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7200813165800
DOI 10.6846/TKU.2008.00793
論文名稱(中文) 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評鑑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merging Science/Techn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邱瑋芸
研究生(英文) Wei-Yun Chiu
學號 69210040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18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熏芳
委員 - 佘曉清
委員 - 黃雅萍
關鍵字(中) 科學教育
課程發展
課程實施
課程評鑑
關鍵字(英) science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行政院國科會科教處為加強科技紮根的工作,在2005年規劃「高中職科學與科技課程研究發展實驗計畫」(簡稱高瞻計畫),強調藉由高中與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的方式,改進高中數理及科技課程的教學品質、強化學生的科學素養、並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工作之樂趣。此計畫積極推動「由下而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擺脫傳統「由上往下」的方式,使教師不再僅是課程教材的使用者,而期望教師能自行主導與發展其學校特色的課程,以減少課程理論與教學實務之間的落差。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一所執行高瞻計畫之高中教師發展與實施學校本位課程之真實,以深度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S高中(化名)教師在發展與實施「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之歷程,包括課程主題、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策略、教學評鑑的訂定與執行等作為與落差,以做為提供課程改進及做為後續創新課程研發的依據。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課程主題之擬定
    S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原訂的課程主題「綠‧手‧機」,為期望以統整環保、動手做與科學三要素的課程為主軸,但在實際「新興科學技術」課程實施時,教師卻只重視科技與動手做的部分。
二、課程目標之訂定
    高瞻計畫課程目標的核心理念為以發展創新的學校本位課程,促進學生學習模式的改變,改進教學現況與培養其主動探究的能力與精神,但在這個期望下S高中在實施「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忽略引導學生進一步的去發現問題的主動探究能力。
三、課程內容之選擇
    國科會高瞻計畫以科學與科技為範疇,期望高中教師能自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因而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其內容的選擇上是以目前政府所推廣的計畫、社會著重的科技,以及選定之教科書內鮮少提及的知識為主,例如奈米、平面顯示器、燃料電池等為主。
四、教學策略之規劃
    S高中教師認為獲得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為學生主動的參與與動手做,因而在其課程規劃中,特別強調實驗操作部分,這顯示S高中教師雖具備探究教學的基本認知與概念,但卻忽略讓學生能主動發現問題,進行推論、預測與分析的機會。
五、課程評鑑之執行
    S高中教師利用教學論壇的發表機會,邀請課程與學科專家,針對四門「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進行形成性評鑑,此外,教師似乎較重視自我學科專業知識的成長,至於學生學習成效的結果與利用並未被廣泛討論,這與理想的課程發展必須兼具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的功能,並期望藉由內、外部人員的溝通、對話與批判,使教師自我釐清課程的優缺點,以提升教師專業知能與課程品質,有所落差,顯示S高中教師對於評鑑的功能與認知,是有待進一步釐清的。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S高中課程發展與實施之建議
(一)建議S高中應統整各科「新興科技」,以落實「綠‧手‧機」課程統整的期望。
(二)建議S高中在課程發展與實施過程中,應加強教師有關課程發展以及課程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的專業知能,方能落實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理想。
二、對S高中教師發展與實施之建議
(一)課程發展前
1、 建議教師在發展課程時,以全球未來發展的角度思考應該培養學生具備什麼樣的知識與技能,而非以台灣目前本地所著重的科技為目標。
2、 建議教師在進行課程發展前,可以先提供學生「新興科學技術」的先備知識,並且讓家長理解「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目的、進行的方式以及學生預期的獲得,以獲得廣泛的支持。
3、 建議教師透過參與專業成長,透過不同教師的經驗分享,增進課程發展與實施以及評鑑的能力。
(二)課程發展後
1、 建議教師在完成課程發展後,可以利用課程評鑑自我檢核表、教師同儕評鑑表或是透過外部專家評鑑,蒐集更多自我改進的文件與證據,除了可用來自我省思專業知能外,並能作為改善課程發展與實施品質的依據。
2、 建議教師在進行課程發展後,透過參與協同成長團體與工作坊的機會,提供課程發展的結果,除可獲得不同學科或他校教師的建議增進自我課程發展與評鑑的能力外,並可作為修正課程的參考。
(三)課程實施前
1、 建議教師在進行課程實施前,可以先提供學生相關的課程知識,使其具備應有的先備知識,以縮短課程講解的時間。
2、 建議教師在進行課程發展前,讓家長理解「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目的、進行方式與學生預期的獲得,以獲得學生與家長的認同。
(四)課程實施後
1、 建議教師在課程實施後,應透過學生的學習成效評量進行自我反思,以改進教學。
2、 建議教師進行專業發展,特別是有關加強學生推論、預測與分析等科學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真正科學探究的素養與能力。
三、對於未來研究建議
(一)可進一步的探究影響課程發展與實施落差之因素。
(二)可進一步針對參與高瞻計畫之所有學校進行課程發展與實施的跨個案研究。
(三)可進一步針對教師之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科學探究學習成效進行研究。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aiwan,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itiated a so called “Project of High Scope” since 2005. It emphasiz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scienc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intended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bottom up”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empowers teachers to work out professional autonomy. Howev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expected that teachers can deeply theorize the purposes of curriculum and actualize their ideal of instruction by themselves. The study applies case study techniques such as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archive analysis to come to a ho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erging science-techn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progress. The study also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gap between realities and ideals from perspectives of five teachers in S High School.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se school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High Scope Project”.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opic of the curriculum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topic decided for S High School was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hands-on/machine”. However in re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by teachers was only emphasized on the techniques of science experiment.
