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6201300432800
DOI 10.6846/TKU.2013.00962
論文名稱(中文) 探討網路社群成員背景與社群行為之相關研究-以iT邦幫忙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xplore the Background and Social Behavior of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 a Case Study of iThelp.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陳銘嵩
研究生(英文) Ming-Sung Chen
學號 70073025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13
論文頁數 10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沈俊毅(cshen@mail.tku.edu.tw)
委員 - 何俐安(lianho@mail.tku.edu.tw)
委員 - 賴阿福(lai@tmue.edu.tw)
關鍵字(中) 網路社群
社群行為
社群成員背景
知識分享
關鍵字(英) Members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Social Behavior
Members’ Backgrounds
Knowledge Shar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科技與網路持續的發展,造成社會生活結構上的改變。從而對人類的生活形態與人際關係、資訊與知識的分享及學習形式一直產生影響與變化,不論是身邊的食、衣、住、行、娛樂及資訊傳播與知識學習甚至是文化資產書籍紛紛數位化與資訊化更加重了網際網路的重要性與關鍵性。
網路社群伴隨網路發展而蓬勃興起,建構一個無疆界的國度。不同專業知識領域的網路社群其社群成員背景分布不同,對於社群行為的表現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前述不同知識領域網路社群如能有系統性研究,對於知識社群網站的發展、建置與運用,必能有更大助益。倘能結合學習社群或是與遠距教學、補充教學等相結合,對社會學習與縮短城鄉資源差距或有助益。
本研究針對知識網路社群iT邦幫忙社群成員個人背景現況與社群行為表現的影響進行調查,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N=302),所得資料除進行敘述性統計作為外,以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進行數據分析。研究獲得結論有以下三點:
一、專業知識網路社群成員背景分布與一般綜合性社群分布明顯不同,專業知識領域與加入社群形式對分布有影響。
二、知識網路社群呈現高度社群行為認同,但個人不同背景變項對社群行為仍有程度不一之顯著差異。
三、參與動機明顯與社群行為表現相關,站方與朋友邀請參加者在社群行為各構面上均呈現高度認同。
根據研究結果做成結論,並對知識網路社群未來發展與研究,在實務方向與學術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leads to a shift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life, as well as influences and changes the lifestyle, relationship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nd forms of learning.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and critical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s everything is digitalized. This includes food, clothing, accommodation, transportation, entertainmen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learning, book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s the burgeoning internet communities that have no borders. Internet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expertise have different members who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therefore differ in their social behaviors. Research in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social behavior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net communities can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deploy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se communitie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communities into distance learning and supplementary teaching can also enhance social learning 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study used iThelp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and social behavior of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Questionnaires were employed (N=302) to collect the data.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are: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members’ backgrounds between expert internet community and general internet community ; areas of expertise and reasons for joining internet community have an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embers’ backgrounds.
Expert internet community shows a high level of social behavior recognition whil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ocial behavior between memb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otivation and social behaviors. Website management teams and members who are invited by friends to join internet community show a high level of social behavior recognition.
The results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social behaviors of internet community and thu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and website management teams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表次	X
圖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社群之意涵	11
第二節 社群行為之意涵	23
第三節 參與動機之意涵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4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6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第一節 調查樣本分析	57
第二節 敘述統計分析	6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社群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7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97
二、英文部分 101
附錄
附錄一:探討網路社群成員背景與社群行為之相關研究-以iT 邦幫忙為例(正式
問卷)105


表次
表 2-2-1 社群行為構面因素之名詞解釋 24
表2-3-1 內外相關學者對社群行為與動機歸化的分析整理 40
表2-3-2 參與動機之名詞解釋與包含項目  42
表3-2-1 iT 邦幫忙知識分享社群統計資料  46
表3-2-2 iT 邦幫忙社群歷來已舉辦之活動  47
表3-2-3 學者對樣本取樣數相關意見 48
表3-3-1 個人基本資料 49
表3-3-2 個人背景變項彙整表  51
表3-3-3 參與動機之名詞解釋與包含項目  51
表3-3-4 社群行為構面與題項整理 52
表3-3-5 探討網路成員背景與社群行為之相關研究問卷之信度分析  53
表4-1-1 調查樣本分析 58
表4-2-1 探討網路成員背景與社群行為之相關研究問卷分析 63
表4-2-2 性別 64
表4-2-3 年齡  65
表4-2-4 教育程度 66
表4-2-5 社群年資  67
表4-2-6 每周上社群時數 68
表4-2-7 參與動機  70
表4-3-1 不同性別對社群行為之t 檢定摘要表  72
