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2201022324000
DOI 10.6846/TKU.2010.00826
論文名稱(中文) 父權文化對新加坡政治發展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lications of Patrimonialsim o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東南亞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張怡蔚
研究生(英文) Yi-Wei Chang
學號 69526006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27
論文頁數 13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若雩
委員 - 宋鎮照
委員 - 陳佩修
關鍵字(中) 父權文化
威權統治
政治發展
政治轉型
民主化
關鍵字(英) Patriarchal Culture
Authoritarian rule
Politic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Transition
democratiz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新加坡政治發展過程與一般民主國家不同之處,在於當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於20世紀末襲捲全球時,其並未按民主化理論進行轉型,反而能在1959年李光耀取得執政後30多年的治理下,發展成為高度現代化的國家。但是結果雖然閃亮耀眼,然發展過程確是灰暗的,因為新加坡無論從內(經濟持續成長、教育普及和政治穩定)外(沒有外國強權的威脅)環境發展觀之,雖已具備成為「民主國家」的要件,可是在執政菁英-「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的威權統治下,民主化理想的實現似乎遙不可及,因為他們不僅宰制了整個國家機關,並壓制境內所有反對勢力的挑戰。
此情況雖然與李光耀在政治領導上施行威權統治有關,但美國學者理查‧斯奈德(Richard Snyder)卻認為決策者動機的形成源於以往的生活經歷、內在價值和不同的利益需求,或出自於領導者本身的驅動力,對於外在的表現往往反映在有意識的自覺或無意識的動機與衝動。經研究發現,受父權文化影響使李光耀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紀律的印象和決策能力的鍛鍊,奠定其主政時期果斷決策的意識,塑造出強勢的領導風格;而海外求學期間則因廣泛觸及政治領域活動,獲得初步的政治歷練並型塑出反殖民思想,使李光耀在從政前即有了明確的政治抱負與信念,並在從政後經由前述自主性的強勢領導作風,持續強化其政治抱負和政治信念。
受父權文化影響,新加坡在政治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出現嚴重瑕疵,是其無法落實民主化的重要原因,除形成無開放競爭的政治環境、欠缺市場經濟的社會結構、建構出控制型社福制度,以及政治精英對民主信念認知的不足外,由於父權文化延續性貫穿到吳作棟、李顯龍主政期間的後李光耀時期,導致新一代領導人未接受民主選舉制度的洗禮,使「政治轉型」模式中的「二度轉型」階段迄今尚未出現,新加坡推動民主化的契機就在此不完整之情況下,被徹底抹殺了。雖然目前人民行動黨未如以往對社會進行太過於高調的干預,然無形的限制卻無所不在,因為人民行動黨的意志已通過議會和政府轉化為合理的國家意志和政府行為,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的父權文化其實已散落在個個角落。此就是擁有父權文化的國家民主政治較難發展的困境,亦是個人認為從事新加坡政治發展研究不可忽視父權文化對其影響,而欲藉本研究補強目前對新加坡政治發展為題之文獻多置重點於威權政治、民主加威權及精英主義等相關研究,而鮮少對新加坡政治發展受父權文化因素影響進行深入探討的原因。
英文摘要
The political developing process of Singapore is quite different to other democratic countries. Whe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spread the whole world, Singapore did not transform into a democratized country by democratization theory but became a highly-modernized one. Although it brought a brilliant resul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was gloomy because PAP not only ruled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but also oppressed the counterforce in the n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under the effects of patriarchy culture, Lee Kuan Yew was instilled to have strict disciplines and the power of deciding policy during his growing period of time; as a result, he built his strong and dominant leading style when he was at the chief posi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abroad studying, Lee experienced many political movements, which was his first practice about politics. This message told us that Lee already had the preliminary political belief before he really got involved into politics; moreover, he keeps this belief continually strengthened through his dominant leading style after he began his politics.
Under the effects of patriarchy, there were some flaws shown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 Singapore. For its continuity, it makes the current leader Lee Hsien Loong not to practice the democratic rules fully. Although presently PAP does not dominantly interfere in the affairs of society as before, the will of leading party has transformed into reasonable national will and governmental behaviors through both conference and government. In fact, the patriarchy culture and the effects it brought had been spread to everywhere in Singapore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Lee Kuan Yew’s ruling time, as a result,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evelop a democratic politic in such a deeply patriarchy-effected count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父權文化對李光耀的影響	16
第一節  領導特質的形塑	16
第二節  文化衝擊的影響	23
第三節  領袖魅力的展現	27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父權文化下的新加坡治理	36
第一節  父權與威權政治	36
第二節  新加坡威權政治形成	41
第三節  李光耀以法治國	51
第四節  小結	57
第四章 從屬父子關係的政治服從	60
第一節  民主社會主義的形成	60
第二節  沿用威權政治領導	67
第三節  從搖籃到墳墓的社福制度	76
第四節  小結	85
第五章 父權文化在後李光耀時期的發展	88
第一節  吳作棟的蕭規曹隨-威權統治	88
第二節  李顯龍的克紹箕裘-社會箝制	92
第三節  後李光耀時期的發展-成為國家意識	98
第四節  小結	100
第六章 結論	104
第一節  父權文化造成民主化的困境	104
第二節  研究結論與展望建議	106
參考書目	110
附錄	125
附錄1 新加坡國會政黨選舉競爭詳細統計表	125
附錄2 1988-2001選區變動表如附錄	135
附錄3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提取原因統計	137
圖目錄
圖 1-1 政治系統架構	4
圖 1-2 研究架構圖	6
表目錄
表 2-1 李光耀領袖人格特質簡表	22
表 3-1 主要國家人均GDP(美元)	38
表 3-2 1982至1996年亞洲主要國家平均經濟成長率	38
表 3-3 主要國家經濟歷年2001-2007年成長率	39
表 3-4 經濟發展與成長程度	39
表 3-5 新加坡國會大選(1968-2006)結果	50
表 3-6 部分亞洲國家沿用的國安法	55
表 4-1 新加坡在中國投資情形	65
表 4-2 2004~2007年新加坡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66
表 4-3 新加坡媒體	74
表 4-4 1955年政府計算CPF的繳款額	79
表 4-5 1968年起政府計算CPF的繳款額	79
表 4-6 1974年政府計算CPF的繳款額	80
表 5-1 新加坡父權文化在不同時期的表現	10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鼎昌
1979 《樹以根為基,國以民為本》,收錄於『人民行動黨1954-1979』,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出版。

