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1514474100
DOI 10.6846/TKU.2015.00678
論文名稱(中文) 朱熹工夫論的當代詮釋與再省察
論文名稱(英文)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and re examination of Zu Xi’s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葉人豪
研究生(英文) Jen-Hao Yeh
學號 60001022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5
論文頁數 8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president@must.edu.tw)
委員 - 高柏園(vivid@mail.tku.edu.tw)
委員 - 陳德和(teho@mail.nhu.edu.tw)
關鍵字(中) 理學
工夫論
朱熹
格物致知
敬論
關鍵字(英) Neo-Confucianism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Zhu Xi
Gewu Zhizhi
Keeping Rever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當代朱子學的研究中,朱熹的義理性格之衡定,可說充滿爭議,雖則關於朱熹的相關研究汗牛充棟,但主流的論述核心,如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研究便認為,朱熹的成德工夫對於吾人道德踐履的意義,若不能以本心的逆覺體證為道德實踐之本質,則無真正之道德可言。
本論文即以當代學者對於牟宗三先生朱子學研究的承繼與異議為切入點,進一步將當代學者對於朱熹工夫論之研究成果,劃分為「認知型格物致知」、「主敬型逆覺體證」、「實踐型格物致知」三種類型,其中,實踐型格物致知是本論文研究欲重建的詮釋模型,筆者首先透過思想史的重構,指出對於朱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接著以此理解為基礎,透過文獻印證與詮釋效果來檢討「認知型格物致知」、「主敬型逆覺體證」兩種學術視域,筆者認為,對於朱熹工夫論的理解,或可有第三種「實踐型格物致知」的觀看視角,最後說明,在此視角下,對於朱熹工夫論的研究與重建。
通過朱熹工夫論的研究與重建,筆者試圖指出,儒家對於道德的理解,並不是只有本質主義的進路。若能以歷史性、歷程性的實踐智慧為基礎,則朱熹的工夫論,可跳脫傳統主客二分的認知衡定,將其視為對於生活世界中意義的不斷開顯,立身行事與人格養成的圓熟實踐。
英文摘要
In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of Zhu Xi, there is a lot of debate in Zhu Xi’s judgments of thought. Although there are plenty of related work in Zhu Xi, however, the heart in mainstream discussion, such as in Mou Tsung-san’s study points out that in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Zhu Xi’s teaching of achieving virtues to one’s moral self realization, if one cannot take Ni-Chüeh-T'i-Cheng of original mind as the essence of moral practice, no true morality would exist.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isagreem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on Mou Tsung-san’s study in Zhu Xi from and it further divides the study results of Zhu Xi ‘s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into three types including” cognition  -based of Gewu Zhizhi ”、” Zhujing-based of ni-chüeh-t'i-cheng”、” Practical-based of Gewu Zhizhi”, where ” Practical-based of Gewu Zhizhi”, is the interpretation model to be rebuilt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firstly restructures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bringing out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Zhu Xi ‘s Gewu Zhizhi.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thesis also discusses two types of academic view including ”cognition-based of Gewu Zhizhi”、” Zhujing-based of ni-chüeh-t'i-cheng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o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effec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to understand Zu Xi’s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third viewpoint ” Practical-based of Gewu Zhizhi”. At last, the research and restructure work from this viewpoint are explained.

