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1201900374000
DOI 10.6846/TKU.2019.00748
論文名稱(中文) 核心素養導向在高中國文課程的教學-以課綱核心選文為探討範圍
論文名稱(英文)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and Instruction Plan Writing for Key Competencies -Tak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The Course as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1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林春琪
研究生(英文) Chun-Chi Lin
學號 70201007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1-08
論文頁數 19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周德良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林黛嫚
關鍵字(中) 核心素養
課綱
核心選文
高中國文教學
課綱流變
多元學習
關鍵字(英) Competencies
Course outline
Core selected text
Chines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ourse outline
Diverse learn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核心素養教育,需經由多元的教學活動來建立,而語文學習絕對是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若要透過教育建立學生的核心素養,語文能力便成為學生重要的關鍵能力。本論文欲將古聖先賢的人格風範,與現今教育著重的「核心素養」趨勢兩相交集,尋求核心古文的語文教學,探究其是否能體現目前的教育方向。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就研究動機、問題意識、文獻探討、研究範圍做一闡述。
  第二章<核心素養與國文教學>,透過教學目標與教材教法的理論依據,擇選出適切高中文言文之教學方法論述,針對課綱核心選文之流變做一比較。
  第三章為<高中國文核心選文之閱讀教學>,在此章節中針對高中國文課綱核心選文剖析,透過閱讀教學,提出不同文體的教學方式,協助學生閱讀思考。
  第四章<課綱選文中的核心素養>,論述如何透過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培養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以及高中國文教學的新思維、打破單科教學之藩籬,建立整體性與多元性之學習型態。
  第五章<結論>歸納以上各章之內容,呈現課綱核心選文之國文教學方向,以及教學現場即將面臨之挑戰,皆在此章作一總結。
英文摘要
The key competencies education develops by diverseness of teaching activity processes.In addition,learning in language must have a fundamental key competencies effect on students. If teachers want to develop key competencies for students through education, language ability must become a necessary component for students. The essay aims to intersect the tendency between the ancient personality and the “key competencies” which has been stressed nowadays. In order to discover whether the ancient of core language educ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properly in modern education or not.
 This articl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which expounds research motivation, problem awareness,document investigation and the scope of research.
 Chapter two “Key competencie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Chinese”. Through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aching material method” to choose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 on classical Chines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lso counte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low and change on course outline of core selected text. 
 Chapter three “the Teaching Chinese Course Outline of Core Selected Tex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dissection of core Chinese course outline in high school,bas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s through reading methods and questioning ways. In order to assist students’ reading reflection and express the value of core selected text. 
 Chapter four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Selecting a Course Outline” aims to discourse the way of key competencies for students to foster a real-life scenario by their learning. Furthermore, break through the thinking of individual subject education and create a new thought of Chinese course in high school, to develop a learning type of synthesis and diverseness. 
 Last but not least,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summarizes all chapters of content above, it also displays the dir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of selecting course outline and the challenge of education which teachers are facing with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文獻 6
第三節 核心素養之概念  12
一、「素養」之定義  12
二、「核心素養」之概念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0
第二章 核心素養與國文教學 22
第一節 核心素養與高中國文課程發展  22
第二節 高中國文課程教學目標與教材教法  28
一、高中國文課程教學目標  28
二、高中國文課程教材教法  31
第三節 課綱核心選文之流變48
第三章 高中國文核心選之閱讀教學 54
第一節 高中國文課綱核心選剖析 54
一、高中「文言文」定義  57
二、高中國文文言文選文60
三、高中國文文言文發展脈絡及內容大要  62
第二節、高中國文課綱核心選之閱讀教學  90
一、核心選文體分類及教學法  94
二、小結  152
第四章 課綱選文中的核心素養 154
第一節 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的呼應 154
第二節 核心素養在教學上的展現 160
第三節 核心素養與高中國文教學的新思維 165
一、啟發生命潛能 166
二、陶養生活知能  167
三、促進生涯發展  169
四、涵育公民責任  170
第五章 結論 173
一、學習文言文,是為了解決問題 173
二、跨科學習,打破學習藩籬  174
三、核心素養導向教學,提升教學新思維 175
參考文獻 177
108 課綱參考選文  18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古籍(依時代順序排列)
(漢)司馬遷撰,斐因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項羽本紀》(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2月)。
(漢)《漢書.司馬遷傳第三十二》(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出版),卷62。
(漢)班固:《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卷 75。
(漢)班固著,吳榮曾、劉華祝等注譯:《新譯漢書》第七冊(台北:三民書局,2013年6月20日)。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魏)何晏、(宋)郉昺疏:《論語注疏.公冶長》(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晉)陳壽撰、楊家駱主編:《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舊唐書卷第一百六十.韓愈傳》(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卷74。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宋書.隱逸傳.陶潛傳》(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劉勰著,(清)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3月)。
