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1102232000
DOI 10.6846/TKU.2011.01310
論文名稱(中文) 臺灣佛教的轉型期─以日據時期的考察為中心
論文名稱(英文) The transition of Buddhism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Document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郭貞孜
研究生(英文) Tsen-Tsu Kuo
學號 6970201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5
論文頁數 22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哲夫(114592@mail.tku.edu.tw)
委員 - 林天人(hist1014@mail.fju.edu.tw)
委員 - 陳仕華(092457@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日據時期
轉型期
民間信仰
臺灣佛教
關鍵字(英) Japanese
occupation
Transition
Folk
believes
and
Typical
Taiwanese
Buddh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地接中國閩粵邊緣,早為中國南海屏障,初時梗於交通,少有往來,直到隋代才正式列入史籍。嗣後在千餘年的歷史變遷中,卻未聞有開拓台灣的史實。隋有征服,元有招撫,明初則撫而不治,但事實上我華夏漢裔即已不斷地渡海東來。

綿延近四百年的開拓過程中,除鄭氏有計畫的大規模移民經營台灣外,清領時期幾乎都是民間不顧禁令,冒險渡海而至。台灣成為福建、廣東兩省人民夢想中的天堂,大批人民渡海來台灣,從事農業開墾和商業上的利益。福建、廣東有「好鬼神、喜巫覡」的習俗。因此,當閩奧的人民移進台灣的時候,也就把這種崇祀多神和請巫師治病的風俗帶進台灣。

每一波移民出發的時候,通常都會迎奉一尊家鄉某個寺廟的神像隨行。登陸之後,就在落腳的地方,先結一座草庵,把神像供奉在草庵中,或者供奉在某人的家中。過了二、三十年,當這波移民的經濟情形穩定之後,就捐資用磚瓦來興建新的寺廟以供奉神明,以後每隔四、五十年,就會重修一次,換掉腐朽的部分。每經一次重修,寺廟就會擴大一些。今天所看到那些歷史悠久、富麗堂皇的寺廟都是這麼一步一步的發展而來。

寺廟形成了台灣文化的特色。台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寺廟,年代早表示當地開發早,規模大表示地方經濟力量雄厚,所以,寺廟在臺灣也往往是臺灣的移民們集合的中心。綜觀漢人在台灣的開拓史,原始地理環境無可避免的天災、疾病等所帶來的侵擾,及尚要與各原住民族群之間爭地以致爭戰不休之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等等,都對先民的生活財產造成了莫大的威脅,使得生活更顯得艱辛異常。因此,藉著傳承自故鄉祖籍的信仰力量,給予先民精神上的無限慰藉,支持著先民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以及無法預測的未來命運,宗教信仰成為潛在的最大支配力量,可說所有台灣傳統的聚落及城市發展沒有不以寺廟為重心的。
英文摘要
The Taiwan Strait amongst Formosa, Canton and Fuchien, in spite of neighbourhood, in ancient China was the massive obstacle for inter-communication, yet Taiwan history in connection with China can trace back to Suei Dynasty that developed along wit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swung the conquest by Suei, Yuan's amnesty, Ming to Ching Dynasty, however the Han ancestry commenced to emigrate and excavate Taiwan never stopped then.

    Sequentially it had been four hundred years since Tseng's holding Taiwan in the last phase of Ming Dynasty thru the early stage of Ching that people from Fuchien and Canton reckless of the ban by Ching government moved cross Taiwan Strait for dreaming lives in the fairland of Taiwan whatever agriculture or traifficking. Those people being ashore firmly believe in Buddhism, especially in sea Goddess, therefore the ancestry brought their traditional religions, customs and believes into Taiwan.

    Each wave of emigrants in different stage into Taiwan wherever Fuchien or Canton always brought individual God of the temple or shrine to the own community or settlement to worship for blessing that makes their believes and customs to inherit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Those splendid temples or shrines individually spread into all of Taiwan have their own localities what were set up and rebuilt again and again to stay what they are nowadays.

    Thus, in other word, viewing into the temples wherever in Taiwan recites a long story that the existence of religion in Taiwan has developed, even mutated into the typical Buddhistical Taoism. Each local temple implies how the people are, those days they were and the way they undertook. 
    
