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6201112413000
DOI 10.6846/TKU.2011.00833
論文名稱(中文) 中共十六大後對臺政策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n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索潔
研究生(英文) Chieh, Suo
學號 79827006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7
論文頁數 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
委員 - 張五岳
委員 - 郭武平
關鍵字(中) 胡錦濤
戰術與戰略
北京對臺政策
關鍵字(英) Hu Jintao
strategy and tactic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2002年11月胡錦濤從江澤民手中接任「總書記」至2004年9月接掌「中央軍委會主席」,胡錦濤正式地成為中共第四代集國家、軍事、對臺決策的領導人。2006年1月,中共方面宣稱不再紀念「江八點」,對臺政策則以「新胡四點」為主要政策依據,2008年底其更進一步發表「胡六點」,更顯示出胡錦濤在權力逐步穩固下,非但主導中共對臺政策,在其靈活兩手策略、軟硬兼施的運作下,更成為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人物。
然而,自十六大以來胡錦濤主政時期,中共對臺政策究竟延續過去領導人的政策戰略與策略,亦或是因為領導人的更迭,領導人的風格影響對臺政策的戰略與策略作為成為學界討論重點。是故,本文企圖延續學界的討論,以David Easton的系統理論作研究框架,對十六大後中共對臺政策之作為進行分析,試先瞭解中共歷代領導人對臺政策思維,並針對十六大後的政策決策環境背景,即是美國環境、臺灣政經情勢與中共內部環境進行分析。同時,從胡錦濤對臺重要宣示、報告與法令,以及策略性行為的分析,以瞭解胡錦濤在掌控多方資源後,其對臺戰略思維與策略行為如何,以判斷其對臺的思維是否跳脫過去中共領導人的傳統格局。
本文研究結果如同先前研究假設,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的逐步修正對臺政策戰略與策略行為,在胡錦濤掌控權力後其處理兩岸問題的思維與方法展現攻、守兼具,且具彈性對臺戰略與策略作為。
英文摘要
Since November 2002, Hu Jintao has been in char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Jiang Zemin, and has been the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Armed Force Commission since  September 2004. Hu Jintao officially becam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fourth national leader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country, the military, and the policy-making. In January 2006,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eclared that instead of commemorating the Jiang’s eight-point formula", “the Hu’s new 4-point formula” is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In December 2008, Hu declared a new opinion which was called “the Hu’s 6-point formula”, demonstrating that Hu Jintao has stabilized the power and has started to lead decision-making of Taiwan Policy. Since then, Hu had to deal with the Taiwan affairs in his two-face, using both persuasion and threats under the operation of Taiwan Policy, demonstrating that he is not only the leader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the essential role who leads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development.
However, after Hu became the president of the party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whether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will continue th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of Hu’s predecessors became a focal point. This thesis attempted to continue this debate.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was to use the system theory of David Easton. The thesis contains three parts to analyze the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First the thought of Beijing’s Taiwan policy of Hu’s predecessors was analyzed; Second the policy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politic and economics situation of USA, Taiwan and China was documented. Finally, the Hu’s important declares, political report of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and its legal rule was discussed.