王榮川
1988   人民行動黨:李光耀與新加坡』,台北:黎明事業。

丘云卿
2007  封建父權維繫千年的原因之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

申征、陳峰君
1997 『第三世界的變革』,北京:人民出版社。

石元康
1993 『超管理國家-新加坡』,台北:東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江炳倫
1989 『亞洲政治文化個案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朱浤源 主編
1993 『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呂亞力
1993 『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宋鎮照
2007 『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李光耀
1996 『李光耀40年政論選』,北京:現代出版社。
1998 『李光耀回憶錄(上)1923-1965』,台北:世界書局。
2000 『李光耀回憶錄(下)1965-2000』,台北:世界書局。
2001 『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新加坡:外文出版社。

周新城
2008 『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評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易君博
1980 『政治學論文集』,台北:台灣省教育會。
1984 『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碧炤
1993 『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洪鐮德
1994 『新加坡學』,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范娟華
2005 『新加坡族群協合政策之研究』,出國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倪炎元
1995 『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出版社。

徐宗懋
1995 『李光耀-跨世紀挑戰』,台北:千里目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英陣
1998 《社會福利社區化的理論與原則》,收錄於-內政部補助、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編印,『社會福利社區化論文集』,初版。台北:社區營造學會。

張錫鎮
1994 『當代東南亞政治』,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張錫鎮 著,李炳南 主編
2004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雲華
1992 『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廣東:人民出版社。

