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7201122313600
DOI 10.6846/TKU.2011.00877
論文名稱(中文) 解析傳染病的社會建構:以新流感H1N1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nalysi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 A case study of H1N1 influenz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吳安琪
研究生(英文) An-Chi Wu
學號 69705003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3
論文頁數 1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紀慧君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劉平君
關鍵字(中) 新流感
H1N1
疫苗
身體
隱喻
關鍵字(英) New influenza
H1N1
vaccine
body
metapho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關切的重點在於現代社會中的傳染病議題建構,以新流感H1N1作為研究案例,探討當代社會是如何建構傳染病的議題,在新流感議題的建構過程中,反映當代何種社會意涵?而當代社會的人們又將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以及和他人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由隱喻的觀點切入,分析新聞文本如何透過隱喻的方式,包裝與建構新流感H1N1這個新興傳染病,而身體與社會、傳染病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如何被描述與構連。本研究同時分析新流感患者的訪談資料,進一步理解當代人是如何看待傳染病與自身、以及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當代社會企圖以戰爭隱喻的方式,讓人們以仇視的態度面對傳染病,進而達到傳染病的防治宣稱;而國家與國家間的關係,也在傳染病的中介下,轉化為身體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身體隱喻的概念成為另一種傳染病的表達論述;同時,人們的身體被視為機械裝置,宣稱必須透過疫苗的施打才能讓身體獲得最佳性能的表現。

總結而言,本研究認為,傳染病的特質讓許多社會的負面問題得以透過它而得到聲張,於是當代社會將新流感H1N1視為競逐的場域,透過掌握新流感的詮釋權,取得對自己最佳的發聲位置,當代的傳染病論述焉然成形,反映著當代社會所面臨的混亂及不安。
英文摘要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concerns infectious disease issues in modern society, building to a new influenza H1N1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 is how to construct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ssue of new influenza, which reflects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contemporary?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how will people treat their bodies wel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thers?
The study by the metaphorical standpoint, analysis of how the news text to penetrate the metaphor the way packag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of new influenza H1N1, and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ocie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society.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new influenza patient interviews,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how does contemporary people is regard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themselv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selves and others.
The study found that contemporary society attempt to use military metaphor, let us to be hostile to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n to clai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tate, conver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body at the intermediary of infectious disease.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bodies are regarded as mechanical devices, claiming that we have to vaccinate the influenza to get the best performance with our bodies.
In summary, this study in the opinion that many negative problems of society speak out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onsequently, contemporary society views the new influenza H1N1 as the battle field.  Through grasping the interpretation rights of the new influenza, people get the best position to make them to be heard.  Therefore, th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infectious disease is constructed, and reflects the chaos tha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fac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4
第一節	疾病與社會	4
第二節	身體與社會	11
第三節	傳染病回顧	17
第四節	傳染病的解藥:疫苗	31
第三章	研究策略	3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6
第四章	全民戰役	58
第一節	防疫的戰爭隱喻	58
第二節	國家的身體隱喻	66
第三節	身體的機械隱喻	79
第四節	分析小結	102
第五章	結論	104
參考文獻		109
附錄:訪談大綱	115