This thesis proves Hu revise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of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step by step. When Hu controlized all resources from the state, the party, and the military, he appears confident to enforce his thought on Taiwan polic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圖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4
壹、	研究途徑	4
貳、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壹、	研究範圍	6
貳、	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7
壹、	研究架構	7
貳、	章節安排	9
第五節	預期研究成果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分析	13
第一節	中共對臺政策之決策理論回顧	13
第二節	胡錦濤對臺政策的相關文獻	15
壹、	制度創新論	15
貳、	路徑依賴論	21
第三章	中共領導人對臺政策變遷	25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	26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	27
第三節	江澤民時期	29
第四節	小結	31
壹、	堅持一中原則	31
貳、	和戰相互運用	32
參、	運用國際壓力	32
肆、	談判對象改變	33
第四章	十六大後對臺政策環境背景	35
第一節	美國因素	35
壹、	美中關係朝向良性發展	35
貳、	臺海兩岸政策朝向中方傾斜	39
參、	經濟面臨嚴重危機有賴中共伸援	43
第二節	中共內部因素	45
壹、	中共整體國力顯著的提升	45
貳、	胡錦濤權勢已然完全穩固	47
第三節	臺灣情勢因素	50
壹、	第一次政黨輪替升高兩岸對峙氛圍	50
貳、	第二次政黨輪替呈現兩岸發展契機	54
第四節	小結	59
第五章	胡錦濤對臺政策與策略性作為	61
第一節	十六大後胡錦濤對臺重要宣示與法條之剖析	62
壹、	仍堅持「一中原則」底限,但詮釋更加彈性	65
貳、	反獨優於促統,惟做法益加務實靈活	68
參、	深化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力度,並重視兌現作為	73
第二節	十六大後中共對臺策略性作為	76
壹、	中共對臺守勢策略作為	76
貳、	中共對臺攻勢策略作為	79
第三節	小結	83
第六章	結論	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5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88
參考書目	91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1- 1 本文研究架構圖 ........................................................................................... 9
表目錄
表4- 1 臺灣人民赴中國大陸人數統計 ................................................................ 57
表4- 2 中國大陸人民來台人數統計 ..................................................................... 57
表5- 1 十六大後胡錦濤對臺重要講話、報告與法條 ...................................... 6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資料
(一)書籍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2、	孔恩著,王道環編譯,科學革命的機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3、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書局
4、	王新生等著,一國兩制論,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5、	王銘義,對話與對抗-臺灣與中共的政治較量,臺北:天下遠見雜誌出版社
6、	包宗和,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臺北:三民書局
7、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臺北:幼獅文化
8、	吳安家,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水牛出版社
9、	吳安家,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永業出版社
10、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11、	邱坤玄、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2、	邵宗海,「兩岸關係史」,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頁4-11陳明通等著,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出版
13、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臺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下冊),臺北:國史館,頁653~665
14、	邵宗海,兩岸關係,臺北:五南
15、	胡聲平,胡錦濤與江澤民領導下中共對臺政策的初步比較-以決策理論分析,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社
16、	郝培芝,中國大陸「一中政策」之發展與演變,收錄於羅致政、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 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臺北:臺灣智庫叢書,2007年,頁15-30。
17、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18、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臺北:生智
19、	曹俊漢,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20、	許世銓,激盪中的臺灣問題,北京:九州出版社
21、	郭建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22、	楊開煌,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23、	趙春山、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出版社
24、	蔡政文、林嘉誠,臺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25、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二)中文期刊
1、	「政策專題研究: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政策變化」,中華歐亞基金會:政策報告,No.940003,2005年,頁23。
2、	文心,中共三代領導人的對臺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28卷第12期,1995年,頁4
3、	王瑋欣,臺灣海峽兩岸軍人共同責任,北京瞭望月刊,2007年,頁52-58。 
4、	宋國誠,一九九三年中共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評估,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2期,1994年2月,頁46~54。
5、	李家泉,當前臺海情勢和中央對臺政策新思維探討,中國評論,2005年,頁24-29。
6、	耿曙,經貿交流的政治影響,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71期,2005年,頁1-6。
7、	高素蘭,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學術集刊,第4期,2004年,頁189-228。
8、	張五岳,中共對臺政策的解構,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153期,1996年12月10日,頁12~13。
9、	張五岳,胡錦濤報告涉台部份的表述值得肯定與重視,中國評論月刊,總第119期,2007年11月號。
10、	張五岳,解開九二共識的歷史糾葛-開展兩岸對話協商新局,交流,第81期,2005年6月,頁19。
11、	張五岳,建立兩岸經貿合作機制,邁向兩岸共同市場,發表於第十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與廈門對台出口商品交易會─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廈門: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等,2006年4月8日。
12、	莊文忠,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6卷第4期,2003年,頁26-38。
13、	莊文忠,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6卷第4期,2003年,頁28。
14、	許世銓,兩岸關係中的臺灣「國際空間」問題,中國評論,9月號,2008,頁1-4。
15、	郭震遠,新形勢下的臺灣「國際空間」問題,中國評論,9月號,2008,頁5-9。
16、	陳明通,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圖與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9期,2005年,頁20。
17、	陳德昇,中共現階段對臺政策分析-兼評對臺政策「白皮書」,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3期,1994年3月,頁8~19。
18、	陳德昇,中共對臺工作組織與人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5期,1994年5月,頁20~30。
19、	黃嘉樹,中國大陸新領導核心對臺政策的調整與新意,中國評論,2005年,頁4-14。
20、	楊開煌,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7期,1997年3月,頁67~103。
21、	楊開煌,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對臺政策之預測,中華歐亞基金會:政策報告,No.940001,2005年,頁1-9。
22、	楊開煌,中共新領導班子對臺政策之展,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10期,2001年12月,頁5-13。
23、	趙春山,中共「十六大」後的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交流,第67期,2003年2月,頁18-21.