    By far the present people on Taiwan know very well about where we were from and what we are today. And the temples on Taiwan expatiate entirely at al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概述	4
第二章  討論清朝時期臺灣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22
第一節  鄭氏王朝與臺灣佛教	22
第二節  明末遺民與臺灣佛教	35
第三節  清代大量移民的遷入與佛教的傳播	40
第四節  臺灣齋堂與齋教的發展源流	42
第三章 日據統治期	49
第一節  頒行六三法	49
第二節  舊慣宗教調查	56
第三節  日本佛教的發展──                   
曹洞宗、臨濟宗妙心寺派、淨土真宗本派本願寺	64
第四節 「西來庵事件」的影響	86
第五節  台灣佛教組織的新變革	102
第六節  皇民化運動	114
第四章  四大門派的崛起       129
第一節  日據時期臺灣佛教重心的轉移	129
第二節  基隆月眉山靈泉寺	132
第三節  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	156
第四節  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	168
第五節  高雄大崗山超峰寺(巖)	182
第六節  齋教與傳統佛教的融合(一)	196
與日本佛教宗派的聯合(二)	206
第五章   結  論	212
參考書目	21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專書:(以本文引述先後為次)
黃美娥,《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府志》中的《臺灣府志》點校前言的說明,收入《清代臺灣方誌彙刊》第一冊。(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遠流出版,2005年)。
方豪,《臺灣研究研討會紀錄〈方志學和臺灣研究:關於若干臺灣方志的新認識〉》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 第四種(臺北市:臺大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1967年)。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卷9)‧外志‧寺觀附宮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康熙35年(1687年)﹞。
張曼濤主編,《臺灣佛教篇──臺灣佛教篇》,收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87(臺北市:大乘文化,1979年)內收論文19篇。
(清)屠繼善纂修,《恆春縣志》(臺北:文建會,遠流,2007年)。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9年)。
蔣君章,《台灣歷史概要》(臺北市:遠東圖書,1970年)。
(清)林謙光,《臺灣紀略‧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康熙29年(1693年)﹞。
(清)連雅堂,《臺灣通史(卷22)‧宗教志‧佛教》,1911年;收錄於:高賢治主編,《臺灣方地集成‧清代篇第一輯》(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清)連雅堂,《臺灣通史(卷22)‧宗教志‧臺灣廟宇表‧臺南府‧海會寺》,臺灣文獻叢刊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連雅堂,《臺灣通史(卷17)‧關征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連雅堂,《臺灣通史(卷22)‧宗教志‧臺灣廟宇表‧臺南府‧竹溪寺》。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2)‧赤嵌筆談‧泉井圍石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雍正2年1724年)。
(清)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18)‧古蹟‧附宮室》(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乾隆5年(1740年)﹞。
(清)王化行,〈始建海會寺記〉;收錄於: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7)‧藝文(2)‧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嘉慶12年(1807年)。﹞
(清)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3)‧外編‧寺觀》。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哈當阿,〈新修海靖寺碑記〉;收錄於: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7)‧藝文(2)‧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25)藝文(6)詩意(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乾隆10年(1745年)。﹞
龔顯宗主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卷12)‧人物‧流寓》(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乾隆29年(1764年)﹞。
(清)陳夢林,《諸羅縣志(卷12)‧雜記志‧古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原發行於:康熙58年(1719年)﹞。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卷9)‧雜記地‧寺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康熙59年(1720年)﹞。
(清)宋永清,〈火神廟記〉;收錄於: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10)‧藝文志‧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原發行於:康熙51年(1712年)﹞。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
(清)劉錦藻,《續文獻通考》(中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瞿海源,《重修臺灣省通志》(第1冊‧卷3)‧住民志‧宗教篇‧第三章‧第三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梁湘潤、黃宏介,《台灣佛教史》(臺北市:行卯出版,1993年)。
吳敏霞,《日據時期的臺灣佛教》(臺北縣:太平慈光寺,2007年)。
林美容,《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臺北市:臺灣書房出版,2008年)。
王見川等編,《臺灣佛教史年表──日據篇》(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闞正宗,《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正編)》(臺北縣:大千出版,2004年)。
闞正宗,《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市:東大,1999年)。
闞正宗,《中國佛教會在臺灣:漢傳佛教的延續與開展》(臺北市:中國佛教會,2009年)。
闞正宗《臺灣佛寺導遊(六)》(臺北:菩提長青,1995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冊,(臺北市:玉山社,1999年)。
