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7200718495500
DOI 10.6846/TKU.2007.00744
論文名稱(中文) 死亡的社會建構—剖析安寧論述建構之死亡意象與社會文化意涵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ath—The Analysis of Death Imagery in Hospice Care Discours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黃俊彥
研究生(英文) Chun-Yen Huang
學號 69308016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7
論文頁數 14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林靜伶
委員 - 許傳陽
關鍵字(中) 死亡
建構
安寧論述
隱喻
現代醫療論述
關鍵字(英) death
construct
hospice care discourse
metaphor
modern medical science discours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關心的是現代社會中的死亡意義建構問題,以安寧論述此一新興死亡與醫療議題作為批判性案例,探討其如何影響社會中死亡的整體論述型構,同時也釐清從西方傳入的安寧論述如何與本地既存論述相互構連、援引或對抗,瞭解安寧論述與本地社會文化之間關係。

    本研究從語言(隱喻)及社會文化之進路切入分析。首先,透過隱喻分析以比較策略檢視從現代醫療論述到安寧論述用以詮釋死亡的隱喻中強調什麼面向,忽略哪些面向?反映什麼意涵?分析顯示,現代醫療論述詮釋疾病與死亡的隱喻系統乃機械隱喻與軍事化隱喻,帶領人們以敵意及不安的態度看待疾病與死亡。安寧論述中之隱喻系統則是自然現象隱喻與路途/旅程隱喻,透過此二隱喻系統,安寧論述將死亡自然化並彰顯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疾病與臨終過程的痛苦面向則被隱藏。從現代醫療論述到安寧論述,不同概念隱喻使用方式其實並不只意味語言用法的改變,而是投射社會看待死亡之觀點與作為的轉變。

    其次,本研究也發現,源自西方的安寧論述至少與現代醫療、宗教與民俗信仰、家庭、消費者權利論述等社會既存論述產生關聯與對話,這實也展現論述間的互文性。安寧論述所建構之臨終與死亡文化觀點是架構在社會既存論述與生死觀點上,而得以說明理念宣稱及融入本地社會文化。

    總結來說,本研究認為,死亡的研究應開始嘗試探問在不同的時代與社會脈絡中,人們如何討論、想像、建構死亡,面對死亡的態度為何,並挖掘這些思考與意義建立如何反映某時代獨特社會秩序、集體心態及價值觀。本研究藉由探討安寧論述之死亡意義建構,及與社會文化的關係,所強調的是,在任何意義建構過程中,人們賴以生存與思考的社會文化總扮演核心角色。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concerns abou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ath in modern society. In This research, we apply hospice care discourse for a critical case to discuss how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iscourse formation of death in modern society and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spice care discourse and our local cultures.

    Firstly, this research applies metaphor theory to find out how people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death form modern medical science discourse to hospice care discourse. We find the metaphoric concepts in modern medical science discourse are mechanical metaphor and military metaphor which think death is dreadful and must be resisted. And the metaphoric concepts in hospice care discourse are natural phenomena metaphor and road/ journey metaphor which imply the ineluctability of death.

    Secondly, hospice care discourse from western countries tightly connected to the discourses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religion, family and consumer rights in our society. It shows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hospice discourse and our cultures.

    Finally, this research argues that the researches about death must try to ask how people discuss death, face death and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death, to reveal how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reflects the social order and culture values. We argue that in any process of meaning building, the cultures we live by play important rol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	從死亡的社會建構面向談起	1
貳、	安寧照顧作為現代死亡意義建構之關鍵案例	2
第二節	問題設定與研究策劃	6
壹、	問題設定	6
貳、	研究策劃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9
第一節	死亡的社會建構	9
壹、	前近代「溫馴的死亡」	12
貳、	現代死亡的特點	15
參、	小結	24
第二節	現代新興死亡與醫療議題—安寧照顧	26
壹、	從現代死亡到安寧照顧	26
貳、	安寧照顧之意義	29
參、	安寧照顧之「整體痛」觀點	35
肆、	安寧照顧中的醫病關係	37
伍、	安寧照顧在台灣	38
第三節	隱喻	42
壹、	隱喻概念之流變	42
貳、	隱喻運行的機制	45
參、	疾病與死亡之隱喻	53

第三章	研究策略	59
第一節	剖析安寧論述建構之死亡意象與社會意涵	59
壹、	從隱喻分析安寧論述建構之死亡意象與社會意涵	59
貳、	研究問題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3
壹、	安寧照顧之論述	63
貳、	分析資料	64
第三節	分析步驟	67
壹、	安寧論述建構之死亡意象	69
貳、	安寧論述之社會文化意涵	69