陳水逢
1977 『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仲庚、張兩新
1989 『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岳、陳翠華
1989 『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北京:時報出版社。
1977 『李光耀—新加坡奠基人』,台北:克寧出版社。

陳烈甫
1985 『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堯
2006 『新威權主義政權的民主轉型』,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曉紅
2003 『戴高樂與非洲的非殖民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鴻瑜
1992 『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

許士軍
1984 『亞洲的小巨人—新加坡為什麼自豪?』,台北:天下雜誌社。

郭俊麟
1998 『新加坡的政治領袖與政治領導』,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馮清蓮
1975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它的歷史、組織和領導』,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松濤
1983 『新加坡全國社團大觀』,新加坡:文獻出版公司。

賀聖達
1995 『戰後東南亞歷史發展1945-1994』,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黃平、羅紅光、許寶強 等合編
2002 『當代西方:社會學、人類學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黃光國
1988 『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新加坡《聯合早報》編
1984 『李光耀40年政論選』,台北:聯經,初版。
1993 『李光耀40年政論選』,新加坡: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集團。
1996 『李光耀40年政論選』,新加坡:時代出版社。

董正華、趙自勇、莊禮偉、牛可 等著
1999 『透視東亞奇跡』,台北:學林出版社。

趙和曼
2000 『東南亞手冊』,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趙建民
1994 『威權統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鄭振清
2009 『工會體系與國家發展︰新加坡工業化的政治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燕繼榮
2004 『政治學15講』,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志淼
1979 『新加坡基層的政治參與問題』,收錄於《人民行動黨1954-1979》,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出版。

賽繆爾.杭廷頓
1998 『第三波-20世纪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聯書店。

韓福光
1999 『李光耀治國之鑰』,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顧長永
1995 『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出版社。



(二)中譯書籍

Alan, Isaak 著,王逸舟 譯
1993 『政治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Allan G. Johnson 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 等譯
2008 『性別打結:拆解父權違建』,台北:群學出版社。

Andrew, Heywood著,楊日清、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 譯
1991 『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Arend, Lijphart 著,陳坤森 譯
1993 『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Blondel, Jean 著,蔣嘉一 譯
1984 『世界領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C.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 著,潘明宏、陳志偉 譯
2003 『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David, Easton(大衛.伊斯頓)著,王浦劬 等譯
1992 『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Earl, Babbie 著,邱澤奇 譯
2002 『社會研究方法(上冊)』,北京:華夏出版社。

Gardner, John W 著,譚家瑜 譯
1989 『新領導力』,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George, Søensen 著,李酉潭、陳志瑋 等譯
2008 『最新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Greenstein, Fred I . 著,朱堅章 主譯
1979 『政治與人格』,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Josey, Alex 著,顧效齡、蘇瑞烽 譯
1985 『創造奇蹟的新加坡』,台北:長河出版社。

Juan J Leinz 等著,孫龍 譯
2008 『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南歐、南美和後共產主義歐洲』,浙江:人民出版社。

Michael R. J. Vatikiotis 著,林若雩 譯
1999 『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Pye, Lucian W (白魯恂) 著,李偉成 譯
1991 『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台北:五南圖書。

W.G. Huff (W.G.赫夫) 著,牛磊、李潔 譯
2001 『新加坡的經濟增長:20世紀裏的貿易與發展』,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上野千鶴子 著,劉靜貞、洪金珠 譯
1997 『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亞歷克斯.喬西 (英)著,安徽大學外語系 譯
1976 『李光耀』,上海:人民出版社。

戴維爾 著,葉日武 譯
1986 『新時代的領導風格』,台北:中國生產力出版,初版。



(三)期刊、報章

大紀元
2005 《中國共産黨是中華民族的救星還是罪人?》,2月7日。

王子昌
2003 《新加坡強政府與好政府》,東南亞縱橫,第6期,6月。 

王文智、崔守全、王文勇
2008 《新加坡軟威權主義政治分析》,雲南社會科學院,01期。

王向賢
2009 《試論一般夫妻暴力與男權恐怖暴力》,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月。

古允文
1996  《新加坡的福利資本主義體制:商品化觀點的探討》,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2期。

