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3201612344700
DOI 10.6846/TKU.2016.00772
論文名稱(中文)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下的商務糾紛解決機制-以商務仲裁為核心
論文名稱(英文)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for Cross-strait Investment-Focused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鍾小喬
研究生(英文) Hsiao-Chiao Chung
學號 60228013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06
論文頁數 7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五岳
共同指導教授 - 吳光明
委員 - 王震宇
委員 - 李志強
關鍵字(中) 兩岸
商務仲裁
關鍵字(英) Cross-strait
Commercial Arbit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兩岸簽署投資保障協議後,兩岸在商務糾紛解決機制上
的成熟以及進步,以及在簽署此協議前後,採用之糾紛解決機制不同
之比較以及整理。在綜觀國際間的糾紛解決機制後,運用於兩岸的可
行性以及效果。
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迅速發展,兩岸間的商務糾紛發生比例也隨
之增加。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於 2012 年 8 月簽署後,依據兩岸投
保協議「商務糾紛的當事雙方可選擇兩岸的仲裁機構及當事雙方同意的仲裁
地點」之規定,臺商和中國大陸國營企業或其他私人公司發生糾紛,當事人
「可選擇兩岸仲裁機構」、「仲裁地點可選第三地」。
本文主要探討兩岸商務糾紛的機制,在投保協議簽訂前後的差
別,以及著重在兩岸投保協議中的仲裁部分,探討商務仲裁的部分,
關於仲裁之既判力及承認等問題。而簽訂了投保協議後,在執行面上
可能面臨哪些問題,以及簽訂後實質上的效益成果。
本文的研究成果與主要結論為:
第一、投保協議為兩岸特殊關係上,對於商務糾紛解決之窗口,兩岸
的投保協議,確實比起國際間其他的投保協議來的緊密且深層。從人
民對政府間的溝通,到政府對政府間的溝通,連成一氣的溝通管道,
在純粹的投保協議外,更增加了,僅存於兩岸間的溝通管道與方式。
第二、台灣對於大陸之法律、行政機構之運行,不了解部分仍多,此
部分多為民間從事法律相關之職人士研究居多,然而兩岸關係緊密,
因由政府主導研究,以補足建立政策時之不足。
英文摘要
In this study, after the signing of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the two sides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the
business mature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before and after the signing of this
agreement, the use of dispute mechanisms to resolv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arative and finishing. Looking after interna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pplied to both sides of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More and more commercial disputes occurr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cross the Strait.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the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
immediately published that: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provides that The parties to a commercial dispute may designate an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of either side of the Strait and agree on the seat of arbitration. Under such regime ,
in the event where a dispute arises between a Taiwanese company and a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 may designate an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of either side of the Strait and agree on the
seat of arbitration located in a third pla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gime of cross-strait commercial disputes,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as well as focus on cross-strait insurance agreement
arbitration section explores some of commercial arbitration, on res judicata and
recognition of arbitr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 signing of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which may face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the signing of substantial benefi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rfac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First,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on cross-strait special relationship is the Solution window for commercial disputes,
both sides of the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indeed compared to other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agreement to close and
deep. From peopl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of
intergovernmental communication, develop toget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utside of pure agreement, adds, exists only in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ways.
