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2201202113300
DOI 10.6846/TKU.2012.00958
論文名稱(中文)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國際貿易收支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Vari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The Influence to U.S. and China in International Trad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1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簡嘉男
研究生(英文) Chia-Nan Chien
學號 6982501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12-29
論文頁數 9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指導教授 - 范錦明
委員 - 郭建中
委員 - 劉孟俊
委員 - 李志強
關鍵字(中) 人民幣
人民幣升值
匯率形成機制
中美貿易不平衡
人民幣匯率政策
關鍵字(英) RMB
RMB appreciate
Sino-US trade imbalance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與美國經貿關係不斷深化,特別是中美貿易的增長。2000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僅為297.41億美元,2010年時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812.66億美元。中美貿易不平衡使得兩國的貿易摩擦加劇,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成為美國提出貿易制裁與貿易談判的條件,而其中最被關注的就是人民幣匯率議題。美國國會與民間普遍認為中國政府採取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是導致中美之間巨大貿易差額主要原因,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也越來越大。然而,中國政府是否操縱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是否低估?以及中美巨大貿易差額是否為人民幣低估所造成的?這都是本研究所思考的方向。
    本研究試圖藉由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演變了解人民幣匯率決定機制的脈絡,進一步探討影響人民匯率政策的選擇因素,接著研究、分析中美國際貿易收支失衡的來源以及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國際貿易收支的影響。
    研究中發現,中國政府的匯率政策長期以來配合中國對外貿易政策以及中國國內經濟發展需求,也就是說,中國利用匯率政策來配合貿易政策。這對於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中國來說,是一種有利自身經濟發展的作法。然而研究顯示,人民幣匯率升值無法有效改善中美巨額貿易逆差,中美巨大貿易逆差的根源是由於中國具有低廉的勞動力,使得中國製造的勞力密集型產品具有價格優勢,此與刻意操縱匯率造成巨大貿易差額的說法必須有所區隔。即使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也無法扭轉美國產業結構已經改變的事實,製造訂單仍會轉移到成本較低廉的國家,無助於改善美國自身貿易逆差。
英文摘要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2001, U.S.-China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as further deepened. The China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as $27.741 billion in 2000, but the surplus in 2010 was $18.12 billion. Sino-US trade imbalance resulting in heightened trade frictions, the trade imbalance problem has become terms of trade negotiation and employing trade sanction by U.S., and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s RMB exchange rate. The U.S. Congress and public opinion believes that the main reason of huge trade surplus is RMB exchange rate, that pressure for RMB to appreciate is further rising. However, Is China a currency manipulator? Is the RMB undervalued? And most important, does the trade imbalance has caused by RMB exchange rate?
According to research,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works in coordination with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internal economic dem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ng-term. That was an advantag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ransit of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However, Study Shows that revaluation of the RMB will not improve the trade surplus well. The huge trade surplus has caused by cheap labor power in China that would making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have price advantage, it should be different with manipul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s. In fact, The U.S.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not changed back even if RMB appreciate by a wide. That will not improve the trade deficit; the order of products will transfer to the other countries that have cheap labor powe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8
第二章	人民幣匯率政策演變與匯率政策擇10
第一節	匯率制度的定義與分類10
第二節	人民幣匯率與匯率政策的歷史沿革16
第三節	人民匯率政策選擇之分析32
第三章	中美貿易不平衡與人民幣匯率問題之探討38
第一節	中美貿易現況與回顧38
第二節	中美貿易不平衡之探討50
第三節	中美貿易不平衡中的人民幣匯率問題63
第四章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國際貿易收支之實證探討70
第一節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國際貿易收支影響的中方研究70
第二節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國際貿易收支影響的美方研究75
第五章	結論83
參考文獻87

