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6202116165700
DOI 10.6846/TKU.2021.00601
論文名稱(中文) 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遠距工作型態的發展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溝通效能、工作自主性為中介變項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mpact of Work From Home on Job Performance in COVID-19:Using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Work Autonomy as the Mediator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9
學期 2
出版年 110
研究生(中文) 蔡妍昕
研究生(英文) Yan-Xin Cai
學號 60861401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1-05-13
論文頁數 20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英正
共同指導教授 - 曾義明
委員 - 賴明政
委員 - 李芸蕙
委員 - 洪英正
關鍵字(中) 遠距工作
溝通效能
工作自主性
工作績效
關鍵字(英) work from home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work autonomy
job perform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辦公軟體新技術的應用,遠距工作實現了智慧協同。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掠,使世界各地開始了大規模的在家遠距工作。然而企業在遠距工作的轉變中,如何使員工快速適應工作型態的轉變,順利完成工作任務,達成良好的工作績效是實施遠距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遠距工作之工作績效是未來遠距工作發展過程中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Jordi Brandts (2015)在研究中表示溝通效能對工作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學者Kallbers & Cenker (2008)認為工作自主性對工作績效有著直接影響。由此可見,溝通效能與工作自主性是企業管理者在追求組織卓越表現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因此本研究在探討遠距工作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中,以溝通效能與工作自主性為中介變項。
本研究以兩岸各產業、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及學校之所有工作者為研究對象,採用立意抽樣與滾雪球抽樣方式,於兩岸分別發放問卷,共計回收749份問卷有效問卷,並以信度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相關分析、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T檢定與變異數分析來對研究假設進行驗證,兩岸研究結果顯示,遠距工作程度對溝通效能、工作自主性、工作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溝通效能、工作自主性、工作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疫情期間遠距工作的時間對溝通效能、工作自主性、工作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並且溝通效能與工作自主性在遠距工作對工作績效上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依據實證研究結果,未來公司可將遠距工作作為彈性工作方式,在面對疫情等自然災害影響下,透過遠距工作維繫公司的正常運行。同時溝通效能與工作自主性也在遠距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遠距工作中當管理者重視員工溝通效能與工作自主性,也有助於員工工作績效之提升。
英文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office software technology, the work from home has realized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In 2020, the epidemic of COVID-19 swept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started to work from home on a large scale.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is change of work mode, how to make employees quickly adapt to the new work style,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task, and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enterprise must resolve before making employees work remotely.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work from home is a topic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ork from hom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Jordi Brandts (2015),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job performance. The scholars Kallbers & Cenker (2008) believe that work autonom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job performance.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work autonomy are important part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an organization by enterprise managers. As a result, when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work from hom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take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work autonomy as mediating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all worker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governm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By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 total of 74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hypothesis of the study was verified by reliability analysis, projec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remote work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work autonomy and job performance.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the people who work remotel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work autonomy and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time of long-distance work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work autonomy and job performance. Moreover, in terms of working remotely,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work autonomy have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job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in the future, companies can take long-distance work as a flexible working mode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ompanies when suffering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epidemic. At the same time,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work autonom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mote work. In long-distance work, when manag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employees'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and work autonomy, it also helps to improve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 遠距工作	11
第二節 溝通效能	16
第三節 工作自主性	20
第四節 工作績效	23
第五節 各變項間之關聯性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1
第三節 問卷設計	32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37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0
第一節 問卷發放與樣本資料分析	40
第二節 項目分析、信度分析與因素分析	5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修正	61
第四節 研究假設與驗證	64
第五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2
第六節 假設驗證與結果彙整	160
第五章 結論、討論及建議	166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166
第二節 管理意涵	18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184
參考文獻	186
附錄 問卷	195

圖目錄
圖 1‑1研究流程圖	9
圖3‑1研究架構圖	30
圖 4‑1研究修正架構圖	61
 
表目錄
表1 1臺北新北桃園三市人口淨遷入狀況	2
表2 1不同遠距工作形態	12
表 2 2工作自主性構面量表	21
表 3 1遠距工作程度量表	32
表 3‑2溝通效能量表	33
表 3‑3工作自主性量表	34
表 3 4工作績效量表	35
表 4 1兩岸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42
表 4 2大陸地區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46
表 4 3台灣地區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51
表 4 4各變項之項目分析表	54
表 4 5各構面之Cronbach's α值	55
表 4 6各構面之KMO值與Bartlett球型檢定	57
表 4 7遠距工作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57
表 4 8溝通效能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58
表 4 9工作自主性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59
表 4 10工作績效之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60
表 4 11各變項之相關係數	64
