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401200822241400
DOI 10.6846/TKU.2008.00815
論文名稱(中文) 『反分裂國家法』對美中台關係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Anti- Secession laws" influence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 American、Chinese and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李建譽
研究生(英文) Chien-Yu Li
學號 79424017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1-13
論文頁數 19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錫堂
指導教授 - 郭展禮
委員 - 劉瀚宇
委員 - 謝勝義
關鍵字(中) 分裂
國家利益
國家目標
權力
臺灣問題
一個中國
一國兩制
關鍵字(英) Secession
National-Intrests
National-Targets
Power
Taiwan-Problems
One-China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2005年3月14日,中共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國家主席胡錦濤並於當日公佈施行,頓時升高了台海關係的緊張;兩岸關係再度因為此法的制訂而有了新的詮釋與互動規則。「反分裂國家法」最初是以「國家統一法」為思考來醞釀的,從1999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之後,中共的對台工作就始終有學者或是部分技術官僚建議制訂「國家統一法」加以因應,但並沒有立即獲得中共高層的同意。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持續的在兩岸關係上將台灣在統獨光譜上往台獨的方向推進,引起中共對台工作的焦慮。2004年當陳水扁再度連任時,面對這樣的政治局勢,北京對於制訂法律以法律作為統一綱領的作為開始認真思考。
反分裂法在諸多考量下通過,政治影響大於實質影響,兩岸關係也受到此法的公佈而有了新的互動邏輯。反分裂法的制訂,亦嚴重的影響兩岸之關係及台灣人民之情感,勢將波及兩岸之軍事及政策基調,這對兩岸人民之將來,顯然帶來不可預知之變數。 
透過對於反分裂法的的制訂因素由來及條文內容解讀,進而分析「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後對美、「中」、台三方之互動及影響,兼論台灣所可能產生的因應之道。
英文摘要
March 14,2005 the 3rd Whole nation congress conference passed anti-secession law which was also implemented by Chinese premier Hu Jin-tao in the meanwhile. Therefore, tension between cross-strait escalated suddenly and bilateral relation has come to a new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active rules.
In the beginning, anti-secession law was the initiation of The law of National unification. After former president Li Deng-hui who brought forth the concept of Two-country theory in 1999,many bureaucrats as well as scholars have been suggested enacting The law of National unification as the basic guideline toward Taiwan, however, this offer has been not consented by the high level officials of the Beijing authorities immediately. In year 2000, Chen shui-bian was the President elect who has been pushing the status quo of Taiwan toward independence that has aroused the anxiety of PRC government with regard to the stance toward Taiwan. When president Chen was reelected in 2004,the Beijing authorities started to consider to enact a unification guideline to respond the situation.
With many consideration the anti-secession law was passed. The influence from politics is beyond the essence. Thus cross-strait relation is entering a new stage  and having a new mode of mutual interaction due to the enforcement of the law. The enactment of anti-secession law has affected bilateral relation and the emotions of people from both countries which would definitely make a great impact the fundamental of military policy between two countries. This will bring unexpected factors to the future of people in Taiwan and China.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of enacting anti-secession law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levant articles, we can further assess the triangular relation as well as impact between US.、China and Taiwan and how Taiwan could respond to possible influen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基本概念界定       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架構之建立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之內外因素考量16
第一節	內部因素		16
第二節	國際因素		26
第三節	兩岸因素		48
第四節	結語		58
第三章	「反分裂國家法」之內容與解讀  		62
第一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內容		62
第二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解讀		66
第三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內在意涵與目的	79
第四節	結語		87
第四章	「反分裂國家法」對美「中」台關係之影響	89
第一節	「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89
第二節	「反分裂國家法」對美台關係之影響  		111
第三節	「反分裂國家法」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121
第四節	結語		129
第五章	台灣的反應及因應之道		133
第一節	台灣的反應		133
第二節	台灣的因應之道		145
第三節	結語		155
第六章	結論		160
第一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於台灣		161
第二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於中共		164
第三節	「反分裂國家法」之於美國		171
第四節	總結		174
參考文獻
壹、專書:
一、中文部分
1.	丁樹範編,中共大趨勢:2003-2004(台北: 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	三軍大學,軍事革命與2010年後台海戰略評估(龍潭:三軍大學印行,民國88年)。
3.	上海社會科學院民主政治研究中心編,中共政治發展近程(2005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4.	上海社會科學院民主政治研究中心編,中共政治發展近程(2004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5.	王銘義,對話與對抗 台灣與中共的政治較量(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20日)。
6.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89年)。
7.	王凱、里士,21世紀陸戰(西安:未來出版社,1999年) 
8.	王厚卿、張興亞。戰役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9.	王銘義,對話與對抗 台灣與中共的政治較量(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20日)。
10.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1.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2.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3.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4.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2004年:中共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 社會科學文文獻出版社,2004年)
15.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2005年:中共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 社會科學文文獻出版社,2005年)
16.	朱延智,危機處理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幼獅,民國89年)
17.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 (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2月)
18.	李樹直、郭濱合著,十六大與未來中共(北京: 中共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19.	何清漣,中共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0.	宋國誠,中國大陸跨世紀綜合國力—公元1990-2020年(台北:安華,1996年)
21.	易博君,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2月)。
22.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9月)。
23.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6版)。
24.	金觀濤、劉青峰,中共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共政治文化的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25.	孟樵,探索中共二十一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出版,2001年)
26.	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27.	施哲雄主編,發現當代中共(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8.	紀欣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大震撼(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4月20日)
29.	張五岳,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3年7月)
30.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3年3月)
31.	寇健文,中共政治菁英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3月)
32.	章念馳,2005,「台獨時間表」極具危險性(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4月)
33.	楊中美,中共新領袖-胡錦濤(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34.	趙小芒、鄧運、周炳欽,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2月)
35.	潘錫堂,兩岸關係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7月)
36.	潘錫堂,中共外交與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2月)
37.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4年9月)
38.	鄭永年,中共共產黨的轉型及其執政能力(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國情報告)(北京,第627、628期,2004年9月)
39.	鄭端耀,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2005年度評估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台北,2005年)
40.	鄭端耀,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2006年度評估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台北,2006年)