占美柏
2005 《威權政治下的憲法威權-二戰後東亞國家的政治體制轉型》,東南亞研究,第3期。

史天健
2000 《中國文化價值觀念與民主》,中國季刊,6月中國選舉特刊。

呂元禮
2008 《新加坡如何解放思想》,特區實踐與理論,第1期。

李宗派
2003 《志願工作之概念與內涵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1 期,3 月。

李路曲
2008 《新加坡政治發展模式比較研究》,社會主義研究,第1期。

李美賢、陳丁輝
2001 「領袖人格特質、權力觀、權力移轉-李光耀和馬哈迪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01 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2001年5月3、4日,頁1。

宋鎮照
2002  《新加坡國家機關與市民社會之互動關係模式與發展》,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2卷,第1期。

岳世洲
2000 《論李光耀的政府觀》,鷺江職業大學學報,6月。

林若雩
1996 《國家與媒體:新加坡的新聞自由》,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3期。

邵興華
2007 《略論東亞威權政體轉型的現代化啟示》,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期刊論文,4月。

2007 《東亞威權政體轉型的當代啟示》,陜西:黨政幹部學刊,第9期,9月。

吳鯤魯
2004  《小國的國家自主性與金融開放: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形成與演變》,東南亞學刊。第1卷,第1期。

金榮勇
1994 《馬來西亞副總理之爭》,東亞季刊,第25卷第4期。

紀碩鳴
2008 《中國的新加坡夢呼喚思想大解放》,亞洲週刊,3月9日。

姚朝森
1999  《亞洲式民主』-來自新加坡的觀點》,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4期。

范輝
2004 《李顯龍總理財長一身擔 創新加坡政壇奇跡》,人民日報,8月12日。

徐本欽
1988 《新加坡政治領導層與繼承問題》,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7期。

馬勇
1997 《論李光耀對政治穩定的主張》,東南亞政治論壇,第2期。

翁俊桔、顧長永
2004  《2001年新加坡國會大選評析》,國家發展研究,第3卷,第2期。
《新加坡國會功能之初探》,東南亞學刊,第1卷,第1期。

麥留芳
1988  《社會控制與社會發展:新加坡模式》,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6期。

張沛元
2004 《李顯龍12日執政 父規子隨》,自由時報,8月9日。
2004 《星總理交棒 李顯龍組閣 吳作棟任國務資政》,自由時報,8月11日。

張春陽、呂元禮
2007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中共中央黨校學報,3月。

張耀秋
1985 《新加坡大選與政局展望》,問題與研究,第24卷,第5期。

莊素玉、楊瑪利
1995 《高標挑戰新加坡:新加坡如何預練21世紀?》,台北:天下雜誌,初版。

陳永苗
2004 《美國憲政中的父親》,21世紀,第32期,11月。

陳宗逸
2005 《台灣民主歷程 徐順全讚嘆》,新台灣新聞週刊,9月,第495期。 

陳祖洲
2002 《威權型政治與新加坡的現代化》,南京大學學報,第5期。

陳新民
2001 《李光耀的法治觀—以中國法家思想來驗證》,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之國家改革研究報告,5月15日。

陳鴻瑜
1991 《新加坡的威權主義民主與發展型態》,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3期。

彭元
1990 《李光耀治理新加坡的功過》,台灣時報第3版,11月12日。

曾節明
2009 《新加坡:假冒憲政的專制王朝》,北京之春,2月。

馮俊
1997 《試論李光耀的治國思想與新加坡發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月。

黃子庭
2004 《新加坡自願性福利組織和政府公部門的互動關係》,社會發展季刊,第105期,3月。

葛永光
1979 《精英甄補與政治發展》,憲政思潮季刊,第48期。

趙大生
2003 《試論新加坡的混合體制》,學術論壇,第3期。

趙永茂
1997 《新加坡族群政治的特質》,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2期。

鄭伯壎
1995 《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期。

諶悠文
2006 《美國社會父權思想悄然復興》,中國時報,4月25日。

賴靜萍
2007 《新加坡的威權政治及其歷史走向》,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謝金青
2004 《跨文化的領導觀點》,教育研究月刊,第119期。