表4-3-2 不同年齡對社群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4-3-3 不同教育程度對社群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3-4 不同社群年資對社群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4-3-5 不同每周上社群時數對社群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4-3-6 不同參與動機對社群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
表4-3-7 個人背景變項對社群行為各構面的顯著性綜整 79

圖次
圖 2-1-1 曾經上網人數歷年趨勢統計圖 12
圖 2-1-2 歷年來我國經常上網人口成長情況  12
圖 2-1-3 全國地區12 歲以上民眾使用網路服務分析調查統計 13
圖 2-1-4 2012 台灣地區百大網站排名前十名網站 14
圖2-1-5 虛擬社群篇的調查研究-曾參與過的「虛擬社群」19
圖2-1-6 虛擬社群篇的調查研究-會在虛擬社群中進行哪些行為20
圖2-2-1 TWNIC(2011)台灣地區使用網路社群服務之原因 23
圖2-2-2 資料、資訊與知識轉換過程  25
圖2-2-3 Infographics:社群網站大哉問-人際篇 30
圖2-3-1 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性別 35
圖2-3-2 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年36
圖2-3-3 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教育程36
圖2-3-4 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職37
圖2-3-5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38
圖2-3-6 Maslow Need’s 與Alderfer’s ERG 理論對照表 39
圖2-3-7 理性行為理論動機  41
圖3-1-1 研究架構  44
圖3-3-1 社群成員受訪者教育程度統計表  50
圖3-4-1 研究流程  5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Business Next-數位時代(2012年3月),214,121-129。
FIND資策會(2012)。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2012年4月2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
Hagel III, J.、Armstrong A. G.著,朱道凱譯(2000)。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臺北市:臉譜。
InsightXplorer-創市際(2012)。 2012.6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 2012年10月21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crossmedia_201206.html 
InsightXplorer-創市際(2012)。身在雲中不知雲。2012年9月12日,取自: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
InsightXplorer-創市際(2012)。網路口碑深深影響消費者。2012年9月19日,取自: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
iT邦幫忙-電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2012年8月31日,取自:http://ithelp.ithome.com.tw/。
TWNIC-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1)。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2011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2012)。2011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及歷年專題探討(更新時間2012年7月)。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28111201271.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研考會(2012)。政府運用Web2.0社群媒體的新思維與策略(計劃書)。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2)。美好生活指數-社會聯繫 , 取自 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28111171871.pdf
尤克強(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臺北市:天下文化。
王千倖(2004)。網路學習社群之探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報告(計畫編號:NSC-91-2520-S-018-001)。
王秀芬(2011)。網路社群媒體發展分析。MIC 報告。2012/10/21 取自 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965&rtype=freereport 
王思峰、陳凱銘(2002)。實務社群對創造力的理論影響與政策意涵。社會教育學刊,31,235-266 頁。
白滌清、楊雲光(2003)。參與動機、互動類型與忠誠計畫對虛擬社群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1(1) ,1-18。
朱國明(2006)。網路社群社會資本與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4(3),169-202。
朱國明(2009)。探討以網路社群為基礎創新觀念之形成歷程與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3,1-27。
江嘉軒(2004)。虛擬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社會臨場感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行政院衛生署(2012)。您知道什麼是休閒娛樂活動嗎? , 取自:  http://sp1.cto.doh.gov.tw/doctor/book/ch08/book8_4.htm
何俐安、廖芳君(2010)。探討多企業實務社群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知識長交流會為例。商業學報,2(3),161-181。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松齡(2005)。創新管理。臺北市:五南。
沈俊毅、黃傑儒、高熏芳 (2011) 。大學生參與學習社群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
沈俊毅、黃傑儒、高熏芳(2012)。大學生參與學習社群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學品保機制-學生學習成效之提升」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計論文集。臺北市。
林立傑(2012)。2012教育科技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研討會。行動學習科技趨勢與應用。
邱子恆(2009)。資料、資訊、知識與知識資源。2011年9月15日,取自:http://library.tmu.edu.tw/chiu/km9813.ppt。
邱媚珍(1998)。花蓮林區管理處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之環境知識、環境意識及環境典範調查研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凌瑋育(2005)。分享或不分享?知識分享動機與知識類型之影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高熏芳(2009)。數位原生:教學革新的啟示。淡江時報,764,期取自: 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20859  
高熏芳、何俐安(2011)。大學教師與學生社群活動與知識分享之研究。臺北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浩文(2003)。知識管理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上之研究-以國小為例。大葉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雅涵(2006)。青少年資訊分享的態度。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紆芳(2004)。大學生參與虛擬社群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兩所師院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敬中(2004)。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究。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國禎(2012)。2012教育科技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研討會。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的研究趨勢與應用。
黃欽勇(2009)。出擊:數位台灣的國際思維。臺北市:天下遠見。
黃雅萍(2011)。數位原生與線上探索學習。研習資訊,26(6),100-112。
楊孟麗、謝水南(2011)。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美商麥格羅‧希爾 。
褚書良(2012)。虛擬社群使用者動機、信任與分享行為關聯性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萬榮水 Wahn, Rurng-Shueei、梁瑞文 Liang, J u l-We n(2007)。虛擬社群形成之意義極其衡量指標之探討: 以網路書店為例 An study on the implications and its indica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y: The case of online bookstores。資訊社會研究 Journal of Cybe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13,295-317。
