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302200911532300
DOI 10.6846/TKU.2009.01382
論文名稱(中文) 從┌新安全觀┘探討中共對東協外交戰略
論文名稱(英文) Probe into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to Deal with ASE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高四維
研究生(英文) Shy-Wei Kao
學號 79424008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07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趙春山(Vicilichao@hotmail.com)
委員 - 張五岳(wu-yen@mail.tku.edu.tw)
委員 - 李明
關鍵字(中) 中共外交、新安全觀、東協、安全戰略、中共東協關係
關鍵字(英) Chinese Foreign Policy
New Security Concept
ASEAN
Security Strategy
China-ASEAN Relation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共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執行「開放改革」之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即以富致強,在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更逐步將經濟實力轉化為國家影響力;隨著冷戰結束,世界局勢,由軍事對抗轉為經濟發展為主的趨勢,形成所謂「新安全觀」,遵循「由近致遠,從易致難」的執行原則,將中國傳統「和氣生財」的商業法則化入國家發展戰略,更在周邊國家推行「睦鄰外交」,營造有利商貿生財的和平發展環境,尤其在東南亞地區,以大國經濟體快速成長之磁吸效應吸引東協各中小國群附謀利,藉「中共─東協自由貿易區」經濟板塊的主導優勢,縱横捭闔,企圖瓦解美日圍堵戰略,強化整體綜合安全能量。中共基於維持東協國家的良好雙邊關係,依循「新安全觀」,運用經濟及政治交流,加強與東協各國之關係發展;另藉區域合作拓展展開周邊外交布局,推進東協10+1自由貿易區組織建設,加強安全合作及推進經貿能源發展方式,藉深化經濟依賴,引導各領域全面發展。
綜觀以知,中共對東協外交工作已獲得若干成就。在政治利益上,中共透過各種夥伴關係的建立、雙邊或多邊機制的參與,拉緊與東南亞的關係, 2003年更成為第一個與東協簽署「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係」的國家。
在經濟利益上, 2010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整合,將成為全世界涵蓋人口達17億之最大自由貿易區,與東協各國發展「經濟共同體」臍帶關係,漸次形成中共主導的「亞洲門羅主義」,排擠美日在此區的影響力。
在安全利益上,中共倡議「新安全觀」並運用睦鄰外交,與周邊國家解決大部分邊境領土爭議,對於南海主權問題,則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釋出善意,並透過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推行軍事交流,參與及推動多邊安全機制,營造「和平崛起」且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在戰略目標上,延續冷戰時期海陸爭霸格局,不斷採購前蘇聯優異軍事科技產品,並在航天、衛星領域取得矚目成果,積極擘畫「藍水海軍」版圖,欲將主權及軍力延伸至南海與東南亞,增強外交談判籌碼。更由於中共崛起所伴隨的能源需求成長,故而希冀在能源安全上,發揮保護海上通道的功能。
中共基於「新安全觀」提出「睦鄰外交」,其特定的戰略取向,實質目的並非如宣傳般理想,背後實際隱藏權力競逐的企圖,終將面臨主權爭議、國際大國壓力等現實考驗。
英文摘要
China has vigorously realized its national strategic goal of open and reform-to enhance national strength with money-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China has turned its economic power into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ead of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nd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has been forme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going from the near to the distant and starting from the easy to the difficult” and adopting a national strategy based on concept of “friendliness being conducive to business success,” China has implemented “good-neighborly diplomacy”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Southeast Asia, and created a favorable and peaceful environment for business. Beijing intended to confront a policy of containment imposed by the US and Japan and enhanced its capacity of comprehensive security by attracting small and medium ASEAN member countries as a big economic magnet and making the most of advantages it gained from the agree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To maintain bilateral relationship with ASEAN countries, China has strengthene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m by implement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xchanges in accordance with “new security concept.” Furthemore, China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 by pushing ahead cooperative projects in the region, such as China-ASEAN (10+1) Free Trade Area, security cooperation,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xploitation, as well as increasing others’ economic dependence on Beijing.
