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6201919590800
DOI 10.6846/TKU.2019.00780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in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陳易偉
研究生(英文) Yi-Wei Chen
學號 7032702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11
論文頁數 8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志強(ckli@mail.tku.edu.tw)
委員 - 潘錫堂(panhsitang0613@hotmail.com)
委員 - 龔春生(tekpak@ms2.hinet.net)
關鍵字(中) 電影產業
軟實力
互聯網
關鍵字(英) Film Industry
Soft Power
Interne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華語電影產業市場,其市場的變化對全球電影產業影響甚劇,而電影產業為最直接影響其他國家文化的產業之一,可拓展國家軟實力,有助於國家經濟發展,亦能吸引跨國影視企業擴大投資。近年來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首的「互聯網企業」等業外公司也跨界插足電影產業,更是加速擴大中國大陸的電影產業版圖。
中國大陸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電影文化受到嚴重打擊,電影製作題材受到限制,僅剩下「樣板戲」,當時的影片具有濃厚的政治味,但受政治意念籠罩的文藝作品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藝術水平。另外,在1964年由周恩來倡導的一場集音樂、舞蹈、詩歌於一體的史詩式彩色電影「東方紅」產生,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彩色電影,以描繪中華民族近代史歷程為內容,誕生許多革命電影歌曲傳唱至今。文革末期,飽受政治清洗的人們呼喚出傷痕文學,這些文學作品不斷改編為電影,重新反思種種扭曲的人性,為電影重新注入了各種傳統道德,這種文革的陰影一直影響到今天。
1978年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電影製作,開始重新進入正常的創作。由一連串訴說「文革」苦難的傷痕電影,重新展開了電影創作向人性的回歸和藝術的追求。80年代許多年輕導演作品因批判當時的政府而遭禁演。由於不符社會發展的審批制度,讓很多有創作力的年輕導演開始走嚮地下獨立作品的道路,大陸的獨立電影多以民生角度反映社會底層的生存狀況以及描繪大陸快速轉型期各階層領域的訴求,對比於政府自上而下任務式的宣傳電影,更能得到不同民眾的共鳴和啟發。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化的完成,中國大陸的電影工業開始從宣傳工具的角色轉變成大眾媒體,雖然傳統政宣式的功能依舊,不過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一大批充滿商業氣息的大片開始活躍,香港電影成功的商業概念開始影響大陸電影市場。此後,中國大陸電影工作者一直在探尋如何將傳統政宣式電影、主旋律電影改革為適合普羅大眾的商業電影。以韓三平為首的大陸電影工作者,身先士卒,提出電影的商業化改革戰略。中國大陸的商業電影市場正式開啟。
20世紀初期,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市場空前繁榮,電影總票房不斷翻倍飆升。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由於地產泡沫、人民幣升值、通脹加劇等誘因,導致中國大陸電影票價翻倍,一線城市的電影票價平均人民幣70至90元,甚至高於人民幣100元。看電影成中產階層的主要消費。人民「值回票價」的心態,驅使齊集大牌明星、場面宏大、投資過億的電影成消費主導,衍生了中國大陸電影業的大片潮流。
近年,中國大陸的電影人開始以更成熟務實的方式面對迅猛崛起的電影產業,電影類型也不斷增加,各式新舊片種被不斷激盪嘗試。而大製作也重回劇本劇情主導的拍攝方式。不過電影投資卻出現前所未見的繁榮景象,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紛紛瞄準大中國大陸市場,拍片量猛然增加至每年超過600部。2010年中國大陸內地票房更突破100億人民幣,形成世界矚目的電影市場。2014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超過40億美元,超越英國印度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促進法」於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在意識形態領域對電影製作提出嚴格要求,亦對境外機構或個人在中國大陸拍片進行嚴格限制,並明確規定沒有獲得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傳播。同時,該法還對中國大陸自產電影的排片率予以保護,亦對電影審批程序進行簡化和放權,不過備受關注電影行業普遍呼籲的分級制度則並未寫入法律。
針此,本研究將從政府法規、媒體報導、專書及論文著作等作文獻分析,觀察大陸電影產業發展,還有對於其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展現出實質的影響。
英文摘要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 for Chinese-language film industry. The changes in its marke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 The film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that directly affects the culture of other countries. It can expand the country's soft pow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an also attract multi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to expand investment. In recent years, BAT (Baidu, Alibaba, Tencent) and other non-governmental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lso interdisciplinary into the film industry, and accelerated the expansion of the film industry in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film culture was severely hit. The theme of film production was limited. Only the "model opera" was left. The film at that time had a strong political flavor, but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covered by political ideas still retained a certain degree. In addition, in 1964, Zhou Enlai initiated an epic color film "Oriental Red" which combines music, dance and poetry. This is the first color film in China. It is the content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Many revolutionary film songs have been sung to this day. At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ople who had been politically cleansed called for scar literature. These literary works were constantly adapted into films, rethinking all kinds of distorted humanity, and reinjecting traditional morality into the film. The shadow of this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always affected today.
