!Cheers雜誌 2014年最佳大學指南,142。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875
丁芳敏(2007)。中原大學學生的全人教育目標知覺、校園參與經驗與學習成果的關連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井敏珠(1982)。我國大專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傾向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王家健(2011)。淡江大學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信心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舒誼(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負責人轉型領導與成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臺北市。
王誕生、宋美妹(2001年6月)。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陳金貴(主持人),兩岸大專校園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朱朝煌(2006)。學生參與社團動機、阻礙因素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以成功大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行政業務研究發展計畫案期末報告。
何富財(2003)。高中學生自我概念、社團參與態度與社會行為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進財(2000)。社團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何福田(1991)。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委託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七十四。
吳幼妃(1977)。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玥玲(2006)。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雅燕(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及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育齊、許雅雯、劉維群(2012)。大學生社團參與與就業力因果模式研究─社團學習經驗的中介效果。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1,1-19。
李宜玫、孫頌賢(2010),大學生選課動機與學習投入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155-182。
李明憲(2001)。探討如何提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願景。載於曾建元、蔡志賢、賴佩珊、方秀華、黃慧玲、呂雅燕、曾惠蓮、陳嘉芳、王璽惠、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421-435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李美蘭(2004)。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甘逢、蔡武志、羅志銘(1988)。社團理念。高雄:復文圖書。
周煥臣、蔡阿鶴、周立勳(1996)。師範學院社團活動及其通識教育功能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10,1-36。
林世慶(2000)。國中學生社團的出路。師友月刊,402,79-81。
林至善(2000a)。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載於曾建元(主編)、劉源俊、傅木龍,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113-130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0b)。90年代學生社團輔導工作之回顧與前瞻。載於曾建元(主編)、劉源俊、傅木龍,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131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林國泰、洪國峰(2003)。高職學生社團活動之教育功能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3,47-51。
林淑惠、黃韞臻(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9(3),373-396。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國立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3,79-128。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臺東市。
柯慧貞、林美芳、廖聆岑、蘇鈴茱、林旻沛、丁建谷、朱朝煌、劉秀霞、陳孟莉、傅木龍、何進財。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及其與社會支持、壓力因應型態、憂鬱、自殺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43-66。
洪升呈(2008)。龍華科技大學學生社團參與之阻礙因素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7,101-116。
洪國峰(2002)。職業學校社團活動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7,21-28。
洪國峰、呂秋慧(2002)。大學社團與潛在課程之關係探討研究。學生事務,41(1),34-42。
胡益進、呂秋慧(2003)。學生社團自我期許與自我實現——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0學年度社團負責人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 259-282)。臺北市:東吳大學。
徐彩淑(2004)。社團參與態度, 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國立中興大學(2013年3月)。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osa.nchu.edu.tw/osa/act/102school/uploads/tadnews/file/nsn_1_1.doc
張同廟(2007)。大專生女性社團負責人暨幹部能力獲得之研究。社團活動理論與實務。臺南縣:漢家。
張同廟(2009)。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對社團凝聚力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1-32。
張同廟、施慧君(2003)。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社團選擇偏好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83-305)。臺北:東吳大學。
張同廟、劉維群(2007)。五大人格特質與領導能力之關係探討~以台南地區大學校園學生社團幹部為例。高雄餐旅學報,2(1),35-61。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公司。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導)工作調查分析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0)。大專課外活動工作手冊。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教育部統計處(2003)。大學生時間運用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梁滄郎、張沂浴(2007)。高職學生社團活動參與程度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師說,202,49-58。
淡江大學(2013年11月)。淡江大學學生課外活動輔導綱要。取自http://spirit.tku.edu.tw:8080/tku/file/section3/law/56/C26.doc
許雅雯(2009)。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就業力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吉峰(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社團參與及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郭晏婷(2001)。台東師院學生休閒喜好與休閒行為之研究---檢證 Bourdieu文化資本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郭進財、王秀華、林文煌(2009a)。大學校院學生運動社團的參與動機、休閒效益、生活品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中正體育學刊,2,47-60。
郭進財、王秀華、林文煌(2009b)。大學校院學生的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3,80-90。
陳玫伸(2006)。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雪貞(1985)。五專學生生活目標之個案研究。東南學報,8,219-225。
陳舜芬(2008)。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及其啟示。研習資訊雙月刊,25(6),57-68。
陸士毅(2009)。臺北巿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傅木龍(2000a)。跨世紀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與輔導。載於曾建元、劉源俊、傅木龍,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55-94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傅木龍(2000b)。校園學生社團之發展與輔導。載於曾建元、劉源俊、傅木龍,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55-94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彭馨瑩(2006)。學校社團參與對員工早期生涯成功之影響─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載於曾建元、劉源俊、傅木龍,大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11-35頁)。臺北市,東吳大學。
曾敏傑、唐仙梅(1988)。文化大學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動機之研究。訓育研究,27(3),58-64。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臺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黃玉(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之研究。教育訓委會研究報告,臺北市。
黃毅志(2001)。台東師院學生的昨日、今日與明日問卷調查初步報告。台東師範學院校刊,13,143-162。
楊素卿(2006)。師院生社團參與態度與教學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 (3),7-16。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臺北市:正中。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9-17。
劉艾華、張文智、李美蘭(2002)。社團幹部與學業成績-社團護照分析。羅文瑞(主持人),生活輔導、社團輔導。兩岸三地大學校院學生事務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
劉怡彣(2007)。不同背景大學生的多元經驗與公民參與、學習表現之關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惠琴(1994)。台北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對通識教育相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八十三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討計畫」成果討論會。計畫編號:NAC-8209364-5200
劉鎔毓(2007)。大學生課業學習相關經驗分析:一般生與技職生之比較。課程研究,2(2),91-121。
劉麗娜(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社團幹部組織承諾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厲威廉(1983)。美國近年來大學學生課外活動之發展。臺北市:幼獅書局。
禚建茹(2009):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就業力培養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第八屆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臺南大學。
鄧清如(2005)。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1-201. 
