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9201515371800
DOI 10.6846/TKU.2015.00692
論文名稱(中文) 餐廳環境訊息與判讀評估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staura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黃翌婷
研究生(英文) Yi-Ting Huang
學號 60236019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5
論文頁數 14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宋立文
委員 - 林靜娟
關鍵字(中) 餐廳判讀
環境訊息
物質文化與消費
環境線索判讀
環境評估
關鍵字(英) Restaurant interpretation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Material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cues interpretation
Environment evalu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餐廳於現代為一社交場所供人聚會、慶祝、哀悼或紀念,也漸取代家中廚房供給外食人口日常生活飲食。人們藉由餐廳環境氛圍、料理類型、風格服務等等訊息(information)判斷用餐適宜場合與行為;餐飲業者則為突顯其個別差異,運用多種文化意象或環境塑造創造與餐點之間的連結。本論文以「餐廳環境訊息判讀」做為研究主體,探討人們如何判讀餐廳環境訊息,與其所反映出的經驗與思考脈絡。

  環境可視為一資訊系統,提供線索讓人解讀並產生環境感受。人們判讀環境所傳遞的意義、聯想、感受與規範,進而表現切合之行為。透過生活經驗的累積,構成自身對環境的判讀圖示。餐廳表現的菜系與價位所對應的場合想像,反映著社會文化、全球化與消費三者所架構的經驗詮釋與行為預期。本論文發現餐廳菜系判讀,中、日式餐廳可仰賴餐具風格、家具或裝飾品區分。西式餐廳需要明確的料理圖片、廣告或其它符碼來判讀。場合價位判讀顯示,越高價位場合正式的餐廳,蔡系風格與環境線索可辨識度越低,感受評價內容也較無差異性。線索誤讀反映著現今餐廳環境,強調空間規模與色調、材質與燈光,並掩蓋菜系文化圖騰與象徵符號,著重全球化消費傳播的環境氛圍塑造。

    菜系回應傳統文化意象與獨特經驗圖示,場合價位反應餐廳場景觀點由個體至群體間的關係考量。誤讀則展現現今全球化影響下,因連鎖餐廳與資訊迅速流動,導致餐廳的去風格化與共通性場景演繹趨勢。餐飲環境與文化場景連結逐漸模糊,文化風格脈絡轉為空間商品塑造。區分、辨別其功能、環境所賦予的用餐層次成為判斷主體。餐廳環境訊息判讀,並非單純連結著料理與用餐者的場景,乃是經驗、文化想像、全球化場景標準交互作用下建構出的在地化典型。面對共通規則與多方片段想像的交互作用,設計者應思索如何避免過度仰賴形式上的結構,進而回應設計在推動環境意義與交流中的協調角色。
英文摘要
In modern times, restaurant as a social occasion used for party, celebration, mourning and memorial has gradually replaced home kitchen to provide daily diet for people. By restaurant information such as atmosphere, types of cuisine, styles of service, people judge suitable occasion and behavior during a meal. In order to highlight individual difference, restaurant owners adopt various kinds of cultural image and environment to build and create the connection with meals. Aimed  “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staurants” as main subject,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people interpreted 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restaurants and what kind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and the contextualized thinking  it reflected .  

Environment is an information system, providing cues for people to interpret and having perception. People interpret the meaning, association, perceptions and norms delivered by environment and then perform relevant behaviors.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life experience, people constructs the interpretation schemata of environment. How the restaurant  corresponding occasion imagination of cuisine and price, has shown the construction beneath the  interpretation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expectation which are affected by social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consuming. This study finds tha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isines, Chinese and Japanese restauran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style of tableware, furniture and ornaments. Western restaurants need specific cuisine pictures, advertisement and other codes to interpret. Occasions and price interpretation show that the higher price a formal restaurant has, the less recognizable its style of cuisine and environment cues is, the feelings and evaluation content of customer is no difference comparatively. Cues misinterpretation reflects that the current restaurant environment emphasize space and color, material and lighting, over cultural pattern  and symbol  paying attention to building the atmosphere of global consumption and transmission.

