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0914430500
DOI 10.6846/TKU.2009.01379
論文名稱(中文) 從「內丹」到「內家」的義理詮釋
論文名稱(英文) From Nei-dan to Nei-jia: Interpretations of Their Meaning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林世奇
研究生(英文) Shih-chi Lin
學號 890000044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4
論文頁數 3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袁保新
委員 - 陳德和
委員 - 鄭志明
關鍵字(中) 內丹
內家
以術證道
關鍵字(英) nei-dan (inner energy)
nei-jia (inner practice)
yi-shu-zheng-tao (proving tao through shu)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在道家學術之中,「道」的闡述雖多,「術」的討論卻寡,「內丹」之研究固鮮,「內家」之專論更罕。學界與庶民對「術」與「道」的關注各異,形上的理論著作,相繼產出於學術論壇;形下的修煉之術,則流行於庶民社會。道術之間,兩不干涉:論道者言心論性,清明有據,論術則語焉不詳;研術者夸夸其談,實踐切實有得,論理又難免錯漏。道術相絕如是,謬說不免視為正史。至於內家與內丹之關係,乃至道家思想所起的指導作用,學界亦罕有關注。

從內丹到內家,在「以術證道」思想影響中,各具成就。內丹本意在於長生;內家則在於克敵,其領域懸絕如是,卻能一理相通,諸法共轍,乃至合流匯宗,俱保留了重視現世、強調肉體、提倡身心合一的主張,共同體現了傳統文化在生命安頓上的一種重要趨勢,其影響遍及全球(太極拳即其顯例)。其內在原因,實為「以術證道」思想的體現。故本文以「內丹」與「內家」為研究對象,通過「以術證道」的主題,揭示二者內在的相關性,由此建立論題,展開義理之詮釋。

由先秦老莊,到唐宋以後的內丹,理論既通,功法亦得承襲,自「河上公注」以煉養解老,以內丹注《老》《莊》者日眾,由老莊所言之道,開展為煉養之「術」,進而融為「以術證道」的傾向。其思想既醞釀成熟,民間方術與此相遇,不免浸潤濡染,引為其理論張本,明末「內家」乃援丹入武,歸武於道,形成丹武合流現象,此類「道術相通」的現象日益廣泛,影響至為深遠。

本文的研究進程中,首先梳理其發展脈絡,開顯其歷史發展中的發生義,排除傳說之障蔽,還原其術法建構中的階段意義。通過跨科通觀、探源辨流、分析異同,突顯其道家學術之特色。其次通過本體論、修養論、境界論的層次,就其性命雙修之「術」如何體道、證道,進行後設的理論重構,並藉由大方向的掌握(內外之別)到理論的歸趨,探究內丹學對內家武學的影響,抉發其間文化的意涵,以明道家學術特有性格及價值之所在。
英文摘要
Among the studies of Taoism, there are plenty of discussions about tao or the ways, but few about shu or the techniques. Moreover, studies regarding nei-dan or inner energy are already hard to find; those dealing with nei-jia or inner practice seem even fewer. The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focu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ao and shu. As a result, theories on xing-shang or metaphysics abound in scholastics whereas those on techniques or practices prove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Tao and shu may remain separate in the fact that the former devotes to the mind and character relying much on evidence while the latter on actual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eloquent in talks but weak in theories. Due to such a disparity, the misinterpreted have sometimes be construed as the authoritative. As 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nei-jia and nei-dan, or even the influence from Taoist thoughts, they have often escaped scholars’attention.

Nei-dan and nei-jia both have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to the thought of “proving tao through shu.”Nei-dan aims to ensure longevity and nei-jia intends to fight off enemies. It seems that their foci are different. However, both of them assert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the physique as well as the harmonious combination of body and mind. In this regard, they have represented an important trend worldwide of how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ease life—tai-chi is a good example. The key lies in putting into actual practice the thought of proving tao through shu.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nei-dan and nei-jia under the topic of proving tao through shu, so relevant expositions will be presented.

From the works of Lao-zi and Zhuang-zi dating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nei-dan well afte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related theories and specialized techniqu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ake He-Shang-Guong-Zhu for instance, this book records how to defy aging via practicing alchemy. Many scholars have elaborated on the works of Lao-zi and Zhuang-zi through the nei-dan perspective, who started off as a kind of shu or technique but ended up proving tao through shu. With such a trend becoming well established, the public would pick up the essence, which was then incorporated into their own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ne example can be found near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when nei-jia was introduced into martial arts, with martial arts integrating with tao. Such a phenomenon of “tao merging with shu” would later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mon, bringing about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racing the developments of shu and clarifying mis-concepts from legends so as to re-construct its meaning in various phases. Then, its Taoist characteristic is illustrate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s, origin tracing, and analyses of 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Later on, theories will be proposed regarding how shu can be utilized to experience and prove tao on three levels.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nei-dan upon nei-jia martial arts is illuminated with a focus on cultural meanings so that its particular Taoist character and values are manifest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導出	1
一、研究對象	1
二、研究動機	4
三、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	8
一、內丹	8
二、內家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4
一、跨科通觀	14
二、探源辨流	17
三、分析異同	21

第二章 從「內丹」到「內家」的相關性:以術證道	23
第一節 「以術證道」思想的主要問題	23
一、「以術證道」的意義	23
二、道教的「以術證道」	27
第二節 內丹的「以術證道」	32
第三節 內家的「以術證道」	40
第四節 內丹與內家在「以術證道」中的異同	44

第三章 從「內丹」到「內家」的歷史考察	47
第一節 內丹學的發生	47
一、「內丹」一詞之出現	47
二、從外丹到內丹	51
三、氣術與氣論	67
四、心性論的發展	87
第二節 內丹學的發展	94
一、內丹學的建立	94
二、內丹學的成熟	109
第三節 內家拳術的發生	124
一、「內家」一詞之出現	124
二、武將的自覺與整理	130
三、內家拳術的新義	133
第四節 內家武學的發展	150
一、形意拳	151
二、太極拳	158
三、八卦掌	164
第五節 從「內丹」到「內家」的過渡:援丹入武	173