2.  Goal of the curriculum 
    The goal of the curriculum set up by the “High Scope Project” is to promote the science literacy for students, improve the present teaching and cultivate inquiry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when the teachers of S High School implemented the emerging science-techn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y neglect to lead students to inquire the questions actively.
3.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The content selected for the emerging science-technolog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S High School stressed on the current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propos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nd was not covered by the textbook, such as nanometer,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fuel cell.
4.  Teaching strategy
    Hands-on learning was considered by the teachers of S High School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acquiring scientific literacy.  Therefore,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specially emphasized on the science experiment. However, when teachers executed their teaching, for some reasons they did not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inference, forecast and analysis.
5.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ide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uld include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s. But the teachers did not have knowledge on the function of evaluation, and thus only emphasized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growth. They considered to rely on the external experts to conduct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s for them.

    The suggest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or S High School
(1)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should integrate all emerging technology to fulfill the goal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2)  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ol should enha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both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s.
2.  For teachers of S High School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1)  Before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consider cultivating their students with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scientific inquiry.
i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students with fundamental knowledge for emerging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form their parents about the purposes and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i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enhance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ability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2)  After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conduct internal evaluation and external evaluations on their curriculum through checklist.
i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can share publicly the curriculum developed by them to gain the ability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3)  Before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students with prior knowledge on emerging science technology.
i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inform students’ parents to understand the purposes, proces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curriculum.
(4)  After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us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teaching.
ii.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inference, forecast and analysis.
3.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i.  There is ne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affec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i.  There is need to study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 schools granted by “High Scope Project”.
iii.  There is need to investigat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科學教育 8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15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實施與評鑑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程序 37
第三節  研究情境 40
第四節  研究者的角色 47
第五節  資料蒐集的方式 48
第六節  資料的分析 57
第七節  效度的檢核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2
第一節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歷程及作為 62
第二節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歷程及作為 74
第三節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落差 8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結論 92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96
二、英文部份 99
附錄		 	        
附錄一  「新興科學技術」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 101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21
附錄三  第一次教師訪談大綱 122
附錄四  第二次教師訪談大綱 123
附錄五  訪談分析表 124
附錄六  訪談資料分析舉例 125
附錄七  教室觀察記錄分析舉例 127
附錄八  文件分析舉例 129

表次
表2-1-1  科學素養的意涵 12
表2-2-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 15
表2-2-2  Skilbeck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步驟與策略17
表2-2-3  OECD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步驟與策略 19
表2-2-4  蔡清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步驟與策略 21
表2-2-5  黃炳煌課程發展模式之步驟與策略 21
表2-2-6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影響因素與面向 22
表2-3-1  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27
表2-3-2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意涵 29
表3-3-1  研究時程與參與活動 40
表3-3-2  S高中行政、科學與藝能大樓及其樓層介紹 41
表3-3-3  「新興科學技術」課程時間表	43
表3-3-4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課程發展表 43
表3-3-5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課程發展與實施之主要研究參與者	46
表3-5-1  教師深度訪談對象與時間一覽表 48
表3-5-2  教師非正式訪談對象與時間一覽表 49
表3-5-3  相關文件蒐集一覽表 50
表3-5-4  課程發展會議觀察時間一覽表 52
表3-5-5  課程實施觀察時間一覽表 53
表3-6-1  資料形式編碼分類表	57
表3-6-2  研究主題及概念資料編碼分類表 58
表3-6-3  研究使用編碼符號對照表 59
表3-7-1  三角驗證之作法 60
表4-2-1  S高中「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歷程 74
表4-3-1  「新興科學技術」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實施作為比較與說明 80

圖次
圖 2-2-1  Skilbeck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18
