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6200815194800
DOI 10.6846/TKU.2008.00837
論文名稱(中文) 論兩漢魏晉孝治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 Comments about Filial Ruled Practice of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陳冠閔
研究生(英文) Guan-Min Chen
學號 69300038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5-29
論文頁數 15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殷善培
共同指導教授 - 蔣秋華(chchiang@gate.sinica.edu.tw)
委員 - 許華峰
委員 - 周德良
關鍵字(中) 孝經
孝治
兩漢
魏晉
關鍵字(英) Book of Filial Piety
Filial Ruled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Wei Ji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孝治」思想的基礎架構來自於《孝經》,透過對《孝經》內容、思想的理解,可以掌握到「孝治」思想的內涵。「孝治」思想裡頭的「政治孝道對於忠、孝之間的調和,促成「移孝作忠」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首先確立《孝經》的成書年代。接著針對其思想背景、思路、內容進行探討,以助於對《孝經》「孝治」思想的正確掌握。
    本文以西漢作為「孝治」實踐的確立階段、東漢作為「孝治」實踐的蓬勃階段、魏晉作為「孝治」實踐的衰微階段。透過探討這三個時期的「孝治」實踐,呈現出「孝治」思想落實於現實環境中,各方面條件的需要與侷限。
英文摘要
The idea of the “Filial Ruled” is based on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we can grasp the concept of “Filial Ruled” through the content and discussion in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Within the area of “Filial Ruled”, “Political Filial Piety” has the function of harmonizing between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increasing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fomring filial piety to loyal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affirms the time when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was written.  It will then focus on its thoughts and background, in order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Filial Ruled” in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Western Han Dynasty as the initial stage of practicing “Filial Ruled”, which became popularized in Eastern Han Dynasty, but decades in Wei Jin Dynasty.  With the above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stages, we hope to understand how the idea of “Filial Ruled” is carried out in real life, as well as its needs and restriction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孝經》孝治思想的形成與內容.. ‧‧‧‧‧‧‧‧‧‧‧7
第一節  《孝經》的成書年代‧‧‧‧‧‧‧‧‧‧‧‧‧‧7
第二節  《孝經》孝治思想成形的時代背景‧‧‧‧‧‧‧‧19
第三節  《孝經》孝治思想之思路與內容‧‧‧‧‧‧‧‧‧29
第三章  孝治的確立階段──西漢的孝治實踐‧‧‧‧‧‧‧‧‧42
第一節  孝治思想的崛起‧‧‧‧‧‧‧‧‧‧‧‧‧‧‧‧42
第二節  西漢初期具實驗性質的「孝治」實踐‧‧‧‧‧‧‧56
第三節  西漢「孝治」的確立時期與成效‧‧‧‧‧‧‧‧‧62
第四節  西漢「孝治」的成功因素與影響‧‧‧‧‧‧‧‧‧80
第四章  孝治蓬勃的階段~東漢的孝治實踐與反動‧‧‧‧‧‧‧84
第一節  東漢孝治的承襲與發展‧‧‧‧‧‧‧‧‧‧‧‧‧84
第二節  東漢士族勢力與士人的反動思想‧‧‧‧‧‧‧‧‧98
第三節  東漢「孝治」的蓬勃與影響‧‧‧‧‧‧‧‧‧‧‧108
第五章  孝治的衰微階段──魏晉的孝治實踐‧‧‧‧‧‧‧‧‧112
第一節  魏晉時期的士族社會與思想文化‧‧‧‧‧‧‧‧‧112
第二節  魏晉玄學與無君思想‧‧‧‧‧‧‧‧‧‧‧‧‧‧123
第三節  魏晉時期的「孝治」實踐與「孝道」發展‧‧‧‧‧134
第六章	  結論‧‧‧‧‧‧‧‧‧‧‧‧‧‧‧‧‧‧‧‧‧‧142
參考書目 ‧‧‧‧‧‧‧‧‧‧‧‧‧‧‧‧‧‧‧‧‧‧‧‧145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1.	(漢)韓嬰,《韓詩外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
2.	 (漢)毛公傳,鄭玄箋, (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4.	(晉)杜預注, (唐) 孔穎達等正義,《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5.	(清)阮元校勘,《公羊傳》《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6.	(漢)董仲舒撰,(清)凌曙,《春秋繁露》(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7.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8.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9.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10.	(魏)王肅,《孝經王氏解》(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玉函山房輯佚書》本第3冊)。
11.	(南朝梁)皇侃,《孝經皇氏義疏》(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玉函山房輯佚書》第3冊)。
12.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
13.	(宋)司馬光,《孝經指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14.	(宋)朱熹,《孝經刊誤》(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15.	(元)董鼎,《孝經大義》(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16.	(明)呂維祺,《孝經或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17.	(明)黃道周,《孝經集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18.	(清)毛奇齡,《孝經問》(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19.	(清)簡朝亮,《孝經集注疏》(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十四經新疏》本)。
20.	(清)曹元弼,《孝經學》(宣統元年刊本)。
