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7200809592000
DOI 10.6846/TKU.2008.00851
論文名稱(中文) 詮釋觀點之媒體素養融入教學-師生對話模式初探
論文名稱(英文) Media literacy integrated teaching with hermeneutic circle: The primary study of dialectic mode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劉虹伶
研究生(英文) Hong-Lin Liu
學號 69210039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28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如齡(juling@mail.nutn.edu.tw)
委員 - 高熏芳
委員 - 須文蔚
關鍵字(中) 媒體素養
媒體教育
對話模式
詮釋循環
關鍵字(英)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Dialectic model
Hermeneutic circ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詮釋學的詮釋循環觀點,探討資深媒體素養教師之師生對話模式。首先研究者综整詮釋學、媒體素養教育與對話理論之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與探討。進而選擇二位資深媒體素養教師,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與課堂參與觀察,藉此了解資深媒體素養教師的媒體素養意識發展階段、教學實踐策略並分析課堂引導方式,歸納師生對話模式。同時以學生焦點團體訪談與學習單等方式,輔助資料的蒐集,以比較教師和學生間,對於教學觀感的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接觸傳播相關理論是資深媒體素養教師媒體素養意識覺醒的關鍵,另外媒體素養意識同時受到實踐與反思的交互影響,具有連續性與變動性的特質。教師的課程設計方式,影響師生對話的深度與廣度,而學生的背景知識與老師課堂上臨機應變的引導能力,也同樣左右對話的進行。師生在對話過程中,教師使用的引導策略,包含聚斂引導與擴散引導二種,其中聚斂引導又分為淺層思考與深層思考。透過聚斂引導與擴散引導的穿插使用,而形成不同形式的對話模式。

    最後,基於研究結果與目前媒體素養教育現狀,針對教育政策、資深教師、生手教師以及後續研究層面,提出幾點建議。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ims to realize and discuss the dialectic model of expert teacher in media literacy with hermeneutic circle. It starts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s in three aspects: hermeneutics, media literacy and dialogue theory, which is followed by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 of the teachers of media literacy. Meanwhile related document are collected by focus group inter- views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cy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process, teaching strategies, dialectic model and the different reflection on teaching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studied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was the key point of awakening media literacy consciousness. Media literacy consciousness is a successive and shifting process, influenced by implement and reflected. The effecting factors of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clude curriculum design,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great resource. During dialogue, teacher used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strategies to lead students thinking, in which convergent strategy was divided by thinking form into two shapes. Through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strategies interwork, different dialectic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At last, on the bases of study analyzes and the actuality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h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education policy, expert /novice teachers, and the researcher for media literacy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6
壹、研究目的………………………………………………………… 6
貳、研究問題………………………………………………………… 6
第三節、名詞解釋……………………………………………………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詮釋學與教育……………………………………………… 10
壹、詮釋學的定義與發展簡述……………………………………… 10
貳、詮釋學的基本內涵……………………………………………… 12
参、Gadamer詮釋學之對話觀……………………………………… 14
肆、詮釋學對教育之意義…………………………………………… 16
第二節、媒體素養教育……………………………………………… 19
壹、媒體素養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19
貳、媒體素養教育之教學觀點……………………………………… 25
参、媒體素養教育之教學原則與方法……………………………… 29
肆、媒體素養教育之課程設計……………………………………… 32
伍、詮釋學對媒體素養之啟示……………………………………… 36
第三節、對話理論與模式…………………………………………… 39
壹、對話理論………………………………………………………… 39
貳、師生對話內涵…………………………………………………… 43
参、詮釋循環師生模式………………………………………………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52
壹、研究場域………………………………………………………… 52
貳、研究時程………………………………………………………… 53
