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7200710403500
DOI 10.6846/TKU.2007.00693
論文名稱(中文) 學術書寫中的愛情知識建構─ 以社會科學學門的碩士論文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struction of Love Knowledge In Academic Writings─ Illustrated by Dissertations of 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王欣祺
研究生(英文) Hsin-Chi Wang
學號 69308017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7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林靜伶
委員 - 楊明昱
關鍵字(中) 學術書寫;學門;建構;知識/權力;社會互動
關鍵字(英) academic wri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 knowledge/power, social interac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關心的是,當愛情進入到學術書寫中會被型塑為什麼理性的樣貌,即我們關心研究者會使用怎樣的書寫模式來建構學術書寫的真實性。我們採用的理論視野是將學術書寫視為一種集體的社群合作。在這樣的問題意識之下,本研究選擇社會科學學門的碩士論文來分析論文的語言機制,我們欲了解研究者如何將自己的論文定位為一篇被學術社群認可的學術書寫,並建構了怎樣的愛情知識。

    本研究著重探討的是根據論文的三個部份,首先是問題意識,接著是學門傳統(理論與方法的使用),最後是研究者身分的建立。本研究將目前研究愛情的碩士論文區分為三種主要的書寫立場以進行分析,三種立場分別是:將書寫視為一種社會改革、將書寫視為一種客觀探測、將書寫視為一種人文關懷。

從這三種立場的探究可知,研究者書寫愛情的過程包含整個學門的互動與合作,並且,愛情知識的生產涉及一種權力的運作。依此,我們不能不正視學門在生產知識上的權力關係。
英文摘要
What the research concerns about the most in this research is what looks like when ‘love’ enter academic writing. We propose to analyze what writing ways researchers adopt to construct the reality of academic writing.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interaction to analyze academic writing. As a result, we choose dissertations of 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s to analyze the linguistic mechanism of those dissertat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how the researcher positions himself and his dissertation to be accept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concern what love knowledge the researcher constructs.

   This study emphasizes on three sections in the dissertations:First, we analyze research questions. Second, we analyze the tradition of discipline(the adoption of theory and method).Third, we analyze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distinguishes three writing positions, including writing, as a social improvement, writing, as an objective exploration, writing, as a humane concern. 

   This study examine three positions to distinguish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writing as a collective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production of love knowledge infers that the academic writing covers ground power operation. We can not neglect the force the knowledge of academic writ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與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學術書寫建構知識與門內漢                            9
第一節	語言建構真實                                        9
第二節	學術書寫與權力                                      14
第三節	建構門內漢                                          27

第三章	研究對象與分析步驟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3
第二節	研究策略與步驟                                      38
                            
第四章	建構學術知識:三種愛情研究,三種書寫立場            41
第一節	書寫,作為一種社會改革                              42
第二節	書寫,作為一種客觀探測                              56
第三節	書寫,作為一種人文關懷                              72

第五章	愛情研究的知識與權力                                86
第一節	愛情在學術書寫中的樣貌                              87                             
第二節	愛情知識與權力運作                                  99
第三節	愛情知識與研究者自我                                106

第六章	結論                                                114
第一節	建構愛情研究的書寫立場                              115
第二節	學術書寫的知識與權力                                118

