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0919434600
DOI 10.6846/TKU.2009.00830
論文名稱(中文) 內部控制制度、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與企業舞弊行為關連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corporate fraud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staff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Global Chinese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禹金塗
研究生(英文) Chin-Tu Yu
學號 796670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17
論文頁數 9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洪英正
共同指導教授 - 汪美伶
委員 - 劉燦樑
委員 - 蔡裕源
關鍵字(中) 舞弊
內部控制
內部稽核人員
角色衝突
企業舞弊行為
關鍵字(英) fraud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audit staff
role conflict
enterprise corrupting practices behavio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有鑑於近幾年來國內外重大企業舞弊事件時有所聞,常造成社會及投資大眾巨大損失和傷害,雖然企業舞弊行為的發生或許無法完全避免,但透過適當的內部控制機制及內部稽核人員定期有系統覆核檢查,則可以減少舞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及將損失降至最低。
本論文以內部控制制度及內部稽核人員角色探討與企業舞弊行為之關連性,以問卷調查、便利取樣的方式蒐集到261份有效樣本並進行實證研究,在經過因素分析、t檢定、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後,得到以下之研究結論:
一、組織內部控制制度與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衝突對發生舞弊行為有顯著影響。
二、組織內部控制制度與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衝突之不同在發生舞弊行為有顯著差異。
三、內部稽核人員人口統計變項之不同在組織內部控制制度、稽核人員角色衝突與發生舞弊行為呈現部份顯著差異。。
英文摘要
In view of major events of corporate fraud in recent years in Taiwan and abroad from time to time, it always resulted in social and the investing public great losses and injuries. Although the occurrence of fraud may not be completely avoided in organizations, but through the proper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inspection regularly executed by internal audit staff, organizations may be able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fraud and losses to a minimum.
The research trie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ing staff correlated with enterprise practical fraud behavior, and by way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venient sampling to collect 261 valid samples and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After factor analysis, t-test, ANOVA,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etc., This research has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role conflicts of internal audit staff in the organiz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raud.
Seco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rrupt practices by differen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al audit staff role conflict. 
Third, there ar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audit staff in the organization,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role conflict of audit staff, and corrupt practices by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舞弊  												 6
第二節 內部控制  											12
第三節 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衝突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觀念性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假說  											38
第三節 變項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40
第四節 抽樣方法  											45
第五節 問卷設計  											46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第一節 樣本與各研究變項之敘述性統計  						51
第二節 信度分析  											56
第三節 效度分析  											57
第四節 相關分析  											61
第五節 假說檢定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2
參考文獻  														83
一、中文部份  												83
二、英文部份  												86
附錄:問卷  													88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                                               	 5
圖2-1角色衝突模式                                           		29
圖2-2社會系統要素圖                                          	30
圖2-3角色衝突的因應模式                                       	33
圖3-1 研究架構                                               	37