 As a result, Beijing has achieved success in its ASEAN diplomacy. Politically, China has closer ties with countr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 through building partnership with various parties and participating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meetings. China was the first nation to sign “Joint Declaration on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in 2003.
    Economic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in 2010 will create the world’s biggest free trade area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17 billion. An Asian version of Monroe Doctrine led by China has gradually been formed and edged out the presence of the US and Japan in the region when China established umbilical connections with ASEAN nations by developing “economic community.”
    In terms of security interests, China settled most of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by promoting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implementing “good-neighborly diplomacy,”. In the sovereignty disput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helving disputes and going in for joint development” was used by China as a policy of goodwill. Beijing has been intent on building an image of a responsible big power rising peacefully by way of establishing a mutual trust mechanism for military exchanges and joining multilateral security talks.
   Strategically, Beijing has acquired high-tech military weapons and equipment made by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o struggle for post-cold war sea and land supremacy. Chinese achievements in space and satellite are quite dazzling. With a more powerful blue water navy, China hopes to extend its sovereignty and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have more bargaining chips in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In addition, since a rising China consumes more energy, China determines to safeguard sea-lanes, so as to assure energy security.
   Despite bringing up “good-neighborly diplomacy” based on“ new security concept”,China’s real strategic intention behind this is to compete for power. Therefore, the concept is expected to face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sovereignty disputes and international pressur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摘  要	II
目  錄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謝  辭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文獻探討	10
第二章 中共「新安全觀」的意涵與實踐	20
第一節 「新安全觀」產生背景	21
第二節 「新安全觀」的意涵	24
第三節 「新安全觀」的基本目標與實踐	31
第四節 「新安全觀」的策略原則	32
第五節 「新安全觀」之戰略指導意涵	33
第三章 中共外交政策與戰略	36
第一節 中共改革開放前外交政策	36
第二節 中共改革開放後外交政策與戰略	37
第三節 中共「十七大」後外交政策與戰略	39
第四節 選擇和平外交的戰略意涵	40
第四章 中共對東協外交政策與戰略	44
第一節 中共周邊地緣戰略環境因素	44
第二節 冷戰前中共對東南亞各國外交的政策與轉變	49
第三節 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南亞國家外交特點	53
第四節 冷戰後中共在東協外交的國家利益目標	54
第五節 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睦鄰政策方針	58
第六節 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睦鄰外交作為	61
第五章 中共推動東協外交戰略的挑戰與限制	78
第一節 推動建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侷限	78
第二節 「麻六甲海峽」海運石油戰略風險	81
第三節 南海主權爭議	91
第四節 美日強權在東亞的權力競逐	96
第六章 結論	106
第一節 研究心得	106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08
參考書目	112
圖目錄
圖1 美國前沿戰略佈署航道一覽圖	16
圖2 麻六甲海峽石油運輸要點圖	88
圖3 南海主權疆界圖	93
圖4 第一、二島鏈示意圖	98
表目錄
表1 中共發展「新安全觀」之歷程	27
表2 冷戰思維與新安全觀之差異對照表	30
表3  中國大陸和東協國家2004年基本經濟狀況表	45
表4  東協歷次首腦會議概況表	64
表5  歷屆中共-東協元首(非正式)高峰會情形	67
表6 中共石油供需概況	82
表7  1996-2003中共從中東進口原油情況	83
表8  中共2005年東部沿海地區油料消費比重	84
表9  中共2000年東部沿海地區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投資比重	85
表10 南海爭端國對主權的主張	94
表11 中共公布1997至2007年國防預算統計表	100
參考文獻
壹、官方出版品及文件 
中華民國國防部,「97年國防報告書」。 
中華民國行政院僑務委員會,「94年僑務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經濟部投審會,「95年統計年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6年中國國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外交2006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 
貳、專書 
一、中文部分 
Alan Collins著,楊紫函譯,東南亞的安全困境(台北:國防部史編室,2004年)。 
Bilveer Singh著,張天虹、翟文中、沈明室譯,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海上交通線之安全,亞洲的安全挑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2000年)。
John B. Hattendort,馬漢及其戰略思想,收錄於海洋戰略與權力平衡(Maritime Strategy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John B.Hattendort與Robert S. Jordoan合編(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譯印,1994年)。
Joshua S.Goldstein原著,歐信宏、胡祖慶等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4年)。
Theodore A. CouloumbJames H. Wolfe原著,白希譯,權利與正義一國際關係學導論,初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年)。
中共「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6第1版(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年3月)。
中華戰略學會編,戰略精萃(臺北:中華戰略學會,1997年)。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術(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大前研一,創新者的思考(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十四大以來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6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6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7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7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年)。 
