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6201913414600
DOI 10.6846/TKU.2019.00767
論文名稱(中文)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文學意涵與價值
論文名稱(英文) The Literary Insights and Values of Su Shih’s Poems about the Immortal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鄧瑞卿
研究生(英文) Jui-Ching Teng
學號 802010032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5-31
論文頁數 4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傅錫壬
委員 - 沈秋雄
委員 - 周德良
委員 - 殷善培
委員 - 王俊彥
關鍵字(中) 蘇軾
長生
神仙吟詠詩
文學意涵
文學價值
關鍵字(英) Su Shih
Longevity
Poems about the Immortals
Literary Implication
Literary Valu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蘇軾神仙吟詠詩為題,探討以神仙思想為核心,詮釋其文學意涵與價值。蘇軾生平經歷,激盪迭起。時而朝廷要臣、時而外任派職、時而荒所貶臣,不同人生試煉,成就詩人多元思維的觸角。幼時啟蒙於儒家教育,乃有「奮勵有當世之志」的心願,後濡染於道家道教的神仙思想,仰慕學道求仙。尤其是桑榆晚景,流徙嶺南、海南氤氳瘴癘之處,內心激動或沉靜,然神仙世界的美好,提供了洗滌心靈的歇息平台。  
    蘇軾健筆靈活,揚長避短,開創神仙文學的視框。追求仙人逍遙自由,追求洞天福地的清幽,以己身為丹爐,凝聚精氣神,使元氣飽滿。守一行氣的專注,煉就神仙長生的養生要訣,握固、閉息、內觀,「納心丹田,調息漱津」以助真氣周行全身。他藉以神仙吟詠的方式,學仙人的清靜簡約,遠離塵囂世網,鄙棄富貴名利;學龜息吐納,效仿仙人「以術數延命」之方,以達長生目的。
    蘇軾假以神仙吟詠之作,書寫真性情,因應境遇變化與時勢綰合。發揮神仙思維的想像,建構神仙意象,用文學反映人生。並結合文學藝術與宗教信仰,發揮遐思與想像,讓蓬萊、昆侖的仙境色彩靈現,不但豐富仙學文化的內蘊,也提振養生道學的興發。蘇軾以神仙的論調,舒緩生活的苦悶鬱積,神遊於天地間,御風翱翔,羽化登仙,冀望臻於神仙美善的境界。讓詩人駕起一葉扁舟,任游於遼夐寬廣的時空,融匯儒釋道精粹,理出屬於自我人生的大格局。同時,對生命的尊重,發揚自然與人文的精神,使仙學文化與藝術美學,並蒂開花。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u Shih's poems about the immortals and explores the literary implication and value with the immortal thought as the core. Su Shih had rich experience in life. At times, he was appointed and promoted by the emperor, and at times, he was demoted and expatriated to remote areas. All the different trials and adversities in life formed this poet’s multiple thinking. Since he had been enlightened by 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ldhood, he was determined to striv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world. Afterward h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s of Taoism and was eager to pursue immortality. Especially in old age when he was stumbled and frustrated, he wander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However, the beauty of the wonderland provided a resting platform for purifying his soul. 

Su Shih's writing is flexible, creating a frame of fairy literature by exploiting strengths and avoiding weaknesses. He pursued the freedom of immortals, the tranquility of the heaven, and the blessings of the earth. He used his body as the Dan furnace to gather and refill the spirits. He concentrated his attention and refined all the tips of the immortals’ good health and long life. Through the way of chanting and writing poetry, he learned from the immortals about quietness and simplicity, staying away from the dusty world, abandoning fame and fortune, and imitating the immortals’ tips of lengthening life to achieve longevity.