24、	蔡瑋,中共的決策模式及行為,中共研究,第31卷第4期,1997年4月,頁99~111。
25、	蔡瑋,中共對臺政策的決策組織與過程,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1997年5月,頁36~58。

(三)報章評論
1、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就陳水扁拋出『臺獨』分裂主張發表談話」,解放軍報,2007年3月6日,第4版。
2、	「最後一次出席兩會記者會發言人提示李肇星避答四不一沒有」,中國時報,2007年3月7日,A13板。
3、	亓樂義,「熊光楷:臺獨勢力可能鋌而走險」,中國時報,2002年9月12日,A6 版。
4、	王文義,「胡錦濤說中共解放軍的唯一任務是對臺戰爭」,聯合報,2007年8月27日,A14版。
5、	王綽中,「新華社首次點名批判陳總統」,中國時報,2002年7月26日,A11版。
6、	白德華,「三派鼎立	各獲其位」,中國時報,2007年10月23日,A13 版。
7、	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的完成而繼續奮鬥」,人民日報(北京),1995年1月30日。
8、	李肇星,「《反分裂國家法》不是放著沒用的」,中國時報,2007年3月6日,A4版。
9、	汪莉絹、李春,「胡錦濤軟調最佳國際公關」,聯合報,2007年10月23日,A13 版。
10、	林中斌,「中共「輸面子贏裡子」,財訊,2006年,頁130-138。
11、	林中斌,「胡錦濤虛讓實贏」,中國時報,2007年10月23日,A15 版。
12、	林中斌,「橫眉冷對《反分裂國家法》」,蘋果日報,2005年3月15日,A17版。
13、	林中斌,「點穴戰是共軍新選項」,中國時報,2004年08月03日,A15版。

(四)學位論文
1、	張俊雄,「中共大國外交戰略之研究—地緣政治途徑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	許志嘉,「『一國兩制』架構下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1993年。
3、	瞿雨峯,「胡錦濤主政後的對臺政策及其對兩岸關係之影響」,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班,2006年。

(五)網路新聞與評論
1、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2、	「胡錦濤會見臺資企業協會會長」,2003年12月25日,國臺辦網站, http://www.gwytb.gov.cn/gzyw/gzywl.asp?offset=500&gzyw_m_id=260
3、	「張五岳:大陸明確將ECFA列入兩岸協商議程」,番薯藤網站,2009年5月17日,http://n.yam.com/cna/china/200905/20090517366376.html 
4、	邵宗海,「胡六點隱含許多未表示過的突破與善意」,中國評論網,2009年1月2日,http://mag.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4/5/8/10084583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845836
5、	邵宗海,「解讀胡錦濤對臺政策六點主張」,中央日報,2009年1月4日,http://www.haixiainfo.com.tw/28768.html
6、	馬凱,「中國大陸能源威脅論是站不住腳的」,中國評論新聞網,2006年11月1日,http://chinareviewnews.org/doc/1002/4/0/9/10024097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240971&mdate=0911123624
7、	高孔廉、鄧岱賢,「美中臺三邊激盪下的兩岸關係」,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9月30日,http://www.npf.org.tw/post/2/4744
8、	張宇韶,中共「十一五規劃」下的對臺政策,大陸工作簡報,2006年5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95/9505.pdf 
9、	張五岳,「爭『三中』兩岸朝野積極」,中國評論網,2011年02月16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9/9/5/101599550.html?coluid=93&kindid=3311&docid=101599550 
10、	張五岳,「建構兩岸和平交流指標」,中國評論網,2010年05月20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2/8/9/101328979.html?coluid=93&kindid=3310&docid=101328979 
11、	張五岳,「先以福建海西作為兩岸金融合作的先試」,2009年7月14日,http://www.tcf.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91
12、	張東祥,「美國金融危機危害的持久性不能低估」,中國評論網,2008年10月6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6/2/9/100762944.html?coluid=4&kindid=17&docid =100762944
13、	黃嘉樹,「中國大陸新領導核心對臺政策的調整與新意」,中國評論網,2006年3月24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1/1/4/8/100114873_3.html?coluid=54&kindid=0&docid =100114873 
14、	趙春山,「若非九二共識,兩岸談不下去」,國政研究報告,2011年1月5日,http://www.npf.org.tw/post/1/8604 
15、	趙春山,「兩岸文化攜手,打穩互信基礎」,國政研究報告,2010年9月15日,http://www.npf.org.tw/post/1/8101 
16、	趙春山,「兩岸談判,社會互動新境界」,國政研究報告,2010年6月30日,http://www.npf.org.tw/post/1/7737 
17、	趙春山,「論馬政府執政兩週年隻兩岸關係發展」,國政研究報告,2010年5月26日,http://www.npf.org.tw/post/2/7586 