 
表目錄
表 3-1:愛情即旅程之二領域模式	47
表 4-1:全民戰役之主體與載具對照表	103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刁曉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原書Susan Sontag.[1989]. Illness as metaphor,and,AIDS and its metaphors.)
王任賢(2009.12)。〈疫苗發展之過去、現在與未來〉,《感染控制雜誌》,19:370-374。
王美珍(2004)。《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
王墨林(2009)。《台灣身體論 王墨林評論集1979-2009(第一卷)》。台北:左耳文化。
王馨儀(2007)。《憂鬱,是疾病,還是我的不幸?報紙憂鬱症報導之初探》。《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會》。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8)。《因應流感大流行執行策略計畫》。台北:衛生署疾管局。
何穎怡譯(1997)。《第四級病毒》。台北。商周文化。(原書J.B.McCormick and S.F.Hoch. [1997].Level4:Virus Hunters of the CDC.Barnes and noble Books.)
余凤高(2003)。《流行病:从猖獗到頹敗》。濟南:山東書報。
吳秀瑾(2007)。《身體在世:傅柯和布爾迪厄身體觀和施為者之對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75-117。
李宇宙(2003.05)。〈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12:49-67。
李國銘(2006)。〈禮教儀式與社會身體之關係--以(火旁)龍活動為例〉。《身體文化學報》,3:1-16。
肖水源、劉愛忠(2005)。《瘟疫的歷史》。台北。紅螞蟻。
周亞君(2004)。《打造現代維納斯:美容整型報導之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易佳玲(2011)。《政府風險溝通、新聞發布與媒體報導之研究─以新流感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系碩士論文。
林佳韻(2004)。《「心靈疾病」的建構─台灣SPA新聞報導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
林宜嫻(2007)。《「過敏病」的操演:知識化、裝置中介與身體實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芝安(2009.09)。〈新流感大蔓延〉,《康健雜誌》,130:84-98。
林俊宏(2006)。《城市中的「超」身體》。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靜伶(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
南方朔(2004)。《語言之鑰》。台北:大田。
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胡幼慧(2001):《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
胡幼慧(1991)。《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
胡紹嘉(1999)。〈如果身體會說…:醫療報導語言中的人與身體〉,《新聞學研究》:61:1-30。
徐明達(2003)。《病毒的故事》。台北:天下雜誌。
徐美苓、丁志音(2004)。〈小病徵恙的真實再現─以「感冒」的新聞論述為例〉,《新聞學研究》,79:197-242。
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
徐美苓、胡紹嘉(1998):〈醫療保健新聞的科學Vs. 非科學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343-385。
高志文(2003)。《恐慌,在政治瘟疫蔓延時》。台北:玉山社出版。
張玉佩(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64:73-101。
張秀如、余玉眉(2007.06)。〈身體觀點—體現與身體心像〉,《護理雜誌》,3:77-81。
張苙雲(2005)。《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
張浚,趙少欽(2006)。《人類與瘟疫的故事》。台北:新視野。
張珣(1989)。《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莊凱全(2009.12)。〈新型流感防疫措施的另類觀點〉,《健康世界》,288:12-16。
許國昌等(2008.05)。〈台灣地區卡介苗接種不良反應初探〉,《疫情報導》,5:313-325。
郭俊偉(2004)。《身體、權力、醫療化:探討小兒科醫師之論述場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原書Shigehisa Kuriyama.[1999].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陳盈華(2006)。《台灣社會疾病史中的SARS經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芳(2010)。《H1N1新型流感的議題建構過程─以疫苗不良事件為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
陳詩婷(2011)。《H1N1疫苗新聞的媒體再現─以《聯合報》及《蘋果日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凱博文(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原書The illness narrative:suffering, healing,and the human condition.)
黃金麟(2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
黃俊彥(2007)。《死亡的社會建構─剖析安寧照顧論述建構之死亡意象與社會文化意涵》。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儒賓、何乏筆(2004)。《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7-23。
葉永文(2009)。《醫療與文化》。台北:洪葉文化。
葉肅科(2008)。《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與社會學新論》。台北:三民。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 M.[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Allen Lane.)。
劉絮愷譯(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原書Michel Foucault.[1963].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潘震澤(2003)。《科學讀書人》。台北:三民。
蔡有月(2004)。〈台灣癌症患者的身體經驗:病痛、死亡與醫療專業權力〉。《臺灣社會學刊》,33:51-108。
蔡篤堅(2007)。《人文、醫學與疾病敘事》。台北:唐山。
蔣三寶(2009)。《新流感啟示錄》。台北:商訊文化。
蔣建智(2001)。《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育仁、孫式文(2002)。〈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67:87-112。
鄧育仁、孫式文(2000)。〈廣告裡的圖象隱喻:從多空間模式分析〉,《新聞學研究》:62:35-71。
鄭震(2009)。〈身體_當代西方社會理論的新視角〉。《社會學研究》,6:187-205。
賴幼雅(2009)。《想像健康,實踐身體─養生書的隱喻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錢俊譯(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原書 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韓青秀(2002)。《女性健康醫療議題的媒體再現─以RU486新聞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慕庸(2010.02)。〈從H1N1新型流感之防疫作戰談校園之傳染病防治〉,《教師天地》,164:19-23。
譚曉東(2009)。《預防新流感大作戰》。台北:華中科技。

《外文文獻》
Armstrong & David (1983). The Political Anatomy of the Body: Medical Knowledge in Britai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mstrong & David (2002). A New History of Identity: A Sociology of Medical Knowledge. New York: Palgrave.

Ausmus, W. A. (1998). Pragmatic use of metaphor models and metaphor in the nuclear winter scenario. Communication Monograph, 65:67-82.

Battista Mondin(1985).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Rome: Urbaniana University Press.

Black, M. (1962). 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ury, M. R.(1986).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8:137-171.

Herzlich, C. & Pieret, J. (1986). Illness: From Causes to Meaning, in C. Currer and M. Stacey (eds.), Concepts of Health, Illness and Disease: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eamington Spa: Berg.

Ivie, R. L. (1987). Metaphor and the rhetorical invention of Cold War “Idealist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4(spring):165-182.

Kenneth Burke,(1945). A Grammar of Motives. Berkeley:U of California.

Lakoff, G &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chanic, David(1968). Medical Soci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ontgomery, Scott. L. (1996). The Scientific Voi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arsons, Talcott (1951) .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

Richards, I. A. (1936).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London: Oxford Up.

Richards, I. A. & C. K. Ogden (1923).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Upon Thought and of the Science of Symbolism. London:Kegan

Von mering,Otto (1970). In Anthropology and the Behavioral and Health Sciences.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線上資源》
賴郁凱(2009.10.27)。〈從傳統醫學的觀點談:面對「新型流感」的健康促進〉。
上網日期:2010年9月20日,取自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20986&category=%B7s%ACy%B7P&type=

大紀元時報(2007.02.21)。〈研究人員揭1918西班牙流感致命原因〉。上網日期:2010年6月12日,取自http://hk.epochtimes.com/7/2/21/40295.htm

台灣新聞智慧網。http://tnswft.infolinker.com.tw/LiboPub.dll?Search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