第四章 「內丹」與「內家」的理論建構	181
第一節 本體論	181
一、內丹學	182
(一)天人	182
(二)先後	191
(三)順逆	197
(四)陰陽	212
二、內家武學	220
(一)天人之際	220
(二)先後順逆	228
(三)符號系統	231
三、內丹與內家的比較	240
第二節 修養論	242
一、内丹學	242
(一)煉丹的要素	242
(二)性命雙修	256
(三)內煉過程	266
二、內家武學	285
(一)內外	285
(二)動靜	291
(三)剛柔	295
(四)方圓	298
(五)虛實	301
三、內丹與內家的比較	305
第三節 境界論	307
一、内丹學	307
(一)仙有五等	307
(二)境界描述	308
二、內家武學	315
(一)武德	315
(二)武技	319
三、內丹與內家的比較	324
第四節 內丹與內家的理論傳承:內外之別	325

第五章 結論	329

參考書目	333

圖片目錄
1.	武術考據家唐豪	4
2.	李亦畬《太極拳小序》	19
3.	行氣玉銘	73
4.	仇知幾纂集《悟真篇集註》	111
5.	劍經	132
6.	拗單鞭	133
7.	「龍峰紀念館」匾額	136
8.	姬際可塑像	136
9.	陳王廷畫像	141
10.	太極拳祖祠	141
11.	董海川畫像	143
12.	先後天混元八盤圖	145
13.	周天璇璣圖	146
14.	宋世榮	153
15.	車永宏	154
16.	郭雲深	155
17.	李存義	156
18.	張占魁	157
19.	陳發科	159
20.	楊露禪	159
21.	楊澄甫	160
22.	郝為真	161
23.	吳鑒泉	162
24.	孫福全	162
25.	尹福	165
26.	程廷華	165
27.	程有龍	166
28.	高義盛	167
29.	張峻峰	168
30.	吳孟俠	169
31.	王薌齋	175
32.	孫錫堃	177
33.	趙避塵	178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一)道教類
1.	周.關尹子:《文始真經》,附《天隱子.玄真子》,台北:自由出版社,2003年8月
2.	廣成子等:《明本道書秘笈八種.悟真寶筏金玉經合刊》,台北:自由出版社,1990年10月
3.	唐.鍾離權、呂純陽:《鍾呂傳道全集》,台北:自由出版社,1996年10月
4.	唐.白履忠、梁丘子:《黃庭經秘註二種》,台北:自由出版社,1984年10月
5.	五代.譚峭撰,丁禎彥、李似珍點校:《化書:道教典籍選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6.	宋.曾慥:《道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
7.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台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10月
8.	元.陳虛白、尹真人門人:《性命圭旨.規中指南合刊》,台北:自由出版社,1998年1月
9.	元.李道純:《中和集》,台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10月
10.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上)(下),台北:自由出版社,1994年10月
11.	明.焦竑明、陸西星、張位明、王夫之:《道德經名注選集六》,台北:自由出版社,1999年2月
12.	清.陸潛虛:《方壺外史》,台北:自由出版社,2002年1月
13.	清.朱元育:《參同契闡幽》,台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2月
14.	清.朱元育:《悟真篇闡幽》,台北:自由出版社,1998年1月
15.	清.宋常星:《道德經講義》,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8月
16.	清.李涵虛:《道竅談/三車秘旨合刊》,台北:自由出版社,1957年10月
17.	清.黃元吉:《中派丹道口訣》,武陵出版社,1994年9月
18.	清.黃元吉:《道門語要》,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81年5月
19.	清.黃元吉:《道德經精義》,台北:自由出版社,1994年5月
20.	清.董德寧、宋.俞琰:《周易參同契正義.周易參同契發揮合刊》,台北:自由出版社,2002年1月
21.	清.劉一明:《道書十二種》,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0年7月

(二)武術類
1.	明.俞大猷:《正氣堂全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	明.戚繼光:《紀效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3.	明.黃宗羲〈王征南墓誌銘〉,《黄宗羲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4.	清.吳殳:《手臂錄》,台北:逸文出版社,1996年5月
5.	清.王宗岳等:《太極拳譜》,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6.	清.宋益仁:《周天術》手抄本(影本,未出版)
7.	李存義口述:《五行連環拳譜合璧》(影本,未出版)
8.	郝和藏本:李亦畬手抄老三本之一《太極拳譜》(影本,未出版)
9.	高義盛原著、高岐山重校:《八卦揉身連環掌》,鄧昌成影印,未出版,1981年12月裝訂

