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1001473200
DOI 10.6846/TKU.2010.00718
論文名稱(中文) 臺北縣實施健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現況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How Do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Recognize Physical Aactivities? Sponsored By: Taipei County/New Taipei Subject: Physical Educ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許奉柔
研究生(英文) Feng-Jou Hsu
學號 7967203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2
論文頁數 11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朝祥(kirby@mail.tku.edu.tw)
委員 - 陳錫珍(june chen@mail.tku.edu.tw)
委員 - 吳仁宇(jenyee@gw.cgit.edu.yw)
關鍵字(中) 國中生
身體質量指數
運動認知
運動行為
關鍵字(英) Junior high school
Body Mass Index
Exercise congintion
Exercise Bhaveip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實施健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採用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據預試結果編製「臺北縣實施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調查問卷」。研究對象為國民中學學生採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共計發放450份問卷,回收問卷為450份,有效問卷為367份,回收率為100%,可用率為81.55%。資料處理部分以SPSS for Window 12.0中文套裝軟體為主,採用t考驗、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一、國中生運動行為意願,以「女生」較高,而相對「男生」較低。
二、國中生在性別、年級、學校規模、BMI上之不同背景變項,其運動行為有差異存在。
三、國中生對運動利益認知以「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為最高,而「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相對較低。
四、在運動障礙調查中,國中生以選「有比運動更有趣」所佔的比例最高,而「覺得運動浪費時間」相對較低。
五、國中生在性別、年級、學校規模、BMI之不同背景變項,其運動認知均無差異存在。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妥善規劃教師專業教育訓練,增進教師專業知能。
(二)短程的運動計畫,有短程正面效果,協助學校持續辦理規律的運動。
二、對學校校長之建議
(一)加強學生「時間管理」,充實自我「健康管理」,提升健康體能。
(二)主動積極參與健康體能計畫,以提升國中生自我的運動認知。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可擴大研究樣本。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可輔以訪談方式。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針對運動認知與行為重新編訂內容需求量表。
  (四)在研究變項方面:可擴大研究變項。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how do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recognize physical activities?Sponsored by: Taipei County/New Taipei Subject: Physical Education.The main method used i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surveys.
Questionnaire’’ is structured accord to the predictive results. The subjects of interest ar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is used. A total of 450 surveys had been given out and were all returned. Only 367 of them are valid surveys. The average returned rate is 100%, and the validity rate is 81.55%. SPSS for Window 12.0 software has been mainly used for part of the data processing. The software enables several data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t-test, mean calc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calculation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were concluded from the study, including: 
1.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report,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acknowledge physical activities than male students.
2.Sinc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genders and BMIs and have different grades and schools, they respond to physical activities differently. 
3.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beneficial of increasing metabolism rate but rather decreasing learning efficiency.
4.Most of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lack of time, but have more sport interesting, mostly contribute the obstacle to exercising.
5.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in full agreement and not affected by their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schools and BM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步驟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國民中學健康體能計畫實施現況 9
第二節  運動認知之相關探討 23
第三節  運動行為之相關探討 27
第四節  運動認知與運動行為相關研究之探討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臺北縣國民中學學校國中生運動行為現況 59
第二節  臺北縣國民中學學校國中生之運動認知現況 6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民中學學校國中生運動行為與認知之差異情形 6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3
壹、中文部分 83
貳、英文部份 87

附錄 91
附錄一  臺北縣實施健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之現況研究預試問卷	91
附錄二  臺北縣實施健康體能計畫國民中學學生運動認知與行為之現況研究正式問卷	96
附錄三  不同性別之獨立樣本t檢定表 101
附錄四  不同年級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3
附錄五  不同學校規模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7
附錄六  不同BMI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0

表    次
表2-1 健康體適能之評估與測量項目 12
表2-2 體適能測量項目 13
表2-3 臺閩地區十一歲至十五歲體能常模指數 14
表2-4 臺閩地區男性身體質量指數簡易常模表 15
表2-5 臺閩地區女性身體質量指數簡易常模表 15
表2-6 中小學生體適能檢測情形	16
表2-7 每學年各級學校檢測學生體適能次數指標 16
表2-8 運動行為相關研究	35
表2-9 運動認知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 39
表3-1 預試問卷發放及樣本分佈情形 44
表3-2 臺北縣國民中學學校規模及抽樣樣本說明表	45
表3-3 本研究之樣本基本資料分佈情形表 46
表3-4 運動利益預試量表內容架構	47
表3-5 運動障礙預試量表內容架構	48
表3-6 「運動利益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3-7 「運動障礙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52
表3-8 「運動利益預試量表」因素負荷分析結果摘要表 53
表3-9 「運動障礙預試量表」因素負荷分析結果摘要表 54
表3-10 「運動利益預試量表」信度分析一覽表 55
表3-11 「運動障礙預試量表」信度分析一覽表 56
表4-1 各校參與運動人數及百分比分佈情形	60
表4-2 各校運動項目人數分佈情形	61
表4-3 BMI人數分佈情形 62
表4-4 規律運動人數分佈情形 63
表4-5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人數分析情形 64
表4-6 運動利益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5
表4-7 運動障礙量表各題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7
表4-8 運動認知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67
表4-9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運動行為等級分佈情形 68
表4-10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運動行為的分佈情形 69
表4-11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中生在運動行為等級分佈情形 70
表4-12 不同BMI之國中生在運動行為等級分佈情形 70
表4-13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運動認知上的獨立樣本t檢定 71
表4-14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運動認知上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15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中生在運動認知上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16 不同BMI之國中生在運動認知上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4-17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運動認知差異彙整分析 74