21.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2冊)。
22.	(清)黃奭輯輯,《春秋感精符》(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3.	(清)黃奭輯,《孝經鉤命決》(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4.	(清)黃奭輯,《孝經援神契》(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5.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26.	(後漢)班固,《漢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27.	(晉)范曄,《後漢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28.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29.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30.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31.	(唐)長孫無忌,《隋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32.	(漢)劉向編,《戰國策》(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59年)。
33.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34.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35.	(清)楊晨,《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36.	(清)汪兆鏞,《稿本晉會要》(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37.	(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38.	(清)程樹德,《漢律考》(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39.	(清)沈家本,《漢律摭遺》(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40.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
41.	(清)曾樸,《補後漢書藝文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42.	(三國魏)王弼注,《老子》《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43.	(北周)盧辯注,(清)孔廣森注,王闓運箋《曾子》(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44.	(戰國)荀況著、梁叔任約注,《荀子約注》(臺北:世界書局,1977年)。
45.	(戰國)韓非,《韓非子》(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諸子薈要》本)。
46.	(戰國)呂不韋,(後漢)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47.	(漢)陸賈,《新語》(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48.	(漢)賈誼,《新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49.	(後漢)桓譚,《新論》(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四部備要》本)。
50.	(後漢)張衡《論衡》,黃暉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51.	(後漢)馬融,《忠經》(臺北:中國孔學會,1969年)。
52.	(晉)葛洪,《抱朴子》(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5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54.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55.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56.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57.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二、	現代專著
1.	蔡汝坤,《孝經通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2.	顧兆駿,《儒家倫理思想》(臺北:正中書局,1967年)。
3.	余家菊,《中國倫理思想》(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4.	黃國安,《王充思想之形成及其論衡》(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5.	陳柱,《孝經要義》(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6.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1981年)。
7.	唐長儒,《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出版地不詳:帛書出版社,1982年)。
8.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9.	楊鴻銘,《孝經之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10.	朱守亮,《詩經評釋》(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11.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12.	朱守亮,《詩經評釋》(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13.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14.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周代社會組織》(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15.	鄺士元,《魏晉南北朝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16.	賀昌群、容肇祖、劉修士、湯錫予、袁行霈,《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17.	楊寬,《戰國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18.	陳鐵凡,《孝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19.	王正己,〈《孝經》今考〉,《古史辨》第四冊(藍燈文化公司,1987年)。
20.	劉真,《儒家倫理思想述要》(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21.	陳鐵凡,《孝經鄭注校證》(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22.	吳自甦,《社會思想與倫理大義》(臺北:國彰出版,1987年)。
23.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2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25.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26.	黃得時,《孝經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