中國油源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程組,中國油源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科學院油源戰略研究組,中國油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專題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油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國家經濟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36年)。
王玉民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台北:紅葉出版公司,1994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
王長勝,2006年: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王建東編著,孫子兵法思想體系精解(台北:文岡圖書公司,1979年3月)。
王洛林,中國戰略機預期的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5-202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王泰銓,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彙編(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王泰銓,當前兩岸法律問題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0年)。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年)。 
王高成等著,美中臺關係戰略評估(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王雲五,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王煥文,試論三個世界畫分戰略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論壇(長沙: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古小松主编,泛北部灣合作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
包宗和,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布里辛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 ) ,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1998年)。
石之瑜,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朱听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勢出版社, 2002年1月)。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4年)。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與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研究中心,2003年)。 
何蘭,冷戰後中國對外關係(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耳,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
沈偉光主編,論中國軍事變革(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1年)。
李敏倫,中國新安全觀與上海合作組織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南,身在疾風驟雨中(香港:三聯書店, 2007年7月)。
周風起,中國中長期油源戰略(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9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阿木提,石油與國家安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邰培德,台海危機:從尼克森到克林頓總統的中國政策(台北:時報文化,2000年) 。
俞正梁,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約瑟夫、奈尹箸,吳嘉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
美國油源署,國際油源展望-未來國際油源市場分析與預測:至2025年(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胡鞍鋼主編,中國大戰略(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
倪正茂主編,法律戰導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
倪健民,國家油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席來旺,21世紀中國戰略大規劃(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徐敦信,世界大勢與和諧世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柴宇球主編,優勢的外交謀略,初版(台北:文字復興有限公司, 2001年)。
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譯印,1990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10月)。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2003年)。 
張幼文、徐明棋等著,經濟強國-中國和平崛起的趨勢與目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2000年)。 
梁守德,面向21世紀的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許文堂主編,越南、中共與台灣關係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台北:中央研究院,2001年)。
陳岩,國際一體化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傅崐成、水秉和著,中國與南中國海問題(台北:問津堂書局,2007年) 
彭光謙、姚有志編,軍事戰略學2005年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
彭懷恩編著,國際關係與現勢(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6月)。
童振源著,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黃朝翰,中國與亞太地區變化中的政治經濟關係(新加坡:1990年)。
楊明杰,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楊開煌,出手-胡政權的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楊斌,軟戰爭-美國經濟軍事霸權挑戰中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
經建會,「東亞經貿整合趨勢與台灣角色」報告(台北:經建會,2003年9月25日)。
趙明義,國際區域研究(台北:黎明書局,1994年)。 
趙春山、楊開煌、邵宗海合著,兩岸關係論叢,乙亥到已卯(台北:華泰文化,2000年)。 
趙春山等,中共周邊國家與地緣政治(台北:大屯出版社,2006年)。
趙英,新的國家安全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劉躍進,國家安全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樓耀亮,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祉,2002年6月)。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2006年)。 
潘錫堂、黃天中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蔡昉、林毅夫,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台灣分公司,2004年)。 
鄭赤琰,從談判角度看南中國海主權糾紛,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6年)。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國際經濟研究院,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香港:三聯書店, 2004年7月)。
錢學文,中東、裏海油氣與中國油源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叢鵬,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7月)。
魏一鳴等,中國油源報告(2006年)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魏艾主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羅浩主編,國際關係與國際組織(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2年)。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2002年12月)。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文化公司,2004年)。
二、英文專書
Barry Buzan, Charles, Richard Little, The Logjc of Anarch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Koopf,1978).