附錄一                              123
參考書目                                                   12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于治中(1991)。〈正文、性別、意識形態-克麗絲特娃的解析符號學〉,《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正中出版。頁206–225。
方念萱(2001)。〈書寫是最好的再現策略?從備忘錄書寫說起〉。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panel論文。香港。
王宜燕(2006)。「研究者」的脈絡化觀點:再思考學術研究報告何以自「我」設限〉。200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
王道還等譯(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原書Kuhn, T.[197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五南。(原書:W. Lawrence Neuman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江政寬(2001)。〈歷史、虛構與敘事論述:論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與大歷史對話:黃仁宇研討會。台北。
吳昭儀(2003)。《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平(2005)。〈以中觀的觀點空去社會學理論中的二元論與實體論〉,《人文社會科學的邏輯》。台北:松慧文化。頁221-268。
林子銘(1999)。《研究生論文成功指引:學術生涯的規劃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
林靜伶(2001)。〈學術書寫中的理性與感性〉。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panel論文。香港。
林靜宜(2004)。《聽見愛情在流行音樂之呢喃—台灣高中生愛情觀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紫穎譯(1996)。《病態互依症候群》。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書Mellody, P. Wells-Miller, A., Miller, K.J. [1989] . Facing Codependence: What it is, Where it Comes From, How it Sabotages our Liv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南方朔(2000)。《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台北:大田出版。
施文玲(2004)。〈初探社會科學哲學之研究典範〉,《國教輔導》,34(4),42-47。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慧君(2001)。〈沒有書寫,無以紀律—學術書寫的反思〉。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panel論文。香港。
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紀慧君(2003b)。《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紹嘉(2001)。〈我在你的現場:學術書寫之為一種敘事的探索與可能〉。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panel論文。香港。
胡紹嘉(2002)。《書寫與行動-九0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的態度轉折及其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2。
孫偉平譯(1999)。《赫爾》。台北:東大。(原書 R.M. Hare [1963] . Freedom and Rea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孫雍君譯(1999)。《書寫生物學: 科學知識的社會建構文本》江西:教育出版社。(原書Myers, G. [1990b] . Writing biology: Text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M].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出版社。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7)。〈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 59–83。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景智譯(1993)。《索緒爾》。台北:桂冠。(原書:Jonathan Culler [1984]. Saussure : fontana modern masters)
莊錦農、魏中平(1998)。〈解釋與批判:論批判實存論的科學解釋觀〉,《政治科學論叢》,第九期,頁121-144。
許雅凱(2004)。《高職生愛情分手失落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中之性別論述》。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詩潔(2006)。《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碩士論文。
曾淑鳳(2004)。《已婚女性愛情分手經驗對婚姻初期適應之影響》。彰化師範大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程之行(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
黃貞蓉(2005)。《異性戀大學生的愛情樂章:性別觀點的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琪(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
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原書Berger ,P.L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Harmondswroth :Penguin.)
廖庭可(2001)。《從女大男小的愛情故事裡看—愛情國度裡的年齡、階級、性別認同》。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平君(1996)。《解讀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 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期》:233-260。
蔡麗華(2005)。〈敘事探究探討〉,《人文社會科學的邏輯》。台北:松慧文化。頁73-96。
鄭玉英、趙家玉合譯(1994)。《家庭秘密:重返家園的新契機》。台北:張老師出版社。(原書Bradshaw, J. [1988]. On: The Family— 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 Florida: Health Communications)
鄭嘉揚(2004)。《愛情流行歌曲對歌迷愛情態度之影響關聯-以五月天之愛情歌曲與歌迷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宜純(2003)。《跨越女男的愛情界線—從女同志生命敘說看到雙性戀女同志》。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2)。〈誰怕眾聲喧嘩:兼論訓練無能症〉《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27-40。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新聞事實的邏輯〉。《國家科學委員     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4):575–589。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原書Lisa Taylor&Adrew Willis[1999]. Media Studies:  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UK:Blackwell.)
魏延華(2000)。《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漫畫與愛情態度之關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書目
Bazerman, C. (1981). What written knowledge does: three examples of academic discours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1, 3: 361-387.
Burr, V.(1995).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lifford,J(1986).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in Clifford,J , Partial Truth. [C] .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1-26.
Fairclough, N.(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Goffman, E.(1981).Footing, in Goffman, E. Forms of talk.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Hall, S. (1997)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tuart Hall(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p. 13-74.
Harre, R.&Langenhove, L.(1999). Positioning theory. Cambridge 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Hyland,K(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Harlow, England : Longman
Hyland,K.(2002).Options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ELT Journal, 56 (4):351-358.
Kuhn, T.(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Richardson, L.(2000).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pp. 923-948
Webb,C.(1992). The Use of the First Person in Academic Writing: Objectivity, Language and Gatekeep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7:747-752.
Williams, R.(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arley, S.(1981). Textual Persuasion: The Role of Social Accounting in the Con- 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rguments.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1:409-3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