第四章	死亡意象之建構:從現代醫療到安寧照顧	70
第一節	現代醫療論述中的疾病、死亡與隱喻	71
壹、	機械隱喻:疾病視為故障與毀損	72
貳、	軍事化隱喻:疾病與死亡視為敵人	75
參、	小結	80
第二節	安寧論述建構之現代臨終與死亡意象	82
壹、	自然現象隱喻:死亡的自然化	82
貳、	路途/旅程隱喻:走向死亡	87
參、	小結	94

第五章	安寧論述之社會文化意涵	98
第一節	與現代醫療論述的對話	99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信仰論述的合流	104
壹、	靈性照顧與宗教知識的接軌	104
貳、	兼容科學與宗教的人文醫學	108
第三節	包裹在家庭中的病人	111
壹、	醫療照護中家庭角色之強調	111
貳、	傳統家庭倫理觀之構連	113
第四節	臨終者/消費者的權利論述	117
壹、	臨終病人與權利意識	117
貳、	臨終病人做為消費者	120
第五節	小結:與社會既存論述構連合作的安寧論述	123

第六章	結論	127

參考文獻	136
壹、	中文書目	136
貳、	西文書目	139

表目錄
表3-1  本研究之分析資料                                                          64
表3-2  本研究之分析步驟                                                          68表4-1  現代醫療論述中使用的機械隱喻                                              74
表4-2  現代醫療論述中使用的軍事化隱喻                                            79
表4-3  安寧論述中使用的自然現象隱喻                                              86
表4-4  安寧論述中使用的路途/旅程隱喻                                             93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山崎章郎著,林真美譯(1994)。《一起面對生死》。台北:圓神。
中央社(2006)。〈台灣十大死因統計 癌症連續24年蟬聯榜首〉。2006年6月30日。
托爾斯泰等著,徐進夫譯(1995)。《死的況味》。台北:志文。
周平、林文源(2004)。〈科技建構、生命政治與生死分界的空性〉。《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 95-119。
周希誠(2003)。《當生命走到盡頭》。台中:晨星。
林明慧(1999)。〈癌末病患臨終期之安寧照護〉。《臨床醫療》,43(2): 120-128。
林靜伶(2000)。〈台灣競選廣告中戰爭比喻之論辨特質〉,《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頁323-336。台北:五南。
林麗雲(1995)。〈安寧照顧的文化之舞—以台大緩和醫療病房為述說情境〉。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2000)。《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台北:大田。
南方朔(2004)。〈疾病隱喻〉,《語言之鑰》,頁77-87。台北:大田。
南方朔(2004)。〈隱喻語言的背後〉,《語言之鑰》,頁240-247。台北:大田。
柏木哲夫著,曹玉人譯(2000)。《用最好的方式向生命揮別:臨終照顧與安寧療護》。台北:正中。
段德智 (1994)。《死亡哲學 》。台北:洪葉文化 。
胡紹嘉(1999)。〈如果身體會說…:醫療報導語言中的人與身體〉,《新聞學研究》,61: 1-30。
韋至信(2003)。《醫生也醫死》。台北:文經社。
徐美苓、胡紹嘉(1998)。〈醫療保健新聞報導的科學 vs. 非科學建構〉,《政治大學學報》,77: 343-385。
桑德史都達著,劉仁薈譯(1996)。《情深到來生:安寧照顧》。台北:正中。
馬偕醫院(1998)。《馬偕安寧療護史》。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張玉佩(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64: 73-102。
張苙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高雄:復文圖書。
莊佳珣(2004)。〈隱喻的意義探析〉。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禮安(2001)。《在心蓮病房的故事》。台北:海鴿文化。
許禮安(2002)。《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台北:海鴿文化。
許禮安(2003)。《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台北:海鴿文化。
許禮安(2004)。《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台北:海鴿文化。
許禮安(2005)。《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札》。台北:海鴿文化。
陳妤嘉(2001)。〈現代醫療對臨終關懷的衝擊與省思〉。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梅英(2002)。〈駭客新聞的隱喻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盛文(2003)。〈安寧護理人員的專業角色調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台北:正中 。
黃鳳英(1998)。〈淺談病患自主權與安寧照護〉,《應用倫理研究通訊》,8: 31-34。
甯應斌(2005)。〈現代死亡的政治〉,《文化研究》,1: 1 - 45。
楊克平等主編(2005)。《安寧與緩和療護學-概念與實務》。台北:偉華。
詹錕鋙(2000)。〈安寧療護在台灣〉。《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44(8): 4-7。
趙可式(1996)。〈幽谷伴行路不孤-情深到來生〉,《情深到來生:安寧照顧》(序2-12)。台北:正中
趙可式(1999)。〈安寧療護的起源與發展〉。《厚生》,8: 8-11。
蔣建智(2000)。〈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有月(2004)。〈台灣癌症患者的身體經驗:病痛、死亡與醫療專業權力〉,《台灣社會學刊》,33: 51-108。
鄭志明(2005)。〈人性與安寧療護〉。《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349: 221-246。
鄧育仁、孫式文(2000)。〈廣告裡的圖象隱喻:從多空間模式分析〉,《新聞學研究》,62: 35-71。
鄧育仁、孫式文(2002)。〈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67: 87-112。
賴允亮(1996)。《台灣安寧療護的現況及展望 》。彰化:基督教醫院。
謝文祥(2000)。〈由安寧照顧、安樂死與自然死探討臨終病人的醫療困境〉。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1990)。《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魏書娥(2003)。〈生/死建構的社會學考察〉。《生死學研究》,1: 50-52。
Barry Smart著,蔡采秀譯(1998)。《傅科》。台北:巨流。(原書Smart, B. [1985]. Michel Foucault.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
Daniel Callahan著,張至璋譯(1999)。《生命中的懸夢:尋求平和死亡》。台北:正中。(原書Callahan, D. [1993]. The trouble dream of life: in search of a peaceful deat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icha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1994)。《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原書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Great Britai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
