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6200921042200
DOI 10.6846/TKU.2009.01399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人際關係、依附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關係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Online Game Addiction of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李柏學
研究生(英文) Po-Hsush Li
學號 69661028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09
論文頁數 8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曼琴
委員 - 楊立人
委員 - 吳長生
關鍵字(中) 線上遊戲
人際關係
依附關係
線上遊戲成癮
關鍵字(英) online gam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online game addi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從第一款在台灣大紅的線上遊戲『天堂』以來,台灣的線上遊戲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所帶來的商機也與日俱增,除了遊戲本身收入以外,廣告以及週邊商品的收入也讓遊戲業者趨之若騖,只是線上遊戲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有令人歡心的產值,還有令人煩惱的社會問題,如盜取遊戲帳號、沈迷線上遊戲、身心健康出現問題、荒廢課業等問題,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以及線上遊戲成癮的關係。
    有關於大學生及線上遊戲成癮的關係,之前研究少有使用干擾因素來探討,也罕有衡量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並將之當成中介變數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加入人格特質變數做干擾變數,並探討大學生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依附關係下,人格特質會不會干擾大學生對線上遊戲的成癮程度,最後在探討大學生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對其課業表現的影響。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對其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具有顯著影響,從個別因素來說,大學生的父母關係、同儕越差,其線上遊戲成癮程度越高。
二、	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對其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具有顯著影響。從個別因素來說,大學生的安全依附、逃避依附關係越低,其線上遊戲成癮程度越高。而焦慮依附未達顯著水準。
三、	大學生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干擾其人際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程度的關係。
四、	大學生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干擾其依附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程度的關係。
五、	大學生的成癮程度越低,其課業表現越高。
英文摘要
Since Lineage, the first popular online game has been imported to Taiwan in 2000, more and more online games have been created, they have brought a lot of business.  In addition to the revenue from online game, the commercial revenue, the peripheral product revenue, and the potential business appeal hundreds of companies to online game industry.  In 2000, the output value of online game industry is five hundred million NT dollars, eight years later, the figure becomes almost ten billion NT dollars.  A study from TWNIC(2008) that indicts there are over fifteen million people have ever used internet, and the college student group uses the most time, that shows Taiwan is going to enter the war of online game industry.
    Unfortunately, online games not only bring business but also problems. Online games have been charged that they have caused social problems and crimes.  For example, driven by equipments or virtual currency in online game, people do some ugly acts like stealing the other players’ accounts and taking the rare items to sell, be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 and do not put their mind in study or work, losing health of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day after day.
    A study from http://survey.yam.com/(2006)that indicts there are over four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in Taiwan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another study from http://survey.yam.com/(2006) shows playing online game is the biggest purpose w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use internet.  That means the number of online game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might probably exceed our imagination.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about online game addiction that use personality trait as interference variable and put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into mediator variable.  Some researches found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easier to be addicted to online game than others.
    Therefore, this study chooses college students as objects and uses personality trait as interference variable and put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into mediator variable to examine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would interfere thei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or not, and examine how the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affects college students’ grade.
    This study finds some results as below:
First,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college students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i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e l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relationship and friends relationship, the highe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e college students would be.