表目錄

表2-1 舞弊的定義     											 6
表2-2 美國舞弊的數量及損失金額   								 8
表2-3 內部控制之定義   											13
表2-4 角色衝突相關論文研究一覽表   								34
表3-1 內部控制研究構面操作性定義  								41
表3-2 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衝突研究構面操作性定義  					42
表3-3 企業舞弊行為研究構面操作性定義  							43
表3-4 發放問卷數與有效樣本回收數  								45
表4-1 基本資料描述性統計  										53
表4-2 信度檢驗表  												56
表4-3 KMO與Bartlett檢定  										57
表4-4 因素分析及效度分析  										57
表4-5 敘述性分析  												59
表4-6 Pearson相關分析  											61
表4-7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人員角色衝突對發生舞弊行為的多元迴歸分析63
表4-8 K平均數法群內樣本數  										64
表4-9 受試者間效應項的檢定  									64
表4-10 性別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t檢定)  							65
表4-11 學歷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5
表4-12 年齡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6
表4-13 婚姻狀況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t檢定)  						67
表4-14 內部稽核工作總年資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7
表4-15 稽核人員隸屬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8
表4-16 職稱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9
表4-17 薪資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69
表4-18 行業別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0
表4-19 員工總數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1
表4-20 公司種類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1
表4-21 公司規模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2
表4-22 內部稽核人員人數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3
表4-23 內部稽核部門成立年資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4
表4-24 會員區域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  						74
表4-25 人口統計變項對各變項之差異分析(ANOVA)總整理表  			76
表4-26 假說3-1驗證整理表  										76
表5-1  假設驗證結果一覽表  										7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文金陵(2004),內部控制檢視機制探討公司治理的關鍵因素-以個案公司機關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怡心、方志宏(2008),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缺失分析,內部稽核季刊,第63期,頁17-25。
王國揚(2001),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王瑞祺(2001),學校人事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秀慧(2006),內部控制理論認知對執行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某公營事業機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旻芳(2006),稽核人員要能判斷公司風險的輕重緩急,期貨人季刊,95年第一季,頁49-51。
吳開霖(2004),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實務,台北:瑞霖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李振貴(2006),公司治理與稽核管理,內部稽核季刊,第55期,頁18-22。
李吉祥(1996),我國政府主計部門會計人員工作滿足感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怡慧(1998),中小企業女性行銷人員角色衝突─探索式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長貴(1969),社會心理學,臺北市:中華書局。 
杜佩蘭(1998),組織承諾、角色衝突與工作滿足及其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沈中華等人(2005),期貨商監理與風險管理,臺灣期貨市場,第七卷,頁3-14。
邱麗家(2006),內部稽核人員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成就動機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炳滄(2005),內部稽核理論與實務,臺北: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林慧芝(2005),激勵制度對留任意願影響之探討-以內部稽核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昌(1986),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查帳領組角色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1971),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卷,45-132。 
林福成(2000),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錦沛(1994),臺灣省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工作情境衝突知覺之研究-以衝突理論為途徑,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時蓉華(1988),社會心理學辭典,初版,四川成都出版。 
馬秀如(1997),公開發行公司實施內部控制之研究,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馬秀如(2006),會計師揭發舞弊之責任-審計準則公報第43號導讀,會計月刊,第253期,頁47
寇惠植(2006),稽核與風險管理,內部稽核季刊,第54期,頁61-69。 80
張春興(1990),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麗珠(2008),帶領稽核部門由優秀到卓越-參加2008 IIA年會感想;培養稽核具多構面能力才能談到提供更好的諮詢能力,內部稽核季刊,第64期,頁16-21。
張鐸嚴(1984),國民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間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永明(2006),風險導向之內部稽核實務研究-以保險業為例,內部稽核季刊,第56期,頁26-32。
許永明(2006),風險導向之內部稽核實務研究-以保險業為例(下),內部稽核季刊,第57期,頁18-27。
許伯彥(2003),財務報表舞弊風險評量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碩士論文。
郭大榮、許哲源(2006),淺談行政法人之內部監督機制,內部稽核季刊,第55期,頁38-45。
郭兆玲、賴佳誼(2005),內部稽核於健全風險管理之關鍵角色,內部稽核季刊,第50期,頁52-59。
陳文彬(2003),企業內部控制評估-兼論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責,二版,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陳伯松(2007),財報水滸傳:談財報詐騙、公司治理與金融泡沫,初版,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志岳(2006),協助達成企業目的及目標是稽核的積極責任,期貨人季刊,2006年第一季,頁53-57。
陳真真(1995),影響我國企業内部稽核品質之因素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貞(2004),我國綜合證券商內部控制與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銘傳大學財金所碩士論文。
黃中見(2001),角色壓力影響工作滿足過程之研究-以雲林、嘉義縣(市)政府主計室外派人員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美(1990),內部稽核人員組織與專業衝突影響因素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福永(2002),嘉義縣地方主計人員工作滿足、工作意向及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玲珠(2003),內部積核人角色壓力與其工作滿足暨內部稽核工作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拋(2006),舞弊的預防與查核-完整的機制與防範明確的落實與執行,會計月刊,第253期,頁28-30
薛明玲(2004),企業文化及制度是杜絕財務詐騙的根本之道,資誠企業智識園地,公司治理篇,台北市。
薛明玲(2006),內部稽核的最佳實務,內部稽核季刊,第55期,頁30-33。
謝金青(1992),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文筆(2004),從內部控制觀點建構舞弊訴訟預警模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英婷(2007),分析美國財務報表舞弊之特性與博達案之共通性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蘇裕惠(2006),內部稽核強化公司治理,內部稽核季刊,第53期,頁4-8。




 
二、英文部份
Apostolou Barbara A., John M. Hassell, Sally A. Webber, and Glenn .Sumners (2001)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Fraud Risk Factors,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Volume 13.
Beasley , M. S. (1996)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 The Accounting Review 71(4):443-465
Churchill, G. A. Jr. (1995), Mark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6th Edition,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Cooper, D. R. & C. W. Emory (1998),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 6th edition, N. Y.: McGraw-Hill.
Deal, T. E. and A. A. Kennedy,(1982). Corporate cultures, MA: Addison Wesley.
Hair, J. F., R. E. Anderson, R. L. Tatrhman, and W. C. Black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 Englewood Cligg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uba, E. G. (1958). Morale and satisfaction: A study in past-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2).
Guielford, J.P.(1965), Psychometric Methods, 2nd ed. McGraw-Hill, New York, NY.
Nunnally, J.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New York: McGraw-Hill. 
Romney Marshall B., W. Steve Albrecht and David J. Cherrington (1998), Auditors and the Detection of Fraud,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May , pp63-69
Sharma V.D. (2004).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 ,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 and Fraud :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 Auditing : 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 . Vol 23(2)
Sorensen, James E., Hugh D. Grove and Frank H. Selto (1982), Detecting Management fraud: An Empirical Approach, Symosium on Auditing Research V, U.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pp. 75
Goffman, F.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Y: Doubleday. 
Hall, D. (1971),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areer subidentity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Vol: 6, 50-76.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 Research , and Practice. (3rd). New York : Random House.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 Snoek, J. D. (1964), Organizations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arsons, T. (1961),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 Some of Its Func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Rahim, M. A., (1992), Managing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 (2nd e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Sarbin, T. R. & Allen, V. L. (1968), Role Theory, edited by Lindzey, G. and Aronson, 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A. : Addison-Wesley. 
VanSell, M., Brief, A. P., & Schuler, R. S. (1981), ‘‘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Human Relations, 43-7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