表 4 12兩岸遠距工作程度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65
表 4 13兩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65
表 4 14兩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66
表 4 15兩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67
表 4 16兩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67
表 4 17兩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68
表 4 18兩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69
表 4 19兩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69
表 4 20兩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0
表 4 21兩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1
表 4 22兩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1
表 4 23兩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2
表 4 24兩岸溝通效能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3
表 4 25兩岸工作自主性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73
表4 26兩岸溝通效能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上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74
表4 27兩岸工作自主性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75
表 4 28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76
表 4 29台灣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76
表 4 30台灣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77
表 4 31台灣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78
表 4 32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78
表 4 33台灣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79
表 4 34台灣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80
表 4 35台灣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80
表 4 36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方法自主之迴歸分析	81
表 4 37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排程自主之迴歸分析	82
表 4 38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標準自主之迴歸分析	82
表 4 39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83
表 4 40台灣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84
表 4 41台灣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84
表 4 42台灣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85
表 4 43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86
表 4 44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86
表 4 45台灣遠距工作程度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87
表 4 46台灣溝通效能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88
表 4 47台灣溝通效能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88
表4 48台灣溝通效能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89
表 4 49台灣溝通效能對反生產工作行為績效之迴歸分析	89
表 4 50台灣工作自主性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90
表 4 51台灣工作方法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91
表 4 52台灣工作排程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91
表 4 53台灣工作標準自主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92
表 4 54台灣工作方法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92
表 4 55台灣工作排程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93
表 4 56台灣工作標準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94
表 4 57台灣工作方法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94
表 4 58台灣工作排程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95
表 4 59台灣工作標準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96
表 4 60台灣溝通效能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上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97
表4 61台灣工作自主性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98
表 4 62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99
表 4 63大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99
表4 64大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100
表 4 65大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溝通效能之迴歸分析	101
表 4 66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101
表 4 67大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自主性之迴歸分析	102
表 4 68大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自主之迴歸分析	103
表 4 69大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自主之迴歸分析	104
表 4 70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方法自主之迴歸分析	104
表 4 71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排程自主之迴歸分析	105
表 4 72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標準自主之迴歸分析	106
表 4 73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6
表 4 74大陸疫情期間是遠距工作者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7
表 4 75大陸疫情前有遠距工作之經歷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8
表 4 76大陸疫情期間使用遠距工作的時間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8
表 4 77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109
表 4 78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110
表 4 79大陸遠距工作程度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110
表 4 80大陸溝通效能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11
表 4 81大陸溝通效能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112
表 4 82大陸溝通效能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112
表 4 83大陸溝通效能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113
表 4 84大陸工作自主性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14
表 4 85大陸工作方法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114
表 4 86大陸工作排程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115
表 4 87大陸工作標準自主對任務績效之迴歸分析	115
表 4 88大陸工作方法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116
表 4 89大陸工作排程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117
表 4 90大陸工作標準自主對脈絡績效之迴歸分析	117
表 4 91大陸工作方法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118
表 4 92大陸工作排程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119
表 4 93大陸工作標準自主對反生產工作行為之迴歸分析	119
表4 94大陸溝通效能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上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120
表 4 95大陸工作自主性在遠距工作程度對工作績效影響中介效果層級迴歸分析	121
表 4 96兩岸不同性別者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2
表 4 97兩岸不同婚姻狀況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3
表 4 98兩岸不同年齡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4
表 4 99兩岸不同教育程度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5
表 4 100兩岸不同職業別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7
表 4 101兩岸不同工作年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29
表 4 102兩岸地區不同工作薪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0
表 4 103兩岸不同工作職位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2
表 4 104兩岸上班或下班單趟通勤時間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3
表 4 105台灣地區不同性別者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4
表 4 106台灣地區不同婚姻狀況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5
表 4 107台灣地區不同年齡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5
表 4 108台灣地區不同教育程度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7