Through the study and restructure of Zu Xi’s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onfucianism’s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is not the only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essentialism. If it i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wisdom of history, Zu Xi’s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can be outside the box of traditional Cognition Judgments of The Dichotomy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considering it as a meaning and that is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in the lives and a perfect and mature practice of individual ac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前人研究成果探討1
一、認知型格物致知4
二、主敬型逆覺體證6
三、實踐型格物致知7
第二節、問題意識的緣起8
一、作為認知工夫的格物致知—傳統視域的侷限8
二、新視角的提出—實踐型格物致知的重建10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11
一、研究範圍12
二、研究方法12
第二章、朱陸之爭的一個側面-重構朱熹「格物致知論」的工夫特色13
第一節、朱陸之爭的隱藏意蘊13
第二節、學者對於朱陸之爭的詮釋分歧15
第三節、佛教盛行與朱陸交遊—從「儒門內部間架之爭」轉向「儒釋分判」的視域20
第四節、「儒釋分判」下朱熹「格致工夫」型態與特質的重構25
第五節、小結30
第三章、「實踐型格物致知」與「心性工夫」之關聯32
第一節、 綜述朱子「心性論」的爭議與詮釋分歧32
一、牟宗三先生對於朱子「心性論」的省察與批判32
第二節、諸家學者對於牟氏的回應:從「心的性質」、「心性工夫」兩條進路所進行的梳理36
第三節、朱子心性工夫的重建50
一、「主敬」與「敬體」—對於「主敬型逆覺體證」的反省50
二、「主敬」與「光明」—敬中有誠立明通道理52
三、敬義夾持—義的情境化內涵54
四、七情迭用,各有攸主—其所謂和57
第四章、「實踐型格物致知」視域的重塑63
第一節 禮樂的教養—從認知到體知63
一、牟氏對於本心、身體、禮樂的安排63
二、朱子的禮樂論述與身體實踐68
第二節 格物致知—物所呈顯的豐富意義77
第五章、結論80
第六章、參考書目82
參考文獻
古籍(依朝代排列)
1.〔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2008年10月)。
2.〔宋〕志磐撰 釋道法校注:《佛祖統紀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11月)。
3.〔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7﹞。4.〔宋〕朱熹著 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年2月)。
5.〔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6.〔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9
月)。

專著(依姓氏筆劃排列)

1.	王大德著:《朱陸異同新論—以「心與理、心與物」為向度之新綜析》(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5月)。
2.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合著:《中國哲學史(下)》(台北:里仁書局,
2009)。
3.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11月)。
4.包弼德著:《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5.牟宗三著:《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3月)。
6.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3月)。
7.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台灣
學生書局,2002年8月)。
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5月)。
9.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5月)。
10.呂妙芬主編:《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家庭、宗教、物質的網絡》(臺北:
中央研究院,2013年10月)。
11.李明輝、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1年4月)。
12.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台北:允晨文
化,2003年8月)。
13.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14.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入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
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12月)。
15.宋灝(Mathias Obert):〈普遍理解與個人理解—以現代詮釋學看程朱詮釋學〉,收入李明輝、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10年4月)。
16.金春峰著:《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17.金永植:《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7月)
18.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
19.林永勝:〈中文學界有關理學工夫論之研究現況〉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
學的工夫論與氣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20.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
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12月)。
21.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
版中心,2010年8月)。
22.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
學,2009年6月)。
23.吳略余:《論唐君毅對朱子思想的詮釋—以當代之相關研究為對比》(新北市: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24.洪淑芬《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台北:大安出
版社,2008年11月)。
25.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6月)。
26.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年10月)。
27.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2月)。
28.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2月)。
29.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30.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
31.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32.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
33.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34.陳來著:《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
月)。
35.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年2月)。
36.陳逢源《「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之歷史思維》。
37.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2月)。
38.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
39.張品端主編:《東亞朱子學新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40.勞思光:《中國哲學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80年12月),第三卷上。
41.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 (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4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年4月)。
43.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
44.楊儒賓:《儒家的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
年1月)。
45.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
46.楊儒賓、馬淵昌也、艾浩德合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2012年5月)。
47.楊國榮導讀《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
月)。
48.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2013年6月)。
49.楊祖漢:〈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
12月)。
50.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51.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
52.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53.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書局,1998年5月)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
54.賴錫三著,《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55.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中心,2011年2月)。
56.【德】馬丁・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新華書店,2006年4月)

(三)單篇論文

1.林永勝:〈中文學界有關理學工夫論之研究現況〉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工夫論與氣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2.祝平次:〈王陽明的經典觀與理學的文本傳統〉,(《清華學報》,2007年9月,第1期)。
3.袁保新:〈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語境中的自我定位〉,《鵝湖學誌》51期(2013年12月)。
4.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三卷第二期 ,2006 年12月。
5.楊祖漢〈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2期(總第16期)(2011年12月)。
6.楊祖漢:〈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收入《當代儒學研究》第13期(2012年12月),頁119-138。
7.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頁186-209。
8.楊祖漢:〈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收入《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12月),頁117-140。
9.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1期(2001年6月)。
10.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收入台灣哲學學會主編《儒家哲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11.楊儒賓:〈戰後台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卷第4期(2000年
11月)。
12.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文與哲》(第22期2013年6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