圖    次
圖1-1 研究步驟	7
圖3-1 研究架構說明 4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進隆、李彩華(1999)。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體育學報,61,136-159。
王天威(2005)。台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宗吉(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研究。
江衍偉(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2002)。「九十一年全民體能檢測活動」記者會。
行政院衛生署(2006)。九十五年臺灣青少年主要死因統計資料。衛生統計叢書專區統計表。取至2010年12月21日:網址: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e/。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臺閩地區男生女生身體質量指數簡易常模。取至2010年2月21日:網址:http://www.ncpfs.gov.tw/news/news3-1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運動人口倍增計畫資訊網。取至2010年11月21日:網址:http://www.ncpfs.gov.tw/news/news3-1。
何佩玲(2004)。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玉眉(1995)。健康體能與國民保健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4(1),45-49。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姿瑩、卓俊伶(1998)。健康促進模式與健身運動促進。中華體育季刊,45,51-62 頁。
吳碧蓮(2000)。國小學童母親運動行為認知及規律運動行為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慧玲(1997)。臨床護理人員規律運動習慣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呂淑美(2005)。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維煌(1993)。國中學生休閒知多少?學校體育,18,18-21。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運動相關因素研究一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護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碧霞(2001)。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宜蓁(2003)。運動定義有城鄉差距?,康健,61,160-164。
李宜蓁、許芳菊(2003)。健康城市大調查-哪個城市運動環境最友善?,康健,61,160-164。
卓俊辰(1992)編譯。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漢文。
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貴福(1993)。台北市中小學生健康體適能常模研究報告書。台北市:師大師苑。
林貴福(1993)。健康體適能。台北市:師大師苑。
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健康體能。台北市:師大師苑。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麗鳳(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追蹤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致平(2003)。學校體育法現況與前瞻。學校體育雙月刊,70,39-45。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漢文。
張正發(2000)。台北縣新莊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彩秀(1992)。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況態之研究。國麗陽明大學公共衛生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碧芳(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專女生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女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96)。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三三三計劃)。台北市。
教育部(1997)。臺閩地區男生女生身體質量指數簡易常模。台北市。
教育部(1998)。「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市。
教育部(1999)。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三三三計劃)。台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2)。體適能網站。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0日。網址:http://www2.edu.tw/physical/index.htm。
許哲彰(1999)。國小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行為之預測及影響因素之探討-驗證計劃行為理論。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許義雄(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青輔會。
郭曉文(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定雄(1998)。運動訓練與非運動訓練學童之身體作功能力、體脂肪百分比、血脂含量知之比較。體育學報,17,307-334。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文真(1985)。臺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任要(2003)。針對苗栗市高中學生課後運動行為及其影想因素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參與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奕清、高毓秀(1996)。大一之新生動機、內外控人格特質與運動行為關係之探討。衛生教育論文集刊,9,177-185
黃茜莉(2002)。技職院校護生社會支持、運動資源與運動行為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貞、洪文綺(2002)。影想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55-56。
黃麗卿、季瑋珠、鐘嫈嫈(1993)。某專校學生運動情況與運動傷害之調。中華家醫誌,3(4),166-173。
劉坤宏(2002)。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影梅(2003)。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臺灣中文版之發展與信效度驗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義祥(1998)。國小教師體育課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盧焰章(1992)。學生體適能的發展與宣傳策略。大專體育,43,134-141。
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81-91。
戴良全(2002)。台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志強(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9(1),59-8。
鍾東蓉(2000)。台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韓大衛、郭正煜(2002)。籃球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度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桃園縣,中央大學。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貳、英文部份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2). Position stand: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Blair, S.N., Kohl, H.W., Gordon, N.F. & Paffenbarger, R.S. (1992). 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is good for health?Ann Rev Public Health, 13, 99-126.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rnekow-Bergkvist, M. S. (2001). Adolescent determinant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k in adult men and wome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9(3), 208-217.
Becker, M. H., & Maiman, B. A.(1975). Sociol-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ce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 Medival Care, 13(1), 10-24
Caspersen, C.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26-131.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3), 345-378.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public Health.
Fox, E.L. (1984). Sports Physiology. 2nd Eition, New York: W.B. 
Greenberg, J.S., & Pargman, D. (1986). Physical fieness: A wellness approach. Prentice-hall., Imc, Emgle wood Cliffs, New Jereey.
Greendorfer, S. L., & Lewko, J. H. (1978): Role family members in sport socialization children. Handbook of Life Stress, Cognition, and Health.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22, 259-294.
Janz, K. F., Golden, J.C., Hansen, J. R. & Mahoney, L. T. (1992). Heart rate monitor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Muscatine Study. Pediatrics, 89, 256-261.
Laporte, R. E., Montoye, H.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problem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31-146.
Levin, D. (1997). Young people’s life styles .World Health, 50(3), 21.
Noland, M. P., & Feldman, R. H. L. (1984). Factors related the leisure exercise behavior freturning women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 15, 32-36.
Resnick, B., & Nigg, C. (2003). Testing a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exercise behavior for older adults. Nursing Research, 52(2), 80-88.
Rosenstock, I. M., (1974).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 2(3), 328-335.
Schechtman, K. B., Brazilai, B., Rost K., Fisher, E.B. (1991). Measuring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 single ques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1(6), 771-773.
Thirlaway, K., & Benton, D. (1993).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and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U. 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6).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5. Morbidity and Moryality Weekly Report, 55(SS-5), 1-33.
Verschuur R., & Kemper, H. C. G. (1985). The patter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 169-18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