表 4 109台灣地區不同職業別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38
表 4 110台灣地區不同工作所在地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0
表 4 111台灣地區不同工作年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1
表 4 112台灣地區不同工作薪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3
表 4 113台灣地區不同工作職位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4
表 4 114台灣地區上班或下班單趟通勤時間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5
表 4 115大陸地區不同性別者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6
表 4 116大陸地區不同婚姻狀況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7
表 4 117大陸地區不同年齡狀況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8
表 4 118大陸地區不同教育程度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49
表 4 119大陸地區不同職業別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1
表 4 120大陸地區不同工作所在地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3
表 4 121大陸地區不同工作年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5
表 4 122大陸地區不同工作薪資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6
表 4 123大陸地區不同工作職位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8
表 4 124大陸地區上班或下班單趟通勤時間在各變項之差異分析	159
表 4 125兩岸假設驗證結果總表	160
表 4 126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各假設驗證結果總表	161
表 4 127兩岸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顯著差異彙整	165
表 4 128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顯著差異彙整	165
表 5 1兩岸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顯著差異彙整	174
表 5 2台灣地區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顯著差異彙整	176
表 5 3大陸地區人口統計變項在各構面之顯著差異彙整	17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孝元(2019)。PL公司虛擬團隊溝通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冠霖(2020)。薪資滿足與服務領導對工作績效之影響-勞資關係為中介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迪暘、劉洪(2017)。遠程工作推廣實施的影響因素分析框架模型。中國:江蘇社會學科出版。
王家鴻(2007)。組織溝通要素、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間之關係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鴻(2007)。組織溝通要素、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間之關係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茶(2007)。虛擬團隊績效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商場現代化,7(1),56-60。
田瑋(2007)。基於溝通和學習的虛擬團隊績效管理。山東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系碩士論文。
朱永健(2003)。企業推動行動辦公室之研究-以台灣惠普公司及台灣微軟公司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餘朝權(2005)。組織行為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利於恆(2017)。主管魅力領導行為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人際依附為調節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建新(2006)。虛擬團隊績效管理研究。南京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碩士論文。
吳清山(2003)。學校行政(第五版)。臺北市:心理。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管理評論,2(5),121-131。
李俍德(2001)。虛擬辦公室挑戰企業文化。管理雜誌,第325期116~118頁。
李順能(2005)。組織變革下員工之變革認知、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A軍用航空發動機修護工廠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崇儒(2003)。淺析組織溝通的原則。中等教育,54(2),144-157。
林溯明(2006)。組織變革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以A 科技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木蘭(1994)。行為科學與管理(第三版)。臺北:三民,156-172。
張仁家、葉幼梅(2009)。專科學校教師工作自主性、組織學習、團體凝聚力與課程與教學創新之關係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2),1-21 。
張伶、張正堂(2008)。內在激勵因素、工作態度與知識員工工作績效。經濟管理,16:39-45。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修訂初版)。臺北市:精華。
陳玉芬(2016)。即時通訊軟體的應用偏好度對工作壓力及組織溝通效能之影響——以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銓(2007)。組織型態、溝通模式與溝通模式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民營商業商業銀行法人金融業務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吟(2019)。溝通效能對工作績效與訓練滿意度之影響:以組織變革態度為中介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金菊(2015)。主管領導風格與組織溝通對工作績效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洪森(2020)。跨文化虛擬項目團隊溝通管理研究-以FluentU項目為例。山東大學工程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詩芸(2009)。組織結構、個人自我揭露程度、印象管理行為對溝通效能及工作壓力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憲昌(2012)。遠距工作之可行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1993)。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黃俊英、林震岩(1994)。SAS精析與實例。臺北:華泰。
楊天鳴(2017)。協同辦公平台對員工工作自主權的影響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碩士論文。
楊幼妃(2003)。人格特質、工作性質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實施行動辦公室之企業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福霖(2007)。組織溝通、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承諾及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 -以台電公司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至鈞(2017)。LINE的使用行為對組織溝通效能與工作壓力之影響-以組織氣候為調節變項。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劉嶽峰(2012)。萬海航運公司資訊處理中心遠程辦公管理研究。蘭州大學工商管理系碩士論文。
劉菀菱(2018)。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對幸福感與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員工協助方案為調節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陸山、符健春、黃逸群、李遠(2010)。工作自主性對前瞻性人格–工作績效的緩衝作用研究。人類工效學,16(4),36-39。
盧心雨(2011)。體育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偉文(2020)。新冠肺炎下新工作模式的轉變。經濟前瞻,189:25-30。
藍天雄、黃暉盛(2018)。運用通訊軟體之溝通效能影響工作績效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7(1),27 - 39。
蘇沐(2020)。線上辦公是曇花一現還是未來趨勢?中國:新產經出版。
 
二、英文文獻:
Bailey, D. E., & Kurland, N. B. (2002). A review of telework research: Findings, new directions, and lessons for the budy of modern 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3(4), 383-400.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M. (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gormance.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71.
Breaugh, J. A. (1985). The measurement of work autonomy. Human Relations, 38(6), 551-570.
Davis, K. J. (1985).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 Behavior. 7th ed., McGraw-Hill Book Co.New York, 187.
Day, F. C., & Burbach, M. E. (2011). Telework considerations for public managers with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utilizati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 1-18. DOI: 10.5171/880212.
Feldman, D. C. (2015).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age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job autonomy to work outcomes. Work Aging & Retirement, 1(1), 64-78.
Fonner, K. L., & Roloff, M. E. (2012). Testing the connectivity paradox: Linking teleworkers' communication media use to social pres ence, stress from interrup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79(2), 205-231. 
Fujimoto, Y., Ferdous, A. S., Sekiguchi, T., & Sugianto, L. F. (2016). The effect of mobile technology usage on work engagement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in Japa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arch, 69(9), 3315-3323.