二、現代出版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道家與道教類
1.	丁培仁:《求實集:丁培仁道教學術研究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2.	丁常春:《伍守陽內丹思想》,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3.	于民雄:《道教文化概說》,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
4.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
5.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8月
6.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
7.	文史知識編輯部:《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月
8.	王元化主編:《道教.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
9.	王元化主編:《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
10.	王存臻、嚴春友:《宇宙全息統一論》,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11.	王沐:《悟真篇淺解(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0月
12.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7月
13.	王明:《無能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
14.	王雨田:《控制論,信息論,系統科學與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3月
15.	王德有:《道旨論》,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16.	冉道源:《合宗明道集》,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8年1月
17.	四川銅梁洗心子:《明道語錄》,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81年4月
18.	玉昆子:《道家內丹修煉秘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5月
19.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20.	任繼愈:《道藏提要(繁體版•第三次修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
21.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1月
22.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11月
23.	牟鍾鑒主編:《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道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11月
24.	余功保:《古代養生術百種》,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1年6月
25.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26.	李大華:《隋唐道家與道教(上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27.	李仁群.程梅花.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28.	李似珍:《養性延命:道教養生觀與人類健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12月
29.	李叔還:《道教大辭典》,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6月
30.	李約瑟著、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1.	李剛:《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台北:大展出版社,2000年9月
32.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33.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34.	李遠國:《道教氣功養生學》,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6月
35.	李養正:《當代中國道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2月
36.	李霞:《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37.	李豐楙等:《丹道研究.第二期》,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38.	李豐楙等:《丹道研究.創刊號》,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
39.	杜獻琛:《內丹探秘》,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40.	沈文華:《內丹生命哲學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12月
41.	沈志剛:《鍾呂丹道經典譯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
42.	沈志剛:《鍾呂傳道集注譯.靈寶畢法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43.	來靜:《修丹問答》,台北:丹道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
44.	昊明大師:《道家養生與修煉:性命雙修.內丹法》,台北:林鬱文化事業,2000年11月
45.	金正耀:《道教與煉丹術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5月
46.	南懷瑾:《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
47.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48.	洪丕謨:《道教內丹養生術》,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2月
49.	洪丕謨:《道藏氣功要集》,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1月
50.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
51.	胡孚琛:《道教與丹道》,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3月
52.	胡海牙、武國忠:《陳攖寧仙學精要》(上)(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
53.	卿希泰:《卿希泰論道教》,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年1月
54.	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6月
55.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56.	容志毅:《道藏煉丹要輯研究(南北朝卷)》,山東:齊魯書社,2006年12月
57.	徐兆仁主編:《東方修道文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5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7月
59.	袁康就:《鍾呂內丹道德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
60.	郝勤:《道教與武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61.	郝勤:《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台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11月
62.	馬道宗:《中國道教養生秘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月
63.	馬濟人:《中國氣功學》,陜西: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9月
64.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
65.	張志堅:《道教神仙與內丹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66.	張振國:《悟真篇導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
67.	張崇富:《上清派修道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68.	張廣保:《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
69.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70.	張興發:《道教內丹修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71.	曹元宇《中國化學史話》,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12月
72.	許地山:《道教的歷史》,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73.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12月
74.	陳禾塬:《丹道修煉與養生學:武當丹道延壽圖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月
75.	陳全林:《周易參同契注譯.悟真篇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76.	陳兵:《道教氣功百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5月
77.	陳國符:《陳國符道藏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78.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79.	陳鼓應:《道教文化研究.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80.	陳鼓應:《道教文化研究.第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81.	陳耀廷、李子微、劉仲宇:《道家養生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
82.	陳耀庭、劉仲宇:《道.仙.人:中國道教縱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83.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2004年1月
84.	陳攖寧:《靜功療養法》,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83年1月
85.	章偉文:《宋元道教易學初探》,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86.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6月
87.	欽偉剛:《朱熹與〈參同契〉文本》,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88.	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論稿》,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
89.	陽明:《道教養生家陸西星與他的〈方壺外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5月
9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22.	黃元吉著,戈國龍注譯:《樂育堂語錄》,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
23.	黃元吉著,蔣門馬校注:《黃元吉文集:道德講義、樂育堂語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
91.	黃兆漢:《中國神仙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11月
