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1912033900
DOI 10.6846/TKU.2019.00694
論文名稱(中文) 大學生的多元文化人格、網路交友動機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梁嘉雋
研究生(英文) Leung-Ka Chun
學號 60469602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8
論文頁數 1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宋鴻燕
委員 - 藍挹丰
委員 - 徐加玲
關鍵字(中) 大學生
多元文化
網路交友
人際關係
關鍵字(英) University Students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元文化人格、網路交友動機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關係。以大學生基本資料表、網路交友動機量表、多元文化人格量表與人際關係滿意度量表為研究工具,以臺灣北區的私立大學之361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並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有從事網路交友行為的大學生比例為「大多數」。
二、大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在「性別」以「男性」為大多數;在「年級」以「四年級」為最多數;在「感情狀況」以「單身」為大多數;在「多元文化經驗」以「半年至一年」狀態為最多數。
三、「網路交友動機」在「性別」、「年級」、「感情狀況」、「國外留學與生活經驗」、「有無網路交友經驗」、「有無曾經跟網友會面」達到顯著差異。
四、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在「感情狀況」、「國外留學與生活經驗」達到顯著差異。
五、大學生「人際關係滿意度」在「感情狀況」達到顯著差異。
六、網路交友動機與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顯著負相關。
七、多元文化人格與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
八、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變項之「情緒穩定性」、「彈性」對於人際關係滿意度具有顯著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對心理輔導者、學生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與方向。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in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cluding “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Questionnair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and “basic person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ere conducted among 361 students se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Taiwan. The research analyzed all the information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Online Relationship behavior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 majority".
2.College students engaged in Online Relationship behavior, in "gender", "male" was higher than "female"; in "grade", "fourth grade" was the highest.; in "Relationship Status", "Single" was the highest.; in"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experience "," Half a year to one year " was the highest.
3.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grade",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online dating experience"  and "meet internet friend in real life"
4.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experience".
5.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chie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 Status".
6.Online Relationship Motivation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7.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8.Two of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including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er predictive power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for psychological practitioners,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s also become a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謝誌 I
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大學生網際網路交友及其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網際網路交友動機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多元文化人格及其相關研究 16
第四節  人際關係滿意度及其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8
第五節  研究程序	3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4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34
第二節 大學生網路交友行為之現況分析 37
第三節 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多元文化人格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現況	43
第四節 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多元文化人格、網路交友動機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52
第五節 網路交友動機高低組別與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70
第六節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和網路交友動機相關分析 76
第七節 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和人際關係滿意度相關分析 79
第八節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和人際關係滿意度相關分析 81
第九節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網路交友動機對人際關係滿意度迴歸分析	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討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討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 本研究問卷 98 

 
表目錄
表4-1-1 問卷回收情形 34
表4-1-2 基本資料次數分配摘要表 36
表4-2-1 大學生網路交友行為之分析情況 38
表4-2-2 個人背景資料對網路交友行為分布情形摘要表 39
表4-2-3 個人背景資料對曾經與網友會面分布情形摘要 41
表4-3-1冒險動機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4
表4-3-2 逃離現實生活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4
表4-3-3 浪漫愛情動機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5
表4-3-4 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45
表4-3-5 文化同理心變項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7
表4-3-6 開放性思想變項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8
表4-3-7 情緒穩定性變項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8
表4-3-8 社交主動性變項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9
表4-3-9 靈活性變項同意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49
表4-3-10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各向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50
表4-3-11 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平均數、標準差 51
表4-4-1不同性別在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52
表4-4-2 不同性別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53
表4-4-3 不同性別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53
表4-4-4 不同年級在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 54
表4-4-5 不同年級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 55 
表4-4-6 不同年級在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56
表4-4-7 不同感情狀況在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 57
表4-4-8 不同感情狀況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 58
表4-4-9 不同感情狀況在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59
表4-4-10 不同國外留學與生活經驗在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 59
