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7200721392800
DOI 10.6846/TKU.2007.00708
論文名稱(中文) 二O O五臺灣「三合一」選舉後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調整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aiwan’s Three-in-One Election and the Fixing Statement on China Policy have been Made the Great Changed by Mr.Chen Shui-Bain’s Governmen after Elec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何公韜
研究生(英文) Kung-Tao Ho
學號 7932402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3
論文頁數 18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錫堂
委員 - 李光大
委員 - 劉瀚宇
關鍵字(中) 「三合一」選舉
大陸政策
九二共識
「終統」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關鍵字(英) Three-in-One Election
China Policy
Changed
termin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第一部份,研究生將就所觀察的政策背景與整理出的初步資料來陳述研究的動機,主要是在三合一選舉前後民意所表現出對政府改善經濟不力、官僚弊案連連、兩岸關係不安的情況下,在三合一選舉時,對民進黨執政團隊做了一次政策的期中檢驗,結果顯示民進黨政府的施政確實影響了此一選舉,對此政府勢必對此加以因應。
再者,假設民進黨政府勢將在未來,特別是攸關於國家定位與發展的兩岸關係優先進行調整,據以主導未來發展,研究生擬以「大小政治實體」分析途徑與「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決策分析」途徑來檢視政府的政策產出與調整,期能對於未來政策的發展提供一系統化與概念化的陳述,以玆觀察者參考與討論之研究資料與依據。
第二部分,將透過相關專家對於決策理論的探討與研究,提供一建構當前政府大陸政策決策之論述依據。在理論探討與比較之後,擇其與當前政府決策模式類似者來作為觀察與資料分析的工具,並且推論出當前政府決策可能的決策模式以及未來可能的政策方向。因此,本章的重點在於多方地搜羅相關的理論依據,並加以比較分析,找尋出切適於觀察政府決策的模式;除此,也希望藉由模式的建立與觀察,找尋出決策上的盲點與疏漏之處,以供論文研究建議。
第三部份,我們首先探討三合一選舉的意義,政府決定此一選舉形式改變的背景因素;其次,將分析陳水扁總統所屬的民進黨在此一選舉敗選的因素,並著重於兩岸關係所影響的層面。最後,總結前兩者的分析結果,歸納推演出陳水扁政府未來在大陸政策上所可能有的調整與其意涵。主要關注的政策發展以政治與經濟議題為主。
選後,陳水扁政府在大陸政策上,政治層面所做的重要調整首推宣佈廢除國家統一委員會與國家統一綱領。在此一構想提出時,立刻引起國內外包括美、中共、日本等國家的高度關注,然而在內外施壓的情況下,陳水扁總統仍然堅持力行此一政策,最後以「終止」字眼取代「廢止」的形式作結。在陳水扁總統年初宣示將在未來一年做對的事,轉身之間,即推出了此一震驚國內外的政治議題,並以極大的決心予以通過,則此必然非即興之作。然而,此一作為,與其對大陸政策的調整有何關聯,具有何種意涵,以及其未來可能的發展,研究生將從國外(主要以美中「台」關係、中共對台政策為主)、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國家安全形勢、統獨的認同)、以及決策者的心理途徑加以分析。
二O O O年,陳水扁總統就任之初,宣示未來執政將走所謂的「新中間路線」,因此,其執政初期在大陸經貿關係持續加強對台影響與國內經濟發展緩慢之際,在二O O O年底召開了跨黨派與集產官學界各方的經發會,會後確定了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因應兩岸經貿與國內經濟發展。然而,在政策執行多年後,兩岸經貿關係非但不因政策管制而減緩對大陸傾斜,反倒因管制措施的漏洞,更加速了兩岸經貿之依存,一方面政府當局警覺情況發展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企業團體對於政府的管制措施亦多有怨言,兩岸經貿問題至今仍是政府與業界之間爭論的焦點;二O O五年底,台灣的「三合一選舉」結束,輿論將民進黨敗選原因歸納於執政上的弊病,然而,從政黨施政取向來看,亦呈現出民意對於政府經濟發展不力、而政治動作頻頻的不滿。從二O O五年十月十二日「瑞士銀行亞洲經濟師」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發表的「困境中的台灣」的研究報告,他指出目前看來中國是台灣未來的唯一希望,包括各項投資與建設數據都顯示中國正在興起,改善兩岸關係,是改善台灣經濟環境最重要的管道。實則,當前國內的發展癥結在於經濟上面臨瓶頸,此時大陸市場所造成的「磁吸效應」是問題的關鍵之一,就此而論,陳水扁總統於選後不久的「元旦談話」,即作出選後的政策調,首先即針對兩岸經貿議題將行之有年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調整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實則突顯出兩岸的經貿因素在國內政策上的影響更是日益提昇。
結論的部分,綜合前面各章節所論述與歸納的重點,演繹出陳水扁政府於三合一選舉後政策調整背後可能的決策因素與決策思維;其次,針對政策調整的部分作出簡單的評估,最後綜整研究心得提出幾點成果,以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英文摘要
After the election and on the China policy of Chen Shui-Bian government, the major adjustment made on the political level was announcement of abo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 Committee and the National Unification Outline. Upon presentation of this thinking, high concern was rai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ectors including countries like USA, China and Japan etc. However, even under pressur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President Chen still insisted to implement this policy and finally this was concluded in the form of using the wording of “termination” to replace “abolishment”. When President Chen declar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that he would do the right thing in the coming one year, however, he brought out this political issue that shocked both in the country and abroad in one turn instead and he passed it with extreme determination and this was not an impromptu work..
In the year 2000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declared that the future ruling would be the so called “new middle route”. Therefore, in the beginning of his ruling 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ontinued its enhancement on the effect on Taiwan and at the time wh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lowed down, at the end of 2000, the cross party economic and industry meeting was convened together with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After the meeting, the “active liberation, effective management” was confirmed to cope with the economic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straits and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nd of 2005, the “three-in-one election” in Taiwan ended and the public opinion summed up the reason of the failure in the election of the DPP was the malpractice in the ruling. However, looking from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 party ruling, it also revealed that the public opinion was dissatisfied with bad effort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requent political actions. From the research report on “Taiwan in difficulty” published by Jonathan Anderson on October 12, 2005 who was the “Asian Economist of Bank of Switzerland”, he pointed out that it seemed that China was the only hope for Taiwan at present. Various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data revealed that China was emerging and improve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straits w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aiwan. 
In fact, the development crucial point in the country was because the economy was facing a bottleneck and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was the “magnetic effect” caused by the China market. Based on this to discuss, the ‘new year talk” by President Chen who was being elected not too long made the tone of the policy after the election that first of all, the “active liberation, effective management” that was exercised for years aiming a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issue of the two straits would be adjusted as “active management, effective liberation”. Substantially this manifest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factor of the two straits on domestic policy increased from day to day.
For the conclus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various chapters and sections and the summarized major point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deduce the possible decision factor and decision thinking at the back of the policy adjustment of the Chen Shui-Bian government after the three-in-one election. Secondary, simple evalua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policy adjustment. A few results are presented after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gains that can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基本概念之界定	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分析架構	10