92.	黃兆漢:《明代道士張三丰考》,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2月
93.	黃頌杰主編:《弗洛姆著作精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94.	楊立華:《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95.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12月
96.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97.	詹石窗:《道教科技與文化養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98.	鈴木大拙、弗洛姆著.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99.	榮格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7月
100.	熊鐵基、劉固盛:《道教文化十二講》,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101.	劉延剛:《陳攖寧與道教文化的現代轉型》,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102.	劉笑敢著、陳靜譯、李豐楙導讀:《道教》,麥田出版社,2002年12月
103.	劉國樑、連遙:《新譯悟真篇》,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1月
104.	劉國樑注譯.黃沛榮校閱:《新譯周易參同契》,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1月
105.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
106.	盧國龍:《道教知識百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6月
107.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108.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台北:自由出版社,2000年10月
109.	蕭漢明、郭東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110.	霍克功:《內丹解碼:李西月西派內丹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111.	謝正強:《傅金銓內丹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112.	謝路軍:《道教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113.	韓廷傑、韓建斌:《道教與養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114.	舊題八仙合著、松飛破譯:《天仙金丹心法》,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115.	羅熾:《眾妙之門:道教文化之謎探微》序,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116.	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10月

(二)武術類
1.	尹玉璋:《八卦掌簡編》,台北:逸文出版社,2002年8月
2.	卞人杰:《國技概論》,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1年7月
3.	王樹金:《八卦連環掌》,台北:教育部體育司,1978年8月
4.	王樹金:《八卦游身掌》,台北:教育部體育司,1980年12月
5.	王薌齋:《意拳正軌》(附:內外功拳術秘訣),台北:自由出版社,1965年7月
6.	任致誠:《陰陽八盤掌法》,台北:逸文出版社,2003年7月
7.	吳公藻:《吳家太極拳》,台北:華聯出版社,1969年4月
8.	吳孟俠:《太極拳之要訣》,台北:逸文出版社,1995年8月
9.	李天驥、李德印:《形意拳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9月
10.	李先五:《太極拳》,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7月
11.	李經緯、朱建平:《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7月
12.	李誠:《武術大全》,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年3月
13.	李誠:《習武必讀》,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1年8月
14.	沈家楨、顧留馨:《陳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7月
15.	佟忠義:《中國摔角法》,台北:逸文出版社,2002年8月
16.	和振威:《大成拳學(第二部)》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17.	周劍南等:《中國武術史料集刊》,教育部體育司,1974年1月
18.	孟乃昌:《太極拳譜與秘譜校注》,台灣珠海出版社,1994年8月
19.	林伯原:《中國古代武術論文集》,台北:華聯出版社,1989年
20.	松田隆智:《中國武術史略》,台北:丹青出版,1986年
21.	武學書館整理:《周天奇術》,台北:逸文出版社,2002年7月
22.	金澤弘和著、呂振東譯:《空手道全集》,遠大文化出版事業,1982年6月
23.	侯英林:《神妙的氣功》,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年5月
24.	姜容樵:《八卦掌》,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1963年
25.	姜容樵:《形意母拳》,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1年4月
26.	姜容樵:《形意雜式捶八式拳合刊》,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3年10月
27.	姚宗勛:《意拳:中國現代實戰拳術》,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年8月
28.	倪清和:《內家八卦掌》,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6年1月
29.	凌波、王昌瑞:《一代宗師:中國武術名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
30.	凌桂青:《形意拳圖說》,台北:華聯出版社,1984年8月
31.	唐豪:《內家拳的研究》,台北:華聯出版社,1971年6月
32.	唐豪:《少林武當考》,台北:華聯出版社,1930年
33.	孫長山:《武林奇傑韓慕俠》,遼寧:遼瀋書社,1988年11月
34.	孫豹隱:《形意拳》,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2年3月
35.	孫祿堂:《孫祿堂武學錄》,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年1月
36.	孫祿堂:《孫祿堂武學錄》,台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8月
37.	孫福全:《八卦拳學》,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0年10月
38.	孫福全:《八卦劍學》,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7月
39.	孫福全:《太極拳學》,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3年8月
40.	孫福全:《形意拳學》,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1年4月
41.	孫福全:《拳意述真》,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5年4月
42.	孫錫堃:《八卦拳真傳》,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4年12月
43.	徐谷鳴:《心意六合拳》,台北:華聯出版社,1987年11月
44.	徐哲東:《太極拳考信錄.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65年7月
45.	徐哲東:《太極拳考信錄》,上海:正中書局,1937年4月
46.	徐哲東:《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上海:正中書局,1937年4月
47.	徐哲東:《國技論略》,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1年4月
48.	郝少如:《武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6月
49.	郝少如編、顧留馨審:《武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9月
50.	張純本、崔樂泉:《中國武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
51.	曹志清:《形意拳理論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
52.	陳子明:《陳氏世傳太極拳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9月
53.	陳小旺:《世傳陳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9月
54.	陳微明:《太極拳術.太極答問.太極劍》,台北:逸文出版社,2002年11月
55.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4月
56.	傅鐘文演述、周元龍筆錄:《楊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5月
57.	萇乃周:《萇氏武技書》,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3年10月
58.	黃元秀:《武當劍法大要》,台北:逸文出版社,2002年7月
59.	黃志誠、崔長發:《乾卦八卦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年7月
60.	黃柏年:《龍形八卦掌》,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年11月
61.	萬籟聲:《武術匯宗》,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5年5月
62.	葉啟立:《武術的還原》,中華民國八極拳學會,2006年
63.	雷嘯天:《龍形八卦游身掌》,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9年5月
64.	靳雲亭:《形意拳譜五綱七言論》,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3年8月
65.	熊養和:《太極拳釋義》,熊佚民發行,1985年11月
66.	齊執度:《拳學新編》(附刊於《國術論略》),香港:拳術研究社,1966年
67.	齊德居:《八卦掌技擊術》,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68.	劉正:《意拳正軌》,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9月
69.	劉俊驤:《武術文化與修身》,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3月
70.	劉康毅主編:《台灣武林》第9期,逸文出版社,2002年6月
71.	劉鳳彩:《程派高氏八卦掌譜》,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1月
72.	蔣維喬:《因是子靜坐養生法》,台北:五洲出版社,1980年2月
73.	鄧時海:《太極拳攷》,台北:東亞圖書公司,1980年8月
74.	閻德華:《八卦掌圖說》,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年11月
75.	閻德華:《少林破壁》,台北:逸文出版社,2000年7月
76.	霍正寰、褟紹燦、李敬棠:《意拳匯綜》,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7月
77.	薛顛、高志仁、蔣馨山:《形意拳術講義》,台北:逸文出版社,2000年7月
78.	薛顛:《象形拳真詮》,台北:平平出版社,1965年7月
79.	韓壽堂:《八卦拳》,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年3月
80.	廬景貴:《曹氏八卦掌譜》,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0年7月
81.	羅學武:《內功與靜坐》,台北:同光出版社,1980年7月
82.	寶鼎:《內功十三段圖書》,台北:華聯出版社,1963年2月
83.	寶顯廷:《形意拳譜》,台北:中華武術出版社,1971年7月
84.	顧留馨:《炮捶──陳式太極拳第二路》,香港:海峰出版社,1983年2月
85.	龔鵬程:《武藝叢談》,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3月

