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1515504600
DOI 10.6846/TKU.2015.00680
論文名稱(中文) 新博物館與地方傳播的關係─一個女性旅遊的觀點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lationship of new museum and local communication─a perspective of female touris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何秉薇
研究生(英文) Ping-Wei Ho
學號 60105024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5
論文頁數 1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李明穎
委員 - 陳玉鈴
關鍵字(中) 生態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
女性旅遊
文化消費
關鍵字(英) Eco-museum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Female traveler
Culture consump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新社會運動後,地方文化與女權意識等議題備受重視,為社會注入新的風氣,而博物館形式也因此轉變成為注重人與地方之間的互動,打破過往博物館的刻板印象
,對於一般民眾也敞開大門,帶動了文化旅遊的興盛;女性成為日常生活上主要的行動者,對於生活風格的打造與地方事務的參與都有跡可循。

  本研究以新社會運動理論為基礎,並從女性旅行的觀點切入,旨在探討新社會運動後,在意識與行動上如何賦予女性不同的生活樣貌,以及女性在文化旅遊的過程中,地方和自身之間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台灣第一家生態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為案例,希望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從中了解到女性與地方產生什麼樣的情感連結以及女性對於來到這類型的文化場域從中得到的地方認同為何。

  本研究發現,當生態博物館成為一種旅行的場域,女性在其中的行動,除了可以顯示出女性文化消費的過程中,展現追求自我的實踐之外,在觀覽的過程裡面,也可以發現,女性對於地方所產生的關係與對於北投這片土地的認同,北投溫泉博物館不僅是單純的展示,而是將過往的記憶、歷史,經由場景再現出來,可以讓來到這邊的旅客感受到北投至今的發展脈絡,而北投也因為博物館的建立,扭轉了溫柔鄉的男性觀看,透過女性觀覽者的行動,把不同世代的記憶串聯起來,將地方的歷史脈絡傳承下去。
英文摘要
In the period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local cultur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 create a new social atmosphere. Therefore, museum changes its role and pays attention on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ocalness. It flourishes culture travel. Through the rise of cultural tourism, women become a primary agency in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life style and local affair.

  Our study is based on new social movements’ theory—it took accounts of   private travelling in constituting the self-identity of wome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awareness and action given by women, a different daily life  visiting process, may ca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 displays and women’s identity during process of visiting. Therefore, I used the first eco-museum in Taiwan,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as case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visitor’s identit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I seek to discover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women and local displays. That means what place identity stemmed from this type of cultural visit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co-museum has played a role in inviting female traveler. And it does not mean women agency show self-fulling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consumption, but it shows women would generate 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dentity from Beitou.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is not merely exhibitions but presence of living history by showing those historical objects. People visiting Hot Spring Museum will understand the past of Beitou because the erotic place had been displacement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eitou Hot Spring Museum. Cultural perceptions play a role in connecting cultural objects and physical spa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新社會運動 4
壹、新社會運動 4
貳、社會行動─主體性歸來 9
第二節 博物館的演變 13
壹、草根性的展現─生態博物館的建立 13
貳、地方、地景與生態博物館 18
第三節 消費與文化生產 20
壹、物質消費到文化消費 20
貳、文化消費的再生產 23
第四節 懷舊 25
壹、懷舊定義 25
貳、懷舊型態 27
參、懷舊情緒 28
第五節 私領域 29
壹、大公有「私」─日常生活私領域的起源 30
貳、公/私領域的交接處─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意識 31
參、女性主導私領域─現代風格的建立 34
第六節 小結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案例 41
壹、北投文化核心─北投溫泉博物館 42
第二節 研究觀念與設計 48
壹、研究架構 48
貳、研究方法 48
第四章 研究分析 50
第一節 女性的自我觀照 51
壹、女性日常生活的關注行為 52
貳、記錄下的自我構築 61
第二節 旅行中的親密關係建立 65
壹、純粹關係所衍生的陪伴式旅遊 66
貳、親近性獲得青睞 71
第三節 文化消費產生認同 77
壹、情感共鳴 77
貳、地方記憶的連結	84
第四節 分析小節 92
第五章 結論 9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5
壹、女性日常生活美學行動 95
貳、親密關係所帶來的意義轉換 97
參、地方文化的親近性 98
肆、地方生態博物館建立的認同感 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 111
附錄二 112

表目錄

表2-2-1博物館定義演變表 14
表2-2-2傳統博物館與新博物館概念差異一覽表 16
表2-4-1懷舊定義 26
表2-5-1脫離家庭行動的願望者率和經驗者率 37