第二章 扁政府大陸政策的決策過程	12
第一節 理論探討	12
第二節 扁政府大陸政策之決策模式	18
第三節 扁政府大陸政策之作為	34

第三章 台灣「三合一」選後扁政府大陸政策的調整	48
第一節 台灣「三合一」選舉之背景說明	49
第二節 民進黨敗選之主要因素探討	60
第三節 「三合一」選舉結果之評析	71

第四章 「終統」後扁政府的兩岸政治政策	80
第一節 「終統」議題及其背景因素	81
第二節 「終統」後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96
第三節 「終統」後對扁政府兩岸政治政策的影響	101

第五章 「終統」後扁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111
第一節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經貿政策調整之背景因素	112
第二節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調整下之兩岸經貿政策配套措施	131
第三節 「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調整後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	141

第六章 結論       16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3
第三節 後續研究   178

參考書目          181
圖表目錄
圖一之ㄧ、研究分析架構圖      11
圖二之ㄧ、民進黨大陸決策示意圖      22
圖二之二、台灣人民進入大陸地區人次統計圖      30
圖二之三、兩岸信件往來數量統計圖(1988-2002)      31
圖二之四、兩岸來去電話量統計圖(1989-2002)     31
圖三之ㄧ、第15屆鄉鎮(市)長選舉各政黨得票概況圖     52
圖三之二、歷屆縣市長選舉各政黨得票率走勢圖      53
圖三之三、縣市議員選舉各政黨得票概況圖      54
圖三之四、歷屆縣市議員選舉各政黨得票率走勢圖      54
圖三之五、第15屆鄉(鎮、市)長選舉各政黨得票統計表     55
圖三之六、第15屆鄉鎮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率走勢圖     56
圖三之七、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布圖      66
圖三之八、2005三合一縣市長大選藍綠政治版圖     73
圖四之ㄧ、台灣民眾/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圖     87
圖五之ㄧ、對大陸投資佔我國對外投資比重成長曲線圖     126
圖五之二、我國赴大陸投資案件成長曲線圖     126
圖五之三、兩岸貿易成長趨勢圖      140
圖五之四、我國進出口貿易對大陸市場之依賴程度示意圖     141
圖五之五、台灣對大陸與美國出口依存度      158
圖五之六、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與全球順差趨勢     159
圖五之七、台灣與韓國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佔率成長曲線圖    161
圖五之八、台灣與韓國大陸實際投資金額     162
表二之ㄧ、兩岸關係研究分析層次示意圖      14
表二之二、公共政策研究分析示意圖      14
表二之三、民進黨各時期兩岸關係主要論述表      17
表二之四、我國各時期政府之兩岸政策內容分析表     19
表二之五、民進黨派系大陸政策主張焦點議題歧異分類比較     24
表二之六、台灣與主要國家(地區)貿易金額統計表      29
表二之七、美國針對陳水扁總統關於四不一沒有的相關回應     35
表二之八、九十一年度民眾對陳總統「一邊一國論」的看法     37
表三之ㄧ、第15屆鄉鎮(市)長選舉各政黨得票統計表      52
表三之二、縣市議員選舉各政黨得票統計表      53
表三之三、第15屆鄉(鎮、市)長選舉各政黨得票統計表      55
表三之四、三合一選舉各黨得票暨得票率統計表      56
表三之五、2000年迄今歷次選舉各政黨得票率彙整表      57
表三之六、各縣市國民黨縣(市)長當選人      72
表四之ㄧ、近十年來台商投資概況圖      86
表四之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於憲改的觀點比較      90
表四之三、2004年後,陳水扁對兩岸關係的認知      94
表四之四、陳水扁總統聲望(滿意度)趨勢表       97
表四之五、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談話與文獻彙整表       105
表五之ㄧ、兩岸經貿政策調整因素彙整表   115
表五之二、「積極開放、有放管理」政策學界論析一覽表  120
表五之三、「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官方論析一覽表  121
表五之四、「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產業界論析一覽表121
表五之五、陳水扁政府兩岸經貿政策論述一覽表          125
表五之六、台商赴大陸投資統計表                      125
表五之七、我國財政指標一覽表                        134
表五之八、「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相關配套措施議題一覽表148
表五之九、東亞國家對中國大陸及香港、日本出口依存度一覽表153
表五之十、現行廠商赴大陸投資金額限制表      154
表五之十一、赴大陸投資審查機制比較      16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1.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2年) 。
2.中共對台政策及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1996年) 。
3.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7年4月)。
4.包宗和,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
5.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9 月)。
6.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2004年3月,初版)。
7.李大維,「李登輝時期大陸政策之研究」,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6年4月再版)。