三、博碩士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道家與道教類
1.	王婉甄:《西遊故事與內丹功法的轉換:以《西遊原旨》為例》,指導教授:周彥文、陳廖安,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96博士
2.	王儷蓉:《白玉蟾謫仙與內丹思想研究》,指導教授: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95碩士
3.	吳衍慶:《鍾離權的內丹:以《鍾呂傳道集》和《靈寶畢法》為例》,指導教授:莊宏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94碩士
4.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指導教授:吳展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93碩士
5.	李興華:《北宋道士張伯端內丹道的火候論研究》,指導教授:鄭燦山,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5碩士
6.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為核心的開展》,指導教授:林安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3博士
7.	陳雅娟:《蘇軾遊仙詩研究》,指導教授:周益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4碩士
8.	游琇嵐:《成仙思想初探:以鍾呂內丹學為例》,指導教授:翁玲玲,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94碩士
9.	黃惠玲:《周易參同契之十二消息卦研究》,指導教授:林文欽,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94碩士
10.	劉興棟:《《鍾呂傳道集》人仙的研究》,指導教授:黃運喜,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6碩士
11.	蕭品秀:《李時珍《本草綱目》象數易學思想研究》,指導教授:胡瀚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5碩士
12.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指導教授:楊儒賓、李豐楙,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89博士
13.	簡秀寰:《北宋張伯端內丹思想「精氣神」之探討》,指導教授:鄭燦山,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5碩士