参、研究對象…………………………………………………………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55
壹、研究流程………………………………………………………… 55
貳、半結構深度訪談………………………………………………… 57
参、參與觀察………………………………………………………… 57
肆、焦點團體訪談……………………………………………………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59
壹、研究者…………………………………………………………… 59
貳、訪談大綱………………………………………………………… 60
参、觀察表…………………………………………………………… 60
肆、焦點團體大綱…………………………………………………… 60
第四節 資料呈現與分析………………………………………………61
壹、資料引用與編碼表……………………………………………… 61
貳、文件分析………………………………………………………… 63
参、資料分析………………………………………………………… 64
第四章 小天老師的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與實踐經驗	
第一節 小天老師的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66
壹、無意識階段……………………………………………………… 66
貳、意識覺醒階段…………………………………………………… 67
参、教學實踐階段…………………………………………………… 68
肆、公民意識喚起階段……………………………………………… 70
伍、媒體素養推廣:一個連續的歷程……………………………… 72
陸、小結……………………………………………………………… 73
第二節 小天老師的媒體素養教育實踐經驗…………………………75
壹、學生與媒體的關係……………………………………………… 75
貳、媒體素養意識對教學實踐的影響……………………………… 76
参、教學策略的建議與反思………………………………………… 79
肆、課程實踐方式…………………………………………………… 90
第三節 小天老師的媒體素養教育師生對話分析……………………97
壹、小天老師的對話教學策略……………………………………… 97
貳、影響對話的因素…………………………………………………110
参、小天老師的對話循環模式………………………………………122
第五章 小海老師的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與實踐經驗	
第一節 小海老師的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 148
壹、無意識階段………………………………………………………148
貳、意識覺醒階段……………………………………………………151
参、教學實踐階段……………………………………………………153
肆、公民意識喚起階段………………………………………………154
伍、小結………………………………………………………………155
第二節 小海老師的媒體素養教育實踐經驗…………………………157
壹、教學策略…………………………………………………………157
貳、教學設計…………………………………………………………162
参、課程設計…………………………………………………………164
肆、教學評鑑…………………………………………………………176
第三節 小海老師的媒體素養教育師生對話分析……………………180
壹、小海老師的對話教學策略………………………………………180
貳、影響對話的因素…………………………………………………191
参、小海老師的對話循環模式………………………………………210
第六章 综合分析		
第一節 教師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230
壹、媒體素養意識發展影響因素……………………………………231
貳、媒體素養意識的最終目的-培養思辨精神、喚起公民意識…233
第二節 教師媒體素養教育的實踐經驗………………………………234
壹、教學原則…………………………………………………………234
貳、教學策略…………………………………………………………235
参、課程設計…………………………………………………………236
第三節 媒體素養教育師生對話分析…………………………………239
壹、媒體素養的對話教學策略………………………………………239
貳、影響師生對話之因素……………………………………………242
参、影響師生對話因素與教學對話策略之關係……………………245
肆、師生對話循環模式………………………………………………246
第四節 反思歷程………………………………………………………251
壹、媒體素養意識的反思……………………………………………251
貳、教學實踐的反思…………………………………………………252
参、師生對話、互動的反思…………………………………………253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255
壹、接觸傳播相關理論是媒體素養意識覺醒的關鍵………………255
貳、媒體素養意識發展與實踐交互影響,具有連續性與變動性…255
参、課程實踐方式影響師生對話思考深度與廣度…………………255
肆、教師臨機應變能力影響對話流暢性……………………………256
伍、聚斂與擴散不斷循環之對話模式………………………………2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258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258
貳、對資深媒體素養教師之建議……………………………………259
参、對生手教師建議…………………………………………………261
肆、對後續研究之建議………………………………………………263
參考文獻………………………………………………………………264
附錄一 教學前深度訪談半結構問卷…………………………………270
附錄二  教學後深度訪談半結構問卷…………………………………272
附錄三  觀察紀錄表(範例)…………………………………………281
附錄四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282
 表次
表2-1:跨媒體/文本;多主題……………………………………………………….33
表2-2:單一媒體/文本;多主題…………………………………………………….34
表2-3:單一主題;多媒體/文本…………………………………………………..35
表2-4:研究者自行整理比較………………………………………………………36
表3-1:參與教師深度訪談相關資料……………………………………………....61
表3-2:參與觀察相關資料…………………………………………………………62
表3-3:研究期間蒐集相關文件資料表…………………………………………..63
表3-4:研究目的、問題、資料來源及蒐集技巧對照表…………………………63
表3-5:發言者代碼………………………………………………………………..64
表3-6:資料編碼摘要………………………………………………………………65
表5-1:新聞透視鏡單元內容與目標……………………………………………165
表5-2:新聞透視鏡單元教學修正……………………………………………….167
表5-3:小題大作課程單元教學內容與目標……………………………………..171
 
圖次
圖2-1:	師生對話模式概念圖……………………………………………………..51
圖2-2:	師生對話模式概念圖細部………………………………………………..51
圖3-1:	研究流程圖………………………………………………………………..56
圖4-1:	新聞廣告化課程引導架構………………………………………………124
圖4-2:	鬼影幢幢課程引導架構…………………………………………………135
圖4-3:	線上遊戲玩上癮課程引導架構…………………………………………141
圖5-1:	螺旋式課程概念…………………………………………………………175
圖5-2:	淺層引導概念圖…………………………………………………………211