27.	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28.	馮友蘭,《中國學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29.	任德厚,《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30.	李書少,《中國儒家倫理思想發展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31.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32.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33.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4.	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5.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
3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37.	寧業高、寧業泉、寧業龍,《中國孝文化漫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
38.	劉文起,《王符《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情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39.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40.	陳少峰,《中國倫理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41.	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	唐宇元,《中國倫理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43.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出版社,1996年)。
44.	賴炎元、黃俊郎,《孝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45.	胡平生,《孝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46.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47.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48.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6年)。
49.	黃麗貞、李鍌、方祖燊,《中國文化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50.	宮曉衛,《孝經──人倫的至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1.	林宇牧,《孝經新解》(臺北:國家出版社,1997年)。
52.	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53.	林安悟,《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54.	廖伯源,《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98年)。
55.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
56.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公司,1999年)。
57.	鄭均,《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58.	丁原植主編,王博著,《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59.	郭沂,《郭店楚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0.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61.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62.	蕭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63.	朱嵐,《中國傳統孝道的歷史考察》(臺北:蘭臺出版公司,2003年)。
64.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公司,2003年)。
6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下》(臺北:頂淵文化公司,2004年)。
66.	皮錫瑞著、周予同註,《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67.	朱大渭、劉馳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68.	鄭欽仁、吳慧蓮、呂春盛、張繼昊,《魏晉南北朝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69.	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三、	學位論文
1.	田鳳台,《王充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2.	石致華,《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2年。
3.	翁麗雪,《東漢經術與士風》,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4.	李文獻,《仲長統及其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5.	殷善培,《讖緯中的宇宙秩序》,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	林明昌,《春秋繁露的天道觀與治道思想》,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7.	金鎮永,《竹林七賢及其自然與名教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8.	邱秀春,《漢代學官制度與儒家典籍的發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9.	江美華,《西晉儒學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10.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11.	黃滿造,《魏晉時期之無君思想》,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2.	張意文,《兩漢名教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3.	林佩儒,《《孝經》孝治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4.	侯希文,《《孝經》作者考》,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15.	李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1年。
16.	徐玲,《漢代孝治文化研究》,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四、	期刊論文
1.	方師鐸,〈漢初的《孝經》博士及《孝經》教育〉,《孔孟月刊》第7卷第12期(1969年7月),頁15~17。
2.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食貨月刊》復刊第11卷第4期(1981年7月),頁149~160。
3.	陶希聖,〈楊著「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跋〉,《食貨月刊》復刊第11卷第4期(1981年7月),頁160~166。
4.	金振峰,〈《孝經》及其思想之研究〉,《勸益學報》第4期(1986年11月),頁313~350。
5.	陳訓章,〈《孝經》及其孝道觀〉,《孔孟月刊》第25卷第11期(1987年7月),頁6~18。