Su Shih revealed his true nature with his poems about the immortals. He adapted himself to the changes of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 He used imagination of fairy thinking, constructed the image of the immortals, and reflected life with literature. Moreover, he combined literary art with religious beliefs, exerted meditation and imagination, and made Penglai and Kunlun become fairylands. His poems not only enriched the implication of Xianxue culture but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Su Shih eased and released the depression and sorrow of life in the tone of the immortals, who were traveling throughout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In his poems, the poet sailed a boat, traveling in vast space, combining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showing the great vision of his own life. In the meantime, his poems showed his respect for life, exalted the spirits of nature and humanity, and made Xianxue culture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influentia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目的	1
    二、研究範圍	2
    三、研究方法	3
    四、前人研究成績	6
第二章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形成及其分期	13
第一節 「神仙吟詠」的義界	13
    一、「神」與「仙」的區別界定	14
    二、神仙吟詠的文學轉化性質	20
第二節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形成	26
    一、家庭教育的崇道啟蒙	26
    二、神仙信仰的萌生	32
    三、北宋內丹學的薰染	35
    四、讀道書、道經的領悟	43
第三節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分期	50
    一、出川初試啼聲期	53
    二、仕宦風華展現期	56
    (一)鳳翔任官	56
    (二)朝闕開封	57
    (三)元祐返闕	58
三、外放沉潛試煉期	66
    (一)二次任杭	67
        (二)密州	72
        (三)徐州	74
        (四)湖州	79
        (五)潁州	82
        (六)揚州	85
        (七)定州	86
    四、貶謫精蘊昇華期	89
        (一)黃州	89
        (二)惠州	93
        (三)儋州	105
    五、北歸洄游期	114
第三章  蘇軾神仙吟詠詩之創作背景與特色	127
第一節  蘇軾神仙吟詠詩之創作背景	127
    一、北宋代帝王之喜好	127
    二、崇道崇仙的社會現象	131
    三、貶謫與世亂之糾結	134
第二節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特色	141
一、神話與仙話之渾成	141
        (一)神話與仙話之關係	143
        (二)神仙說的崛起	144
    二、神仙思想與生命體驗之綿密結合	147
        (一)西方昆侖與東方蓬萊	147
        (二)神仙思想與生命的體驗	153
第四章  蘇軾神仙吟詠詩的文學意涵	161
第一節  修養存真、解憂避世	161
    一、飛鴻滅沒以修養存真	161
    二、仙人拊頂以解憂避世	170
第二節  仰慕仙人、營造仙境	179
    一、仰慕仙人以學仙	179
        (一)王遠、陰長生	179
        (二)許邁	180
        (三)巫山神女	181
        (四)王子喬	183
        (五)赤松子	185
        (六)安期生	186
        (七)謫仙人李白	189
    二、營造仙境以求道	193
        (一)洞天福地仙人居所	193
        (二)羣仙飛昇幻境	195
        (三)蓬萊、仇池仙山幻境	198
第三節  煉丹長生、滌濾俗念	209
    一、黃庭丹丘以煉丹長生	209
        (一)胎息功(即閉息)	211
        (二)黃庭內觀功	213
        (三)服日月華功	217
    二、笑談萬事以滌濾俗念	218
        (一)交游道友、煉丹悟道	218
        (二)歸田絕世、逍遙遊仙	229
第四節  托喻神物、寄託情志	234
    一、托喻神物的象徵	234
       (一)龍的象徵意涵	234
       (二)鳳、鶴、龜、鯨的象徵意涵	240
    二、寄託情志的啟示	251
       (一)隨緣處逆	251
       (二)閑情曠達	254
第五章  蘇軾神仙吟詠詩作的文學價值	259
第一節  陶淵明精神的再現	259
一、	和陶詩中的道家與道教成分	259
    二、和陶詩中所展現的神仙寓意	264
    三、和陶詩的文學價值	275
第二節  生命價值的探尋	282
    一、積極濟世的人道關懷	282
    二、熱愛生命的人生態度	287
       (一)對「窮」之深思體悟	289
       (二)對「達」之豁朗超俗	292
第三節  文學價值的肯定	296
    一、真情性書寫的擴展	297
       (一)兄弟之手足情深	298
       (二)家國之濟世情懷	305
       (三)理達、事達、情達之生命統合	310
    二、創造永恆的文化價值和對後世的啟示	318
       (一)繁富多變的題材文化	318
       (二)神仙吟詠的現代文化啟示	322
第六章  結論	333
    一、蘇軾神仙吟詠詩研究的回顧	333
    二、蘇軾神仙吟詠詩的前瞻與迴響	340
參考文獻	345
附錄  	367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春秋)管子撰,顏昌嶢著:《管子校釋》(湖南:嶽麓書社,1996年)。
(春秋)管子撰,王冬珍,徐文助,陳郁夫,陳麗桂校注:《新編管子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春秋)左丘明作,(三國)韋昭注:《國語》(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戰國)莊周撰:《莊周氣訣解》,《正統道藏》第20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2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撰:《列仙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琳琅秘室叢書》本)。
(漢)王充撰:《論衡》(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漢魏叢書》本)。
(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南嶽出版社,1980年)。
(晉)葛洪撰:《神仙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夷門廣牘》本)。
(晉)葛洪撰:《抱朴子內外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晉)王嘉撰:《拾遺記》(臺北:生生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晉)王嘉撰:《拾遺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古今逸史》本)。
(晉)陶潛撰,(宋)李公煥箋註:《箋註陶淵明集十卷》(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南朝宋)范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南朝宋)陶弘景撰:《真誥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