Second,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of college students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i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e lower secure attachment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the highe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e college students would be.  But the ambivale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woul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i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ird,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would significantly interf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Fourth,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would significantly interf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Fifth, the lower online game addiction level, the higher grade the college students would ge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線上遊戲 	8
第二節	線上遊戲成癮 	14
第三節	人際關係	19
第四節	依附關係	23
第五節	人格特質	28
第六節	課業表現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5
第四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36
第五節	研究假設 	38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39
第肆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42
第一節	信度、效度及因素分析 	42
第二節	受測者人口統計與研究變數之敘述性統計分析	49
第三節	相關分析	53
第四節	迴歸分析	5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66
第三節	建議	67
參考文獻 	68
一、中文部份	68
二、英文部份	74
附錄  研究問卷 	78

表目錄
表2-1-1 線上遊戲類型比較 	9
表2-3-1 人際關係定義	19
表4-1-1 依附關係之因素分析	43
表4-1-2 人際關係之因素分析	44
表4-1-3 人格特質之因素分析	45
表4-1-4 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因素分析	46
表4-1-5 課業表現之因素分析	47
表4-1-6 本研究問卷信度分析表	48
表4-2-1 受測者人口統計敘述性分析	50
表4-2-2 研究變數敘述性統計分析	52
表4-3-1 研究構面Pearson相關係數表	53
表4-3-2 研究因素Pearson相關係數表	54
表4-4-1 人際關係構面對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迴歸分析	55
表4-4-2 人際關係因素對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迴歸分析	55
表4-4-3 依附關係構面對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迴歸分析	56
表4-4-4 依附關係因素對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迴歸分析	56
表4-4-5 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對課業表現之迴歸分析	57
表4-4-6 人際關係對課業表現之迴歸分析	58
表4-4-7 人際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對課業表現之迴歸分析58
表4-4-8 依附關係對課業表現之迴歸分析	59
表4-4-9 依附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對課業表現之迴歸分析59
表4-4-10 依附關係因素對線上遊戲成癮程度之迴歸分析	60
表4-4-11 人格特質對依附關係與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層級迴歸	61
表5-5-1  假設檢定之結果	63
 
圖目錄
圖3-2-1 研究流程圖 	34
圖3-3-1 研究架構圖 	3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J. M. Burger (1997)。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揚智出版社。
2. L. A. Pervin (2005)。人格心理學(洪光遠等人譯)。桂冠出版社。
3. E. T. Phares (1991)。人格心理學(林淑梨等人譯)。心理出版社。
4. D. Schultz, & S. Y. Schultz(1997)。人格理論(陳正文等人譯)。揚智出版社。
5.丁心平 (1989)。陌生情境下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6.心靈園地(2003)。網路精神科虛擬門診患者之網路成癮調查。http://www.psychpark.org/bookstore/journal/IAD.htm.
7.王澄華(200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8.白育甄(2003)。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9.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8)。台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10.江淑玲(2006)。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畢 業論文。 
11.吳姝蒨(1995)。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2.吳佳晉(2002)。虛擬空間經驗與模擬式教學遊戲策略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3.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4.林季謙(2003)。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5.周倩、周榮(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
16.侯南隆(1999)。我不是壞小孩─喪親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7.洪櫻瑜(1998)。內在運作模式對日常互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8.徐韻晴(2005)。網咖管制之研究─以資訊休閒業立法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財金法律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19.張春興(1987)。青少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20.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出版社。
21.張春興(1990)。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教育心理學報,23 期,1-2。
22.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3.高筱綺(1998)。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及其個人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4.孫世維 (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25.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第354期。
26.許瑞蘭(2001)。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7.陳淑萍(1999)。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8.陳瑩珊(1999)。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29.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 子計畫一: 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30.陳淑惠(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 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31.陳明輝(2000)。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2.陳慶峰(2001)。從心流(flow)理論探討線上遊戲參與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
33.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4.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5.陳冠中(2003)。「天堂」遊戲參與者之動機、沉迷與交易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6.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7.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38.莊耀嘉(1999)。國小學童性格結構及其在教育心理測量的意涵。第四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
39.莊耀嘉、李雯娣 (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40.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
41.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WWW)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42.彭炳進(1992)。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水牛圖書出版。 
43.曾愛淑(2003)。公務人員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44.游森期(200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45.游明益(2008)。工作滿足、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知識分享之中介效果及人格特質之干擾效果。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46.資策會(2008)。台灣2012年網路普及報告書。http://www.iii.org.tw/detail.asp types=5&sqno=ICT200810001&pv=239
