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7201001442100
DOI 10.6846/TKU.2010.00787
論文名稱(中文) 眷村搬遷至新城居家環境與行為活動場域差異性之探討-【以三重空軍一村搬遷至板橋健華新城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and home environment a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moved to the new village. Give an example of the movement from Stanching air force village to Banciao Xinhua new vill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楊若潁
研究生(英文) Juo-Ying Yang
學號 69736064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5
論文頁數 11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米復國
委員 - 黃瑞茂
委員 - 林靜娟
關鍵字(中) 眷村
眷村文化
凝聚力
居家環境
行為活動場域
新城
關鍵字(英) military community
military culture
cohesion
home environment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new villag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原眷村居民搬遷至新城後的差異性為何?由於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拜訪了三重空軍一村,此眷村面臨了搬遷的問題,陸陸續續居民搬離自己的家園,但是不管是已經搬至新城的居民還是目前還居住在眷村內的居民,他們還是習慣的回到眷村來聊天,促使鄰里關係的維持下去,這樣的關係卻在新城是很難見到的,所以主要是從幾個方向來分析出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找尋出此眷村被保存下來的最大價值,與新城未來是否漸漸可以有眷村那種熱絡與凝聚力的影子。
(一)	從眷村沿革中,了解早期社群結構與居住型態
(二)	藉由三重空軍一村的眷村文化形式了解其居家環境的發展與其活動行為場域
(三)	從三重空軍一村的建築配置型態發展出的後巷文化,找尋出所謂的鄰里關係
(四)	從新環境-新城中去探討出新舊環境的生活品質差異性
(五)	從兩者中的居民活動行為場域的改變試著探討出鄰里關係的發展機率
(六)	眷村是台灣早期社會型態所形成的產物之一,它具有獨特性,因眷村就像一個小型社區一樣,雖然大家來自大陸不同的省份,但經過長時間得相處下,居住與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使得之間的關係漸漸磨合,也越來越像一家人,眷村在平常的時候常出現許多家庭拿著拿手菜到戶外的空間一起分享,每逢過年過節更是熱鬧不已,互相幫忙看家、看小孩的情況也已經習以為常了。加上早期的眷村有著強烈的封閉性,所以一般眷村的居民是不會與外面的社會有所關聯和互動的,所以造成眷村內外是不同的氛圍,眷村的居民也因如此,較常出現在眷村內活動,鄰居見面的機率增加,當然之間產生的互動機率也提高了,所以本研究從眷村搬遷至新城後兩者之間所產生的差異性,來瞭解居民對於居家環境與活動行為的場域轉變後有受到甚麼影響,新城可否建立起屬於眷村的熱絡情景。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and home environment a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moved to the new village. The reason why I decided to research this issue could trace back to the visit to Stanching air force village. At that time, the military community was forced to face the problem of movement, and the residents needed to leave their home successively. However, the residents had left still come back to the military community for the old friends. They are used to come back to chat, and it makes the neighbor relations maintain. Nevertheless, this kind of relation is unusual in the new village. For this reason, I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living environments by several way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the greatest value making the military community be saved. Furthermore, observ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lets the new village have the cohesion and fervor a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I.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living status from the reform of the military community.
II.	Find out the developing of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by knowing the military community culture of Stanching air force village. 
III.	To look for the neighbor relations from the lanes culture which is developed by the building configuration through stanching air force village.