圖5-3:	多元焦點引導概念圖……………………………………………………213
圖5-4:	單一焦點引導概念圖……………………………………………………216
圖5-5:	學生擴散思維模式………………………………………………………223
圖5-6:	擴散與聚斂之概念彙整…………………………………………………225
圖5-7:	由擴散而聚斂之引導模式………………………………………………226
圖5-8:	聚斂、擴散、再聚斂引導模式…………………………………………..228
圖6-1:媒體素養意識發展歷程…………………………………………………..230
圖6-2:多元化教學策略…………………………………………………………..236
圖6-3:課程設計概念……………………………………………………………..238
圖6-4:對話因素與對話策略關係圖……………………………………………..24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景英、梁紅梅、朱亮(2003)。理解與對話:從解釋學視角解讀教師評價。外國教育研究,30(8),39-43。
郭靜晃(2006a)。94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兒童報告。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郭靜晃(2006b)。94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少年報告。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何衛平(2002)。高達瑪。台北:生智出版社。
余陽洲(2004)。「媒體識讀」的素描與想像。載於成露茜、羅曉南主編 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4-19)。台北:正中書房。
李金銓(2001)。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金勛(2002)。國小學童收看電視新聞之情形、看法及電視新聞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承宇(2003)。閱聽人思考的變革:媒體素養意涵新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翠蓮(1995)。詮釋學課程關在教師實施課程的意義。研習資訊,12(4),19-24。
宋志潤(2002)。理解海德格爾的解釋學循環思想。華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哲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
林愛翎(1999)。媒體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初探。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琴芳(2001)。師生口語溝通之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貞(2001)。國小兒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視讀教學成效之探討。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葉芝伶(2000)。電視酒類廣告與識讀教學對國小學童喝酒信念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慧美(1999)。國小學童電視識讀能力之探討及電視識讀教學成效分析。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知賢(2004)。教學秘笈~看我七十二變。載於 謝欣倩主編 別小看我 媒體see see看:第二屆資訊融入與創意教學教案競賽。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辨。載於 翁秀琪主編 台灣傳播學的想像(811-841)。台北:巨流出版社。
吳翠珍(2002)。媒體素養行動派—別小看我:九年一貫互動教學手冊,鄭如雯主編。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翠珍、鄭如雯編著(2001)。別小看我—媒體教育互動教學手冊。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翠珍(1996)。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
胡幼慧(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福財(1998)。從「詮釋學觀點」談教育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應用。台北師院學報,11,85-108。
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2005)。牛美女要減肥。2005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mediaed.nccu.edu.tw/teach/dl_file/plan/cowbeauty.doc。
姜勇、鄭三元(2001)。理解與對話-從哲學詮釋學出發看教師與課程的關係。全球教育展望,7,34-38。
馬舜(2004)。辯証法在伽達默爾解釋學中的運用。宜賓學院學報,1,4-5、9。
許惠子(1994)。教學態度與師生互動: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碧月(2004)。國小教師對媒體識讀教育之認知與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章五奇(2000)。電視文化批判課程之研究─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長林(2004)。教育解釋學的理論與分析架構。教育探索,10,37-39。
陳秋月(1994)。國小二年級兒童的言談世界:言談內容和參與架構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敏(1996)。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8,505-526。
陳龍安(1999)。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琴英(2005)。論解釋學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一個新視野。龍岩師專學報,23(2),126-128。
翁秀琪(200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黃雅莉(2005)。流行奇「機」--以手機廣告進行媒體識讀的性別教育。國立高雄大學性別教育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志成,王俊(2001)。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述評。全球教育展望,6,57-60。
黃馨慧(2004)。媒體素養教育融入國小五年級課程之研究─探討教學方案設計與資源教材分析及網站建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粹文、林宇旋、蔡秀鳳、張新儀、吳浚明(2006)。臺灣地區幼兒及兒童靜態活動與日常生活行為問題初探--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研究簡訊,5,1-12。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宏源(2001)。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越聽人。台北:亞太圖書。