6.	何廣棪,〈晚近《孝經》研究論文彙目〉,《中國書目季刊》第23卷第4期(1990年3月),頁91~97。
7.	葛榮晉,〈孝的二重性及其社會價值〉,《孔子研究》1991年第2期(1991年6月),頁25~32。
8.	黃中業,〈《孝經》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流傳〉,《史學集刊》1992年第3期(1992年8月),頁7~12。
9.	湯其領,〈試論魏晉士人的狂放風貌〉,《蘇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108~115。
10.	鄭阿平,〈漢代「孝」觀念的傳播及其意義〉,《延安大學學報》第17卷第4期(1995年),頁13~17。
11.	馬亮寬,〈略論漢代的反讖緯思潮〉,《聯城師範學院學號》1995年第2期,頁53~60。
12.	張濤,〈荀悅的經學思想與漢代經今古文學之爭的終結〉,《河南大學學報》第35卷第1期(1995年1月),頁49~52。
13.	胡和平,〈淺議「魏晉以孝治天下」〉,《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頁68~71。
14.	吳霓,〈論魏晉九品中正制與私學的關係〉,《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頁13~20。
15.	馬中,〈魏晉玄學對傳統名教的「否定之否定」〉,《西北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1996年),頁56~60。
16.	孔毅,〈魏晉政治風雲與「名教自然之辨」〉,《許昌師專學報》第15卷第4期,頁62~65(1996年)。
17.	王德華,〈論漢末魏晉六朝「人的覺醒」風貌的特質〉,《浙江師大學報》1996年第2期,頁29~33。
18.	田文棠,〈論魏晉思想的文化意義〉,《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頁4~10。
19.	段振良,〈以《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風度觀〉,《貴陽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頁59~62。
20.	李宜霞,〈論漢初分封制的作用〉,《社會科學家》14卷5期(1999年9月),頁79~81。
21.	韓麗霞,〈《申鑒》簡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1998年1月),頁46~54。
22.	余潔平,〈經驗與理性的雙重變奏──桓譚述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1999年9月),頁82~85。
23.	彭林,〈子思作《孝經》說新論〉,《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頁54~66。
24.	卿臻、梅良勇,〈王符的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4月),頁114~116。
25.	余潔平,〈以王充論桓譚看二人思想上的淵源關係〉,《淮北煤師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0年5月),頁66~69。
26.	毛力平,〈漢代社會孝行初探〉,《燕山大學學報》第1卷第2期(2000年5月),頁17~21。
27.	林惠勝,〈試說南朝孝論理:以《南史‧孝義傳》為主的析論〉,《暨大學報》第4卷第2期(2000年7月),頁1~26。
28.	張雙田,〈論東漢四大哲學思想家產生的社會基礎〉,《理論導刊》(2000年10月),頁35~36。
29.	朱明勛,〈《孝經》成書說述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1期,頁8~11。
30.	晉文,〈論經學與漢代忠孝觀的整合〉,《江海學刊》2001年第5期,頁124~127。
31.	龐天佑,〈漢初思想家的歷史反思〉,《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頁62~66。
32.	林佩儒,〈《孝經》地位之檢討及其思想之再確認〉,《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1年5月),頁53~70。
33.	趙沛,〈漢初的豪強政策與地方豪族勢力的發展〉,《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1年6月),頁96~98。
34.	關增建,〈量的概念與王充的無神論學說〉,《鄭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12~117。
35.	李文玲,〈《孝經》為子思撰新考〉,《管子學刊》2002年第2期,頁57~61。
36.	朱明勛,〈論魏晉六朝時期的《孝經》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頁97~101。
37.	侯希文,〈《孝經》作者曾參考〉,《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2年3月),頁74~77。
38.	商愛玲、周振超,〈中國古代王權穩固的基石──以《孝經》思想談起〉,《錦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2年9月),頁1~4。
39.	趙其文,〈兩漢人才的選拔〉,《考詮季刊》第34期(2003年4月),頁60~80。
40.	吳建華、劉紅,〈王充天地論新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2003年6月),頁18~21。
41.	張運華,〈漢代實施孝道教化的途徑和啟示〉,《韶關學院學報》第25卷第11期(2004年11月),頁13~16。
42.	黃開國,〈先秦儒家孝論的發展與《孝經》的形成〉,《東嶽論叢》第26卷第3期(2005年5月),頁84~89。
43.	李軍靖,〈秦漢之際治政方略的變革與調適辨析〉,《鄭州大學學報》第38卷第5期(2005年9月),頁55~59。
44.	王宏謀,〈漢代尊老養老制度探微〉,《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第22卷第6期(2005年12月),頁148~151。
45.	牟發松,〈漢代三老:「非吏而得與吏比」的地方社會領袖〉,《史文哲》2006年第6期,頁83~93。
46.	張仁璽,〈漢代強化孝倫理的措施及社會影響〉,《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頁108~111。
47.	王問靖,〈漫談漢代「以孝治天下」的社會實踐(上)〉,《孝感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21~25。
48.	秦進才,〈《孝經》在兩漢的傳播〉,《石家莊學院學報》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95~105。
49.	張新萍,〈論王充對儒家思想的揚棄〉,《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1期(2006年3月),頁30~32。
50.	馮芳萍,〈漢代「以孝治天下」政策的現實效果〉,《南都學壇》第2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9~22。
51.	王問靖,〈漫談漢代「以孝治天下」的社會實踐(下)〉,《孝感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9。
52.	徐玲,〈漢代以孝治天下原因探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7年4月),頁58~61。
53.	朱明勛,〈論《孝經刊誤》在宋以後《孝經》研究史上的影響〉,《孔孟月刊》第43卷第2期(2004年9月),頁32~38。
54.	江蓮碧,〈試論漢代儒學神學化之歷程與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第6期(2000年1月),頁137~157。
55.	林素娟,〈自然與名教之爭的面向─東漢到魏晉忠孝觀的發展〉,《文明探索》第卷第期(1999年4月),頁106~124。
56.	陳欣怡,〈論讖緯與東漢初政治和經學的關係〉,《問學集》第11期(1992年6月),頁41~58。
57.	佐野大介,〈東漢三思想家對孝的批判與《荀子》的「孝」觀念關係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6月),頁39~4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