8.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4月)。
9.吳玉山,「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2004年3月,初版)。
10.邱昌泰著,「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 年)。
11.林中斌,以智取勝(台北:全球防衛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
12.林基源,決策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7月)。
13.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6年3月二版) 。
14.邵宗海,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1年11月)。
15.陳水扁,相信臺灣 : 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年2月)。
16.張五岳等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2003年7月) 。
17.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11月)。
18.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8月)。
19.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年6月)。
20.陳益生,「決策與科學」,決策偏誤之研究(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年月)。
21.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9月)。
22.Andrew Heywood,楊日青等譯,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年,3月)。
23.潘錫堂,中共外交與兩岸關係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4月) 。
24.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第二版) 。
25.潘錫堂,「三合一選後的兩岸關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第二版)。
26.潘錫堂,「釋善意卻否定『九二共識』難復談」,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 (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3月,第二版)。
   ﹝二﹞、學術論文
1.王文賢,大陸政策的經濟與社會基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4月)。
2.王耀慶,民進黨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政策變數影響之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3.杜鴻程,政黨輪替後的兩岸關係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4.政源旺,陳水扁總統之兩岸政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5.段緯宇,2005年台灣省首次基層三合一選舉對縣議員選舉中樁腳影響之研究─ 台中縣第七選區〈大里市、霧峰鄉〉個案分析(彰化:大葉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
6.徐銘謙,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7.黃亮文,理性決策之研究(台北:國防管理學院決策科學研究所,1999年6月)。
8.黃靖麟,「族群意識、統獨立場對選民行為的影響」,一九九四年與一九九八年台北市市長選舉比較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9.黃銘仁,小布希時期美中台三角關係-從新現實主義角度研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0.郭文君,決策偏誤之研究(台北: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6月)。
11.趙世芳,對外關係影響國內選舉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論文, 2002年6月)。
12.衛民,主權爭議下之兩岸經貿政策(1990-2000)—戒急用忍政策之新制度分析,(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暨政策系,博士論文,2001年7月)。
13.鄭明德,民進黨派系政治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三)、期刊
1.中國評論(香港),2006年2月。
2.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12期,1990年5月 。
3.投資中國(台北),第75期,2000年5月。
4.海峽評論(台北),2006年1月。
5.商業週刊(台北),2005年3月。
6.國政評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5年4月。
7.國家政策論壇(台北),第1卷,第2期,2001年4月。
8.遠景季刊(台北),第1卷,第3期1990年7月。
9.研究通訊(台北),第7卷,第5期,2000年7月。
(四)、報紙
1、人民日報(北京)
2、大紀元時報(台北)
3、中央日報(台北)
4、中央通訊社(台北)
5、中國時報(台北)
6、中國新聞社(北京)
7、中華日報(台南)
8、工商時報(台北)
9、文匯報(香港)
10、大公報(香港)
11、自由時報(台北)
12、民生報(台北)
13、民眾日報(台北)
14、經濟日報(台北)
15、解放軍報(北京)
16、聯合報(台北)
17、蘋果日報(台北)
﹝五﹞、網路資料
1、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2、東森新聞網:http://www.ettoday.com/
3、海基會:http://www.sef.org.tw/ 
4、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 
5、遠景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tw/
6、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
7、TVBS民調中心。http://www.tvbs.com.tw