表4-4-11 不同國外留學與生活經驗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 61
表4-4-12 不同國外留學與生活經驗在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62
表4-4-13 網路交友經驗在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 63
表4-4-14 網路交友經驗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 64
表4-4-15 網路交友經驗在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64
表4-4-16 曾經跟網友會面網路交友動機之差異分析 65
表4-4-17 曾經跟網友會面在多元文化人格之差異分析 65
表4-4-18 曾經跟網友會面在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66
表4-5-1 網路交友動機高低組別在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 70
表4-5-2 冒險動機高低組別在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上之差異分析 71
表4-5-3 逃離現實動機高低組別在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差異分析 72
表4-5-4 浪漫愛情動機高低組別在多元文化人格及人際關係滿意度差異分析 73
表4-6-1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與網路交友動機之相關情形	77
表4-7-1 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相關情形 79
表4-8-1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相關情形 81
表4-9-1 大學生多元文化人格、網路交友動機對人際關係滿意度迴歸分析	83
 
圖目錄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26
圖 3-4-1 研究程序圖 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志豪(2004)。網路交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2004 年 1 月 15 日, 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王亞民(2005)。成人依附行為與網路交友功能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舒薇(2003)。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鍾和(2001)。網路交友,學生輔導,77,72-77。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質、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吳文平(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交友與人際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羽柔(2016)。大學生出國研習對其多元文化人格、生活滿意度、憂鬱與焦慮影響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坤憲(2015)。探討線上至離線交友之社交狀態轉移:以馬可夫鏈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淳萁(2012)。從聊天到「牽手」:探討網路愛情觀與婚姻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靜怡(2015)。網路交友認知與臉書人際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李芸汎(2018)。嘲笑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同理心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李建德(2015)。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與愛情風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沈如雯(2016) 。高中生的多元文化人格、文化智力與學校適應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周芊、陳東園(2008)。網路中的危機,台北:空大。
林玉茹(2009)。台中市國中學生網路交友、異性交往態度與性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偉盛(2013)。透過智慧型手機使用社群網站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林健民(2015)。青少年手機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洪國棟(2015)。網路交友動機對愛情態度、網路成癮及正向情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市。
紀執萱(2018)。以生態觀點探討青少年之初次網路交友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胡玉珍(2010)。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立霞(2000)。國小教師教學視導風格選擇取向與教師人格特質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孫倢舲(2014)。害羞與人際行為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唐昭宇(2017)。大學生五大因素人格特質差異與網際網路性愛行為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舉辦之「2017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晏涵文、劉潔心、馮嘉玉(2009)。青少年網路交友與約會、婚前性 行為影響因素探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8(4),322-33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彗秋(2015)。社群網站對人際關係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台中市。
張淑莉(2007)。青少年網路交友之認知與行為的關係—以態度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雅婷 (2008),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疑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市。
莊廷毅(2016)。社交媒體倦怠及人際關係滿意度對社群媒體使用者口碑分享意圖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許華軒(2017)。女同志寂寞感與網路交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郭士榮(2015)。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陳小華(2009)。大學生人際關係滿意感相關因素研究。常熟理工學院學報,7,59-62。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韻如(200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8)教育統計簡訊:107 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擷取自
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107%E5%B9%B4%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5%A2%83%E5%A4%96%E5%AD%B8%E7%94%9F%E6%A6%82%E6%B3%81.pdf
程鈞蔚(2018)。網路沉迷對人際關係與學習成就之影響─以臺中市某私立高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巧綾(2011)。青少年線上不實自我呈現與自我揭露、網路交友動機、寂寞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孝濚、孫秀蕙、吳嫦娥、汪季參、曾貴苓、謝仁春(2001)。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7,37-98。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萬峻廷(2012)。 愛情態度、生活型態和科技準備度對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詹坤熾(2008)。以人際關係理論探討高職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臺北市。
詹峻陽(2016)。6 度分隔落伍了,臉書上的朋友只有 3.57 度分隔而已。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679/BN-2016-02-06-151649-
詹蕙華(2010)。以沉浸理論探討交友網站使用者動機與參與行為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熊春慧(2017)。青少年網路交友行為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鄭雅芬(2009)。臺南市國中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沉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琳蓉(2008)。大學生自我概念和社交焦慮在網路交友行為上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賴威達(2016)。國中生網路交友、性態度及互動危機之現況:以嘉義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謝巧茹(2008)。國中生之自尊、網路交友狀態與網路援助交際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佩錚(2015)。新移民女性多元文化人格、知覺歧視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謝豐存 (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淑玫﹙2011﹚。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個人社會關係與網路交友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市。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臺南市。
譚光鼎(1997)。原住民教育的理念。原住民教育季刊,6,36-44。
關荏元(2017)。網路交友動機、自我呈現與幸福感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Arthur W, Bennett W. (1995). The international assigne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actors perceived to contribute to success. Personnel Psychology, 48,99-114.