Karlsson, Svante. Oil and the World Order:American Foreign Oil Policy(New York:Billing Sons,1986).
Keith Krause & Michael C. Williams,Critical Seccurity Studie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mpany, 1979).
Richard K. Ashley, The Poverty of Neorealism, 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Stephen Krasner, Structural Conflict (Berkley, Calif. :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參、期刊論文
丁志剛,「全球化背景下國家利益認證與維護」,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8期(1998年8月)。頁68-71。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1。 
于有慧,「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3 期(2005年9月),頁25-50。 
王崑益,「中國的國際戰略與台灣的外交選擇」,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56期(1997年1月),頁31。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1998年第4期(1998年4月),頁23-26。
王緝思,「三十年來中美關係的變與不變」,中國黨政幹部論壇(北京),第7期(2002年7月),頁36-39。 
王緝思,「美國霸權與中國崛起」,外交評論﹝北京﹞,第84期﹝2005年10月﹞,頁13-16。 
朱听昌,「論中國睦鄰政策的理論與實踐」,國際觀察(北京),第2期(2001年2月),頁13。
朱振明,「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回顧與展望」,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4年1月),頁21-24
朱新民、譚偉恩,「中國開放改革之政策評析:經濟、政治的改革與外交政策的調整及挑戰」,東亞研究(台北),第36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48。 
吳玲君,「美國對亞太經合會研究取向與理論基礎」,政治學報,31期(2000年),頁 427-447。
吳健民,「多邊外交是建構和諧世界的平台-重新認識多邊外交」,外交評論(北京),第90期﹝2006年8月﹞,頁10-14。 
吳健民,「把握時代特點 走和平發展道路」,外交評論﹝北京﹞,第84期﹝2005年10月﹞,頁6-12。 
宋鎮照,「解析後冷戰時期東協對外政經發展戰略」,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期(1997年10月),頁52。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33-163。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夏季﹞,頁23-38。 
金燦榮、周鑫宇,「美國東亞政策的新特點」,國際觀察﹝北京﹞,2006年第5期﹝2006年10月﹞,頁11-20。
胡敏遠,「從結構現實主義論印度國家安全策略」,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5期(2004年4月),頁32-35。
孫福生,「戰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演變和發展」,外交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1994年4月),頁9-15。
高朗,「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第21期(2004年 9月),頁19-48。
張勁,「中共開展石油戰略突破『麻六甲困境』」,中共研究月刊,第40卷第9期,頁40。
張惠玲,「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戰略考量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7期(2001年10月),頁4-5。
張驥,「權力和平轉移的條件與中國和平崛起的外部條件」,國際觀察﹝北京﹞,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頁41-46。
莫大華,「國際關係理論大辯論研究的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9卷12期(2000年12月),頁70-72。
郭武平等,「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的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年刊,第2期﹝2006年﹞,頁167-209。 
賀先蕙、李郁怡、單小懿,「歐洲大崩盤」,商業周刊, 第1090期(2008年10月13日),頁13-21。
黃奎博,「冷戰後中共與東南亞國協之政治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187。
黃建國,「美國的東南亞政策及其影響」,東南亞縱橫,第81期(1999年),頁42。
楚樹龍,「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北京),1999年第4期(1999年4月),頁98。
楊永明 ,「APEC架構與運作的發展與兩難」,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1期(1996年),頁 44-57。
楊志恆,「中共及日本在東北亞的角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43。
楊恆志,「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10月),頁41。 
趙春山,「論中共對外開放政策」,東亞季刊,第26卷第1期(1994年7月),頁1-22。
趙磊,「理解中國軟實力的三個維度:文化外交、多邊外交、對外援助政策」,社會科學論壇(北京),2007年第5期(上) ,頁152。
潘石英,「南海與歷史性權利的國際慣例」,國策期刊,第96期(1994年10月),頁7。
閻學通,「國家利益的判斷」,戰略與管理(北京),第3期﹝1996年3月﹞,頁43。 
閻學通,「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政策關係」,國際政治研究﹝北京﹞,2006年第1期(2006年5月),頁21。 
閻學通,「當前國際格局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趨勢」,求是月刊(北京),1999年第14期(1999年4月),頁26。