(梁)劉勰:《文心雕龍.章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第1482冊卷7。
(唐)李善注:《文選》第六冊第五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2014年10月二版二刷)。
(宋)韓愈:《韓愈全集.原道》,文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10 月)。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後集.第十四卷》(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年)。
(元)脫脫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傳》(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明)唐顯悅:<媚幽閣文娛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明)鄭元勛輯《媚幽閣文娛》,明崇禎刻本,《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72冊。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論語.第十六卷.季氏》。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匡謬》(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四部備要》本),卷4。
(清)陳培桂纂輯,詹雅能點校:《淡水廳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台北:遠流出版,2006年6月)。

二、	專書(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尹雪曼:《中國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88 年8 月)。
方炳林:《普通教學法》(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8月)。
毛連塭、陳麗華:《精熟學習法》(台北:心理出版社,1987年)。
王文科:《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
王更生:《中國文學講話》(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98年4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6刷)。
王更生:《國文教學面面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印行,1996年6月)。
王更生:《韓愈散文研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王貞麗:《生活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文化公司,2005年10月)。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教學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年二版)。
王偉編著:《風情百樣蘇東坡》(台北: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3月19日)。
王國維:《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滿銘等著、傅武光主編:《名家論高中國文續編(上)》(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年9月)。
王弼註本:《道德經》(台北:藝文印刷館,2001年5月)。
王雲五主編、張傅元、余梅年著:《明歸震川先生有光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8年8月)。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陶淵明資料彙編(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
台北市華正書局編著:《校訂本中國文學發展史》(1990年7月版)。
田啟文:《台灣古典散文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初版)。
田瑞娟、張聯榮等編:《文言文要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年7 月)。
何澍、Jing-qiu Liu:<設計教學法>,收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七)》(台北市:文景書局)。
吳俊樺等編:《四十篇推薦選文分類解密(下)》(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3月)。
吳樁榮:《應用文》(台北:文京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
呂淑湘:《語文常識》(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1年4月)。
呂晴飛主編:《柳宗元(下)》(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呂晴飛主編:《蘇軾(下)》(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宋裕:《高中國文趣味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6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7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5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台北:洙泗出版社,民國74年11月)。
周一貫:《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寧波:寧波出版社,2001年7月)。
周振甫:《文心雕龍譯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周漢光編:《閱讀與寫作教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5月)。
林進材:《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7月)。
林語堂:《蘇東坡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3年)。
胡懷琛:《中國文學史概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7 月)。
徐公持、吳小如等著:《古代抒情文散文鑑賞集》(台北:國文天地,1989年)。
徐弘縉、姚艾娟、王美珠等人編著:《文言文三十篇大探索》(台北:翰林出版社,102年四月改版)。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 年7 月)。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1》(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10月)。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2》(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10月)。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4》(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10月)。
高博銓:《教學論:理念與實施》(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高雅杰、郝春生、楊國林主編:《應用文寫作.第一章應用文概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高廣孚:《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初版)。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張添洲:《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
莊萬壽等編撰:《臺灣的文學》(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5月)。
許俊雅:《台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1月)。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9月)。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0月)。
陳光瑩:《臺灣古典詩家洪棄生》(台中:晨星出版公司,2009 年)。
陳邦炎主編:《詞林觀止.上》(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年)。
陳秋瑤:《作文新題型之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9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陳嘉陽:《教育概論》(台中:教甄策略研究中心,2008 年 10 月增訂三版)。
陳滿銘等著、傅武光主編:《名家論高中國文續編(下)》(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年9月)。
陳鐵君、陳文之:《圖解國學常識》(台北:正中書局出版,2009年7月)。