Bouchard, Jr., T.J. and Loehlin, J.C. (2001) Genes, Evolution, and Personality. Behavior Genetics, 31, 243-273. 
Brummett, B. R., Wade, J. C., Ponterotto, J. G., Thombs, B., & Lewis, C.(2007).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a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Disposi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5(1), 73-81.
Diener, E., Emmons, R. A. ,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Faniko, K., Grin, F., & Ghisletta, P. (2015). Assessing multicultural effectiveness among young Swiss people: Factor structure and consistency in the French adaptation of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wi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74(1), 5-15.
Frakes, D.(2007)The iPhone explored: The Internet on your phone Kealey DJ, Ruben BD. 1983.
Cross-cultural personnel selection criteria, issues and methods.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issues in theory and design, Vol 1, Landis D, Brislin RW (eds). Pergamon: New York; 155-175.
Kealey, D. J., & Protheroe, D. R. (1996). The effectiveness of cross-cultural training for expatriates: An assess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iss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2), 141-165.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Papers. Peabody Museum of Archaeology & Et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47(1), viii, 223.
Leone, L., Van der Zee, K. I., van Oudenhoven, J. P., Perugini, M., & Ercolani, A. P. (2005). The cross-cultural generaliz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6), 1449 -1462.
Margavio, T., Hignite, M., Moses, D., & Margavio, G. W. (2005). Multicultural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n IS Cours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 16(4),   421-428.
Martin, S. (2010). Predic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he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utility of two instrument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23(4), 233-254.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ilgram , S.(1967).The small-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1, 61-67.
Peter, J., Valkenburg, P. M., & Schouten, A. P. (2006).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es of adolescents talking with strangers on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9(5), 526-530. 
Ponterotto, J. G. (2006).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In Y. Jackson (Ed.), Encyclopedia of multicultural psychology, 326-328.Thousand Oaks, CA: Sage.
Ponterotto, J. G. (2010).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An evolving theory of optimal functioning in culturally heterogeneous societie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8(5), 714 -758.
Ramirez, M. III. (1999). Multicultural psychotherapy: An approach to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US: Allyn & Bacon.
Schutz, W. (1958). FIRO: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ur. Oxford: Rinehart.
Reis, H. T., & Shaver, P. (198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S. 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367 – 389). Chichester, UK7 Wiley.
Rubin, R., Perse, E.M. and Barbato, C.A. (1988).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tiv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4), 602-628.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Y, US: W W Norton & Co.
Thibaut, J. W. and H. Kelly,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Van Der Zee, K. I., & Van Oudenhoven, J. P. (2000).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 multidimensional instrument of multicultural effective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4(4), 291-309.
Van Oudenhoven, J. P., &Van der Zee, K. I. (2002).Predicting multicultur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6(6), 679-694.
Van der Zee, K., Oudenhoven, J. P., Ponterotto, G., & Fietzer, A. W.(2013). 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5(1), 118-124.
White L. 1959.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1(2), 227-25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