表目錄
表2-1-1	匯率制度的分類10
表2-2-1	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史30
表3-1-1	中國對美國貿易平衡表(1989年至2010年)38
表3-1-2	美國對中國貿易平衡表(2001年至2010年)45
表3-2-1	美國與中國各自公布的貿易平衡表(1989年至2010年)51
表3-2-2	2010年美國與世界各國貿易平衡表53
表3-2-3	2004年至2010年中國出口分企業性質56
表3-2-4	中國出口至美國貿易統計差異調整情況60
表3-2-5	中國出口至美國與美國出口至中國貿易統計差異表61
表4-1-1	中國學者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美貿易影響的研究72

圖目錄
圖2-2-1	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期平均)走勢圖24
圖2-2-2	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期平均)走勢圖26
圖2-2-3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期平均)走勢圖28
圖2-2-4	1994年至2010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期平均)走勢圖30
圖3-1-1	中國對美國歷年進出口總額(中國商務部統計)47
圖3-1-2	中國雙邊貿易總額(中國商務部統計)48
圖3-1-3	美國與中國雙邊貿易總額2001年至2010年(美國政府統計48
圖3-1-4	中國與美國雙邊貿易總額2001年至2010年(中國政府統計)49
圖3-2-1	中國貿易平衡資料表(中國商務部統計)5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書籍
1.	卜永祥、秦宛順,《人民幣內外均衡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王勇,《中國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3.	王慧,《釘住一籃子貨幣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4.	向松祚,《匯率危局─全球流動性過剩的根源和後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5.	何帆,徐奇淵,《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經濟學分析》,(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
6.	周克,《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根源及持久性分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
7.	胡冬梅,《持續貿易順差背景下的中國貨幣政策選擇》,(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8.	栗志綱,《透視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的政治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2008年)。
9.	馮郁川,《人民幣漸進國際化的路徑與政策選擇》,(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年)。
10.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1999年)。

貳、論文
1.	占俊,「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中美貿易收支影響的實證分析」,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	姜龍,「人民幣匯率問題對中美經貿關係的影響」,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3.	陳雅玲,「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4.	彭甚龍,「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美貿易失衡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5.	楊震,「人民幣匯率對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研究」,北京第二外語學院碩士論文(2009)。

參、中文期刊
1.	中國商務部與美國商務部貿易統計研究小組,〈中美貨物貿易差異統計研究報告〉,(中國杭州,2009年10月),頁3。
2.	巴曙松,王志峰,〈當前人民幣匯率爭議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文獻綜述〉,《浙江金融》,2010年8月,頁7-8。
3.	王軍,〈關於人民幣匯率改革的解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2006年3月,頁66。
4.	王麗麗,〈中美經貿關系的演變趨勢及其對策〉,《湖北大學學報》,第37卷,第2期,2010年,頁41。
5.	丘杉,《中美貿易摩擦的戰略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頁116。
6.	史本葉,李俊江,〈中美貿易失衡原因探析—兼論人民幣升值能否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商業研究》,總第399期,2010年,頁39。
7.	朱君,〈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收支結構研究〉,《商業研究》,第401期,2010年,頁122-127。
8.	何薇,〈論改革開放以來中美經關係的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頁358。
9.	李婷,〈淺析人民幣匯率問題—基於中美博弈視角的分析〉,《中國外資》,總第243期,2011年6月,頁50。
10.	南琪,周彬,胡鈴,〈近期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中央財金大學學報》,第2期,2005年,頁29。
11.	馬杰,李蕾,〈關於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實證研究〉,《財金論壇》,第21期,2010,頁140。
12.	崔日明,段麗娜,〈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研究〉,《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頁455。
13.	張彬,吳云雁,〈淺析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頁28-29。
14.	許莎雯,〈人民幣匯率決定因素研究〉,《商業時代》,第12期,2011年,頁41。
15.	陳繼勇,盛楊桻,周琪,〈解讀美國金融危機-基於實體經濟的視角〉,《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頁3。
16.	陸前進,〈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研究_基於人民幣有效匯率目標的分析〉,《財經研究》,第4期,2010年,頁8。
17.	陸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下的匯率波動〉,《南方金融》,第7期,2010年,頁1。
18.	黃薇,〈人民幣匯率制度:現狀、近期選擇與改革操作〉,《當代經濟科學》,第27卷,第3期,2005年,頁9-10。
19.	董志勇,官皓,〈中美貿易順差的結構性成因分析〉,《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第2期,2010年,頁114。
20.	趙書曉,〈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經貿的影響研究〉,《中國經貿導刊》,第12期,2010年,頁30。
21.	蔡強,王宇,〈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分析〉,《當代經濟研究》,第6期,2011年,頁78。
22.	霍衛紅,〈人民幣匯率爭論的根本問題和理論基礎〉,《改革與戰略》,第3期,2011年,頁72。
23.	關文麗,〈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歷程及提升對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年),頁432。