傅正玲:《中國語文能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彭駕騂:《諮商與輔導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年初版)。
曾忠華:《作文津梁》上冊(台北:學人文教出版社,1992年)。
曾祥芹、韓雪屏主編:《閱讀學原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97年)。
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4月)。
黃政傑:《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2007年8月)。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1993年5月)。
楊照:《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台北:時報出版,2016年8月)。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97年6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97年6月)。
廖玉蕙:《中國文學講話.晚明小品》(台北:巨流圖書,1982年)。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等著:《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年1月)。
趙呂甫:《史通新校注》(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8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台北:莊嚴出版社,1991 年1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7月)。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
劉松來:《禮記漫談》(台北:頂淵文化公司,1997年8月)。
《國文教學津梁》(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1990年6月)。
黃光雄編:《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2004年8月)。
鄭垣玲、陳弘偉:《古文三十逆轉勝》(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1月7日)。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1年9月)。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台北:城邦文化,2001年)。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第二版)。
鮑善淳:《怎樣閱讀古文》(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4 年3 月)。
謝冰瑩等注譯:《新譯古文觀止(上)》(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10月)。
謝枋得:《文章軌範》(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台北:臺灣書局,1998年10月)。
魏怡:《散文鑑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1989年)。
譚正璧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局1985年10月)。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9卷。

三、	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余昭閩:<歸有光抒情散文析論>,《中國文化月刊》第231期(1996年6月)。
吳承學、劉湘蘭:<中國古代文體史話──序跋類文體>,《古典文學知識》第2009卷1期,(2009年1月5日)。
吳清山:<研習資訊>,《師苑鐸聲》第28卷第4期(2011年8月)。
林永豐、郭俊呈:<國民核心素養與高中課程發展>,《課程研究》第8卷1期(2013年3月)。
林瑞欽:<價值澄清法的理論分析與實施時應注意事項>,《國教世紀月刊》,第12卷10期(1985年4月)。
邱佳琪:<文本分析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建議──以記敘文為例>,《華文世界》第112期,(2013年12月)。
邱連煌:<價值教育之新方法—價值澄清>,《今日教育》第34期(1978年6月)。
施寬文:<袁宏道遊記探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3期(2011年10月)。
胡伯欣:<文言文閱讀方法教學>,《國文天地》第25 卷11 期(2010 年4 月)。
夏林清:<價值澄清輔導技巧介紹>,《張老師月刊》第1卷6期(1978年)。
高秋鳳:<抒情文教學研究>,《教學與研究》第 17期(1995年6 月5日)。
張一蕃:<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與教育>,《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75 卷(1997年10月14日)。
莊明貞:<敘事研究及其在課程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第130期(2005年2月)。
陳光明:<試論《師說》的議論結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第11卷2期(2000年8月)。
陳佳君:<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篇章結構之特色>,《國文天地》第27卷第10期(2012年3月)。
陳佳宜、楊淑華、黃慧文:<國小中高年級國語文教材事理類說明文學習內涵之探究>,《課程研究》第3卷2期(2008 年3月)。
陳麗華:<精熟學習法的發展及運作>,《淡江學報》第28期(1990年1月)。
黃坤謨:<讓個人秀成為團體舞―協同教學>,《翰林文教雜誌》第7期(2000年1月)。
黃政傑:<論課程目標的建立>,《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84年6月)。
黃美娥:<台灣古典文學史概說>,《台北文獻》第151期(2005年3月)。
劉麗琴、呂錘傾、李坤霖:<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精熟學習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第18期(2008年12月)。
蔡清田:<「素養」的構念與構念重建>,《教育研究月刊》第233期(2013年9月)。
鄭安芸:<司馬遷鴻門宴之篇章結構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5卷6期(2004年4月)。
鄭明娳:<論遊記體散文>,《文訊月刊》第29期(1987年4月)。
謝大寧:<也談國文課綱中的文白比例問題>,《國文天地》第25卷7期(2009年12月)。

四、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五、	報紙、文教雜誌文章
陳芳明:<古典是永遠的現代>,《聯合報》E3版,(2008年9月13日)。
黃坤謨:<讓個人秀成為團體舞―協同教學>,2000年翰林文教雜誌7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手冊》定稿版(2018年4月)。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核心素養工作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2015年7月21日)。

六、	網路資源(依檢索日期先後排序)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
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資訊公開平台(https://ccess.k12ea.gov.tw/)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terms.naer.edu.tw/publishword/5/)
教育部網站(https://ccess.k12ea.gov.tw/)(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5日)
新聞網站(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0-29/101986)
(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5日。)
「漢典」(http://www.zdic.net/z/1d/js/6E90.htm)(檢索日期2018年2月26日。)
國文學科中心-高中國文學習網 (http://chincenter.fg.tp.edu.tw/~learning/classical-04.php?id=138)(檢索日期:2018年3月25日。)
國立台中文華高級中學-文學行腳網(http://203.68.192.3/f2blog/chinese/i)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625.php?Lang=zh-tw)。(檢索日期:2018年4月2日。)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clPpF8/search?mode=basic)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http://literacytw.naer.edu.tw/five.php)
(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
ETtoday 網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07/1006264.htm)
(檢索日期:2019年1月20日)
聯合新聞網 網站(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63238)2
(檢索日期:2019年1月20日。)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