(二)武術類
1.	念裕祥:〈國術內家拳定步發勁分析〉,指導教授:相子元,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92碩士
2.	唐人屏:《從套路結構之分析論競賽太極拳套路風格的訓練理論與實際》,指導教授:蔡敏忠、李志明,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86碩士
3.	徐采誼:《養生八卦掌練習對更年期婦女心理及生理之影響》,指導教授:盧俊宏,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94碩士
4.	張世博:《國術內家拳爆發整勁各關節動作順序及發力機轉之探討(個案研究)》,指導教授:劉宇、陳嘉遠,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86碩士
5.	傅文丕:《程派高式八卦掌開掌之動力鏈分析》,指導教授:姚漢禱,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94碩士
6.	鄭博應:《三種形意拗步崩拳在二種不同準備運動狀態下發勁撞擊之生物力學分析》,指導教授:洪得明,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83碩士
7.	盧彥男:《《易經》哲學的運動觀-動靜間太極拳》,指導教授:胡天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8.	蘇清標:《太極拳拳理的哲學詮釋-以楊家老架太極拳為核心》,指導教授:林安梧,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91碩士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道家與道教類
1.	Robinet, Isabe:〈內丹〉(王秀惠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6年3期
2.	丁培仁:〈《靈寶畢法》再研究——附論鍾呂金丹派的丹書與西部區域性〉,《宗教學研究》,2007年3期
3.	丁常春:〈伍守陽內丹三要論〉,《宗教學研究》,2005年4期
4.	丁常春:〈伍守陽的內丹術探微:以「三關修煉論」為例〉,《宗教學研究》,2008年1期
5.	尹志華:〈淺析黃裳的內丹性命論〉,《中國道教》,2000年1期
6.	尹志華:〈略論黃裳內丹學中的儒道融通思想〉,《宗教學研究》,1998年1期
7.	尹志華:〈黃裳內丹學的理論特色初探〉,《宗教學研究》,1997年3期
8.	戈國龍:〈《周易參同契》與內丹學的形成〉,《宗教學研究》,2004年2期
9.	戈國龍:〈內外丹道之交融〉,《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4期
10.	戈國龍:〈從性命問題看內丹學與禪之關係〉,《宗教學研究》,2001年2期;亦見《宗教哲學》,2003年9期
11.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中「順逆」問題的現代詮釋〉,《宗教學研究》,1998年3期
12.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中的「性命先後」問題辨析〉,《中國哲學史》,2001年4期
13.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中的「順逆」問題〉,《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4期
14.	戈國龍:〈論「性命先後」與「性命雙修」〉,《宗教哲學》,2000年12期
15.	戈國龍:〈論內丹學「性命雙修」的思想〉,《宗教學研究》,2001年1期
16.	戈國龍:〈論內丹學中的陰陽交媾〉,《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1期
17.	方素真:〈「周易參同契」幾個功法的詮釋問題〉,《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1年12期
18.	毛麗婭:〈試論道士陳楠的丹道思想及其時代特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期
19.	王廷琦:〈全真道教與八仙關係初探〉,《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4期
20.	王家忠:〈白玉蟾與金丹派南宗〉,《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期
21.	王婉甄:〈《西遊原旨》中「妖魔」的內丹意涵〉,《東華漢學》,2006年9期
22.	加藤千惠:〈《老子中經》與內丹思想的起源〉,《宗教學研究》,1997年4期
23.	左洪濤:〈從全真教看金元道教詞中的「嬰兒」〉,《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期
24.	左洪濤:〈論金元道教詞中的「姹女」〉,《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3期
25.	申俊龍、王秋菊、魏魯霞:〈道教內丹術的現代生命價值〉,《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期
26.	成亞樑:〈呂洞賓《百字碑》領悟點滴〉,《現代養生》,2003年10期
27.	成亞樑:〈呂洞賓《百字碑》領悟點滴(續)〉,《現代養生》,2003年11期
28.	成亞樑:〈呂洞賓《百字碑》領悟點滴(續)〉,《現代養生》,2003年12期
29.	朱越利:〈惠能與禪丹:以《上陽子金丹大要》為據〉,《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30.	江吉清:〈道教內丹實修百問〉,《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2001年10期
31.	吳克昌:〈內丹大師話呂祖〉,《氣功》,1996年2期
32.	吳述霏:〈內視存神術與道教及道家學說之內在聯繫〉,《宗教學研究》,2004年1期
33.	呂鵬志:〈道教內丹術的形神觀〉,《中國道教》,2002年1期
34.	宋文榜:〈讀呂洞賓養生詩〉,《現代養生》,2003年7期
35.	李大華:〈論彭曉的「還丹」說及其「數」論〉,《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2期
36.	李志鴻:〈撫州華蓋山天心正法考〉,《中國道教》,2008年4期
37.	李延倉:〈論《莊子•天地》篇中「玄珠」與道教的關係〉,《孔子研究》,2005年1期
38.	李遠國:〈論張果的內煉思想〉,《宗教哲學》,2005年6期
39.	李遠國:〈論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學說〉,《宗教學研究》,2005年2期
40.	汪顯超:〈陳摶《無極圖》徵義及其內丹原理〉,《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5期
41.	周冶:〈上陽子陳致虛生平及《金丹大要》的丹道思想〉,《宗教學研究》,2001年4期
42.	周冶:〈道本陰陽,順凡逆仙:解析陳致虛丹道思想的理論基礎〉,《宗教學研究》,2003年3期
43.	周壯:〈川西是內丹派的發源地〉,《現代養生》,2000年3期
44.	孟乃昌:〈道家內丹術(氣功)理論概念的由來和運用〉,《中國道教雜誌》,1990年1期
45.	明揚:〈內丹學理論中的信仰主義〉,《宗教學研究》,1994年Z1期
46.	林吳平、蔣吉頻、謝發權:〈內丹術延壽初探〉,《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1期
47.	林鍾勇:〈瀰漫求仙色彩的詞作:白玉蟾道教神仙詞析論〉,《世界宗教學刊》,2004年12期
48.	邱鴻鍾:〈內丹術的文化誤讀〉,《醫學與哲學》,2000年7期
49.	段致成:〈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試論「外丹」與「內丹」派對「周易參同契」的不同詮釋路徑〉,《輔仁宗教研究》,2004年6期
50.	段致成:〈試論金丹派南宗張伯端之「內丹」思想與「禪宗」的關係〉,《鵝湖》,2003年3期
51.	段致成:〈試論道教金丹派南宗張伯端的內丹思想與鍾呂金丹派的關係〉,《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6期
52.	胡中孚:〈道教內丹學的研究價值及鍾呂丹派的基本特徵〉,《東方論壇》,1997年2期
53.	胡孚琛:〈21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中國道家文化的綜合創新〉,《世界中國哲學學報》,2001年7期
54.	胡孚琛:〈三家四派丹法略講〉,《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8期
55.	胡孚琛:〈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論21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宗教哲學》,2004年11期
56.	胡孚琛:〈道家與道教文化的現代意義〉,《道教學探索》,1997年9期
57.	胡孚琛:〈道教內丹學揭秘〉,《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4期
58.	胡孚琛:〈道教的文化特徵及其發展前景〉,《道教學探索》,1997年9期
59.	胡孚琛:《道教史上的內丹學》,《世界宗教研究》雜誌,1989年2期
60.	唐大潮:〈試析《性命圭旨》的「三教觀」〉,《宗教學研究》,2003年3期
61.	唐代劍:〈一種哲學理論新形態的初步成熟:評王重陽內丹心性學說〉,《鵝湖》27卷3=315期,2001年9期
62.	唐松波:〈設象比喻形神皆妙:《西游記》語言與藝術形象初探〉,《運城學院學報》,1997年2期
63.	孫亦平:〈杜光庭與鍾呂內丹道〉,《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1期
64.	徐兆仁:〈張伯端及其後學考論〉,《史學期刊》,2006年10期
65.	徐兆仁:〈道教內丹思想源流約論〉,《史學期刊》,2001年2期
66.	袁又罡:〈對於傳統文化中仙學的應有認識與了解〉,《文理通識學術論壇》,2001年10期