二、英文譯書
1.	Powell,Collin L.Interview With Anthony Yuen of Phoenix TV(the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U.S. Department of State,October 25,2004)
2.	何大明譯,黎友安(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長城與空城計(台北:麥田,民國88年)
3.	肖歡容、張梅譯,美國學者解讀中共安全(北京:新華,2001年)
4.	林添貴譯,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公司,民國87年)
5.	高一中譯,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指南(台北:史政編譯局,2001年)
6.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夏拉帕克(Shlapak,David A.)、奧雷斯基(Orletsky, David T.)、威爾遜(Wilson, Barry A.),恐佈的海峽?中台對抗的軍事問題與美國的政策選擇(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
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史懷尼(Michael D. Swaine),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台北:譯者印行,民國88年)
8.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馬修(Lloyd J. Matthews),挑戰美國:美國會被打敗嗎?(台北:譯者印行,民國88年)
9.	葛雷(Gray, Colin S.)。核子時代的地緣政治(The Geopolitics of the Nuclear Era)(台北:史政編譯局,1981年)

貳、期刊論文:
一、期刊
1.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年12月)。
2.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臺灣同胞百問解答(北京:華藝出版社,2000年2月)。
3.	「反分裂國家法」及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年)。
4.	「反分裂國家法的精準解讀」,中國評論 (香港),2005年4月號。
5.	汪曙申,『從美國處理「反分裂國家法」的態度看其台海政策』,台灣週刊,2005年3月4日。
6.	宋學文.蔡佳恬.『「維持現狀」之決策及其發展:(3+1)i 模型的決策分析』(國立國父紀念館圖書與出版,第17期,2006年5月16日)
7.	吳新興,「從『一個中國』到『特殊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大政策之分析,政策月刊,第51期,1999年10月。
8.	沈有忠,「反分裂國家法」下的美「中」台賽局與台灣的政治競爭,2005年「知青新思維 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9.	周志懷,『「反分裂國家法」與新時期大陸對台政策』,台灣研究(北京),2005年第2期,2005年4月。
10.	周繼祥,「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挑戰與對策」,立法院院聞月刊,第33卷,第4期,台北,民國94年4月。
11.	胡鞍鋼,「中共崛起:歷史軌跡與大戰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2005年3月。
12.	「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四點意見」,解放軍報 (北京,2005年3月5日 )。
13.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1992年3月)。
14.	張五岳,「反分裂法後的兩岸關係」,和平論壇網,反分裂法之反思:國際與兩岸研討會,2006年3月2日。
15.	張五岳,「中共「兩會」各項報告透露之意涵及其之觀察」中共研究(臺北),第39卷第3期, 民國94年3月。
16.	黃昆輝,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1991年12月)。
17.	黃清賢,「從反分裂國家法看全球化下的兩岸關係」(國立國父紀念館圖書與出版,第17期,2006年5月16日)。
18.	「從『反分裂家法』解析中共對台戰略布局」,國防雜誌,第20卷第11期
19.	童振源、陳碩廷,「九二共識的形成、實踐與瓦解」,展望與探索月刊(台北,第12期,2004年12月)。
20.	徐斯儉.「反分裂法後的兩岸內部情勢」.和平論壇網,座談會論文集,95年3月。
21.	曾建元、彭艾喬,「反分裂法陰影下的台灣憲政改造與法律反制」,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2.	阮銘,「立法統一台灣的娛樂性」,開放雜誌(香港,2005年)
23.	楊念祖,「反分裂法後的國際情勢」,和平論壇,座談會論文集,94年8月。
24.	郝培芝,「反分裂法與兩岸關係:國際面向的分析」,和平論壇,2005年5月4日。
25.	楊志誠,「今年下半年兩岸關係發展之展望」,研究通訊, 2005 年第 8 卷第 5 期。
26.	郭天勇,「對中共『反分裂國家法』之研析」,戰略安全研析,中華民國94年5月第1期。
27.	劉德海,中共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影響及我國因應之道專題座談會,(青年日報,94年3月21日第3版)
28.	陳明通,「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圖與影響」,2005年3月12日,反對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座談會。
29.	「搶救台灣-小國處理危機」(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8年)
30.	陳破空,「反分裂法折射各方心態」(北京之春,2005年5月號(總第144期))

二、論文
1.	吳國樑,「特殊國與國關係」對兩岸關係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臺政策(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3.	廖麗珠,中國大陸金融改革之研究(1978-2002年)-金融安全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共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2003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