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2201611273400
DOI 10.6846/TKU.2016.00726
論文名稱(中文) 以品牌併購融合歐亞文化之策略:L’OREAL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ambicultural M&A strategies between European and Asian brands:A case study of L’OREA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歐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巫貞穎
研究生(英文) Zhen-Ying Wu
學號 6032900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14
論文頁數 8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文馨瑩(sonya.wen@gmail.com)
共同指導教授 - 卓忠宏
委員 - 文馨瑩(sonya.wen@gmail.com)
委員 - 苑倚曼
委員 - 鄭鈞云
關鍵字(中) 文化雙融
品牌策略
國際併購
香妝產業
L’OREAL
關鍵字(英) ambicultural
branding strategy
international mergers & acquisitions
beauty industry
L’ORE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篇論文主旨在探討國際企業進行品牌併購時,買賣雙方的跨國文化衝突如何藉由文化雙融策略來解決。跨國併購日益熱絡,本論文特別針對跨文化的品牌併購深入探討。香妝產業最重視品牌價值,故本論文選擇香妝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法國之國際企業 L’OREAL 作為研究個案,特別剖析在亞洲的三個在地品牌併購案例 – 中國羽西、中國小護士與日本植村秀。因應國家文化差異,本文試圖比較分析從併購者的角度,如何提高在地品牌價值、母國品牌傘的整體管理以及集團經營績效;以及被併購者的角度,為何被併購者願意將一手建立的品牌交由L’OREAL。
   本論文之研究成果主要是發掘跨國併購的文化重要性,從併購者的角度分析競爭者的策略以及個案本身的的品牌管理策略,L’OREAL和P&G一樣為併購者,L’OREAL採行在地化策略,P&G則是採行全球化策略。另一方面,從被併購者的角度去分析三個子個案,比較併購後的發展和差異。併購的買賣雙方都非常重要,併購後才真正挑戰的開始,要如何克服異文化衝突,文化雙融是重要關鍵。本論文可供國際企業未來進行品牌併購時參考依據。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ambiculture on bran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by examining how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o impact the positioning strategies of cross-cultural brands after M&A. Among the European leaders in beauty industry, who have acquired Asian brands, the writer select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mpany - L’OREAL.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amb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M&A, this case study analyzed three cases of L’OREAL acquiring Asian brands of Chinese Yue-sai, Chinese Mininurse and Japanese Shu Uemura.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hose cases of brand M&A,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contribute in the corporate strategies of M&A and brand management. From the buyer-perspectives, the writer found L’OREAL's know-how for promoting its local brand-value, and managing its corporate brand-umbrella.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seller-perspective, the writer explained why these Asian brands to sell its laborious assets. As a result, this thesis is concluded as thre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irst, L’OREAL and P&G as M&A buyer demonstrated different branding strategies of localization versus globalization. Secon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ree acquired Asian brands, L’OREAL has developed corresponding branding strategies to meet loc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Finally, to integrate both perspectives of seller and buyer, ambiculture is one of the keys to succeed, because the real challenge comes after brand M&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方法 2
  第三節、研究範圍 7
  第四節、論文架構與流程 8
第二章、文獻評估
  第一節、L’OREAL企業重要參考文獻評估 11
  第二節、品牌參考文獻評估	13
  第三節、併購參考文獻評估	17
  第四節、文化與文化雙融	30
第三章、香妝品牌的競爭定位
  第一節、L’OREAL公司簡介	 42
  第二節、競爭者分析 : P&G 45
第四章、L’OREAL品牌併購策略
  第一節、L’OREAL品牌併購史 53
  第二節、L’OREAL品牌定位	55
第五章、亞洲併購個案
  第一節、中國的羽西 (Yue-Sai) 60
  第二節、中國的小護士 (Mininurse)	65
  第三節、日本的植村秀 (Shu Uemura) 70
  第四節、小結 77
第六章、管理意涵與結論 79
參考文獻	84

圖目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9
圖1-2 研究流程圖	10
圖2-1 品牌共鳴金字塔 16
圖2-2 品牌策略之說明 22
圖3-1 L’OREAL 全球布局情形 43
圖3-2 L’OREAL 官網與子品牌連結 50
圖3-3 P&G官網與子品牌連結	51
圖4-1 L’OREAL 的品牌金字塔 55
圖4-2併購整合中的主要風險	58
圖5-1羽西系列產品圖 64
圖5-2小護士系列產品圖 66
圖5-3植村秀產品系列圖 74