(南朝宋)陶弘景撰:《真誥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梁)僧祐著:《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
(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撰,(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註:《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司馬承禎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坐忘論一卷》《道藏》第22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白履忠(梁丘子),(明)李一元秘著者:《黃庭經秘註二種》(臺北:自由出版社,1976年)。
(唐)吳筠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宗玄先生玄綱論一卷》《道藏》第23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呂喦:《呂祖全書》《藏外道書(一至二十)》第7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
(唐)幻真先生註:《胎息秘要歌訣》《正統道藏》第23冊成歲(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2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全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希夷陳摶注:《陰真君還丹歌注》《正統道藏》第23冊成歲(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2年)。
(宋)張伯端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道藏》第2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張伯端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紫陽真人悟真篇三注五卷》,《道藏》第2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張伯端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三卷》《道藏》第4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北京:齊魯書社,1988年)。
(宋)歐陽脩著,楊家駱主編:《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蘇洵著,王雲五主編:《嘉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曾鞏撰:《南豐先生元豐類稿》(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1965年)。
(宋)蘇軾撰,嚴一萍選輯:《東坡書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景印《學津討原》本)。
(宋)蘇軾撰,嚴一萍選輯:《蘇氏易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景印《學津討原》本)。
(宋)蘇軾著:《東坡志林》(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蘇軾撰,喬麗華點評:《東坡志林》(青島:青島出版社,2010年)。
(宋)蘇軾撰,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宋)蘇軾著,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臺北:莊嚴出版社,1990年)。
(宋)蘇軾著,屠友祥校注:《東坡題跋》(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宋)蘇軾撰:《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
(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宋)蘇軾撰,郎曄選註,《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續修四庫全書》第13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佚文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宋)蘇轍撰,俞宗憲點校:《龍川略志•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黃庭堅撰:《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嘉興沈氏藏宋本)。
(宋)米芾撰:《寶晉英光集附補遺》(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涉聞梓舊》本)。
(宋)李廌撰:《濟南先生師友談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百川學海》本)。
(宋)釋惠洪撰:《冷齋夜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
(宋)黃徹著,湯新祥校注:《䂬溪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宋)黃徹撰,《䂬溪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知不足齋叢書》本)。
(宋)朋九萬撰:《東坡烏臺詩案》(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函海》本)。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實類苑》(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宋)李耆卿撰,王雲五主編:《文章精義》《四庫全書珍本別輯》。
(宋)周紫芝撰,王雲五主編:《竹坡詩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宋)曾季貍著,丁福保訂:《艇齋詩話》《歷代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宋)胡仔纂集:《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宋)晁公武撰,王雲五主編:《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印行,1968年)。
(宋)李燾撰,楊家駱主編:《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
(宋)曾敏行撰:《獨醒雜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
(宋)高文虎撰:《蓼花洲閒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古今說海》本)。
(宋)王明清撰:《揮麈後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
(宋)施宿編撰,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東坡先生年譜》《蘇軾資料彙編•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王宗稷編,明天啟元年刻本,北京圖書館編:《東坡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宋)王宗稷編,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東坡先生年譜》《蘇軾資料彙編•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謝守灝編,上海書店出版社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三卷》《道藏》第17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史崧集註,上海書店出版社編:《黃帝素問靈樞集註》《道藏》第21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羅願撰,洪焱祖釋:《爾雅翼》(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