Cuisine responds traditional cultural image and unique  schemata, occasions and price tell the relationship considerations from individual to group in the opinion of restaurant occasion. The misinterpretation emerge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rapid communication of chain restaurants and inform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tendency of de-stylization and intercommunity to restaurants. The link between restaurant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cene is gradually become vague, cultural style is transformed into space commodity performing. Distinguishing the function, the dining level endowed b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judgment.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restaurant not simply link the cuisine and scene of diner, it is also the typical localiz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experience,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global scene standard. Facing the interaction of common rules and fragment imagination in many ways, designer should consider how to avoid relying on formal structure, and then respond the coordination role of design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1	第一章:前言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背景	2
1.2.1	臺灣餐廳之發展	2
1.2.2	餐廳於社會中的角色	2
1.2.3	餐廳環境的形態轉變	4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問題	6

2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	7
2.1	環境意義與感受	7
2.1.1	環境意義與交流	7
2.1.2	環境的記憶符碼	9
2.1.3	環境感受與知覺	10
2.2	環境解讀與行為場域	11
2.3	物質文化	12
2.3.1	物質文化-示範與標準圖像	14
2.3.2	物質價值詮釋	15
2.3.3	異文化建構與餐飲環境	15
2.4	相關經驗研究	18

3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23
3.1	研究設計	23
3.2	研究方法與流程	24
3.2.1	餐廳圖像資料	24
3.2.2	訪談預試與修正	26
3.2.3	訪談問題確認	28
3.2.4	受訪者與逐字稿整理	28
3.2.5	訪談資料整理方式	31
3.3	環境線索判讀	32
3.3.1	室內外圖像之判讀	32
3.3.2	飲食內容與方式評估	32
3.3.3	飲食場合與價位之分類比對	33
3.4	小結	34

4	第四章:研究發現與分析	35
4.1	菜系:飲食內容判讀	36
4.1.1	菜系與線索表現	36
4.1.2	菜系與社會性情境	41
4.1.3	.線索與環境評價感受	45
4.2	環境評估─場合與價位	48
4.2.1	場合與價位與經驗認知	48
4.2.3場合與價位上的線索差異	52
4.3	環境誤讀與影響因素	61
4.3.1	從直觀觀察:餐廳的可讀性與可視性	61
4.3.2	菜系的誤讀與分類	67
4.3.3	場合價位:誤讀的環境標準	68


5.	第五章:討論	72
5.1.	菜系	73
5.1.1.	食具與座位方式所支應的環境	73
5.1.2.	文化風格語彙與色調材質	76
5.1.3.	線索與菜系預期行為	81
5.2.	場合與價位	84
5.2.1.	餐廳場合所牽引的私密性與親密感	85
5.2.2.	價值判定的變化反映著判讀層次變化	88
5.2.3.	關鍵性線索所反映的設計偏愛	90
5.2.3.	小結	90
5.3.	判讀與誤讀	91

6.	第六章 結論	94
6.1.	菜系:傳統文化意象與獨特經驗圖示	94
6.2.	場合與價位:餐廳場景觀點由個體到群體間的關係	95
6.3.	誤讀:去風格化後共通性餐廳場景演繹	96
6.4.	餐廳經驗圖示的轉移	97
6.5.	未來環境建構與設計者思考	97
6.6	研究限制與後續發展	98
6.6.1	研究限制	98
6.6.2	後續研究發展	98

附錄	108
附錄一:十八組餐廳室內外影像	109
附錄二:菜系與各類形容詞頻率對照	111
附錄三:菜系與各類形容詞內容對照	112
附錄四:菜系與各類線索內容對照	113
附錄五:正負面形容詞總計	115
附錄六:配對正確/錯誤統計表	116
附錄七:價位、服裝正式度、日常性排序	118
附錄八:各組餐廳場合陪伴者親密度/日常性分布圖	119
附錄九:線索頻率總計表	128
附錄十:各組(D1至D18)餐廳線索類別及詳細內容	128