    In 1978, China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film production, and began to re-enter normal creation. The series of scars that tell the suffer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launched the return of film creation to humanity and the pursuit of art. Many young directors in the 1980s were banned for criticizing the government at the time. Due to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pproval system, many creative young directors began to move toward underground independent works. China independent films mostly reflec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bottom of society and the demands of various sectors in the rapid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ir land. Compared with the government's top-down mission-style propaganda film, it can be more resonated and inspired by different people.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completion of marketization, the film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gun to transform from e role of propaganda tools to public media.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propaganda function remains the same, in the mid-1990s, a large number of commercial films were published. Beginning to be active, the successful business concept of Hong Kong film influence the China film market. Since then, Chinese filmmakers have been exploring how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political propaganda films and main melody films into commercial films suitabl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e China movie workers headed by Han san-ping took the lead and propos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reform strategy of the film. The commercial film market in China officially open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Chinese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the movie market was unprecedentedly prosperous, and the number of the box office continued to double. Due to the real estate bubble,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nd the increase in inflation, the ticket prices in  China have doubled. The movie fares in first-tier cities average 70 to 90 CNY, even higher than 100 CNY. Watching movies become the main consump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The mentality of the people's "value back to the fare" has driven the filming of big-name stars, grand scenes, and investment over 100 million yuan into consumer spending, which has led to a large trend in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filmmakers in China have begun to face the rapidly emerging film industry in a more mature and pragmatic way. The types of films have also increased, and various new and old films have been continually stirred up. The big production also returned to the shooting style dominated the script. However, film investment has never seen a prosperous scene. Fu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argeted the China market, and the number of films has suddenly increased to more than 600 per year. In 2010, the China box office exceeded 10 billion yuan, forming a world-famous movie market. In 2014, China’s movie box office exceeded 4 billion US dollars, surpassing Britain, India and Japan, becoming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film market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lm Industry Promotion Law" in China was officially implemented on March 1, 2017. The law imposes strict requirements on film production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It also imposes strict restrictions on the filming of overseas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in  China, and clearly stipulates that films that do not have a screening permit cannot be transmit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aw also protects the filming rate of 3-produced films in China, and also simplifies and decentralizes the film approval process. However, the grading system that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film industry has not been written into law.
    In view of this,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literature from government regulations, media reports, special books and essay writings,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 and demonstrate the substantial impact on the enhancement of its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六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10
第二章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歷史沿革	13
第一節	集權體制時期	13
第二節	改革開放時期	16
第三節	產業發展轉型時期	19
第四節 網路(微電影)發展時期	23
第三章 影響中國大陸電影產業之因素	27
第一節	國家政策推動與限制	27
第二節	經濟發展健全產業結構	34
第三節 社會文化轉化產業發展	38
第四節 全球化的影響及應對	40
第四章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模式	43
第一節 近年產業發展概況	44
第二節 建構電影產業發展體系	46
第三節	行銷模式與傳播媒介轉變	55
第四節	提升電影產業發展	60
第五章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對策	64
第一節 均衡大力發展電影市場	64
第二節 完善投融資體系	66
第三節 發展品牌行銷戰略	67
第四節 平衡電影內容的全球化和民族化	69
第五節 加強產業國際競爭力	71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7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6
第二節 總結與研究建議	78
參考文獻	82
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	11
圖4-1:2003-2018年中國大陸自產電影數量	48
圖4-2:2008—2018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收入及增長率	49