表目次
表1-1 個案研究資料來源 4
表1-2 質性研究方法 5
表1-3 單一個案與多重個案研究法 6
表2-1  L’OREAL 相關文獻 p.12
表2-2 個案國家Hofstede文化構面數據比較表 37
表3-1 五大集團旗下高端品牌	40
表3-2 四大集團旗下開價品牌列表 41
表3-3  L’OREAL目前公司概況 42
表3-4  L’OREAL 2013年的事業營收比 44
表3-5  P&G美容事業旗下品牌	 46
表3-6  P&G組織結構 47
表3-7  P&G併購年表 48
表3-8  L’OREAL 與P&G品牌定位比較表 52
表4-1  L’OREAL 併購年表 54
表4-2  L’OREAL旗下品牌 56
表5-1  植村秀品牌史 72
表5-2  L’OREAL 併購個案4P比較表 77
表5-3  L’OREAL子個案併購後發展比較表 7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書籍
何琦瑜 (2005),就是要美麗-全球第一大化妝品集團 L’oreal  打造魅力品牌的故事,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杜英宗 (2015),用併購讓經營更卓越 - 就算爬窗也要聽的熱門課,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蕭瑞麟 (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 - 鍛鍊身度思考的質性研究,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社。
薛明玲 (2011),企業併購策略與最佳實務,臺北: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
楊佳章、張子 (2001),經營權爭霸,臺北:商周出版。
Alina Wheeler 著 (2012),呂海棻譯,Designing brand dentity : an essential guide for the entire branding team (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臺北: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Debbie Millman 著 (2013),林育如譯,Brand thinking and other noble persuits  (品牌這樣思考),臺北:商周出版。
Idris Mootee 著 (2009),呂奕欣譯,60-minute brand strategies  (60分鐘品牌戰略)。臺中:晨星出版社。
Kevin Lane Keller 著 (2008),徐世同譯,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策略品牌管理),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泰文化。
Robert K. Yin 著 (2009),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Aaker, David A. (1991), Management Brand Equity-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17.
Coffey, A., and Atkinson, P. (1996), Making sense of qualitative data: complementary research strategies. Californa:Sage publications, Inc.
Edward T. Hall. (1976), Beyond Culture, New York: Anchor Books, pp.105-108.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Kevin Lane Keller. (2012),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Pearson Prentice Hall.
Olins, W. (1989), Corporate Identity: Making Business Strategy Visible through Design,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Tylor. E. (1871), 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 J.P. Putnam.
二、期刊
陳明哲 (2011),西方遇見東方:邁向文化雙融的管理模式。臺北:哈佛商業評論,2011年3月號。
陳明哲  (2014),「文化雙融:一位管理學者的反思與行踐」。管理學報,31(4):263-282。
陳時奮(1997),品牌借用策略-突破國際行銷障礙的捷徑,世界經理文摘,第129 期,1997 年 4 月,頁72-78。
陳時奮(1997),併購與合資-克服聲譽障礙的國際投資策略,世界經理文摘,第130 期,1997 年 4 月,頁64-71。
Basu Kunal(2006), Merger Brands after Merger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8, No.4, Summer 2006, pp.28-40.
Chen, Ming-Jer. (2014), Becoming Ambicultural: A Personal Quest─ and Aspiration for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forthcoming. 
Chen, Ming-Jer and Danny Miller. (2011), “The relational perspective as a business mindset: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east and we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25 (3): 6-18.
Laforet, Sylvie and Saunders, John.(1994), Managing Brand Portfolios: How The Leaders Do I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Sep/Oct. 94, Vol. 34 Issue 5, pp64-76.
Laforet, Sylvie and Saunders, John. (1999), Managing Brand Portfolios: Why Leaders Do What They Do,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39 Issue 1, pp51-66.
Raymond Williams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87-93.
三、碩、博士論文
伍騏 (2011),美妝產業之開放式創新 - 以 L’Oreal 與 P&G 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佳潔 (2008),企業併購、品牌權益、通路策略整合對品牌積效影響之研究-網際網路服務業證實,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李盈慧 (2012),跨國行銷方法的文化導向分析-以 McDonald's 與 UNIQLO 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許瑋玲 (2012),化妝保養品產業與間接經營模式之比較分析: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永斌 (2013),羽西:中國公主的變身之旅,市場營銷論文。
黃愛倫 (2008),跨國企業併購建立品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韻茹 (2012),應用專利與商標分析智慧財產權之經營模式-以P&G 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服務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豪 (2014),品牌併購相關係與品牌個性相似度,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碩士論文。
魏芷芃  (2010),企業品牌併購之個案研究-以 L’OREAL 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商業專業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
四、網頁資料
「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全球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30013>(最後瀏覽日:2015年9月15日)。
「歐盟化妝品管理現況簡介」,化妝保養品產業資訊網法規專區,<http://www.gfbio.tw/industry_contentx.php?cid=5&id=39>(最後瀏覽日:2015年9月15日)。
劉曉雲、康迪 (2013年3月7日),「重数羽西」,新浪財經《成功营销》,<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30307/154114753630.s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9月15日)。
蔡一飛、馮青(2014年2月5日),「奪食寶潔口中 L’OREAL 隻要“羽西”」,世紀經濟報導,<http://www.people.com.cn/BIG5/14739/30830/30834/2321395.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9月15日)。
羽西官網,<http://www.yuesai.com/>(最後瀏覽日:2016年01月13日)。
百度百科-小護士,<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9595/6480905.htm>(最後瀏覽日:2016年01月13日)。
馮青(2003年12月21日),「李志達忍痛,歐萊雅終納消護士入囊」,世紀經濟報導,<http://eladies.sina.com.cn/o/2003-12-21/5000.html>(最後瀏覽日:2016年1月13日)。
植村秀台灣官網,<http://www.shuuemura.com.tw/shuuemura/_zh/_tw/discover-shuuemura/makeup_philosophy.aspx>(最後瀏覽日:2015年11月11日)。
植村秀,中文百科在線,<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06575>(最後瀏覽日:2015年11月11日)。
Deloitte M&A Institute (2013), Bridging the Gap: M&A - Are CFOs and boards Aligned?,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us/Documents/mergers-acqisitions/us-ma-bridging-the-gap.pdf>(Last visited:13/01/2016).
「L‘Oreal」,Wiki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r%C3%A9al(Last visited:13/12/2015).
National Culture - Geert Hofstede, 

http://geert-hofstede.com/national-culture.html (Last visited:13/01/2016).
Official website of L’Oreal, 

http://www.loreal.com/dispatch.aspx (Last visited:11/11/2015).
Official website of P&G , 

http://us.pg.com/who_we_are/structure_governance/corporate_structure (Last visited:13/01/2016).
Official website of Shu uemura usa, 

http://www.shuuemura-usa.com/ (Last visited:13/01/201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