蘇德全
2000 《人力資源培訓之新觀念與作法-新加坡政府的啟示》,游於藝雙月刊,第20期第5版,3月。

顧長永、戴萬平
1998 《新加坡的族群政治─本質與發展》,東南亞季刊,第3卷,第3期。

Louis Kraar 
2004 《李顯龍會成為他父親的翻版嗎?》,財富雜誌,第71期。

中央社
2006 《星反對陣營籲執政黨回歸政策議題辯論》,5月3日。

法新社
2008 《李光耀:反對黨執政將毀掉新加坡現有成就》,6月26日。



(四)論文

王君容
2007  《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1990-2007)》,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美辰
2001  《經濟發展與政治變遷之關係-新加坡和台灣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真
2001 《父權思維下的抗拒與順服:談少輔院女性少年犯之生存處境及策略》,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育仁
1983 《人格特質、隱涵領導理論及對領導者評估》,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瑩
1984 《新加坡的政治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若雩
1995 《新加坡、台灣、南韓的政治市場與威權轉型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雪瑩
2001 《後冷戰時期新加坡的外交戰略》,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昌
2003 《同領導行為理論與實踐-新加坡李光耀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齡友
1993 《父權體制下女性單親家庭致貧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丁輝
2000 《領袖人格特質與威權國家政治繼承》,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俊麟
1997 《政治領袖與政治領導─新加坡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李光耀主政後的新加坡政治-威權抗拒的結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子庭
2006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政策:國家統合主義的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黃淑娟
1995 《父權社會,家庭意識型態與單親人際困境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逸卿
2001 《解構女性職場『優勢』的迷思---父權與資本的共謀及鬥爭》,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黃騰霆
2004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組織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平平
2005 《父權社會下的女兒國-『紅樓夢』女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純真
2002年《政治領導與政治繼承─李光耀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姿伶
1998 《新加坡的菁英主義》,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淑慧
1984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萬平
1998 《族群政治與國家角色:新加坡的個案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Bhattacharyya, A.K.
1992 “Lee Kuan Yew: The Dedicated Leader of Singapore.”, Calcutta: Firmaklm Privated Ltd..

Blondel, Jeas.
1987 “Political Leadership: Toward A General Analysis.”, London;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Ltd.

Brown, David and David Martin Jones
1995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Myth of the Liberalizing Middle.”, in “Toward Illiberal Democracy in Pacific Asia.”, Daniel Bell et a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alvert, Peter.
1987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uccess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hua,Beng-Huat 
1995  “Commun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cy in Singapore.”. N.Y.: Routledge..

Chan heng Chee
1975 “Politics in an Administrative State: Where Has the Politics Gone”, in Seah Chee Meow (ed.), “Trends in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for ISEAS.

Christopher Tremewan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Control in Singapore”, London: MacMlilan.

Chong, Alan
1997  “Goh Chok Tong: Singapore’s New Premier.  Malaysia: Pelanduk Publication(M)”Sdn. Bhd.

Daniel Warner
1991 “An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Diane K. and R.S.Miline
2002 “Singapore Politics Under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Publisher: Routledge, August 2.

Edinger, Lewis Joachim.
1976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Robert E. Krieger.

John Clammer
1996  “Singapore’s Authoritarian Capitalism : Asian values, Free market illusions,and Political Dependen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n S. T.
1985 “Quah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Singapor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Kevin Tan and Lam Peng Er (eds.)
1997.  “Managing Political Change in Singapore: The Elected Presidency. ” New York: Routledge.

Mies, M.
1986 “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Highlands NJ.: Zed Book Ltd.

Milne, R.S.& Mauzy, Diane K. 
1990 “Singapore: The Legacy of Lee Kuan Yew.”,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Mitchell, J.
1974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London: Allen Lane.

Pye, Lucian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Cultural Dimension of Authority.”, Harvard University.