47.資策會(2008)。台灣線上遊戲產值報告書。http://www.iii.org.tw/detail.asp?types=5&sqno=ICT200809001=240
48.董家豪(2001)。網路使用者參與網路遊戲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館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9.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0.楊逸民(1999)。資訊化組織員工人際關係網絡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的影響--與科層式組織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1.楊賀欽、張丁才(2000)。線上遊戲的發展現況與經營策略探討,兩岸企業e化發展策略研討會,台北。
52.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3.趙聚文(1996)。回任措施對員工外派回任後組織承諾的影響-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4.鄭發育(1989)。心理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台灣商務印書館。
55.鄭居安 (1995)。成人依附量表之編制。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6.鄭書青(1999)。宗教信仰在防治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角色研究--一個實證模型之初探。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7.劉家儀(200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58.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
59.蕃薯藤(2006)。2006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6/index.html
60.謝廣全(1973)。台灣地區高中學生人際關係之比較研究。開山書局。 
61.蕭文(197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第一期。
62.蕭銘鈞(1997)。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63.戴怡君(1998)。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64.戴秀津(2002)。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及其身心健康影響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65.薛念祖(1998)。電子娛樂風潮下的線上遊戲市場,Internet Pioneer光碟月刊,頁74-80。
66.蘇建文(1981)。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縱貫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14 期,79~102 頁。
67.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 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畢業論文。
68.龔美娟 (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畢業論文。

英文部分
1. M. D. S. Ainsworth, M. C. Blehar, E.Waters, & S. Wall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2. G. W. Allport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3. K. E. Anderson (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http://www.rpi.edu/anderk4/research.html>
4. L. Armstrong, J. G. Phillips, & L. L. Saling (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53, 537-550.
5. R. M. Baron, & D. A. Kenny (1986), “The moderator- 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pp.1173-1182.
6. K. W. Beard & E. M. Wolf (2001).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4(3),377-383.
7. J. Bowlby(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8. R. B. Cattell(1950). Personality: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d factual study. New York: McGraw-Hill.
9. J.D. Coie&A. Zabriski, (1996)。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isorder from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Journal of Eductional Psychology,67 (3),1048-1070.
10. A. Cooper (1998).Sexuality and the internet: Surfing into the new millennium.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1), 181-187.
11. H. J. Eysenck (1990).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1), 245-261.
12. I. Goldberg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n-line]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 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
13. D. N. Greenfield (2000). The Net effec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http://www.virtual_addiction.com>
14. M. Griffiths(1998). Internet addiction:Does it really exist?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5. C. Hazan & P. Shaver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16. F. Heider (1959)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p.1.
17. H. F. Kaiser, J. Rice, L. Jiffy (1974).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pp.111-117.
18. H.H. Kelly & J.W. Thibaut(1986). The Psychology of Groups,(2nd ed.),New Brunswick, New York: Transaction Books.
19. S. Kiesler & R. Kraut(1999). Internet use and ties that bind.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783-784
20. S. A. King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http://www.concentric.net/~Astorm/iad.html
21. R. Kraut, M. Patterson, V. Lundmark, et al. (1998).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1017-1031.
22. G. Levinger & J.G. Snoek (1972)Attraction in relationship: A new look a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Morristown, N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23. J. C. Nunally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Paterson, J., Pryor, J., & Field, J. (1995). Adolescence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friends in relation to aspects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3), 365-376.
24. W. Schutz (1958).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NY: Rinehart. 
25. H. J. Shaffer (1996).Understanding the means and Objects of Addiction: Technology,the Internet and Gambling.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12(4),461-469.
26. P. R. Shaver & C. Hazan (1988). A biased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lo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 473-501.
27. L. A. Sroufe (1979). The coherenc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834-841.
28. J. R. Suler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ausinterview.html
29. G.A. Theodorson (1970).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ety, Manufactured in the U.S.A. Apollo Edition,  Reprinted in Taiwan,pp.213.
30. S. Turkle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31. P. Wallace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2. K. S. Young (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5, 1996, Toronto, Canada.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newdisorder.htm Young, K. S.(1996).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p. 79, 899-902.
33. K. S.Young (1996b).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http://www.apa.org/releases/internet.html
34. P. G. Zimbardo (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