18、	趙春山,「談判代替對抗,誰執政都一樣」,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12月30日,http://www.npf.org.tw/post/1/6885 
19、	趙春山,「兩岸和解民所欲,何必變」,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12月8日,http://www.npf.org.tw/post/1/6805 
20、	趙春山,「兩岸牽手,先耐得住寂寞」,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11月26日,http://www.npf.org.tw/post/1/6750 
21、	趙春山,「馬弦外之音,求同存異⇒求同化異」,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7月28日,http://www.npf.org.tw/post/3/6201 
22、	趙春山,「胡承先啓後,馬戰略選擇」,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1月8日,http://www.npf.org.tw/post/1/5273 
23、	趙春山,「非零和,兩岸互利雙贏」,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11月3日,http://www.npf.org.tw/post/1/4932 
24、	趙春山,「別因軍購紐曲臺美關係」,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9月30日,http://www.npf.org.tw/post/1/4751 
25、	趙春山,「從『外交休兵』到『共存共榮』」,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7月16日,http://www.npf.org.tw/post/1/4448 
26、	趙春山,「兩會一小步,兩岸一大步」,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7月17日,http://www.npf.org.tw/post/1/4356 
27、	趙春山,「兩岸和平才能確保區域安全」,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7月16日,http://www.npf.org.tw/post/1/4454 
28、	趙春山,「歡迎大陸觀光客登台」,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7月16日,http://www.npf.org.tw/post/1/4453 
29、	劉坤原,「美國務卿及財長矢言 全力推動美中關係」,中央社,2009年4月2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ausdaily/20090401/183495150.html 
30、	潘錫堂,「京奧成功展現中國大陸實力」,香港商報電子報,2008年9月13日,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08-09/13/content_2152653.htm
31、	蔡宏明,「中國GDP超過日本後的挑戰」,國政研究報告,2011年2月22日,http://www.npf.org.tw/post/1/8787 


外文參考資料
(一)書籍
1、	Carlo Lee Hamrin and Sui Sheng Zhao, 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 from Insiders, New York: M.E. Sharpe
2、	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a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Michael Mann,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Roaph N. Clough, 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 New York: Rowman & Littlifield Publisher.

(二)期刊
1、	Kwei-bo Huang, “The Anti-Secession Law and Distributive Negotiation Across the Taiwan,”Views and Politic(Washington, D. C.), Vol2 No1, pp.93-112
2、	Michael D. Swaine, “Chinese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Taiwan, 1979-2000” 
3、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89~336
4、	Robert L. Suettinger, “China’s Foreign Policy Leadership:testing tim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9(Winter2004), p.2-14

政府與新聞媒體網站
1、	大紀元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ncnews.htm 
2、	中國評論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3、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4、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 
5、	自由電子報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 
6、	美國之音網站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 
7、	國臺辦網站 http://www.gwytb.gov.cn 
8、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9、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