Raymond Tanter
1972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ames N. Rosenau, Vincent Davis, Maurice, eds.,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Free Press.

Salomon, Lester M.
1999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March.

Snowden, P. E. & Gorton, R. A.
2002 “Schoo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NY: McGram-Hill.

Sokoloff, N.
1980 “Between Money and Love: The Dialectics of Women’s Home and Market Work.”,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T. G. S. George.
1984 “Lee Kuan Yew’s Singapore.”,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Vasil, Raj.
1992 “Governing Singapore: A Mandarin Paperback.”, Publisher: Mandarin.

Welsh, William A.
1979 “Leaders and Elit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olfgang J. Mommsen
1992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of Max Weber: Collected Essay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right, peter L. & Taylor, David S.
1984 “Improving Leadership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 New York, London, New Delhi, Rio de Janerio, Singapore, Sydeney, Tokyo, Toronto, Wellington: Prentic-Hall International.



(二)期刊論文

Anderews, John.
1986 “Lee’s creation and legacy.” The Economist Vol.301, No.7473(November).

Fareed Zakaria,
1994 “Culture is Destiny: 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 2, March/April.

Hudson, Valerie M.
1990 “Birth Order of World Leader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11, No.3.

Jon S.T.Quah,
1995 “Controlling corruptionin city-stat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 Ramesh
1992 “Social Security in Singapore”, Asian Survey, Vol.17, No.12, December.

Mauzy, Diane K.
1993 “Leadership Succession in Singapore.” Asian Survey Vol.33, No. 12 (December).
1996 “Singapore in 1995.” Asian Survey Vol.36, No. 2 (February).

Mukul Asher
1996 “Financing Old Age in Southeast Asia”,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No.51. 

Yung-Myung Kim
1998年 「關於軟威權主義或亞洲特色的民主的含義」,Asian-Style Democracy: A Critique from East Asia, Challenge, No.3-4, 1998.



三、網路資料

丁俊萍
2003年 《鄧小平關於黨和國家工作重點實現向經濟建設轉移理論的思考》,8月: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8/19/content_1034170.htm

王美書
2006年 《兩性平等的定義》,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12月:
http://www.read.com.tw/web/hypage.cgi?HYPAGE=subject/sub_genderequity.asp&more=1

何增科,《經濟發展、體制轉軌和腐敗》,中共中央編譯局網站:
http://www.cctb.net/wjjg/dds/ddskycg/200502210478.htm 

吳若迪
2001年 《致新加坡全國人民的一封公開信》,1月9日:
http://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1/1/9/6603p.html

吳庸
2007年 《新加坡的民主社會主義》,4月30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1/n1695355.htm

志偉
2001年 《對人民行動論壇的期望》,聯合早報,11 月23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ge2001/pages/ge231101a.html

林義明
2001年 《『獨立派』能改變國會生態嗎?》,聯合早報,11月17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singapore/ge2001/pages/ge171101c.html

邱垂亮
2007年 《2007亞太地區的政治議程》,1月22日:
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chiu/00/0019.htm

張康之
2001年 《韋伯對官僚制的理論確認》,教學與研究,06期: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764/55942/55945/4058663.html

張學剛
2006年 《新加坡國會大選:執政源於人民信任》,當代世界_學習時報,第336期,5月24日: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216028.htm

莊禮偉
2003年 《父與子之獅城版》,南風窗,第17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4-0641/2003/17/184803_2.htm

游美惠
2001年 《性別教育詞庫-父權體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http://researcher.nsc.gov.tw/public/meinsc/Attachment/7101216165471.doc

新加坡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網站:
http://www.singstat.gov.sg

新加坡國家概況,2008年09月05日: 
http://www.ichtf.com/php/news/news_Singapore_wy.php?id=37391&g_lmbz=11

新加坡簡史:
http://info.caexpo.com/zixun/touzjh/2008-04-29/1776.html

中國與東協:
http://74.125.153.132/search?q=cache:YJlwfZy-giEJ:blog.pchome.com.tw/new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