67.	袁康就:〈老子「歸根復命」觀對《靈寶畢法》的啟示〉,《宗教學研究》,2000年1期
68.	常大群:〈卦爻周天引領丹道八百年《內丹研修精義》系列講座第4講:內丹修煉方法(一)〉,《中華養生保健》,2004年7期
69.	常大群:〈萬卷丹青書不盡十家丹法代代傳:內丹門派及其修煉要旨(上)〉,《中華養生保健》,2004年3期
70.	常裕、孫堯奎:〈張載心性理論對張伯端內丹學說的影響〉,《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
71.	康誠明:〈淺述內丹修煉〉,《中國道教》,1999年6期
72.	張中豹:〈外丹術的沒落與內丹術的興起〉,《體育學刊》,1999年6期
73.	張其成:〈《周易參同契》卦爻涵義再探〉,《周易研究》,2006年1期
74.	張振國:〈去挖掘那生生不息的生命火種:張紫陽在《悟真篇》中披露的內丹實踐〉,《中華養生保健》,2002年5期
75.	張祖仁:〈淺談道家內丹修煉流派形成及淵源關係和修煉方法〉,《中國道教》,2000年1期
76.	張欽:〈內丹學的西傳及對分析心理學的影響〉,《宗教學研究》,1999年2期
77.	張欽:〈呂純一的內丹學說及其現代意義〉,《宗教學研究》,2001年3期
78.	張欽:〈論《日期玄樞篇》的內丹思想〉,《宗教學研究》,2002年4期
79.	張欽:〈論內丹修煉心理的幾個原則〉,《宗教學研究》,1996年3期
80.	張欽:〈論清微派法術與丹功相結合的內煉思想〉,《宗教學研究》,2003年4期
81.	張誠道:〈陳摶學術思想及內丹養生論〉,《宗教哲學》,1995年10期
82.	張廣保:〈明清內丹思潮與陳攖寧學派的仙學〉,《宗教學研究》,1997年4期
83.	張曉粉:〈李西期內丹思想及其特色淺析〉,《宗教學研究》,2000年1期
84.	曹在松:〈內丹學在宋代思想史上之意義〉,《宗教學研究》,1999年2期
85.	梁浩:〈鍾離權「三成丹法」〉,《現代養生》,2008年6期
86.	梁淑芳:〈陳摶「無極圖」之內丹修持觀〉,《宗教哲學》,1995年10期
87.	莊宏誼:〈北宋道士張伯端法脈及其金丹思想〉,《輔仁宗教研究》,2003年6期
88.	許興寶:〈呂洞賓詞簡論〉,《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4期
89.	連遙:〈論內丹學體系的邏輯建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3期
90.	郭武:〈白玉蟾對金丹派南宗思想的總結和發展〉,《道教文化》,1994年9期
91.	郭建洲:〈試論張伯端道教思想的易學淵源〉,《周易研究》,2005年1期
92.	郭健:〈《西游記》中「真經」的內丹學含義〉,《中國道教》,2001年5期
93.	郭健:〈道教內丹學與《西游記》作者研究〉,《求索》,2006年6期
94.	郭健:〈誤解與契合:析榮格對道教內丹學的心理學闡釋〉,楊玉輝,《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期
95.	郭健:〈譚峭《化書》研究〉,《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4期
96.	陳金寬:〈《西游記》宗教修行內景探微〉,《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2期
97.	陳俊民:〈論全真道及其內丹長生思想之演變〉,《漢學研究》,1998年12期
98.	陳錦平:〈內丹之名及源流研究〉,《現代養生》,1998年12期
99.	章偉文:〈試論俞琰道教易學的內丹修煉學〉,《中國道教》,2000年4期
100.	章偉文:〈試論陳致虛的道教易學思想〉,《周易研究》,2003年3期
101.	章偉文:〈試論儲華谷《周易參同契》注中的道教易學思想〉,《周易研究》,2005年6期
102.	傅鳳英:〈靈修和性命雙修:試比較基督宗教與道教內丹的內煉思想〉,《宗教學研究》,2008年2期
103.	彭國翔:〈王畿與道教:陽明學者對道教內丹學的融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2年9期
104.	童牧林:〈論岳陽民間文化中的呂洞賓形象〉,《雲夢學刊》,2003年3期
105.	陽明:〈現代文明視野中的道教內丹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4期
106.	勤耕:〈張三豐內丹思想溯源〉,《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4期
107.	楊立華:〈論金丹南宗的性命觀〉,《宗教學研究》,1999年3期
108.	楊光文:〈劉一明的修心養性思想及其現代思考:以《神室八法》為例〉,《宗教學研究》,2004年4期
109.	楊建華:〈《鍾呂傳道集》的內丹養生教育思想〉,《宗教學研究》,2003年4期
110.	楊洪林:〈張三豐內丹理論(上)〉,《現代養生》,1997年3期
111.	楊洪林:〈張三豐道教內丹理論論綱〉,《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1期
112.	楊國學:〈《西游記》養生思想內儒外佛術道的特點〉,《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1期
113.	楊雅妃:〈朱熹靜坐法〉,《興大中文學報》,2006年1期
114.	楊銘:〈時間、本體與歸根返元:道教內丹〉,《道教文化》,1995年3期
115.	蓋琦紓:〈論蘇軾的形神養生〉,《高醫通識教育學報》,2006年7期
116.	劉太生、劉敏、劉捷:〈小周天秘訣:既驅二物歸黃道〉,《現代養生》,1996年7期
117.	劉秋固:〈張紫陽內丹術的超個人心理學思想〉,《宗教哲學》,7卷1=25期,2001年3期
118.	劉寧:〈劉一明論內丹修煉三原則〉,《宗教學研究》,2008年2期
119.	歐明俊:〈神仙呂洞賓形象的演變過程〉,《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2期
120.	潘延川:〈道教內丹功簡述〉,《中國道教》,1994年3期
121.	潘恩東:〈《易》中內丹術探微〉,《現代養生》,1996年10期
122.	蔡釗:〈中國傳統器樂文化的「逆返」思維:道教內丹逆返修煉的啟迪〉,《黃鍾-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2期
123.	蔡嵐婷:〈南宋白玉蟾內丹詞研究〉,《雲漢學刊》,2006年6期
124.	蔡璧名:〈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思與言》,2006年3期
125.	鄭志明:〈《靈劍子》的「內丹」說:讀《長春真人西游記》〉,《宗教學研究》,2004年3期
126.	鄭志明:〈《靈劍子》的「內丹」說〉,《中華南臺道教學院學報》,2003年3期
127.	鄭志明:〈明代王道淵的性命相混說〉,《鵝湖》,2007年2期
128.	鄭志明:〈從《道法會元》談宋元符籙法派的世界秩序觀〉,《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6年6期
129.	鄭術:〈從「性命」角度試析李約瑟的內丹觀讀《中國科學技術史•內丹分冊》〉,《科學文化評論》,2008年1期
130.	鄭朝波:〈論白玉蟾的道教思想〉,《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3期
131.	鄭華金:〈呂洞賓《百字碑》〉,《現代養生》,2001年3期
132.	鄭慶雲:〈還丹之道:略釋鍾呂內丹長生不死法〉,《宗教哲學》,2006年9期
133.	鄭燦山:〈「太乙金華宗旨」之考證與析評〉,《輔仁宗教研究》,2003年12期
134.	蕭志才:〈邵康節「天根月窟」詩釋秘〉,《現代養生》,2000年11期
135.	蕭志才:〈論道家「內丹術」與「活子時」〉,《現代養生》,2001年7期
136.	蕭志才:〈論道家「內丹術」與陰陽「太極圖」〉,《現代養生》,1999年8期
137.	蕭垚:〈內丹修持話藥物〉,《中國道教》,1997年4期
138.	蕭垚:〈淺述內丹〉,《中國道教》,1999年1期
139.	蕭登福:〈道教對男女兩性的看法〉,《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2005年12期
140.	蕭進銘:〈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2006年6期
141.	蕭進銘:〈超越經驗的認識理論:道教內丹認識論初探〉,《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5期
142.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2002年12期
143.	賴錫三:〈陳搏的內丹學與象數學:「後天象數與先天超象數」的統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2年9期
144.	賴錫三:〈陸西星的丹道與易道〉,《清華學報》,2006年6期
145.	霍克功:〈論李西月對內丹雙修理論的貢獻〉,《宗教學研究》,2006年4期
146.	謝正強:〈《陳先生內丹訣》研究〉,《宗教學研究》,2000年3期
147.	謝正強:〈鍾呂內丹思想與《周易參同契》關係試析〉,《宗教學研究》,2003年3期
148.	韓鳳期:〈淺析道教內丹術與中國傳統氣功的關係〉,《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2期
149.	鄺芷人:〈丹道之學的研究綱領〉,《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9年7期
150.	鄺芷人:〈少陽派前期的性命雙修之法理研究〉,《宗教哲學》,2002年1期
151.	鄺芷人:〈新道家的丹道學之時代意義〉,《宗教哲學》,2000年9期
152.	鄺蘭夫:〈內丹學南宗張伯端之理論分析〉,《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7年7期
153.	黨芳莉:〈呂洞賓黃粱夢傳說考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期
154.	黨芳莉:〈呂洞賓傳說的早期形態及其在宋元之際的拓展〉,《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4期
155.	龔喜球、劉緒銀:〈內丹道教的本體論範疇及其演變〉,《船山學刊》,1998年1期
156.	龔鵬程:〈道教內丹學的興起〉,《揭諦學刊》,1999年7期