圖目錄

圖2-2-1構成地景的要素 20
圖3-1-1北投溫泉博物館及周圍景觀圖 44
圖3-1-2鬼瓦 45
圖3-1-3平瓦 45
圖3-1-4男性專用大浴池、拱廊 46
圖3-1-5北投鹹草 47
圖3-1-6望樓 47
圖3-1-7象徵火的舊式雕花 47
圖3-1-8牆面花紋 47
圖4-1-1北投溫泉博物館正門 53
圖4-1-2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 54
圖4-1-3介紹北投溫泉博物館歷史、地景的放映室 56
圖4-1-4北投溫泉博物館外觀 60
圖4-1-5北投溫泉博物館外的日式涼亭 60
圖4-1-6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小浴池 61
圖4-1-7詳細介紹北投溫泉石的展示 63 
圖4-1-8女性遊客拍照留念 64
圖4-2-1彩繪玻璃 69
圖4-2-2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外側風景 69
圖4-2-3北投溫泉博物館二樓木造走廊 76
圖4-2-4北投溫泉博物館二樓的榻榻米大廳可供遊客休憩 76
圖4-3-1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木製窗戶 8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一、書籍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麥田。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原書Mike Crang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

王志弘、張華蓀 、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 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原書Edward W. Soja [1996].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王弘志、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九、陳毅峰、趙綺芳譯(2006)。《人文地理學概論》,台北:巨流。(原書Paul Cloke, Philip Crang, Mark Goodwin[2005].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原書Tim Cresswell [2004]. 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

王崇名(2008)。《現代社會與公共性的根源:基於「第一人稱激進反思與合理化言說」的社會想像:Charles Taylor的觀點》,台北:稻鄉。

李欽賢(2002)。《台灣古地圖—日治時期》,台北:遠足。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春蕤(2005)。〈反思與現代親密關係──《親密關係的轉變》導讀〉,收於《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

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Ben Highmore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周素鳳譯(2005)。《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原書Anthony Giddens [1992].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y.)

洪德仁(1997)。《戀戀北投》,台北:玉山。

胡正光(1998)。《紀登斯》,台北:生智。

袁之琦、游恆山(1995)。《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高宣揚(2002)。《布爾狄厄》,台北:生智。

孫智綺(2002)。《布狄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Patrice Bonnewitz[1998].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陳坤宏(2005)。《文化消費理論》,台北:揚智。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群學。(原書Linda McDowell [1999]. Gender, Identity&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

桂雅文譯(2001)。《新博物館管理:創辦和管理博物館的新視野》,台北:五觀藝術。(原書Timothy Ambrose [1987]. Managing new museums : a guide to good practice.)

張君玫譯(1996)。《消費》,台北:巨流。(原書 Robert Bocock [1993]. Consumptoin.)

張譽騰(2004)。《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官藝術。

彭梅蘭(1988)。《新女性:風尚的主流—透過女性瞭解消費者的動向》,台北:書全。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David Morley [1992]. 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 Studies.)

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2002)。《行動者歸來》,台北:麥田。(原書Alain Touraine [1984]. Le retour de l'acteur.

莊永明(1996)。《大稻埕逍遙遊:臺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民政局。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與解釋》,台北:麥田。

葉秀燕(2007)。〈《觀光客的凝視》導讀〉,收於《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

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原書Anthony Giddens[1992].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趙偉妏(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原書 Mike Featherstone [2007].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2nd ed.)
	
劉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原書Lynn Jamieson [1999]. Intimacy transformed.)

顏亮一(2009)。《記憶與地景》,台北:田園城市。

羅世宏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書Chris Barker [2004].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與學位論文
王啟祥(2002)。〈博物館與社區互動模式初探〉。《博物館學季刊》,16(1),27-33。

王寬蓉(2007)。《女性旅遊體驗之探索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雅慧(2009)。《「我」與「我們」─女性社區工作者社群意識的修鍊軌跡》。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丁讚(2003)。〈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試談族群對話的一種可能性〉,高雄:「客家文化國際研討會」。                 

李光中(2009)。〈文化地景與社區發展〉。《博物館學季刊》,439:38-45。

官美慈(2013)。《建構社區博物館衡量指標之研究-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何臻(2013)。《隱藏於日常社區傳播中的女性能動性:以旗美社區大學女性                                                                        學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秀(2004)。〈地方文化館與文化政策〉。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的對話與交流學術會議論文集》,116。

陳蔚承(2013)。《名制、網路社會運動與網路人際關係之初探以Facebook個人網頁討論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案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耿鳳英(2003)。〈虛與實:新世紀展示科技媒材的運用〉。《博物館與新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

張雅雲(2003)。《穿起木屐上班去:白米社區女性的性別與空間實踐》。東華           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棣楨(2008)。《文化消費空間環境視覺規劃研究—以台灣故事館創作為例》。銘傳大學創作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如(2009)。《建構懷舊地方一以高雄市懷舊餐廳「新台灣的原味」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傳陽(2007)。〈網際傳播與社會運動:一個網路社會運動組織形式之初探〉。《玄奘資訊傳播學報》,4:37-50。