劉怡姍(2008)。Web2.0概念應用於數位課程網路學習社群經營機制之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趙怡晶(2012)。社群平台品質與激勵機制對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以人資小周末虛擬社群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劉林榮、陳錫安、李華隆等(2012)。2012教育科技創新應用與發展趨勢研討會 行動學習-M化教學應用。
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161-196。
蕭博紹(2010)。國中學生環境教育知識與環境態度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二、英文部分
Aamstrong, A. G., & Hagel, III, J.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McKinsey & Company .
Abram, Stephen.“Post information age positioning for special librarians :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answer?”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 a new competitive asset.  (Washington, DC : SLA, 1998): 182-184.
Ajzen, Icek & Fishbein,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
Alavi, M. & Leidner, D. E. (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IS Quarterly, 25(1), Mar, 107-133.
Bock,G.W.,& Kim, Y.G.(2002). Breaking the myths of reward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knowledge shar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15(2),14-21.
Brian Mullen, & Craig Johnson , The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 1990.
Brown, J.S., & Duguid, P. (2001), “Structure and spontaneity: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In Nonaka, I., and Teece, D.J. (Eds.), Managing Industrial Knowledge: Creation,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Chapter 2: pp.44-67). London: Sage.
Case, D. (2006).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In D.Case (Ed.),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eking, needs, and behavior. (chap. 3, pp.39-6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Elsevier Science. 
Davenport, T. H., & Prusak, L.(1998),“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avis, I.(2005). “Talis, Web 2.0 and All That”, Internet Alchemy blog, 4 July 2005 from http://internetalchemy.org/200//07/talis-web-20-and-all-that
Dvorak, J.C., The Blog Phenomenon, PC Magazine, 2002, 5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sion – Wesly , Reading MA. 
Flanagin, A. J., & Metzger, M. J. (2001). Internet use in the contemporary media environment.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7, 153-181.
Gay, L.R., Mill, G.E., & Airasian, P.(2009).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ications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George, L. (2002). E-communities in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Mosaics, 13, 14-16.
Hamburger, Y.A. , & Ben-Artzi, E.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441–449.
Harrison N.(1979).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reseach. Belmont. CA: Wadsworth.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John Wiley. New York
Jack R.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 . (2011).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Humanities.
Katerattanakul, P. (2002). Framework of effective web site design for business-to-consumer internet commerce. INFOR, 40(1), 57-70.
Kotler, P. (1999). Kotler on Marketing How to Create, Win, & Dominate Markets,Reading, Simon & Schuster Inc.
Lodico, M.G., Spaulding, D.T., & Voegtle, K.H. (2006).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From theory to practio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cClelland et al., (1953).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Mowen, J. C. & Minor, M. S. (2001). Consumer behavior: a framework.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O’Reilly, T(2005). What is web 2.0?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7,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30/what-is-web-20.html
Quinn, J. B., Anderson, P., & Finkelstein S.(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80.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MA: Addison-Wesley.
Rioux, K. S. (2000). Sharing information found for oth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6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pp. 68-77). Medford, NJ: Information Today,Inc.
Rioux, K. S. (2005). Information acquiring-and-sharing theory. In K. E. Fisher, S. Erdelez, L. Mckechnie (Eds.),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pp. 169-172), Asist, NJ: Information Today Press.
Sheizaf, R. (1986). The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A computer-dmiven mass medium.Comput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2(3), pp. 123-136.
Wenger, E.C. & Snyder, W. M. (2000).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1), 139-145.
Wenger,E.(2000,May).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Social Learning System. Organization,7(2),225-246.doi:10.1177/135050840072002
Yli-Renko, H., Autio, E. & Sapienza, H. J. (2001).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 587-61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