IV.	Discussion on the life quality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environments by the new village.
V.	Attempt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robability of the neighbor relations through the shift of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from the resident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was one of the outcomes which were formed by the early social patterns in Taiwan. It possessed the uniqueness because it is like a small community. Residents from different provinces become as a family owing to live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It is usual to see people share the special dish outdoor, and help each other with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Not to mention the bustling condi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re were intensive closed atmosphere in the early military community, so that made the residents have no Iinteraction with outside society. This situation caused the unequal atmosphere inside and outside. Thus, the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were inside the village. It’s easy to realize that the more opportunities to meet neighbors, the more Iinteractions to gain. For the reason of that situ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sidents when the conduct field activities and home environment change, and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new village to build up the familiar scene a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by the means of telling the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movements from the military community to the new villag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1	研究動機                    2
1-1-2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1-2-1 眷村相關議題                   5
1-2-2 鄰里關係相關議題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3-1 研究方法                       8
1-3-2 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 眷村的變遷
第一節 竹籬笆年代的眷村:眷村文化的形式                    
2-1-1 眷村初期形成概述                11	
2-1-2 眷村社群結構                    16
2-1-3 眷村社區文化                    18
第二節 眷村改建時期的眷村
2-2-1 眷村需改建原因為何              21
2-2-2 眷村更新之方式                  24
2-2-3 眷改時期之案例介紹:大安國宅    26
第三節 《國軍老舊眷村修改條例》後的眷村  28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眷村文化的形式:三重空軍一村      34
第一節 三重空軍一村發展沿革              35
第二節 三重空軍一村之居家環境特性                          
3-2-1 眷村周遭環境之描述              40
3-2-2 眷村區域之公共空間              43
3-2-3 眷村內眷戶之室內居住環境        52
第三節 三重空軍一村行為活動之場域     61
3-3-1 眷村內戶與戶家門口情景          63
3-3-2 眷村後巷場景                    67
3-3-3 眷村內的公共空間                71
第三節 小結:三重空軍一村之特性       76
第四章 搬遷新環境:板橋健華新城 
第一節 板橋健華新城的興建             77
第二節 板橋健華新城之居家環境特性                         
4-2-1 新城周遭環境描述                78
4-2-2 新城公共空間之描述              83
4-2-3 新城室內居住空間之描述環境      88
第三節 板橋健華新城行為活動之場域
4-3-1 新城內半戶外空間之場景          89
4-3-2 新城內公共設施之場景            91
第四節 小結:板橋健華新城之特性       97
第五章 眷村成員從舊眷村搬遷至新城之感受
第一節 眷村居民中五個案例之背景調查            99
第二節 從眷村搬遷至新城中的五個居民個案之看法  107
第三節 從五個個案之看法探討議題                1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6

圖目錄
【圖1-1】四四南村四棟建物保留圖 P06
【圖1-2】四四南村基地現況 P06
【圖1-3】四四南村基地現況 P06
【圖1-8】研究流程 P10
【圖2-1】建造中的空軍眷舍 P12
【圖2-2】全台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 P12
【圖2-3】三重空軍一村—特級房舍 P14
【圖2-4】三重空軍一村—一般眷舍 P14
【圖2-5】眷村入口大門懸掛國旗情景 P19
【圖2-6】大安國宅基地位置 P26
【圖2-7】大安國宅鄰近街廓分析圖 P27
【圖3-1】三重空軍一村新面貌 P35
【圖3-2】三重空軍一村入口 P35
【圖3-3】三重空軍一村改建文化公園構想圖 P36
【圖3-4】相關資料展示 P37
【圖3-5】相關資料展示 P37
【圖3-6】一般民眾體驗眷村生活 P38
【圖3-7】公民願景會議海報 P39
【圖3-8】眷村位置 P40
【圖3-9】眷村與河川關係 P40
【圖3-10】眷村與道路關係 P41
【圖3-11】正義南路現況 P41
【圖3-12】同安東街現況 P41
【圖3-13】光興公園 P42
【圖3-14】中華電信局 P42
【圖3-15】活動中心 P42
【圖3-16】眷村生活圈外移示意圖 P43
【圖3-17】公共空間之社會生產 P46
【圖3-18】眷村內公共空間 P47
【圖3-19】活動廣場 P47