釋妙然主編,《民國佛教大事年紀》,(海潮音雜誌社,1995年)。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林能士主編,《歷史》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2000年)。
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北市:東大圖書,1993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
江燦騰,《臺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臺北市:南天書局,1997年)。
江燦騰,《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臺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臺北市:東大圖書,2003年)。
江燦騰,《20世紀臺灣佛教的轉型與發展》,淨心叢書69,(高雄市:淨心文教基金會,1995年)。
江燦騰,《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市:東大出版,1992年)。
曾景來,《臺灣宗教迷信陋習》(臺北:臺灣宗教研究會, 1939年;南天書局,1995年)。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臺灣佛教的探索》(臺北縣:博揚文化,2005年)。                       
林子青,《臺灣佛教篇〈臺灣佛教漫談〉》(臺北市:大乘文化,1979年)。                    
釋聖嚴,《學術論考》(臺北市:東初出版,1993年)。
李添春,《臺灣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祖1956年)。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林學周,《臺灣宗教沿革誌》上篇,(臺北:臺灣佛教月刊社,1950年)。
康樂‧簡惠美,《信仰與社會:北臺灣的佛教團體》(臺北:北縣文化出版,1995年)。 
楊增文,《日本近現代佛教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水源,《臺灣歷史的軌跡(下)》(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劉寧顏等,《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林景明,《日本統治下臺灣的「皇民化」教育》(臺北市:南天書局,1999年)。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7年)。
劉成有,《佛教現代化的探索:印順法師傳》(臺中縣:太平慈光寺,2008年)。
洪連成編纂,《基隆市志 卷二,住民志民族篇》,(基隆市:基隆市政府,2001年)。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初編》(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續編》(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
釋虛雲,《星燈集》(基隆靈泉寺收藏本,1932年)。
釋太虛,〈岐昌老和尚八十冥壽啟〉,收在《太虛大師全書》。
林德林,〈靈泉寺沿革〉手稿,未標日期。
林德林,〈臺灣佛教新運動之先驅〉,此文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之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1977年)。
黃致誠編纂,《基隆市志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基隆市:基隆市政府,2001年)。
黃致誠編纂,《基隆市志 卷六,經濟篇》(基隆市:基隆市政府,2001年)。
釋禪慧,《覺力禪師年譜》(臺北:永和覺苑,1981年)。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徐鳳鳴,《我們的苗栗》(苗栗縣:苗栗縣政府,1962年)。
李添春編撰,《臺灣省通志稿》,卷2,《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6年)。
潘敬尉主編,《臺南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吳國棟主編,《岡山鎮志》(高雄縣:岡山鎮公所,1986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3》(高雄縣:佛光出版,1989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話》(臺中市:臺灣省政府,1974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名勝舊蹟誌》,大正5年(1916)。
臺灣省文獻會,〈臺北名勝古蹟志──凌雲禪寺〉(臺北縣: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發行,1955年)。
朱其昌,《臺灣佛教名剎〈凌雲禪寺〉》後部,(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洪波浪‧吳新榮主修,《臺南縣志稿》,卷2,〈人民志〉(臺南:臺南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
鄭卓雲,《心經講略‧信心銘註解合訂本》,(臺北:瑞成書局,1961年)。
鍾石磐,《聖賢夢影》(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83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通誌〈人民志禮俗篇宗教篇上〉》卷二,(臺灣省文獻會,1971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第二冊,(1971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佛光文化社,《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開元寺建寺二百八十六寺歷紀要〉》(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77年)。
曹洞宗務局文書課編,《宗報》第267號。東京。
編輯委員會,《苗栗縣地名探源》(苗栗縣:苗栗縣政府,1981年)。
大崗山超峰寺,〈大崗山龍湖庵沿革〉,《大崗山龍湖庵護國千佛大戒同戒錄》,1977年11月。
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3年)。
熊沢道隆,《禪宗軼事》(臺北縣:新潮社,2008年)。
大橋捨三郎等編,《真宗本派本願寺臺灣開教史》(臺北:芝原玄超,1935年)。
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教育、宗教、慈善》,東京:博文館,1905年。(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97年)。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三房,1912年。(臺北:南天書局影印,1998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3年)。
中村元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灣佛教〉》(中),(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84年)。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年)。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附錄第八,(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年)。
布拉得利‧赫基斯Bradley K . Hawkins著 陳乃琦譯,《佛教的世界》(臺北市:城邦文化,1999年)。