圖4-3:2015年中國大陸電影觀眾各檔期滿意度表現	50
圖4-4:2019-2021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收入預測	        53
圖4-5:2019-2021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觀影人次預測	54
表目錄
表3-1:中國大陸「六五」至「十三五」五年計畫之主要方針、背景與成效	28
表3-2:外資對中國大陸電影相關產業投融資政策內容	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1.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1994),頁247。
2.	毛澤東,《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頁54,146-149。
3.	夏國,《電影票房營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年),212-212。
4.	張國祚,「中國大陸文化軟實力研究報告(201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01月),頁320-348。
5.	張裕亮,《從中國大陸大陸主旋律電影到有主旋律意識的中國大陸大陸商業電影》(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0),頁72、73。
6.	劉陽,《媒介轉型論:從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看中國大陸當代電影的商業化轉型》(北京:中國大陸傳媒大學出版,2008),頁24、25、44、273。
7.	蕭知緯、尹鴻,〈好萊塢在中國大陸:1897-1950年〉,頁65-71。

貳、中文論文與期刊
1.	王貝,〈從中國大陸電影的發展看其在對外交流中的定位〉,「電影文學」,(吉林省長春市:長影集團期刊出版有限責任公司),第11期(2011年),頁19~20。
2.	尹鴻、唐建英,〈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大陸電影軟實力〉,「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2期(2008年),頁11。
3.	尹鴻,〈2002~2003中國大陸電影產業備忘〉,「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3期(2004年),頁4-8、28-32。
4.	李孟哲,〈淺析好萊塢電影營銷模式對中國大陸電影營銷模式的影響〉,「電影評介」(貴州省貴陽市:電影評介雜誌社),第13期(2010年),頁78-82。
5.	李東生,〈重中之重——中國大陸電視新聞的現狀、發展趨勢及需注意的問題〉,「中國大陸廣播電視學刊」(北京市:中國大陸廣播電視學刊編輯部),1996年,12:25-30頁。
6.	李曉靈、王曉梅,〈軟實力競爭浪潮下中國大陸電影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的建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北京: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編輯部),第1期(2011年),頁32。
7.	杜惠,〈論中國大陸電影的海外發行之路〉,「濰坊學院學報」(山東省教育廳:濰坊學院),第8卷第2期(2008年),頁157~158。
8.	汪獻平,〈從創意文化的角度看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的現狀與問題〉,「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海市: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第5期(2010年),頁131。
9.	汪獻平,〈對當今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定位的一點思考〉,「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4期(2006年),頁103。
10.	金舒鶯,〈金融危機對中國大陸電影的影響及對策〉,「新疆藝術學院學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疆藝術學院),第4期(2009年),頁67-69。
11.	胡黎紅,〈中國大陸電影營銷發展評述:歷史•格局•策略〉,「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8期(2018年),頁15-20。
12.	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大陸學者之觀點〉,「中國大陸大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43卷第4期(2000年4月),頁1。
13.	秦秀珍,〈論中國大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運行機制〉,「內蒙古電大學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電大學刊編輯部),第4期(2004年),頁7。
14.	黃也權,〈中國大陸大陸電影產業發展之政經分析〉,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頁34。
15.	劉漢文、陸佳佳,〈2014年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分析報告〉,「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3期(2015年),頁17-14。
16.	劉碩,〈電影百年:中國大陸電影的“嘉年華”〉,「當代電影」(北京:當代電影雜誌社),第6期(2005年),頁124~125。
17.	饒曙光,〈感染的力量—文化軟實力與電影〉,「當代電影」(北京市:當代電影雜誌社),第2期(2008年),頁16~18。
參、網路資料與報導
1.	人民網,崔溶芷,郜軍武,〈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優勢分析〉,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8/0329/c418772-29896592.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2.	人民網,〈好萊塢成功背后的秘密——文化工業與全球化策略〉,2005年09月21日,參考網址: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3715460.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5日) 
3.	人民網,〈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文化工業與全球化策略〉,2005年09月21日,參考網址: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3715460.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5日) 
4.	人民網,蔡尚偉、張玥:〈金融風暴對傳媒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初探〉,2008年10月22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8441583.html.2008-10-22。(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5.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丁亞平,〈中國大陸的文化軟實力與電影「硬實力」〉2009年04月30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9218919.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6.	人民網,劉陽,〈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由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2010年1月30日。參考網址:http://npc.people.com.cn/GB/15177/53059/1088150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7.	人民網,〈多倫多影視產業的衛星集群模式〉,2014年5月20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4/0520/c385117-25041196.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8.	人民網,溫立紅〈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問題探究〉,2014年12月19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4/1219/c391640-2624131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9.	人民網,〈電影產業國際競爭力形成機理研究〉,2015年3月18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318/c394802-2671135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10.	人民網,〈2015至少45億票房被「偷」扶苗正秧電影市場更健康〉,2016年1月13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113/c40606-28044983.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11.	人民網,〈普天同映,啟動中國電影海外新征程(深聚焦)〉,2016年1月14日。參考網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6/0114/c1004-28050407.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12.	人民網,〈「IP熱」告訴我們什麼如何理性挖掘出「IP」價值?〉,2016年1月28日。參考網址: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6/0128/c40606-28090680.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3.	人民網,〈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提供堅實保障〉,2017年3月22日。參考網址: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n1/2017/0322/c1003-29160645.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14.	人民網,〈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大陸城鎮化發展的經驗與啟示〉,2018年12月11日。參考網址: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1211/c40531-30457404.html。