Gajendran, R. S., & Harrison, D. A. (2007).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nknown about telecommuting: Met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mediators and individu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6), 1524-1541.
Goldhaber, B., & Krivonos, P. (1977). The ICA communication audit: Process, status, and critiqu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 41-64.
Gray, M., Hodson, N., & Gordon, G. (1993). Teleworking Explained. Chichester: Wiley.
Gray, R., Kouhy, R., & Lavers, S. (1995). 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K Disclosure.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8, 47-77.
Greenbaum, H. (1982). The Audit of 0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llyn & bacon, 261-276.
Ha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i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2), 159-170.
Hackman, J. R., & Oldham, G. R. (1980). Work redesig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ertel G., Geister S., Konradt U. (2005). Managing virtual teams: A review of current empirical resear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5: 69-95.
Jordi, B. (2015). Let’s talk: How communication affects contract design. 
Kallber, L. P., & Cenker, W. J. (2008). The impact of exercised responsibility, experience, autonimy, and role ambiguity on job performance in public accounting. Journal of Mmanagerial Issues, 20(3), 327-347.
Kim, H., Im, J., & Qu, H. (2018). Exploring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 craf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75: 18-26.
Koopmans, L., Bernaards, C. M., Hildebrandt, V. H., Van Buuren, S., Van der Beek, A. J., & De Vet, H. C. W. (2014).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individual job performance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56(3), 331-337.
Lawler, E. J., Thye, S. R., & Yoon, J. (2009). Social commitments in a depersonalized world.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Lawler, E. J., Thye, S. R., & Yoon, J. (2009). Social commitments in a depersonalized world.
Lawler, E. J., Thye, S. R., & Yoon, J. (2009). Social commitments in a depersonalized world.
Lawler, E. J., Thye, S. R., & Yoon, J. (2009). Social commitments in a depersonalized world.
Lowery, C. M., & Krilowicz, T. J. (1994).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task behaviours,rated perfoemance and obje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4, 571-578.
Miller, K. L., Ellis, B. H., Zook, E. G., & Lyles, J. S. (1990).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ommunicati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3), 300-326.
Mills, B. E. (2016). U.S. federal government telework management strategies.
Mokhtarian, P. L., & Varman, V. (1998). The trade-off between trips and distance traveled analyzing the emission of center-Based telecommut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vol. 3.
Morgeson, F. P., Delaney-Klinger, K., & Hemingway, M. A. (2005). The importance of job autonomy, cognitive ability, and job-related skill for predicting role breadth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0(2), 399-406.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illes, J. M. (1975). Telecommunic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3(10), 1142-1147. 
Robbins, S. P. (2000).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aadatabadi, F. (2013). What drives telecommut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echnology and employee demographics . Capella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3600771.
Shalley, C. E. (1991). Effects of Productivity goals, creativity goals, and personal discretion on individual creayiv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2), 179-185.
Sigh, K., Augustine, E. C., & Desa, Z. M. (2018). Influence of knowledge sharing on job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audit department.Proceeding of the 2nd advances in busines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ringer, Singapore.
Simon, H. A. (1976).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Smircich, L., & Morgan, G. (1982). Leadership: The management of meaning.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8(3), 257-273.
Taipale, S., Selander, K., Anttila, T., & Nätti, J. (2011). Work engagement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The  role  of  job  demands,  autonomy,  and  social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31(7), 486-504.
Timothy, K., & Dorothy, L. (2000). The global virtual manager: a prescription for succes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8 (2), 183-194.
Vera, M., Martínez, I. M., Laura, L., & Chambel, J. (2016). The  role  of co-worker and supervisor suppor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autonomy and work  engagement  among  portuguese  nurses:  A  multilevel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6(3), 1143–1156.
Walumbwa, F. O., & Hartnall, C. A. (2011). Understanding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employee performance links: The role of rel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selfefficacy. Joun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84: 153-172.
Yang, C. C. (1995). Developing intim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the functions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The Journal of the World Press College, 5, 19-38.

三、網路資料
林佩萱(2020)。高房價威脅直逼台海危機8個月逾3萬人「逃離北市」。蘋果時報。檢索於:2020年10月23日。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927/VYPT237IXVFSFIOXGZPGGMXCGM/
鄭宇茹(2020)。台灣IBM半天就掌握95%員工動態 證明遠端工作可降成本卻不降效率。CSR@天下。檢索於2021年4月2日。網址:https://csr.cw.com.tw/article/41388
藍弋豐(2020)。疫情讓大家發現原來遠距工作更有效率,預期遠距上班比率倍增。科技新報。檢索於2021年4月4日。網址:https://technews.tw/2020/11/23/working-remotely-is-more-efficient/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