論文:(以本文引述先後為次)
溫國良,〈日據初期日佛教建請臺北七官廟下賜始末〉,《臺北文獻》地129期(1999~9)。
楊惠南,〈明鄭時期台灣「名士佛教」的特質分析〉,《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市:東大出版,1991年)。
楊惠南、釋宏印編《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佛教青年會,1996年)。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新史學》,第五卷第二期,1994年6月。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史聯雜誌》,第十九期,1991年12月。
李英茂,〈他教我們高喊:天皇陛下萬歲──皇民化運動簡述〉,《宜蘭文獻》,第十期,1994年。
文稷,〈異邦振錫,寶島分燈──談福建佛教的對外弘法活動〉,《法音》,第一八五期,2000年。
嚴慶雲,〈靈泉寺開山善慧大師一百一十歲冥壽紀念專刊〉,載《中國謎苑雜誌》(1990年9月10日)。
王見川,〈臺灣佛教龍華會──日治時期「齋教」的全島性聯合組織〉,《當代》,第九十九期。
王見川,〈略談安平的第一間齋堂──化善堂〉,收在鄭水萍主編,《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5年)。
王見川,〈先天教教義〉,《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年)。
王見川,〈臺灣佛教人物叢論〉,《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年。
(日)丸井圭治郎著,曾景來譯,〈臺灣齋教〉,《南瀛佛教》,第十二卷第十一號。
鄭志明,〈臺灣齋教的淵源及流變〉,《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張長川,〈致法雲寺常住書〉,《南瀛佛教》,第十一卷第九號,昭和8年(1933)。
釋演祥,《佛教學生論文〈日據時期臺灣「龍華齋教」與「佛教」之關係〉第一集》(高雄:妙林雜誌社,2001年)。
劉枝萬,〈清代台灣之佛教寺廟〉,張曼套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台灣佛教篇》(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卷1期,1994年3月。
陳奇祿主編,〈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四種,(臺北市:臺大文學院考古人類學系,1967年)。
鄭卓雲,《南瀛佛教〈臺灣開元禪寺沙門列傳〉》第九卷第九期。
鄭卓雲,《南瀛佛教〈臺灣開元禪寺沙門列傳〉》第九卷第八期。
曾景來,〈大崗山超峰寺佛祖聖誕〉,《南瀛佛教》,第十六卷第十二號,昭和十三年(1938)。
曾景來,〈西港信和堂大開講演會〉,《南瀛佛教》,第十一卷第三號。
曾景來,〈佛教真理講演會〉,《南瀛佛教》,第三卷第二號。
釋慧嚴,〈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台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年。
釋慧嚴,〈西來庵事件前後臺灣佛教的動向─以曹洞宗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
釋慧嚴,〈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僧侶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1998年。
李世偉,〈日據時期中、臺佛教交流略論〉,《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年。
一峰,〈心源老和尚與臺灣佛教中學林〉,《臺灣佛教》,第十九卷第七期,1965年。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基隆靈泉寺高僧傳〉《臺灣佛教》第二十五卷第一期,1971年。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資料‧上篇曹洞宗史‧大湖法雲寺高僧傳〉,《臺灣佛教》,第二十七期,1973年。
李添春,〈靈泉寺報恩接心會〉,《南瀛佛教》,第十卷第二號。
李添春,〈靈泉寺授戒法會誌盛〉,《南瀛佛教》,第十卷第六號。
李添春,〈龍華派慶善佛堂〉,《南瀛佛教》,第十三卷第二號。
李添春,記錄許林之演說,《南瀛佛教會會報》,卷4號1。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釋仁光,〈我等於受了第二次戒〉,《菩提樹》,第25、26期合刊,1954年。
凌雲寺,〈本會開全島佛教講演會〉,《南瀛佛教》,第六卷第三號。
凌雲寺,〈本會御大點紀念講演會概況〉,《南瀛佛教》,第六卷第四號。

檔案與報刊雜誌:(以本文引述先後為次)
溫國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1十月至三十五年四月(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