15.	人民網,孔德晨,〈恩格爾系數再創新低對中國意味著什麼〉,2019年2月21日。參考網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9/0221/c1004-30851306.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16.	工商時報,邱莞仁,〈大陸電影票房奇觀〉,2013年6月30日。參考網址: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30000140-260209?chdtv。(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7.	文化產業評論,徐顯剛,〈中國文化傳媒行業現狀、趨勢與投資邏輯分析(電影篇)〉,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zh-tw/other/kxjx4q.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18.	中投顧問,〈2017-2021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預測分析〉,2016年12月14日。參考網址:http://data.lmtw.com/yjbg/tghbg/201612/139515.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9.	中國大陸日報,鄧京荊、肖冠男,〈中國大陸電影第五代導演〉,2009年8月26日。參考網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60nian/2009-08/26/content_8619099.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5日)
20.	〈中國大陸電影產業鏈正在延伸〉,「經濟日報」(北京),2011年4月。參考網址:http://www.insun.com.cn/Html/news/review/media_observe/Inland/593684534552009.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21.	中國大陸投資諮詢網,〈中國大陸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報告〉,2016年4月21日。參考網址:http://www.ocn.com.cn/chanye/201604/zqhql21085754.shtml。
22.	中國投資諮詢網,〈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報告〉,2016年4月21日。參考網址:https://read01.com/zh-tw/anEQzx.html#.XNt4uo4zY2w。(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23.	中國電影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2015年9月2日。參考網址:http://www.zj-movie.com/content-92-1161-1.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24.	中國證券網,〈電影產業促進法明年望落地產業鏈或掀熱潮〉,2015年11月4日。參考網址:https://read01.com/LzyaBj.html#.XHObrNJS_t4。(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25.	中國產經新聞,〈產業觀察|2017春節電影市場「醜陋不堪」〉,2017年2月14日。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lz8q6n2.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26.	中國大陸孔子學院總部網站,參考網址: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範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2014年1月24日。參考網址:http://www.sarft.gov.cn/art/2014/1/24/art_106_4283.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5日)
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範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2014年1月24日。參考網址:http://www.sarft.gov.cn/art/2014/1/24/art_106_4283.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29.	北京晚報,吳學安,〈中國電影市場賀歲檔滿意度82.9分完美收官〉,2016年1月6日。參考網址:http://ent.sina.com.cn/m/c/2016-01-06/doc-ifxneefs5600571.s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30.	阿里足跡,〈阿里影業「新基礎設施」賦能電影產業〉,2017年6月27日。參考網址:https://alibabanews.com/article/aliyingyexinjichusheshi-funengdianyingchanye。(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31.	和君商業評論,郭雷,〈人均GDP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特徵〉,2012年3月30日。參考網址;http://www.hejun.com/vision/201103/1516.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32.	吳燕雨,21世紀經濟報導,〈IP品牌化:卓然影業的行銷江湖〉,參考網址:http://m.21jingji.com/article/20161118/b4bacd2aa1f9d85505b035cc88ed1824.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8日)
33.	紐約時報中文網,汪琳,〈電影分級能否在中國取代電影審查〉,2013年1月16日。參考網址: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30116/cc16moviecensor/zh-hant/。(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34.	浙商創投信息部,〈政府拋政策繡球引導基金帶VC/PE大躍進〉,2015年10月30日。參考網址:http://www.zsvc.com.cn/news/investment/20151030720.html。(瀏覽日期:2019年3月8日)
35.	張頤武,〈文化產業的發展和「走出去」〉,「光明日報」(中國大陸大陸),2006年09月29日。參考網址: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4845929.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36.	新浪博客網,郭建偉,〈北京銀行文化創意貸款搶佔市場先機〉,2011年5月26日。參考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1b4d310101807p.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37.	萬達院線,「公司簡介」,2018年12月20日,參考網址:www.wandacinemas.com
38.	新華網,〈北影節簽約額6.9%的增速從何而來?〉,2017年4月23日。參考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ent/2017-04/23/c_1120857060.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39.	新華網,〈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559億元同比增長13%〉,2018年1月2日。參考網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16/0114/c1004-28050407.html。(瀏覽日期:2018年12月5日)
40.	經濟參考報,〈以混改為重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2019年4月8日。參考網址:http://www.spic.com.cn/zhxx/201904/t20190408_299278.htm。(瀏覽日期:2019年5月3日)
41.	維基百科,〈孔子學院〉,2012年3月6日。參考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5%AD%90%E5%AD%B8%E9%99%A2。(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42.	維基百科,〈二元經濟〉,2018年7月16日。參考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5%85%83%E7%BB%8F%E6%B5%8E。(瀏覽日期:2018年11月5日)
43.	潘紅,〈孔子學院:向世界的一聲問候〉,「光明日報」(中國大陸大陸),2012年01月05日。參考網址:http://big5.gmw.cn/g2b/politics.gmw.cn/2012-01/05/content_3320966.html。(瀏覽日期:2018年11月8日)
44.	魯雪婷,〈調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的組局背後故事〉,2016年12月15日,參考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17175341/http://ent.sina.com.cn/original/youliao/119/。(瀏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