Second, since the operation mode for Taiwan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of the continent it is still not understood that government agencies have
not yet specializing in the laws of the continent, but in clos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leading the other side of the law more in-depth studies to
complement when you create policies to be more perfec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3
第二節、研究方法                                                            4
第三節、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                                                  6
第四節、研究架構及章節安排                                                  7
壹、研究架構                                                            7
貳、章節架構                                                            8
第二章商務糾紛解決機制所扮演之角色                                              9
第一節兩岸商務糾紛之定義與類型                                              9
壹、商務糾紛之定義                                                      9
貳、兩岸商務糾紛之類型分析                                             10
第二節、商務糾紛爭端解決機制之類型                                         14
壹、爭端解決                                                           14
貳、爭端解決機制之類型                                                 16
貳、國際商務爭端解決之機制                                             26
參、兩岸投保協議簽訂前之爭端解決                                       28
肆、兩岸投保協議下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                                   31
第三章、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下的商務糾紛解決機制特色                               33
第一節、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的簽署歷程                                         33
第二節、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之規範                                             34
壹、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訂之效益與原則                                   34
貳、投資保障協議內容-關於投資爭端解決之管道                            34
第三節、國際間雙邊投資保障協定的內容                                       36
第四節、投資保障協議糾紛解決機制之特色                                     37
壹、關於投資方之認定:不限於直接投資者,將間接投資者也加入保障範疇     37
貳、將投資人間的糾紛解決機制也納入投保協議                             38
肆、減少投資限制及投資便利化                                           41
第四章、國際間商務仲裁與兩岸商務仲裁之異同                                     42
第一節、仲裁制度的種類                                                     42
第二節、國際間的商務仲裁及相關規範                                         45
壹、國際間的商務仲裁                                                   45
第三節、兩岸仲裁之發展與展望                                               48
壹、仲裁機構的所在地                                                   48
貳、P-G 的仲裁可能及發展                                                48
參、P-P 仲裁之發展                                                      50
第五章台灣對於兩岸仲裁判斷之執行與承認                                         51
第一節:對於仲裁判斷之執行與承認之困境                                     51
壹、外國的仲裁判斷之執行與承認                                         51
第二節:兩岸對於仲裁判斷之執行與承認的發展與突破                           54
壹、兩岸對於判決的確定力與既判力之矛盾與衝突                           54
貳、目前台灣對於大陸仲裁判斷之認可與執行                               56
第三節、外國與大陸民事判決在台之效力比較                                   62
第六章、結論與研究建議                                                         63
第一節、研究結論                                                           63
壹、兩岸商務在面臨糾紛時的解決機制模式以及簽署後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63
貳、探討國際間的商務爭端解決機制及方式,與其運用於兩岸間的可能性及效果。
                                                                      64
參、兩岸爭短解決機制發展之可能與展望                                   65
肆、兩岸仲裁未來之發展                                                 66
第二節、研究建議                                                           67
參考文獻                                                                       68
表目錄
表3-1:投保協議下的P-G 糾紛解決機制流程圖 35
表3-2:101-103 年投保協議機制受理案件類型統計 3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專書
叶兴平主編,国际爭端解決重要法律文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年9 月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對經濟糾紛案件之處理,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1995 年。 
李貴英,國際投資法專論,台北,元照出版社,2004 年1 月 
吳光明、俞鴻玲,國際商務仲裁理論與發展,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 年1 月。 
林彩瑜,WTO 制度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社,2013 年8 月。 
邱彰律師,了解大陸的仲裁,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1992 年。 
陳長文、李家慶主編,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兩岸商務投資糾紛解決機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10 月。 
陳煥文,國際仲裁法專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4 月 
陳煥文,兩岸商務糾紛與仲裁實務,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12 月。 
黃立、李貴英、林彩瑜,WTO 國際貿易法論,台北,元照出版社,2009 年3 月
(二)學位論文 
陳緯人,〈國際商務仲裁證據法則與其所涉仲裁判斷之承認及執行〉,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7 月。 
陳柏奇,〈中國國有企業之公司治理研究-契約失效問題〉,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2005 年6 月。 
陳世源,〈撤銷仲裁判斷之法定事由〉,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 2007 年6 月。 
鄭懷騏,〈中國國際商事爭議之替代爭議解決機制以涉外仲裁為核心〉,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7 年7 月 
羅吉旺,〈兩岸司法互助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年1 月。
(三)期刊論文 
王泰銓,〈從兩岸「投保協議」看中國間接投資台商之地位〉,《萬國法律》,第201 期,2015 年,頁79-85。 
王震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189 期,2011 年,頁115-142。 
伍偉華,〈經台灣法院裁定認可確定之大陸民事確定裁判及仲裁判斷是否有既判力?-最高法院 96 年度臺上字第 2531 號判決、 97 年度臺上字第 2376 號判決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8 卷第4 期,2009 年,頁385-442。 
林宜男,〈論WTO 糾紛解決機制之效能—以美歐香蕉貿易戰之裁決為例〉, 《八十九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補助計畫》,2000 年。 
邱錦添、陳新華,〈兩岸法院對仲裁判斷之認可與執行〉,《軍法專刊》, 第58 卷第6 期,2012 年,頁45-64。 
高啟中,〈投資人對地主國仲裁的前置程序之探討-以等待期間條款為中心〉,《中原財經法學》,第35 期,2015 年,頁47-108。 
陳希佳,〈後投保協議時代的兩岸商務仲裁-以兩岸投保協議第十四條第四款前段之解釋與適用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2 期,2014 年,頁137-185。 
陳榮傳,〈涉陸經貿案件的合意管轄〉,《台灣法學雜誌》,第146 期, 2010 年,頁27-4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