【圖3-20】露天泡茶區(紅色區域) P48
【圖3-21】露天泡茶區 P48
【圖3-22】眷村記憶收發處 P49
【圖3-23】眷村記憶收發處—大門以竹籬圍入口意象 P49
【圖3-24】里民活動中心 P49
【圖3-25】里民活動中心平面 P49
【圖3-26】同安東街後巷 P50
【圖3-27】里民活動中心後巷 P50
【圖3-28】正義南路86 巷後巷 P50
【圖3-29】多元空間型態—做為曬衣場使用 P51
【圖3-30】眷村眷舍型態 P52
【圖3-31】眷村早期斜屋頂示意圖 P53
【圖3-32】早期眷村空間泡泡圖 P53
【圖4-1】健華新城位置圖 P77
【圖4-2】健華新城主要出入口 P77
【圖4-3】主次道路與基地關係 P78
【圖4-4】交通與基地關係圖 P79
【圖4-5】文化路一段車流現象 P79
【圖4-6】住宅使用與基地關係圖 P80
【圖4-7】基地周圍生活圈示意圖 P81
【圖4-8】基地正對面商家 P81
【圖4-9】設施與基地間關係 P82
【圖4-10】基地內景觀式開放中庭 P83
【圖4-11】開放中庭與建物剖面示意圖 P83
【圖4-12】兒童遊戲空間 P84
【圖4-13】活動中心空間 P84
【圖4-14】活動中心內上課情形 P85
【圖4-15】小型球場之使用空間 P85
【圖4-16】騎樓下之使用空間 P86
【圖4-17】騎樓下居民聊天情形 P86
【圖4-18】騎樓空間與開放空間剖面示意圖 P86
【圖5-1】眷村大門主入口 P101
【圖5-2】新城大門主入口 P101
【圖5-3】眷村平面配置 P101
【圖5-4】新城平面配置 P101
【圖5-5】眷村公共空間配置 P102
【圖5-6】新城公共空間配置 P102
【圖5-7】新城植栽舖面配置 P103
【圖5-8】紅色為停車場出入口位置 P103
【圖5-9】紅色為垃圾集中收集處 P103
【圖5-10】垃圾處理間位置 P103
【圖5-11】垃圾處理間現況 P104
表目錄
【表2-1】國防部軍眷業務管理表 P14
【表2-2】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新舊制之差異性 P29
【表2-3】台灣地區眷村住宅政策的變遷表 P33
【表3-1】三重空軍一村歷史發展年表 P38
【表5-1】眷村搬遷前後之比較 P101
【表5-2】五個眷村居民個案之訪談與看法 P107
【圖表3-1】眷村居住空間型態轉變 P54
參考文獻
內政部營建署 
1996,《國民住宅暨關係法規彙編》營建雜誌社。
王玲鈴
2003《眷村改建計畫在新竹市之形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繼新
2006,《即將搬遷的空軍三重一村》北縣SOHOP6-7。
左翔駒
2006《古蹟保存作為一種空間的社會生產-台北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保存運動》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天心 
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前衛出版公司。
何思瞇
2001《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
李俊賢
2004《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碩士論文。
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
2006《空軍三重一村回憶錄》台北縣:空軍三重一村自治會。

邱乾順 
2005《眷村改建服務與居住滿意度之探討—以桃園地區自立新村等五處基地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吳忻怡
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大碩論。
吳佳倫
1997《眷村改建後眷戶社會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莒光新城社區為例》逢甲碩論
林正修
1993《台灣戰後城鄉關係之政治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弘
1995《從提升都市環境品質的觀點探討軍眷村之更新-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靖泰
1999《軍眷村改建國民住宅之環境意義探討 -- 以台北市士林區忠義新城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邵世楨 
2001《國軍老舊眷村改建後居住空間使用調查之研究---以台北縣大鵬華城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柳慧燕
1999《眷改政策下的眷村經驗再重建─兩個改建基地的對照與觀察》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宗瑞 
2004 《眷村改建後中老年人居住者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郭冠麟主編
2005《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輯室。
張瑞昇
1995《台灣眷村社區環境意義之研究:一個邊緣性城市的老舊眷村個案》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珊
1980《台灣軍眷村的社區研究-以合群復興兩村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雲霞
1981《眷村居民我群認同感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羅於陵
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與再界定》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楊長鎮、莊曾嘉主編
2006《認識台灣眷村,1949-2006》台北市,民主進步黨,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
董俊仁
2007a〈建構認同:從眷村保存到三重社造〉《第四屆台北學研討會》。
2007b〈回應歷史,營造家園—「三重市眷村文化園區營造行動」〉《北縣文化》。
漢寶德 1985,《住屋形式與文化》,明文書局。

Rapoport,Amos 1982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nment —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網路資訊
http://lov.vac.gov.tw/Village/Content.aspx?Para=99&Control=1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object&f=7195420&i=12203744&p=18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4%B0%E9%87%8C%E9%97%9C%E4%BF%82
http://ntmvc.cca.gov.tw/develop2-4.htm	
http://www.hometown.org.tw/blog/afsc1/communityAction.do;jsessionid=0926179519A3B9700414A3717D2CBB2A?method=doCommunityView
http://tw.knowledge.yahoo.com/search/search_result?p=%E5%9C%8B%E6%B0%91%E4%BD%8F%E5%AE%8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10-07-31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10-07-31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