二、英文部份
(一)、專書
1.Anderson, James.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4.)
2.Downs Anthony,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Harper & Row, 1957)。
3.Boulder, 2003 Campaigns and Elections: American Style. (Colorado: Westview, forthcoming 2nd ed. 2003)。
4.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5.Cho, Linda and Ramon, H. Myers. The Divided China Problem; Conflict Avoidance and Res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Hover Institution . 2000)。
6.Chia, Carolyn ads. 2000. Rel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Hover Institution. Connecticut, 1996.)。
7.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65.)。
8.Jackson, John 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2002)。
9.Wu Yu-shan, the Workshop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August 21-22, 1998.)。

(二)、期刊論文
1.Grieco, Joseph M.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itutionalism?”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 Summer,1988。
2.Su, Chi “The Internation Relat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1990's”, Issue and Studies, Vol. 29, No. 9, September 1993。
3.Wu, Yu-shan. 1994. "Mainland China's Economic Policy TowardTaiwan: Economic Needs or Unification Scheme." Issues andStudies ,Vol.30,No.9。
4.Wu, Yu-shan. 1999. "Taiwanese Election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MainlandPolicyinFlux.",AsianSurvey,Vol.39,No.4。
5.Wu, Yu-shan.. "Moving towards the Center: Taiwan'sPublic
Opinion and Mainland Policy in Shif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8,Vancouve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