(宋)李攸撰:《宋朝事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宋)劉克莊撰:《後村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宋)費袞撰:《梁溪漫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知不足齋叢書》本)。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宋)魏慶之撰:《詩人玉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宋)釋志磐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佛祖統紀》《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傅藻編,明刊本,北京圖書館編:《東坡紀年錄》《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宋)文天祥撰:《文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宋)彭百川撰:《太平治跡統類》《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金)元好問撰,葉慶炳 黃啟方 包根弟 林明德等編輯:《元好問研究資料彙編上下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0年)。
(元)脫脫等修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元至正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元)陳沖素撰,上海書店出版社編:《陳虛白規中指南二卷》《道藏》第4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羅貫中著:《三國演義》(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8年)。
(清)王夫之等著,丁福保編:《清詩話全一册》(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吳之振 呂劉良 吳自牧選,(清)管庭芬 蔣光煦補:《宋詩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陳夢雷集成原編者,楊家駱類編主編者:《博物彙編神異典》《鼎文版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沈德潛選,王雲五主編:《清詩別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清)董誥等奉敕編纂:《欽定全唐文》(臺北:啟文出版社,1961年)。
(清)趙翼撰:《甌北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
(清)趙翼撰,華夫主編:《趙翼詩編年全集》(山東: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畢沅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續資治通鑑》第3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王文誥輯訂:《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清)王文誥輯注,《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續修四庫全書》第13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清)洪頤煊輯:《歸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經典集林》本)。
(清)梁廷枏纂:《東坡事類》(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
(清)方東樹著:《昭昧詹言》(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清)劉熙載著:《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清)戴肇辰撰:《瓊臺紀事錄》(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清)朱庭珍著:《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編:《筱園詩話》《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清)江標輯:《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 藝文印書館,1966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靈鶼閣叢書第一函》本)。
(清)王國維著:《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道藏(全三十六冊附索引一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民)彭元藻修,王國憲纂:《儋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專著
丁愛華:《徐州歷史文化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
于春松:《仙與道:神仙信仰與道家修身》(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年)。
王水照:《蘇軾》(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王水照:《蘇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水照:《王水照說蘇東坡》(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上下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
王邦雄:《緣與命》(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王兆祥:《中國神仙傳》(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雲五主編,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靜芝,王初慶等著:《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木齋:《蘇東坡研究》(北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道教研究室:《道教文化面面觀》(山東:齊魯書社,1990年)。
中國書店編輯部:《繪圖歷代神仙傳》(北京:新華書店首都發行所發行,1991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孔繁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史良昭:《浪迹東坡路》(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4月。
皮生慶:《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朱東潤,李俊民,羅竹風主編:《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9年)。
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上中下)》(四川:巴蜀書社,1990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
江惜美:《蘇軾詩詞評論研究》(臺中: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2013年)。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著:《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亦圓:《宗教與神話》(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剛:《中國道教文化》(吉林:長春出版社,2011年)。
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呂鵬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余秋雨:《新文化苦旅》(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