肆、網路資源
1.	BBC中文網,網址: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
2.	MBA智庫,網址:http://www.mbalib.com/
3.	人民網,網址:http://www.people.com.cn/
4.	大紀元新聞網,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
5.	中央日報網路報,網址: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
6.	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
7.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網址:http://cnki50.csis.com.tw/kns50/
8.	中國評論新聞,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9.	中國證券報.證券網,網址:http://www.cs.com.cn/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網址:http://www.safe.gov.cn/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s.gov.cn/
12.	中華經濟研究院,網址:http://www.cier.edu.tw/
13.	台灣經濟研究院,網址:http://www.tier.org.tw/
14.	自由時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15.	旺e報,網址:http://www.want-daily.com/
16.	海峽資訊網,網址:http://www.haixiainfo.com.tw/index.html
17.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網址:http://cn.wsj.com/big5/index.asp
18.	新華網,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
19.	經濟日報,網址:http://edn.gmg.tw/
20.	經濟觀察網,網址:http://www.eeo.com.cn/
21.	萬芳數據知識資源服務平台,網址:http://g.wanfangdata.com.hk/
22.	鉅亨網,網址:http://www.cnyes.com/
23.	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
24.	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udn.com/NEWS/main.html

伍、英文期刊
1.	Bergsten, C. Fred,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Committee on Banking and Urban Affairs, June 6(2005).
2.	Dani Rodrik, “Growth after the Crisis”, Harvard Kennedy School, (2009).
3.	Davis, Donald and David Weinstein, “The Mystery of the Excess Trade Bal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2002).
4.	Echaus.R, “Should China Appreciate the Yuan?”, MIT Working paper, P4-16(2004).
5.	Frankel, J. A.,S.-J.Wei, “ASEAN in a RegionalPerspectiv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Research Working Paper, p96-074, November, (1996).
6.	Fung, K. C., Lau Lawrence, The China-United StatesBilateral Trade Balance: How Big Is It Really?,Pacific EconomicReview, p33-47, February3(1998). 
7.	Garcia-Herrero, Alicia and Tuuli Koivu,“Can the Chinese Trade Surplus Be Reduced through Exchange Rate Policy?”, BOFIT Discussion Papers, No.6 (2007).
8.	Greenspan, Alan, “Greenspan: Pricier Yuan won't help US Trade Deficit”, (2003).〈http://www.chinadaily.com.cn/en/doc/2003-12/12/content_289670.htm.〉
9.	James Petras, “Global Imbalances versus Internal Inequalitie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Economy)”, (2009).〈http://lahaineorg/petras/b-img/petras _ global1pdf.〉
10.	Joseph Stiglitz, Stiglitz on China and Why U.S. Economic Advice is Discounted,Economists view,〈http://economistsview.typepad.com/economistsview/2005/07/stiglitz_on_chi.html〉, July (2005).
11.	Krugman, “Capital Export Elasticity Pessimism,and theRenminbi”, New York Times, March 6(2010).
12.	Kwack, Sung Yeung, Choong Y. Ahn, Young S. Lee, Doo Y.Yang, “Consistent Estimates of World Trade Elasticities and an Application tothe Effects of Chinese Yuan (RMB)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8: 314–330(2007).
13.	Lah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