圖表目錄
圖1-1.	人與餐廳的需求關係(本研究整理)	1
圖1-2.	網路媒體對人與餐廳需求關係之影響(本研究整理)	4
圖1-3.	網路、人與餐廳彼此的需求回應(本研究整理)	5
圖1-4.	環境與人與經驗圖式之關係(本研究整理自Rapoport,1996:195-203)	5
圖1-5.	餐廳環境信息之編碼(本研究改編整理自Rapoport,1996:87)	6
圖2-1.	相關理論文獻與環境編碼之關係	7
圖2-2.	環境意義與線索感受	8
圖2-3.	core affect(資料來源:Gifford,2000)	10
圖2-4.	命題式表徵	12
圖2-5.	物質文化意涵關係	13
圖2-6.	物質文化與示範	13
圖2-7.	Park研究使用圖片	21
圖3-1.	研究設計與方法	23
圖3-2.	取樣標準	25
圖3-3.	餐廳環境研究樣本	26
圖3-4.	訪談問題架構	28
圖3-6.	逐字稿分項整理範例	30
圖3-5.	逐字稿整理範例	30
圖3-7.	研究之期望與目標	34
圖4-1.	樣本餐廳中的餐具形式	39
圖4-2.	研究樣本餐廳的燈籠形式比較	40
圖4-3.	研究樣本中被指認為西式餐廳的裝飾品	40
圖4-4.	研究樣本餐廳被指認的文字樣式	40
圖4-5.	研究樣本中被指認為西式餐廳的廣告圖片	40
圖4-6.	服裝正式度與場合日常性排序對照	43
圖4-7.	場合分類座標分布示意	49
圖4-8.	場合分類坐標圖示意	49
圖4-11.	場合比較	50
圖4-9.	產生歧異餐廳之外部環境	50
圖4-10.	內部環境	50
圖4-12.	價位對照場合.jpg	51
圖4-13.	R18餐廳外觀	66
圖4-14.	R17餐廳外觀	66
圖5-1.	受訪者回應之各菜系食具設置	74
圖5-2.	受訪者回應之各式菜系座位方式	74
圖5-3.	具「落地窗」特色菜系餐廳與其他線索	78
圖5-4.	日本菰樽(本研究拍攝)	83
圖5-6.	熱炒餐廳照片	83
圖5-5.	台啤廣告(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KRiFsF3KI	83
圖5-7.	日式餐廳照片	83
圖5-8.	親密度與場合日常性之關係圖	85
圖5-9.	親密度與場合正式度之關係圖	86

表目錄
表2-1.	經驗研究	18
表2-2.	經驗研究二	19
表3-1.	預試問題	27
表4-1.	菜系與環境線索頻率對照	36
表4-2.	菜系與最常提線索內容之比較	37
表4-3.	菜系中主要線索類別及其內容	38
表4-4.	菜系與預期行為整理對照	42
表4-5.	菜系預期行為、服務與座位方式對照	42
表4-6.	菜系與各類形容詞頻率統計	46
表4-7.	不同場合之預期行為內容	52
表4-8.	場合價位線索關係	52
表4-9.	場合價位與線索內容整理	53
表4-10.	場合價位與線索頻率對照	55
表4-11.	不同價位與裝潢、座位緊密程度、燈光、隱密性相關線索對照	56
表4-12.	不同場合與裝潢、座位緊密程度、燈光、隱密性相關線索對照	57
表4-13.	場合價位與評價感受內容	58
表4-15.	前十多形容詞頻率與類別對照.pdf	59
表4-14.	形容詞統計資料	59
表4-16.	餐廳內外部配對準確率量表與正確率較高、較低之餐廳內外部	62
表4-17.	判讀正確與誤讀的餐廳線索內容比較	63
表4-18.	誤讀與判讀正確餐廳線索頻率比較	64
表4-19.	室內誤讀率與錯誤率較高餐廳室內外圖像比對	65
表4-20.	菜系誤讀數量比較	67
表4-21.	誤讀菜系餐廳場合價位之比較	67
表4-22.	不同場合價位餐廳之配對錯誤數量計算	68
表4-23.	場合價位配對錯誤數量3.jpg	69
表4-24.	兩間價格誤判中價位餐廳之線索內容、形容詞與預期行為	70
表4-25.	不同場合價位之菜系數量分佈	71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錦堂
  1994 《環境設計應用行為學》王錦堂編,臺北:東華書局。
布希亞,尚
  1997 《物體系》林志明譯,臺北:時報文化。
布迪厄,皮埃爾
  2009 《實踐感》蔣梓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克利弗德.紀爾茲
  1998  <巴里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文化與社會》32-50吳潛誠編,新北市:立緒。
  2007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譯,臺北:麥田。
吳燕和
  2009 〈臺灣的粵菜、香港的臺菜:飲食文化與族群性的比較研究〉《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蒲慕州編,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朋尼維茲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臺北:麥田出版。
阿帕度萊,阿君
  2009 《消失的現代性:全球性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臺北:群學出版。
白先勇
  2005  《臺北人(典藏版)》,臺北:爾雅出版。
涂爾幹,愛彌爾
  2000 《原始分類》汲吉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許木桂,簡美玲
  2009 〈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55-80王秋桂編,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潘桂成
  2009 〈飲食與文化之空間透視〉187-204王秋桂編,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陳其彭
  2012 〈臺北市移植的味覺地圖〉《餐旅暨觀光》9(1):19-36。
陳家聲
  1993 《商業心理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華生,詹姆斯
  2007 《飲食全球化》臺北: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廖炳惠
  2004 《吃的後現代》臺北:二魚文化。
劉志偉
  2011 〈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臺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7(1):1-59。
鄧景衡
  2003 《符號、意象、奇觀─臺灣文化飲食系譜》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鄭陸霖
  2004 〈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臺北是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17:1-41。
羅絲,吉莉恩
  2006 《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王國強譯,臺北:群學出版。
蔡怡佳
  2008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241-274余舜德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林淑蓉
  2008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241-274余舜德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志仁 宋同正 蔡登傳
  2012 〈服務場域與品質知覺之關聯性:以主題餐廳為例〉《設計學報》第第17卷第4期。臺北:設計學會
陳玉箴
2008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 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三期,頁139-186,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詹定宇 畢威寧
2004  〈啤酒廣告中之文化探索:以在台灣銷售的亞系、歐系及美系品牌為例〉《廣告學研究》第二十二集頁63-86,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林信利 謝永得 吳筱儂 朱姵妤 洪楨雅 張簡姵甄
2006  〈從體驗行銷觀點探討主題餐廳之消費情境因素研究〉《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第六集, 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劉綺文
2011  〈淡水中正路老街行為場域與環境意義〉《淡江史學》第二十三期, 頁295-313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阿摩斯‧拉普卜特
2004  《文化特性與建築設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瑪莉塔.史特肯 莉莎.卡萊特
2009  《觀看的實踐》陳品秀譯, 臺北:臉譜出版

