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2200912594000
DOI 10.6846/TKU.2009.00882
論文名稱(中文) 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的女孩之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girls suffered the events of hidden aggression in their adolescenc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劉冠妏
研究生(英文) Kuan-Wen Liu
學號 69213007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20
論文頁數 15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旭亞
委員 - 謝文宜
委員 - 洪素珍
關鍵字(中) 青少年期
隱性攻擊
關係中自我
關鍵字(英) adolescence
the hidden aggression
self-in-rel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的女孩,在遭受到隱性攻擊事件時的心路歷程及其之後的影響,並試圖理解此一隱性攻擊現象。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敘說研究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訪談三位在青少年期曾遭受隱性攻擊事件的女孩,訪談過程以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最後研究者以敘說之「整體-內容」分析法對三位研究參與者整體歷程故事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以第二章文獻探討的「關係中自我」理論,作為理解三位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的視野框架。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	從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中理解青少年期女孩隱性攻擊現象: 
    1.是對愛、歸屬與控制的人際需求上衝突而引發的攻擊。
    2.因社會文化教養而採取間接隱匿的隱性攻擊形式。

二、	從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中理解青少年期女孩在隱性攻擊下的心路歷程: 
    1.對遭遇隱性攻擊普遍有莫名其妙之感。
    2.承受受傷情緒;但害怕衝突的心理導致不敢向對方問明白。
    3.選擇以離開的方式來結束關係。

三、	從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中理解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對於女孩之後的影響: 
    1.團體的歸屬感仍是所期盼的;但害怕在團體中失去自我。
    2.相較之下,與異性的互動顯得輕鬆與自在。
    3.更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際互動關係,不委屈自我。
英文摘要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girls who suffered from the events of hidden aggression,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progress and extended influences after the events. The researcher applies discours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ree girls, who were suffered from the events of hidden aggression in their adolescence, with semi-structural essentials in depth .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pplied the holistic-content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research to the analysis of integral story progress by three participants on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described the scope of the lives from these three participants with the theory of self-in-relation by Chapter II and propos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hidden aggression by female adolescent through the stories of three participants on the research: 1) Conflicts from interpersonal needs of affection, inclusion and control cause aggressions; 2) Adopt the way of indirect and hidden aggression because of the nurture from culture and society.
2.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gress of female adolescent under hidden aggression through the stories of three participants on the research: 1) Be puzzled about the hidden aggression to all the victims; 2) Sustain wounded emotion, but dare not ask ‘why’ as a result of being afraid of conflict; 3) Choose the way to leave in order to terminate the relations.
3.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girls who suffered from the hidden aggression in their adolescence through the stories of three participants on the research: 1) Sense of inclusion of a group yet expected, but be afraid of losing self; 2) By comparison, interaction with male appears relaxed and comfortable; 3) Be aware of w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needed and do not sacrifice herself.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相關名詞界定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隱性攻擊現象相關內涵	8
    第二節	從發展觀點看青少年期孩子的發展特性及其與隱性攻擊之關聯	19
    第三節	女性主義的「關係中自我」理論對女孩自我發展的觀點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8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研究歷程	51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	52
    第六節	研究判準	54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曉藍遭受的隱性攻擊故事	58
    第二節	小真遭受的隱性攻擊故事	80
    第三節	佳佳遭受的隱性攻擊故事	9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3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2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38
    第四節	研究者在研究過後的省思	141

參考文獻	145

附錄	156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56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57
	附錄三   研究檢核與回饋函	158
 
表    次

表2-1   不同性別的發展經驗與自我	32
表3-1   敘說分析模式	44
表3-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47
表3-3   資料分析編碼表	52