黃琇玫(2003)。《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世輝(2004)。〈地方文化館的發展與地方知識的詮釋〉。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的對話與交流學術會議論文集》,87-89,97-98。

鄭子瑜(2009),《私領域中的行動女性:從語藝觀點看川端康成的小說》。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管中祥(2007)。〈第二十七章文化實踐與社會運動〉,pp.695-718,[線上資料],取自: http: //cc.shu.edu.tw /~e62 /HRIM /sub03 /9603 /17.pdf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  
28(2),35-69、71。

劉霈(2004)《「現代性的後果」—紀登斯對現代社會之觀點與其反思》。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劉哲男(2007)。《懷舊物件迷懷舊傾向對其消費態度之影響-以古董機車為    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達、許立群(2009)。〈以懷舊觀點應用於地方文化產業行銷之探索性研究    -以台灣地方老街為例〉。《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期刊》。

蕭至惠(201)。〈懷舊廣告果真為銷售萬靈丹?〉。《行銷科學學報》,8(2),
117-146。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89-103。

三、網路和其它
沈雅雯(撰稿&編輯)(2011年12月29日)。台灣年度示威者,洪箱、蔡嘉陽獲選。【廣播】(中央廣播電台,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徐子晴(2015)。《觀光女力興起 搭機看韓劇、瘋Kitty》。上網日期:2015年6月08日聯合報新聞。取自:http: / /udn.com /news /story /7266/952279%E8%A7%80%E5%85%89%E5%A5%B3%E5%8A%9B%E8%88%88%E8%B5%B7%E6%90%AD%E6%A9%9F%E7%9C%8B%E9%9F%93%E5%8A%87%E3%80%81%E7%98%8BKitty

貳、西文書目
Alan R. Hirsch (1992)."Nostalgia: a Neuropsychiatric Understanding": 390-395.

Addis, M., & Holbrook, M. B. (2001). On the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mass customisation and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An explosion of subjectivity.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1(1), 50-66.

Bacon (1949). Novum Organum, edited by Joseph Devey. New York: P.F.Collier.
Baker, S. M., & Kennedy, P. F. (1994), Death by nostalgia: A diagnosis of context-specific cas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July), 169-174.

Belk, R. W. (1990). The role of possessions in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sense of past.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7, 669-676.

Bagozzi, R. P., M. Gopinath, & P. U. Nyer (1999).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7 (2), 184-206.

Cameron, C. M., & Gatewood, J. B. (2003). Seeking numinous experiences in the unremembered Past. Ethnology, 42(1), 55-71.

Davis, F. (1979). Yarning for yesterda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aniels, C. B. (1985). The effect of tail autotomy on the exercise capacity of the water skink, sphenomorphus quoyii. Copeia, 1985(4), 1074-1077.

David Harvey.(1996).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Edward Relph.(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Georg Simmel.(1898). The Conflict in Modern Culture and Other Essay, translated by K. Peter Etzkor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Giddens, A.(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 A.(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eorges Duby.(1988).Introduction: Private Power, Public Power, in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II: Relations of the Medieval World, e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t McCracken. (1988).Culture and Consumption. Blooming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ofer, J. (1688). Medical dissertation on nostalgia, Bulletin of the Historiy of Medicine, 2:376-391.

Holbrook, M. B.(1991). Nostalgia and Consumption Preferences:Some Emerging Patterns of Consumer Tast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245-256.

Holak, S. L., & Havlena, W. J.(1992). Nostalgia: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mes and emotions in the nostalgic experience.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 380-387.

Harrison,J.D. (1993). Ideas of Museum in the 1990’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s,13(2):160-176.

Jürgen Habermas.(1962).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Lucy R. Lippard.(1997). The Lure of the Local. 

Muehling, D. D., & Sprott, D. E.(2004). The power of reflectio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nostalgia advertising effect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3(3), 25-35.

Pierre Bourdieu.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Porta, D.& Diani, M.(2002).Social Movements.

Stern, B. B.(1992) Nostalgia in Advertising Text: Romancing the Past,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19:388-389.

Synnott, A.(1993). The body social: 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London: Routledge.

Squire, S.J.(1994). Gender and tourist experiences: assessing women’s shared meanings for Beatrix Potter, Leisure Studies, 13(3), 195-209.

Terry Eagleton.(1990).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Oxford: Blackwell.

Veblen, Thorstein Bunde. (1912).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London: Unwin Books; reprinted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A Penn State Electronic Classics Series Publication.

Veyne, Paul, ed.(1987).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I: From Pagan Rome to Byzantium, tramslate by Arthur Goldhammer.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ergo,P, ed. (1989).The New Museology. London:Reaktion Books.

Veijola, S., & jokinen, E.(1994). The body in tourism.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1, 125-151.

Walter Benjamin.(1935).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Edited By Jennings, M.W., Doherty, B. and Levin,T.Y., Translated by Jephcott, E. Livingstone, R. and other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