閻學通,「對中日安全環境的分析與思考」,中國外交(北京),2000年第4期(2000年),頁13-15。
應紹基,「南海紛爭的原因發展過程與現況」,海軍學術月刊,第29卷第8期(1995年8月),頁22。
鍾堅,「南海諸島的戰略地位:兼論我國守勢防衛必要措施」,尖端科技(1996年5月),頁82。
蘇紫雲,「中共軍力評估-由強兵富國到富國強兵,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遠景季刊(2003年1月),頁222。
肆、網際網路
ASEAN網http://www.aseansec.org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default2.stm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ingji/1037/2698567.html
大公網訊http://www.takungpao.com/news/06/05/27/ZM-571271.htm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時電子報-大陸RSS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6032200080,00.html?source=rss。
中國石油網http://161.207.1.13:82//big5/www.oilnews.com.cn/gb/misc/2004-06/11/content_575216.htm. 
中國海關綜合訊息網http://www.china-customs.com/big5/ 
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xwzx/gjss/gdxw/200705/08/t20070508_11272150.shtml
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 
中央社網站http://www.cna.com.tw/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 //www.fics.org.tw/
中華歐亞基金會網站http://www.fics.org.tw/ 
文匯報http://www.wenweipo.com/news.phtml?news_id=CH0603260015&cat=002CH。
世界財經報導網站http://www.icxo.com/ 
世界新聞報網站http://gb.cri.cn/world_news_journal/ 
北京週報網站http://www.beijingreview.com.cn/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網站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台灣智庫網站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全球戰略論壇http://www.wforum.com/newspool/articles/headline/96890.html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求是雜誌網站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80101/BIG5/default.htm 
亞洲時報網站http://www.asiatimes-chinese.com/10302003formerlye.htm
俄羅斯新聞網http://big5.rusnews.cn/ 
南方快報網站http://www.southnews.com.tw/ 
南方網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407130098.htm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 
星島日報環球網http://www.singtaonet.com/
星島環球網http://www.singtaonet.com/82/weekly/weekly0606/weekly0606_2/t20060816_302145.html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網站,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美國中文在線新聞網http://gate.tycool.com:82/gate/big5/www.tycool.com/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網站http://usinfo.state.gov/mgck/ 
美國專利體系文摘網站http://usipl.blogspot.com/2007/02/pct-wipo-2006.html 
海峽評論雜誌社網站http://www.adanstar.com/FF/97-2927.html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http://www.gwytb.gov.cn/ 
國務院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http://www.hanban.edu.cn/cn_hanban/content.php?id=2512 
國際商報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wmfzj.mofcom.gov.cn/aarticle/ag/200711/20071105251778.html
國際線上http://news.sina.com.cn/o/2007-01-16/091511010708s.shtml
華夏經緯網 http://www.huaxia.com/
華爾街日報網站http://chinese.wsj.com/big5/index.asp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新華網雲南頻道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reporter/2006-07-21/content_7637693.htm
經濟部投審會網站http://www.moeaic.gov.tw/ 
詹氏防衛週刊網站http://jdw.janes.com/public/jdw/index.shtml 
遠景基金會httP:// www.pf.org.tw:8080/FCKM/inter/index.jsp
聯合早報新聞網http://www.zaobao.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伍、雜誌、報刊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香港)。
工商時報(台北)。
中央日報。
中央通訊社(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中新社(北京)。
文匯報。 
星洲聯合早報(新加坡)。
新華社(北京)。
經濟日報(台北)。
解放軍報。
環球時報。 
聯合報(台北)。
蘋果日報。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