圖    次


圖 5-1   曉藍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之發展脈絡	124
圖 5-2   小真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之發展脈絡	125
圖 5-3   佳佳青少年期遭受隱性攻擊事件之發展脈絡	12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方惠生(民89)。社會性攻擊型與非社會性攻擊型學童的社會認知衡鑑結果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雅各(譯)(2002)。C.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台北:心理。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3-170)。嘉義:南華大學社教所。
吳婉慧(民89)。三代情--以父母支持離婚女兒為例探究代間協助。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琬瑜(民80)。臺灣父權家庭制度下之女性處境之解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怡青(民89)。攻擊行為控制機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杰禧(民91)。藝術教育治療的實施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影響:一位國小導師的教學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璨如(民86)。細姨女兒的故事:一個中年婦女的自我建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周百營(民91)。國民中小學學生認知扭曲、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甫亮(民90)。青少年在網咖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韻文(民96)。手帕交與轉大人:台灣青少女的主體性與成長軌跡。私立東吳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邱珍琬(2002a)。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初等教育學刊,11,219-250。
邱珍琬(2002b)。國小國中校園欺凌行為比較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3,99-129。
邱惟真(民85)。朱光潛自我之建構:一種敘說性研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邱禮仁(民95)。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性別、年級與地區之自我概念、學業成績之比較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佩瑾(民85)。台灣反婚姻暴力行動的研究-女性主義社會工作觀點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芝安(民87)。吉莉崗道德發展理論及其德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素秋(民92)。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淑菁(民94)。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關係性攻擊及外顯性攻擊與其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舜文(民89)。離婚女性依附風格一致性與穩定性變化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卿(民87)。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依賴--從脈絡的角度重新建構依賴。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詠慧(民90)。由破而立-中年女性參與成長課程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卑詩省家長咨詢委員會聯盟(2006)。應對小學校園欺凌現象家長手冊。2006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bccpac.bc.ca
姜智惠(民92)。國小攻擊傾向兒童在阿德勒取向團體遊戲治療之轉變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洪福源(民90)。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福源、黃德祥(2002)。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7-84。
洪蘭(譯)(2006)。養男育女調不同。L. Sax著。台北:遠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藹玲(民90)。女性自覺團體方案對參加者女性主義意識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1995)。P. Abbott & C. Wallace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柯清心(譯)(1995)。K. Zarzour著。校園暴力。台北:遠流。
紀雅惠(民93)。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之質化研究—以四位教育與助人專業者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敎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錫穎(民94)。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友群(1989)。青春期子女自我認同的危機及其輔導。諮商與輔導,45,41-44。
范馨文(民93)。現實治療方案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團體輔導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翠芬(民90)。一個青年女性自我之建構與轉化— 自傳式民族誌取向。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張慧英(譯)(1997)。R. Ophelia著。拯救奧菲莉亞。台北:平安文化。
張馨濤(譯)(2002)。P. Orenstein著。校園中的女學生;探究年輕女孩自尊與自信的缺口。台北:女書文化。
游麗容(民92)。閱讀治療取向的小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行為傾向兒童自我概念影響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怡君(民92)。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坤虎(民90)。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秉華(1994)。台灣留學生經驗:自我統合的改變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7,105-139。
陳淑玲(民93)。攻擊傾向兒童在讀書治療中之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雅玲(民94)。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同儕關係與其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萱(民88)。戀戀風塵-愛情歷程之敘說。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燕錚(民88)。成年前期女性從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的心理依附與分離歷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慧儀、陳婉婷(譯)(1998)。C. Berry & T. Traeder著。女人該有女朋友。台北:平安文化。
許永熹(1999)。學童欺凌行為的發展生態觀及其系統性防治。初等教育學刊,7,199-216。
許敏桃(2004)。質性研究者的位置與倫理。論文發表於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台灣社會改造協會主辦之「性別經驗質性研究研討會與工作坊」,高雄。
郭美吟(民94)。母女關係中自我的探索歷程—以二個生涯未定向女學生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隆興(民86)。攻擊替代訓練對減少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增進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端真、曾玲珉(譯)(民85)。R. F. Verderber, & K. S. 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曾如瑩(譯)(2003)。R. Simmons著。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隠性攻擊文化。台北:商周。
黃牧仁(譯)(1999)。P. Erwin著。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黃秀菁(民89)。打破愛情的玻璃罩--三十敢立的女子。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黃芳瑛(民95)。遊戲治療對具攻擊行為國小兒童之成效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慧貞(譯)(1998)。D. E. Papalia & S. W. Olds著。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
程紋貞(民8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美慧(民79)。單身女性之婚姻觀ㄧ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惠婷(民93)。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淑涵(民91)。選擇非傳統學領域之四技女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勝裕(2006年9月30日)。沒朋友 高中女跳樓亡。蘋果日報,社會A14。