張景媛(1998)。新學習時代的來臨:建構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資訊,6(1),52-65。
張玉成(1995)。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汝倫(1988)。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詮釋學。台北:谷風。
賈馥茗(199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詹念峰(2002)。語言 階級 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楊四根(2003)。從“教學認識論”到“教學詮釋學”---“凱洛夫問題”及其解決嘗試。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教育部(2007)。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6 學年度)。未出版之數據統計。2008年6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編印。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
劉育忠(2000)。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鳳珍(2004)。師生口語互動之反思-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未出版。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Gadamer Hans George(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 (洪漢鼎譯)。台北:時報。(原作1960出版)
Courtney B. Cazden(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Classroom discourse :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蔡敏玲、彭海燕譯)。台北:心理出版社。(原作1988出版)

西文部份
Al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 What is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September 30.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mlainfo.org/home/media-literacy
Buzzelli, C. A. (1996). The Moral Implication of Teacher-Child Discourse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1, pp.515-534.
Butts, D. (1992).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In C. Bazalgette, E. Bevort & J. Savino (Eds.), New Directions: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 (pp.224-229).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Buckingham, D. (1990). Watching media learning: Making sense of media education. London: The Flamer Press.
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UK: Polity Press.
Clark, L. H.,&Starr, I. S. (1996). 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ewey, J.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enis McQuail & Sven Windahl (1993).Communication models :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London : Prentice Hall 
Freire, P. (1992).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 Continuum.
Hart, A. (1991). Understanding the Media: A pratical guide. London: Routledge.
Len Masterman, L. (1997). A Rationale for Media Education. In Kurby, R. (Ed).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p.15-68).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Marcuse, H. (1991). One-dimensional man :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Ontario Media Literacy Homepage Retrieved September 30.2005,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ngelfire.com/ms/MediaLiteracy/Introduction.html
Piaget, J. (1970). 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Orion.
Pinar, W. F. (1975). Currere: Toward reconceptualization. In Pinar, W.(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 pp. 359-383). Berkeley, CA:  McCutchan.
Potter, W. (2002) .Media Literacy(2n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ngente, J. (1996) Getting started on media literacy. Emergency Liberarian, 24 (2), 9-11.
Shuy, R. (1988). Identifying dimensions of classroom language. In J. L. Green and J. O. Harker, (Ed.). Multiple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Ablex, Norwood, NJ.
Turnbull, S. (1993). The Media: Moral literacy Lessons and Moral Care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7 (2), 153-168.
Wilen, W. W. (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discussion.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Vygotsky, L. S. (2000). Thought and language (A. Kozulin,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