鄭靜如(2005)。原漢學童參與休閒文化活動的差別之探討-以臺東縣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賴明詔(2012年9月15日)。成大新鮮人成長營名人開講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現身說法。成大新聞中心。取自http://www.liberal.ncku.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931&index=2
謝東波(2013)。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參與動機、社團涉入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朝陽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謝海平、襲充文、黃世琤(1992)。我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現況之探討。訓育研究,31(3),39-56。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貳.	英文部分
Ambler, V. M. (2006). Who flourishes in college? Us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 to explore mental health among traditionally aged undergraduat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Microfilm No. 3209545)
Anderson, A. R., Christenson, S. L., Sinclair, M. F., & Lehr, C. A. (2004). Check & connect: The importance of relationships for promoting engagement with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2, 95-113.
Appleton, J. J., Christenson, S. L., & Furlong, M. J. (2008).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school: Critic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the construct.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5), 369-386.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Bandalos, D. L., Finney, S. J., & Geske, J. A. (2003). A model of statistics performance based o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3), 604-616.
Bohnert, A., Fredericks, J., & Randall, A. (2010). Capturing unique dimensions of youth organized activity involvement: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0(4), 576-610.
Chapman, E . (2003).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3(8), 1-7.
Chin, T., & Phillips, M. (2004).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child-rearing practices: Social class, children’s agency, and the summer activity gap.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3), 185-210.
Cocea, M. (2007). Learning engagement: What actions of learners could best predict it? Retrieved from http://coceam.myweb.port.ac.uk/publications/2007/AIED2007.pdf
Connell, J. P., & Wellborn, J. G. (1991). Competence,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system processes. In M. Gunnar & L. A. Sroufe (Eds. ), Self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Minnesota symposium on child psychology, 23, 43-77.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son, J.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 ,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8-102.
Daly, B., Shin, R., Thakral, C., Selders, M., & Vera, E.(2009). School engagement among urban adolescents of color: Does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neighborhood safety really matte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8 (1), 63-74.
DeBacker, T. K., & Crowson, H. M. (2006). Influences on cognitive engagement: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need for closur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3), 535-551.
Dornbusch, S. M., Erickson, K. G., Laird, J., & Wong, C. A. (2001). The rela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 attachment to adolescent deviance in diverse groups and communit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6(4), 396-422.
Eccles, J. S., Barber, B. L., Stone, M., & Hunt, J. (2003).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9(4), 865-889.
Finn, J. D., & Rock, D. A. (1997). Academic success among students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2), 221-234.
Fraser, B. T., & Fisher, D. L. (1982). Predicting students’ outcomes from their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psychosocial environme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4), 498-518.
Fred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1), 59-109.
Fredricks, J. A., Phyllis, B.,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1), 59-109.
Glanville, J. L., Wildhagen, T. (2007). The measurement of school engage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7(6), 1019-1041.
Greene, B. A., & Miller, R. B. (1996). Influences on achievement: Goals, perceived ability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1(2), 181-192.
Kearsley, G., Shneiderman , B. (1999). Engagement theory: 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home.sprynet.com/~gkearsley/engage.htm
Krause, K. L. (2005).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learning communitie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she.unimelb.edu.au/resources_teach/teaching_in_practice/docs/Stud_eng.pdf
Kuh, G. 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 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30(2), 277-307. 
Kuh, G. D. (2003). What we’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 Change, 35(2), 24-32.
Kuh, G. D. (2009).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9(141), 5-20.
Kuh, G. D., Kinzie, J., Schuh, J. H., & Whitt, E. J. (2005). Assessing condition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The inventory for student engagement and succes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artin, A. J. (2007). Examining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student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using a construct validation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2), 413-440.
Monroe, W. S, (1952).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mann, F., Wehlage, G. G., & Lamborn, S. D. (1992). The significance and sources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 F. Newmann (Ed.),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 , (pp. 11-39).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SSE (2013). About NSSE. Retrieved from http://nsse.iub.edu/html/about.cfm
Pace, C. R. (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kinner, E. A., & Belmont, M. J. (1993).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ciprocal effect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5(4), 571-581.
Smith, J. S.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lemson university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tearns, E., & Glennie, E. J. (2010).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distribution across and academic correlates in high school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9(2), 296-309.
Van Ryzin, M. J., Gravely, A. A., & Roseth, C. J. (2009). Autonomy, belongingness, and engagement in schools as contributors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8(1), 1-12.
Walker, C. O. (2004). Classroom belonging, self-efficacy, and perceived instrumentality: Influences on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Norman, OK.
Williams, M. E., &Winston, R. B., Jr.(1995). Participation in organized student activities and work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al task achievement of traditional-aged college students , NASPA Journal, 22(3), 52-59.
Yazzie-Mintz, E. (2010). Charting the path form engagement to achievement: A report on the 2009 high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Bloomington, IN: 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 Polic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