Michael Foucault著,劉絮愷譯(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原書Foucault, M. [1973].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A. M. Sheridan, Tran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2005)。《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原書Sontag, S. [1997, 1978]. Illen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
Zygmunt Bauman著,陳正國譯(1997)。《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台北:三民。(原書Bauman, Z. [1997]. 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貳、西文書目
Ariès, P. (1974). Western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 Patricia M. Ranum, Tran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P.
Ariès, P. (1981). The hour of our death. (Helen Weaver, Trans.). New York: Knopf. 
Ausmus, W. A. (1998). Pragmatic use of metaphor models and metaphor in the nuclear winter scenario. Communication Monograph, 65: 67-82.
Bauman, Z. (1992). Survival as a social construct. Theoty, Culture and Society, 9.1: 1-36.
Buckingham, R. W. (1996). The handbook of hospice care. New York: Promenteus Books. pp. 41-58.
Burr, V. (1995). What do discourse analysts do? In Vivien Bur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5-183.
Conrd, P. & Schneider, J. W. (1980). Deviance and medicalization: from badness to sickness. St Louis: C. V. Mosby.
Elias, N. (1985).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ord, G.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palliative care. In D. Doyle, G. W. C. Hanks & N. MacDonald (Ed.) , 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6-46.
Foss, S. K. (1995). Metaphoric criticism,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2nd Edition. Waveland press.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Great Britai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
Foucault, M. (1973).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 M. Sheridan, Tran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Garro, L. C. (1992). Chronic illness and the constuction of narratives. In Pain as Human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00-137.
Hart, R. P. (1990). 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 Texas: Harper Collins.
Ivie, R. L. (1987). Metaphor and the rhetorical invention of Cold War "Idealist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4 (spring): 165-182.
Kleinman, A. (1980). Patient and healer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leinman, A. (1988). 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Kubler-Ross, E. (1974).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Lakoff, G &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Turner.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tinez, J. M. (1996).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m. In D. C. Sheehan & W. B. Forman (Ed.) ,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concepts and practice. Sudbury, MA: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Martinez, S. & Wagner, J. (1993). Hospice care. In S. L. Groenwald, M. H. Frogge, M. Goodman & C. H. Yarbro (Ed.) , Cancer nur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oston: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pp. 1432-1450.
Mellor, P. A. & Chris, S. (1993). Modernity, self-identity and the sequestration of death. Sociology, 27 (3): 411-431.
Meštrović, S. G. (1997). Postemotional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Montgomery, S. L. (1996). The scientifc voi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aradis,L. F. (1985). Hospice handbook. Rockville, MD: Aspen.
Prior, L. (1989).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ea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itzer, G. (1996).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Newbury, C. A. : Pine Forge Press.
Zola, I. K. (1972). Medicine as an institution of social control. Sociological Review, 20: 487-50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