宋邦珍:《平淡與妍秀―宋詩詞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12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林語堂原著,宋碧雲譯:《蘇東坡傳》(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洪丕謨:《中國方術的大智慧》(臺北: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范恩君:《道教神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祝尚書:《宋代文學探討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華正書局編輯部:《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馬書田:《華夏諸神―道教卷》(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馬昌儀選編:《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上、下冊)》(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
卿希泰:《簡明中國道教通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華:《道家思潮與晚周秦漢文學形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孫亦平:《道教的信仰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郭紹虞校輯:《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1972年),4月。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年)。
常振國,降雲編輯者:《歷代詩話論作家〈二〉》(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許地山:《道教史》(江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崔富章注譯,莊耀郎校閱:《新譯嵇中散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康震:《蘇東坡》(臺北: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
曾棗莊,曾濤編:《蘇詩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曾棗莊:《宋代文學與宋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曾棗莊:《三蘇評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年)8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八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起鈞:《智慧的老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曉敏:《道教十日談》(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張志堅:《道教神仙與內丹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張海鷗:《北宋詩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兆勇:《蘇軾和陶詩與北宋文人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葛兆光:《中國宗教、學術與思想散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
傅錫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黃兆漢:《中國神仙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閔建蜀:《中國傳統智慧的真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楊樹喆,徐贛麗,海力波:《神秘方術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楊雪真編著:,《千古文豪―蘇東坡》,臺北:驛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楊挺:《宋代心性中和詩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趙齊平:《宋詩臆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聞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鄭土有:《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與神仙信仰》(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鄭熙亭:《東游尋夢•蘇軾傳》(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鄭芳祥:《出處死生―蘇軾貶謫嶺南文學作品主題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
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潛明茲:《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潛明茲:《中國神話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劉萍著《文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銓》(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連朋,顧寶田注譯:《新譯黃庭經•陰符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戴新民:《素問今釋》(臺北:啟業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謝桃坊:《蘇軾詩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87年)。
韓廷傑,韓建斌著:《道教與養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
嚴既澄選註:《蘇軾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美〕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7年)。
〔美〕勒內•韋勒克,奧斯丁•沃倫著,劉向愚 邢培明 陳聖生 李哲明譯:《文學理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美〕Rene & 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臺北:大林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丁常雲:〈試論道教人文精神及其現代啟示〉,《宗教哲學》第41期(2007年9月)。
王士君:〈淺論《和陶飲酒》在蘇詩中的獨特地位〉,《荷澤師專學報》第24卷第3期(2002年8月)。
王曉莉:〈微苦的曠達―淺析蘇軾非隱即隱的精神境界〉,《天中學刊》第17卷第6期(2002年12月)。
王懷義:〈漢詩「緣事而發」的詮釋界域與中國詩學傳統〉,《文學評論》第4期(2016年7月)。
巨傳友:〈東坡貶謫詩的意趣及表現特徵〉,《懷化師專學報》第21卷第1期(2002年2月)。
朱靖華:〈蘇軾論創造成功的七要素〉,《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2年6月)。
朱靖華:〈蘇軾的綜合論及綜合研究蘇軾〉,《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3期,(2002年)。
江惜美:〈析論蘇軾詩中的陽剛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應用語文學報》第6期(2004年6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第15卷第5期(1986年10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上)〉,《宗教世界》第10卷第2/3期=總38/39期(1989年4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宗教世界》。第10卷第4期~第11卷第1期=總40/41期(1989年4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下)〉,《宗教世界》第11卷第2/3期=總 42/43期(1990年4月)。
李慕如:〈東坡詩文中道家道教思想之玄蘊〉,《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