莊季靜(民95)。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淑晴(民80)。女性戶長單親家庭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鄔佩麗、洪儷瑜(民85)。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診斷及處理策略模式研究。行政院教育部改革審議委員會。
趙淑珠(民90)。未婚單身女性的自我觀與婚姻觀。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暨女學會主辦之「性別心理及本土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
劉佩佩(民87)。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珠利(2000)。【台灣解嚴後成長的大學女性性別角色的特徵】。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劉珠利(2001)。婦人之仁----一個該被貶抑的特質?。社會工作學刊,7,75-100。
劉珠利(2003)。台灣年輕女性的兩性關係—從關係中的自我理論的觀點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56-69。
劉珠利(2006)。女性性別角色與社會工作----以台灣年輕女性性別角色之研究為例。台北:雙葉
劉惠琴(民88)。女性主義與心理學。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p135-175)。台北:心理。
劉惠琴(2000a)。母女關係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惠琴(2000b)。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53-91。
劉麗娟(民91)。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董又菁(民94)。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衝突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明芳(民94)。幼兒關係型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賴佳菁(民85)。被同儕拒絕、攻擊行為與兒童內外控信念、自尊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編著(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闖慧英(民93)。國中校園欺凌行為現況之個案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顏綵思(民93)。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戴淑梅(民9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娟(民90)。鬆綁之旅--一個中產階級女性透過愛情邁向做自己的歷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沛婕(民90)。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蔡慧苓(民94)。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鍾長益(2005年11月2日)。學妹奪愛 八學姊強拍裸照 逼喝尿 校方管不住。東森新聞報。2005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5/11/02/138-1864730.htm
蕭羨一(2005年7月12日)。美師生攜 反制校園「霸凌」。中國時報,國際專題A14。
魏珮文(民93)。『關係』對大學女生個體化過程之影響—另一段邁向成熟長大的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珮君(民95)。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家瑩(民90)。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份
Ambert, A.M.(1994).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eer abuse and its effect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56, 119-130.
Arnold, D. H., Hanrock, S., Ortiz, C., & stove, R. M.(1999). direct observation of peer rejection acts and their temporal relation with aggressive act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4, 183-196.
Atlas, R. S., & Pepler, D. J.(1998).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2), 86-99.
Batsche, G. M., & Knoff, H. M.(1994).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Understanding a pervasive problem in the school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3, 165-174.
Barbara, L.(1998). Girls, Bullying Behaviors Peer Relationships:The double Edged Sword of Exclusion and Reje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Australi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jorkqvist, K.(1994). Sex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verbal, and indirect aggression: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Sex Roles, 30, 177-184.
Borg, M. G.(1998). the emotional reactions of school bullies and their victim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4), 433-445.
Clarke, E., & Kiselica, M.(1997). A Systematic counseling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bullying.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31(4), 310-325.
Cochran, L. (1990).Narrative as a paradigm for career research. In R. A. Young & W. A. Borgen (Ed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are, 57-59, New York: Praeger.
Colman, A.(1994). But bullying lingers on. Youth Studies, 13(2), 12-18.
Connor, D. F.(2002). Aggression & anti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Research and Treatment. New York:Guilford Press.
Coursol, D. H., & Roberts Jr., W. B.(1996).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with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victims of bullying, teasing, and intimidation in school setting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30(3), 204-212.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710-722.
Crick, N. R.(1996).The role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over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future soci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 2317-2327.
Crick, N. R., Bigbee, M. A., & Howes, C.(1996). Children’s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aggression:How do I hurt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Child Development, 67, 2317-2327.
Elkind, D., & Weiner, I. B.(1978).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New York:Wiley.
Fagot, B. I., & Hagan, R.(1985). Aggression in toddlers:responses to the assertive acts of boys and girls. Sex Roles, 12, 341-351.
Galen, B., & Underwood, M. K.(1997).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aggression among childre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3, 589-600.
Gnaulati, E., & Heine, B. J.(2001). 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1), 59-70.
Halpen, T. L.(1994). A constructive-development approach to wonem’s identity formation in early adulthood:A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theor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DAOAACNN86282.