├經驗論文┤
何力山
  2005 〈木材質在產品應用設計之探討〉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姵綺
  2008 〈仿木紋視覺特徵之意象〉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尹相崙
  2010 〈資訊圖像應用於台灣與日本飲食文化比較之研究創作〉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元
  2008 〈上班族生活型態、人格特質對消費異國餐廳知覺價值與消費意願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慧瑜
  2010 〈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安益成
  2007 〈臺北地區餐廳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之研究─以淡江大學EMBA和IMBA碩士在職專班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論文。
孫琳鳳
  2011 〈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曾令正
  2003 〈「Café」:一個見面社交場所空間形式變遷之初探─以台中市為例1983∼2003〉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黃頌音
2009 〈觀光圖像下的地方建構與再現〉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瑞菁
2003 〈中西式連鎖餐廳環境屬性對消費者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謝依珊
2005 〈室內環境的視覺偏好研究─以住宅餐廳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孫琳鳳
2011 〈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天下雜誌
  2013 〈天下雜誌2013 「新良食運動」,國人飲食習慣獨家調查〉(2013年4月3日)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8331。
Kryptoners
  2014  〈智能手機改變了什麼?看看紐約一家知名餐廳的控訴〉36氪網,取自:http://36kr.com/p/213769.html。
金牌啤酒廣告
  2012 〈餐廳篇蔡依林代言〉台灣啤酒youtube頻道,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KRiFsF3KI。

├英文文獻┤
Alexander, Jeffrey, Seidman, Steven
  2008 《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文化。
Bourdieu, Pierre
  1986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2012 《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文集》臺北:麥田出版。
Cass, Jeffery
  2004  "Egypt on Steroids: Luxor Las Vegas and Postmodern Orientalism" Architecture and Tourism: Perception, Performance and Place,241-255.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Cherulnik, Paul D.
    1991  "Reading Restaurant Facades: Environmental Inference in Finding the Right Place to Ea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March.1991(23): 150-170
Chevalier, Sophie
  2004  "From Woollen Carpet to Grass Carpet: Bridging House and Garden in an English Suburb," Material Culture: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3(1):78-95. Routledge.
Dant, Tim
  2009  《物質文化》龔永慧譯,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Douglas, Mary
    1972  "Deciphering a Meal" Myth, Symbol, and Culture. New York: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Ornstein, Suzyn
    1992  "First Impression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Connoted by Reception Area Desig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January.1992(24): 85-110
Rapoport, Amos
  1996  《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途徑》施植明譯,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2005  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New York: Locke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Reid,S.E.
  2006  "Khrushchev, Modernism and Fight Against Petit-bourgeois       Consciousness in the Soviet Home,"Cahiers du Cinéma."      47:1-2.178-94.London: Phaidon Press.
Shore, Bradd
  1998  CULTURE IN MIND-Cognition,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Meaning.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HAE PARK
2005 First Impression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Connoted by Reception Area Design Elements and Furnishing Arrangements.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Interior Design
James A. Russell
2003 Core Aff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Vol. 110, No. 1, 145–172 Psychological Revie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