吳琳:〈蘇洵與釋道〉,《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9年2月)。
吳帆,李海帆:〈含激憤於婀娜之中,寄妙理於曠達之外―析《蝶戀花》探索蘇軾謫惠前後的心路歷程〉,《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2年10月)。
李釗鋒:〈蘇軾《和陶詩》深層意蘊探論〉,《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總第116期)(2002年)。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學報》新第36卷第2期(2006年12月)。
李遠國:〈存思、存神與內觀〉,《宗教哲學》第42期(007年12月)。
李文鈺:〈漂泊與思歸―從東坡詞中的他界意象論其內在追尋〉,《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
汪析瑜:〈東坡詞仙鄉書寫析論〉,《高雄科大文文社會科學學報》第10卷第1期(2013年7月)。
李芳,張蓉:〈略論蘇軾的人品與文化性格〉,《中華文化論壇》第5期(2014年5月)。
林佳蓉:〈宋代崇道風氣與詩歌創作初探〉,《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1996年9月)。
周先慎:〈論蘇軾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學學報》第39卷第2期(2002年3月)。
林鍾勇:〈瀰漫求仙色彩的詞作--白玉蟾道教神仙詞析論〉,《世界宗教學刊》第4期(2004年12月)。
林融禪:〈蘇軾超曠之生命觀想及其內在實質析探〉,《文學前瞻》第6期(2005年7月)。
金昕:〈人格修為:中國美學傳統的再審觀〉,《文藝爭鳴》理論綜合版總第160期(2009年5月)。
林文哲:〈道教神仙信仰的生命觀〉,《神學與教會》第36卷第2期,(2011年6月)。
姜聲調:〈蘇東坡論「莊子及其書」〉,《書目季刊》第33卷第2期(1999年9月)。
施淑婷:〈蘇軾遷謫內緣因素之探求〉,《萬竅-中華通識教育學刊》第4期(2006年11月)。
胡傳吉:〈關於文學的超越〉,《文藝爭鳴》當代文學版總第157期(2009年2月)。
姚華:〈蘇軾詩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文學遺產》第3期(2016年5月)。
孫元璋:〈昆侖神話與蓬萊仙話〉,《民間文學論壇》第5期(1989年9月)。
馬得禹:〈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仕宦經歷與蘇軾思想的轉變〉,《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第18期(2002年4月)。
高齡芬:〈蘇東坡文學表現中的道家哲思〉,《北台通識學報》第2期(2006年3月)。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3期(2007年12月)。
孫亦平:〈論道教身心觀的文化特質及其現代意義〉,《宗教大同》第7期(2008年12月)。
孫嘉鴻:〈道教胎息術今探〉,《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4期(2008年12月)。
海波:〈「生死齊一」─先秦道家對傳統死亡哲學的消解和重構〉,《宗教哲學》49期(2009年9月)。
孫嘉鴻:〈道教存思術探微〉,《宗教哲學》第54期(2010年12月)。
康震:〈弘揚傳統,創新話語,貢獻智慧─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文化擔當與時代使命〉,《文學評論》第6期(2016年11月)。
Cassirer原作,張秀亞譯:〈詩與想像〉,《輔仁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期(1972年1月)。
黃博靖:〈神仙思想之由來〉,《古今談》第180期(1980年5月)。
張磊:〈論仙話的形成與發展〉,《民間文藝季刊》第1期(總第九期)(1986年2月)。
黃建華:〈蘇軾與士大夫趣味〉,《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5期(2002年9月)。
程地宇:〈神女:質疑與認同―蘇軾詩詞中巫山神女題材和典故體現的文化心態及其哲學根源〉《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
張海鷗:〈蘇軾外任或謫居時期的疏狂心態〉,《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02年),。
黃偉倫:〈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高雄師大學報》第21期(2006年7月)。
黃彩勤:〈蘇軾黃州山水詩的心靈世界--歸隱情結的萌生與超曠胸懷的成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10年5月)。
傅錫壬:〈窺探「靈異傳聞」中「異次元」的巧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9期(2014年10月)。
雷曉鵬:〈却後五百年,騎鶴返故鄉―論蘇軾的道教神仙審美人格理想〉,《中國道教》第6期(2002年12月)。
葛壯:〈簡論道教尊崇老者的文化特徵及人文精神〉,《宗教哲學》第41期(2007年9月)。
楊東聲〈「淵明墮詩酒」:蘇軾的和陶詩與陶詩的再評價〉,《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9期(2009年)。
蓋琦紓:〈論蘇軾的形神養生〉,《高醫通識教育學報》第1期(2006年7月)。
趙容俊:〈早期中國醫學代表著作考察〉,《書目季刊》第48卷第3期(2014年12月)。
劉慧珠:〈莊子與神仙思想關係初探〉,《孔孟月刊》第29卷第12期=總348期(1991年8月)。
劉秋固:〈張紫陽內丹術的超個人心理學思想〉,《宗教哲學》第7卷第1期(總25期)(2001年3月)。
蔡林波:〈「神仙亦人」:道教人本思想管窺〉,《宗教哲學》第41期(2007年9月)。
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
賴賢宗:〈內丹與道家美學〉,《丹道文化》第25期(2001年4月)。
賴賢宗:〈詩的意境美學與禪的意境美學〉,《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6期(2002年1月)。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7月)。
蕭進銘:〈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新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
蕭登福:〈從道教的生命觀看道教的人文關懷〉,《宗教哲學》第39期(2007年3月)。
薛姍:〈論蘇軾曠達與超脫的人生哲學〉,《文化論壇》第5期(2014年)。
鄺明威:〈宋濂的內丹養生法--兼論其儒、道會通思維〉,《鵝湖》第43卷第9期(2018年3月)。
(三)論文集論文
陳晉:〈關於文學藝術的本質特徵的探討〉,《中外文學研究參考》(北京:中外文學研究參考編輯部,1985年7月)。
閻雲翔:〈試論龍的研究〉,《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下冊》(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一九七九年第二輯(總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
(四)學位論文
王思齊:《生命定位與自覺書寫──蘇軾《和陶詩》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7年7月)。
江佳芳:《蘇軾詩歌神話運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7月)。
李慕如:《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5月)。
吳詩晴:《蘇軾詞中的遊仙意識探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中文組碩士論文,2015年1月)。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陳雅娟:《蘇軾遊仙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7月)。
蔡孟芳:《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95學年度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7月)。
盧曉輝《宋代游仙詩研究》(大陸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1月)。
(五)引用報紙
葉國居:〈〈客家新釋〉洗盪〉,《聯合報》,第D3版,2018年8月7日。
李進文:〈東坡〉,《聯合報》,第D3版,2018年8月26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