Hatch, J. A. & Wisniews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Eds.). Washington,D. C.: The Falmer Press.
Hazler, R. J.(1998). Promoting personal investment in systemic approaches to school violence. Education, 1(119), 222-232.
Hoover, J., & Hazler, R.(1991)Bullies and victim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5, 212-220.
Jordan, J.V.(1991a). Empathy and self boundaries .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pp.67-80).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Jordan, J.V.(1991b). The meaning of mutuality.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pp.81-96).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Jordan, J.V.(1997).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women’s development. In Jordan, J. V.(Eds). Women’s Growth in Diversity More Writing from the Stone Center.P50-73.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1999).Narrative Research :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CA:Sage.
Linder, J. R., Crick, N. R., & Collons, A.(2000).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in young adul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Associations with perceptions of parent , pe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Social Development, 11(1), 69-86.
Marcia, J.E.(1980).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Eds.),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pp.159-187).New York: John Wiley.
Miller, J.B.(1991).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ense of self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pp.11-26).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Olweus, D.(1978). Aggression in Schools: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Washington, DC:Hemisphere.
Olweus, D.(1991). Bull/victim problems among school children: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Rubin, I., & Pepler, D.(Ed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pp.411-447). Hillsdale, NJ:Erlbaum.
Olweus, D.(1993a). Bullying in schools: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Blackwell.
Olweus, D.(1993b). Bullying on the playground:the role of victimization. In:Hart, C.(ED.)Children on Playgrounds. New York:SUNNY Press.
Olweus, D.(1994). Annotation:Bullying at school: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5, 1171-1190.
Owens, L., Sshute, R., & Slee, P.(2000). ”Guess what I just heard!” Indirect aggression among teenager girls in Australia. Aggression Behavior, 26, 67-83.
Owens, L., Slee, P. & Shute, R.(2000). ”It hurts a hell of a lot...” The effects of indirect aggression on teenage girl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1(4), 359-376.
Peterson, R. L.(2001).Creating school climates that prevent school violence. The Social Study, 92(4),167-175.
Rigby, K., & Slee, P. T.(1991). Bullying among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Reported behavior and attitudes toward victim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1(5), 615-628.
Rigby, K., & Slee, P. T.(1992). Dimens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mong Australian children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3, 33-42.
Sharp, S., & Smith, P. K.(1991). Bullying in UK schools:the DES Sheffield bullying project.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77, 47-55.
Sharp, S., & Smith, P. K.(1994).Tackling Bullying in Your School-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teachers. New York:Routledge.
Siann, G., Callaghan, M., Lokchart, R.,  & Rawson, L.(1993). Bully:Teachers’views and school effects. Educational Studies, 19(3), 307-321.
Slee, P. T.(1994). Situational and inter personal correlates of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peer victimization.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5(2), 97-107.
Slee, P. T.(1995). Peer victimiz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 among Australia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 57-62.
Slee, P. T., & Rigby, K.(1993a).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s self appraisal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bullying experience.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3(4), 273-282.
Slee, P. T., & Rigby, K.(1993b).The relationship of Eysenck’s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self-esteem to bully-victim behavior in Australian schoolboy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 371-373.
Surrey, J. L.(1991). The “self–in-relation”: A Theory of Women’s Development. I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 Surrey, J. L.(Eds.).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Writing from Stone Center (pp.51-66).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Whitney I., & Smith, P.(1993). A survey of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ullying in junior/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 35(1), 3-25.
Xie, H., Cairns, B. D., & Carins, R. B.(2002).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ggression and physical aggression:A narrativ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Aggression Behavior, 28, 341-35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