圖 2-2-2  OECD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20
圖 3-1-1  互動設計模式 35
圖 3-1-2  設計研究互動模式圖 35
圖 3-1-3  研究架構圖 36
圖 3-2-1  研究流程圖 39
圖 4-1-1  S高中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與實施時程圖 6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方德隆(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培生。
王美芬、熊召弟(2004)。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靜如、蔡瑞芬(2007)。國小教師科學教學基準系列報導(五)。屏東教大科學教育,26,51-6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07)。2003年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結果。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big5.cast.org.cn/gate/big5/app03.cast.org.cn/cms/
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caeac34c8282
江玟均(2006)。探索中的探索:高中科學探究課程發展歷程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子建(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取向。課程與教學季刊,6(3),       
105-128。
吳清山(2002)。問題導向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120。
吳清山(2004)。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坤璋、吳裕益、黃台珠(2005)。科學探究能力測驗的編製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52(2),119-148。
林秀容(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6。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 
林佩璇(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資訊,9(4), 83-96。
林秀美、吳明隆(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因素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7,148-161。
林德成、蘇炳輝(2004)。共識與個人:老師個人課程信念及校本課程發展。載於古鼎儀、甘志強及容萬城(主¬編),教育與課程改革:珠三角地區的適應與發展,(173-183頁)。香港:港澳兒童教育國際協會。
洪楚源(2002):從培養國民科學素養觀點發展科學博物館的展示。科技博物, 6(5),25-35。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理論與問題。高雄:麗文文化。
段曉林、林淑梤(2006)。科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培育之新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52,12-20。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 : 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周梅雀(2005)。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當代教育研究,13(2),177-202。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論文發表於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入課程新世紀(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
國科會高瞻計畫(2005)。95年度計畫概述。2007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highscope.fy.edu.tw/(95)plan-brief-introduction.asp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五南。
郭金嬋(2005)。以ISO9001:2000建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高雄市前鎮區民權國民小學為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專班論文。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游家政(2000)。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準。邁向課程新世紀(十):反省與
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國科會科教處(2006)。科普活動計畫實施作業方案。2007 年 9 月 21 日。取自:http://www.nsc.gov.tw/sci/public4_science_pub95.html。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2001,4(2),頁85-110。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冠學。
張嘉雲(2005)。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芳懿(2006)。課程概念重建的發展與爭議─兼論其在課程理解典範之重要性。師大學報,51(2),195-21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文典(2003)。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學習成就—科學素養的評量。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基礎研習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陳美如、郭昭佑(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台北:五南。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台北:五南。
陳政帆(2006)。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中之科學自信心、價值觀分析。科學教育月刊,291,2-10。
陳美如(2006)。教師的課程理解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29(2),55-82。
陳美如(2007)。從「理解」看見「課程理解」。教育研究月刊,7,126-132。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炳煌(1994)。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台北:心理。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書局。
黃台珠(2006)。科學教師教學碩士班的師資培育專業成長:由一個國中生物教師的專業成長談起。教育研究月刊,152,32-44。
黃翎斐、胡瑞萍(2006)。論證與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務。科學教育月刊,292,15-28。
黃馨萱、陳美妤、張永達(2006年12月)。課室活動對國中學生科學學習興趣的影響。載於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廖俊臣、鄭慧娟(2005)。拜會JST、日本國家教育政策研究院及觀摩2005 年愛知博覽會出國報告。取自:open 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站,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402157,2007/10/21。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蔡秉辰、靳知勤(2004)。藉情境學習提昇民眾科學素養:以科學博物館教育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8(2),65-74. 
潘慧玲(2003)。從學校評鑑談到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北縣教育,46,32-36。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 
    (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 239-168。
熊同鑫(2006)。國小低年級學童科學素養培養之教學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鍾仁(1987)。科學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35。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劉玉玲(2005)。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新文京。
謝甫佩、洪振方(2004)。國小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課程設計及實施成果之個案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9(2),61-86。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份
Brady, L. (199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nd ed). Sydney: Prentice Hall.
Barton, D. (1994). Literac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logy of written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Colburn, A. & Bianchini, J. A. (2000). Teach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rough inquiry to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 A tale of science resear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2), 177-209.
DeBoer, G. E. (2000). Scientific literacy: Another look at it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6), 582-601.
Garaway, G. B. (1995).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1, 85-10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al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elson, G. (1999). Science literacy for all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7(2), 14-17.
Yager, R. E. (1985). In defense of defining science education as the science/society interface. Science Education, 69(2), 143-14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