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6201614175400
DOI 10.6846/TKU.2016.00746
論文名稱(中文) 電子教科書對國中學習障礙生國語文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on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數位出版與典藏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Digital Publ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蔡慧茹
研究生(英文) Huei-Ru Tsai
學號 70206010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21
論文頁數 11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素甘
委員 - 莊道明
委員 - 張雅芳
關鍵字(中) 電子教科書
學習障礙生
特殊教育
國中國語文能力
關鍵字(英) electronic textbook
learning disabilities
special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abil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來網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使得以往面對面教學或是紙本教學已經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電子書的數位學習。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國文電子教科書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生國語文能力學習之成效,以研究者任教國中之學習障礙生為研究對象,以前測分數將受試學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時間為兩個學期,在實驗階段輔以參與觀察法觀察學習障礙生對於電子教科書不同功能的反應,並以兩學期內的的三次段考區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兩組皆使用紙本教科書;第二階段實驗組改採電子教科書,對照組仍使用紙本教科書;第三階段兩組皆採用電子教科書。在每個階段分別探討兩組間與各組內的差異,實驗結束後以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對於採用電子教科書上課的滿意度。

研究結果顯示採用電子教科書教學不僅能有效提升國中學習障礙生的識字能力及閱讀能力,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更多的課堂參與。而電子教科書中的動畫及影片功能最吸引學生的注意,且能有效提升學習障礙生的專注力。
英文摘要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novated in recent years. The face-to-face teaching o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no longer attract students, therefore, students are using e-books for e-learning nowadays.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applying electronic textbooks to Chinese teach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with learning disorder in the school that researcher works at was selected as the case for studying, 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by using pretest scores.

The period of study is two semesters, and each semes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by using the 3 sectional examinations for experiment. In the first phase, these two groups both use paper textbooks;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electronic textbooks and the control group still uses paper textbooks; in the third phase, both of the two groups use electronic textbooks. In the e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within each group at each phase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are discus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the observation of the reaction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textbook has also been conducted, and a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for using electronic textbooks is also implemente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use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for Chinese teaching not only has improved the literacy and reading abilitie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but also aroused their interest and promoted more class participation. Finally, the animation and video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textbooks are the two most tractive functions for students and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nd concentration effective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學習障礙生的特質與在學情況 7 
第二節 電子教科書 14 
第三節 小結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對象 2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9 
第一節 段考成績 39 
第二節 中文年級認字量表 55 
第三節 國文課採用電子教科書教學調查問卷 56 
第四節 觀察結果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結論 68 
第二節 建議 71 
參考書目 74 
附錄一 段考考卷 78 
附錄二 滿意度調查問卷 114 
附錄三 參與研究同意書 116
 
圖目次 
圖1 語文型學習障礙研判架構 8 
圖2 研究架構 21 
圖3 中文年級認字量表 23 
圖4 紙本(右)與電子版(左)國文教科書內容 33 
圖5 電子教科書之數位教具及動畫影片 33 
圖6 研究流程 38 
圖7 實驗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 42 
圖8 實驗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 43 
圖9 對照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識字分數 45 
圖10 對照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閱讀分數 46 
圖11 實驗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  48 
圖12 實驗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 49 
圖13 對照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識字分數 51 
圖14 對照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閱讀分數 52 
圖15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各階段的段考成績之組間與組內比較 53 

表目次 
表1 語文型學習障礙分類 9 
表2 紙本與電子教科書教學功能比較 17 
表3 識字量表決斷點對照 24 
表4 研究對象 25 
表5 研究變項 26 
表6 授課內容與方式 30 
表7 課程內容 34 
表8 段考詴題類型 35 
表9兩組學生兩個學期各三次段考的識字能力成績 39 
表10兩組學生兩個學期各三次段考的閱讀能力成績 40 
表11 兩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0 
表12 兩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1 
表13 實驗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1 
表14 實驗組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2 
表15 兩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3 
表16 兩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4 
表17 對照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4 
表18 對照組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5 
表19 兩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7 
表20 兩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7 
表21 實驗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48 
表22 實驗組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與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49 
表23 兩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50 
表24 兩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50 
表25 對照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識字分數T檢定  51 
表26 對照組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與第三次段考的閱讀分數T檢定  52 
表27 實驗組與對照組兩個學期各階段的研究假設結果 54 
表28 兩組學生中文年級認字量的前後測分數 55 
表29 全體學生中文年級認字量的前後測分數T檢定  56 
表30 兩組學生中文年級認字量的前後測分數T檢定  56 
表31 整體課程之問卷亯度 57 
表32 電子教科書內容之問卷亯度 58 
表33自我評量之問卷亯度 58 
表34 電子教科書教學調查問卷各題帄均數與標準差 60 
表35 實驗組電子教科書教學調查問卷各題帄均數與標準差 61 
表36 對照組電子教科書教學調查問卷各題帄均數與標準差 61 
表37 實驗組與對照組滿意度T檢定  62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2016)。認識學習障礙。取自http://ald.daleweb.org/about_ld/should_be_know.html。
方志華、楊國揚(2012)。中小學電子教科書政策推展之評估整合研究。台北市:教科書發展中心。
王玲(2010)。故事結構教學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王維程(2011)。電子教科書融入不同教學方法之成效分析:以國小六年級社會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嘉義縣。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05):語文型學習障礙研判架構。取自http://www.terc.tp.edu.tw/more.php?id=10112
朱經明(1997)。特殊教育與電腦科技。臺北市:五南。
何冠慧(2009)。掀開教科書發展的新篇章—談電子教科書的發展、特色與展望。教科書研究,2(2),126-131。
何華國(200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五南書局。
吳志鴻(2011)。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究。國教新知,60(3),68-94。
吳聲毅、李春雄(2004)。 數位教材製作一看就懂。台北市:金禾資訊。
李宗薇(2009)。電子教科書的時代已來臨。教科書研究,2(2),118-122。
李宗薇(2010)。電子教科書是流行?還是趨勢?師友月刊,516,16-19。
李姿德、林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增進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台南市。
李姝慧、陳修元、周泰立(2009)。國小五年級孩童與成人的識字能力對中文字語意處理之效應的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45-382。
周良姿(2012)。臺北市國小教師社會領域電子教科書使用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台北市。
林素貞、邱上真、洪儷瑜(2000)。內在能力差距名詞釋義。學習障礙學生鑑定與診斷模式的建立指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南一書局(2004)。國民中學國文(2 -3 冊)。台南市:南一書局。
洪麗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 心理。
洪儷瑜(2000)。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台北市:心理。
胡永崇(2000)。學習障礙者之教育。在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頁345-390)。台北市:心理。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中華民國102年9月2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20125519B號令修正發布。
教育部特教通報網(2015)。年度特教統計。取自https://www.set.edu.tw/
許振家、翁福元(2014)。娛樂至死方休,反思電子教科書的美麗與哀愁。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39-44。
陳李綢(1991)。個案研究。台北市:心理。
陳淑麗、洪儷瑜、陳心怡(2003)學習障礙國中學生的智力特質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15-238。
陳維錡(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張智傑(2013)。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適用之3D數學電子書之實作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嘉義縣。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台北市:心理。
曾瓊瑩、孟瑛如、吳東光(2007)。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在網路上分享自編教材情形及其動機之初探。特教論壇,2,56-69。
趙鈺芬(2010)。開創行動學習新紀元考試用書走向數位內容領域。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39,8 -11 。
蔡東鐘(2015)。電子教科書與傳統教科書對學習影響分析。教科書研究,8(2),39-72。
蔡淑娟(2011)。運用多媒體電子書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技術能力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
羅丰苓、盧台華(2013)。台中市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遭受同儕霸凌現況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9,73-102。
譚蕙婷、劉遠楨(2013)。電子習作對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的影響。教育科技與學習,1(1),13-38。
蘇國章(2011)。應用認知負荷理論於資訊融入教學多媒體設計之分析-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電子教科書為例。 科技教育的再思維,44(22),44-61。
蘇育萱、吳志宏、陳金宏(2014)。互動電子書應用於特教班之語文課程。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1,37-4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ext revision (4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V (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enton, C., & Otaiba, S. (2011). Teaching word identification to students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and disabilities.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43(7), 1-16.
Hammill, D. D., Leigh, J. E., McNutt, G., & Larsen, S. C. (1988). A New definition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1(3), 217-223.
Heinrichs, R. R. (2003). A Whole-school approach to bullying: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or children with exceptionalities.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8, 195-204.
Korat, O., & Shamir, A. (2012). Direct and indirect teaching: Using e-books for supporting vocabulary, word reading,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for young childre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46(2), 135-152.
Lerner, J. W. (2000).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
Lerner, J. W.(1993).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6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
Mayer, R. E., & Moreno, R. (1998). A split-attention effect in multimedia learning: Evidence for dual processing systems in working mem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2), 312-320.
Maynard, S., & Cheyne, E. (2005). Can electronic textbooks help children to learn?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3(1), 103-115.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Savage, R. (2005). Friendship and bullying patterns children attending a language base in a mainstream schoo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 21(1), 23-36. 
Shamir, A., & Shlafer, I. (2011). E -books effectiveness in promoting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concept about print: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ldren at risk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kindergarten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7(3), 1989 -1997.
Spekman, N. J., Goldberg, R. J., & Herman, K. L. (1993). An Exploration of risk and resilience in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8(1), 11-18.
Sutherland, R. (2004). Designs for learning: ICT and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Computers& Education, 43(1), 5-16.
Thompson, S. (1997). The Source for 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 East Moline, IL: LinguiSystem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