(二)武術類
1.	于海濤:〈太極拳的纏絲運動與「以小勝大」〉,《中華武術》,1995年3期
2.	尤志心:〈江蘇省國術館始末〉,《中華武術》,2008年4期
3.	毛秀珠:〈中華武術的文化淵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2期
4.	毛秀珠:〈論中華武術的文化淵源及其他〉,《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2期
5.	王乃虎、翟鈞:〈淺述太極拳的內氣活動及應用〉,《現代養生》,1994年6期
6.	王三林:〈形意拳練法初探〉,《中華武術》,1995年1期
7.	王化民:〈形意拳「整勁」如何修煉〉,《精武》,2004年9期
8.	王友唐:〈內家拳之旅寧波行〉,《中華武術》,2008年4期
9.	王文清、馬成亮:〈形意拳拳學理論之研究〉,《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2期
10.	王文清:〈「形意拳」得名之來歷〉,《體育文史》,1995年2期
11.	王文清:〈形意拳與心意拳的淵源〉,《中華武術》,1996年9期
12.	王志遠:〈內家八樁傳真〉,《中華武術》,1997年8期
13.	王志遠:〈內家拳「十四禁忌」詮釋(上)〉,《武當》,2004年5期
14.	王紅宇、張偉:〈一代拳聖王薌齋〉,《武當》,2003年12期
15.	王英宏:〈姬際可創「形意拳」〉,《文史月刊》,1999年Z1期
16.	王桐:〈八卦掌文史概論〉,《中華武術》,1999年4期
17.	王偉、王安榮:〈論中國武術發展的價值〉,《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6期
18.	王崗:〈運動與文化之辯:論傳統武術與現代武術〉,《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5期
19.	王嘉祥:〈太極名師杜毓澤行述〉,《力與美》,1992年28期
20.	王樹宏:〈現代武術價值觀探析〉,《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6期
21.	王靜:〈中華傳統文化對武德的影響〉,《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2期
22.	朱天冊:〈孫氏形意「崩拳」技法〉,《武當》,2003年3期
23.	朱永光、蔡寶忠〈對傳統武術三個關聯性問題的科學思考〉,《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3期
24.	余學好:〈「內家」拳術的功用初探〉,《懷化學院學報》,1995年5期
25.	吳永久:〈試析太極拳的易理及功能〉,《安徽農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2期
26.	吳孟俠、劉元生:〈楊班侯《太極九訣》詳解〉,《武當》,2004年4期
27.	吳鉤〈吳峻山九宮八卦掌譜〉,《精武》,2008年4期
28.	李士信:〈通向「太極態」的三階段〉,《中華武術》,1994年9期
29.	李功成:〈董海川八卦掌技擊特點〉,《中華武術》,1999年11期
30.	李同喜:〈後天八卦掌習練述要〉,《武當》,2005年4期
31.	李成銀:〈從全息科學角度看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1期
32.	李成銀:〈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對形意拳的影響〉,《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1期
33.	李宏王、志強:〈形意拳築基功:三體式〉,《武當》,2004年8期
34.	李宏飛:〈拳家「八反」今議〉,《中華武術》,1997年2期
35.	李忠京:〈太極拳內勁耗散結構研究〉,《菏澤學院學報》,2008年5期
36.	李秒豐:〈太極拳軟病漫談〉,《養生大世界》,2008年3期
37.	李秒豐:〈太極拳與丹道〉,《武當》,2004年6期
38.	李秒豐:〈和大成拳朋友談「大成」〉,《精武》,2004年7期
39.	李高中:〈憶述鄭懷賢的武事藝業〉,《力與美》,1993年44期
40.	李康、李健:〈常志朗與大成拳〉,《武當》,2003年12期
41.	李富剛、賈亮:〈傳統武術未來發展的趨勢〉,《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5期
42.	李斌:〈孫祿堂武學文化研究中心在京成立〉,《中華武術》,2004年12期
43.	李照山:〈駁樁功萬能論〉,《精武》,2004年10期
44.	李靜華、杜建軍:〈傳統文化對武術理論與技藝發展的影響〉,《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8期
45.	李濱:〈陳家溝內家拳溯源〉,《武當》,2004年6期
46.	杜舒書:〈略論中國武術文化的運思特徵〉,《煙臺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4期
47.	杜毓澤:〈陳氏太極拳圖說〉(三),《力與美》,1992年27期
48.	求實:〈《形意拳之源流》的不實之處〉,《武當》,2004年12期
49.	狄兆龍:〈史式八卦掌鍛鍊揭要〉,《中華武術》,1997年6期
50.	車星辰:〈道家九宮八卦拳〉,《武當》,2004年10期
51.	周和平:〈漫談武當內家武學(下)〉,《武當》,2004年9期
52.	周偉良、於翠蘭:〈八卦掌淵源新探〉,《體育文史》,1997年1期
53.	孟祥太、蔡寶忠:〈拳分內外家並無實際意義:中國武術史研究之一〉,《遼寧體育科技》,1998年4期
54.	岳修專:〈論內家拳的五大技擊原則〉《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8年5期
55.	林志剛:〈談內家武術之美〉,《武當》,2004年11期
56.	林國華:〈武當南派:松溪內家拳宗闡秘〉,《武當》,2005年2期
57.	武冬:〈太極推手中的傳統文化內涵〉,《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4年4期
58.	玫珍:〈究竟誰始創太極拳?〉,《中華武術》,1994年10期
59.	邸國勇:〈形意拳中的形象思維〉,《中華武術》,2000年1期
60.	金文俠:〈高式後天八卦掌技擊術(一)〉,《武當》,2004年3期
61.	金文俠:〈高式後天八卦掌技擊術(二)〉,《武當》,2004年4期
62.	侯建鵬:〈太極拳行氣要求〉,《精武》,2004年4期
63.	哈達:〈意拳前輩二三事〉,《中華武術》,2005年8期
64.	姚承榮:〈意拳入門〉,《中華武術》,2001年8期
65.	段克發:〈武術功能與終身武術鍛鍊〉,《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2期
66.	洪浩、郭懷:〈競技武術發展的文化動因〉,《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5期
67.	胡克禹:〈內家拳特點初探〉,《武當》,2005年8期
68.	苗運武:〈意拳技擊樁〉,《氣功》,1994年12期
69.	凌彥、謝永廣:〈協調思維增力量〉,《武當》,2004年9期
70.	凌彥、謝永廣:〈意拳與系統思維〉,《中華武術》,2004年2期
71.	孫文飆:〈民國時期的中央國術館〉,《江蘇地方志》,2008年4期
72.	孫存周:〈孫祿堂之子孫存周論拳:學習內家拳須知〉,《精武》,2005年11期
73.	孫南馨:〈「拳無拳,意無意」:釋武術的上乘功夫〉,《中華武術》,1994年5期
74.	孫劍雲:〈憶父親孫祿堂〉,《中華武術》,1994年5期
75.	孫廣波:〈中華武術不應為「內外家」的觀點左右〉,《中華武術》,2003年10期
76.	徐伯然:〈武術套路結構的哲學思考〉,《山東體育科技》,1995年2期
77.	馬玉嶺:〈冀中大俠孫福全〉,《長壽》,1998年3期
78.	馬多思〈大成拳:意拳〉,《中華武術》,1999年4期
79.	馬磊石、陳海濤:〈《守洞坐技》內五行十字要訣注釋〉,《中華武術》,1995年8期
80.	康戈武、邱丕相、戴國斌:〈從文化好奇到文化戰略〉,《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6期
81.	康戈武:〈古代武術演進的文化結構研究〉,《體育文史》,1998年3期
82.	康戈武:〈全面梳理太極拳發展脈絡〉,《中華武術》,2002年9期
83.	康戈武:〈理根太極拳傳八方(上):論太極運動觀〉,《中華武術》,2001年4期
84.	康戈武:〈理根太極拳傳八方(中):論太極運動觀〉,《中華武術》,2001年5期
85.	康戈武:〈理根太極拳傳八方(下):論太極運動觀〉,《中華武術》,2001年6期
86.	康戈武:〈董海川其人〉,《中華武術》,1995年4期
87.	康戈武:〈論武術科研的創新意識〉,《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4期
88.	張方:〈八卦掌源流考〉,《精武》,2004年9期
89.	張永良:〈遊身連環八卦掌之奧秘〉,《力與美》,1992年28期
90.	張全亮:〈正說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門人〉,《中華武術》,2002年4期
91.	張東寶:〈王安平與渾圓功〉,《氣功》,2000年1期
92.	張林艷:〈論傳統思維方式對武術套路發展的影響〉,《湖北體育科技》,1995年4期
93.	張長英:〈河北形意拳承傳與發展〉,《中華武術》,2000年2期
94.	張茂珍:〈陳式太極拳圓圈運動〉,《中華武術》,1994年10期
95.	張興武:〈形意拳與拳擊關係試析〉,《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1期
96.	曹竟寧:〈「心意拳」與「形意拳」之辨析〉,《新聞出版交流》,1996年4期
97.	曹繼植:〈心意拳勁力說〉,《中華武術》,1994年3期
98.	曹繼植:〈心意拳氣法述真〉,《中華武術》,1994年7期
99.	梅應生:〈內丹養生學與太極拳〉,《武當》,2004年2期
100.	莫蘭加:〈拳技「四兩撥千斤」的力學原理分析與訓練〉,《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3期
101.	許應榮、劉霓、王宏:〈中華武術美的文化性特徵〉,《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1期
102.	許繁曾:〈形意拳的內外「三合」〉,《中華武術》,2000年2期
103.	郭華東:〈形意拳與心意拳淵源辯析:兼與王文清先生商榷〉,《中華武術》,1996年12期
104.	郭曉峰:〈《周易》與八卦掌〉,《中華武術》,1997年5期
105.	陳立新:〈太極拳「內勁」之真髓〉,《中華武術》,1995年1期
106.	陳凌:〈八卦掌的陰柔和陽剛美〉,《中華武術》,2003年10期
107.	陳雁楊:〈中國武術的意象理論〉,《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8期
108.	喻德橋:〈21世紀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廣西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2期
109.	曾揚:〈試論「鬆、順、通」在武術中的作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4期
110.	程大力:〈雙方都「後發制人」是「和」〉,《中華武術》,1995年2期
111.	童旭東:〈不朽的武學思想劃時代的武學宗師:紀念孫祿堂逝世七十周年〉,《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11期
112.	買正虎:〈形意拳樁功法「三體勢」研究〉,《科學中國人》,2000年4期
113.	楊中和:〈北京專訪91歲八卦掌第三代掌門人李子鳴〉,《力與美》,1992年27期
114.	楊中和:〈易宗國術總館張峻峰.張徐抱妹的傳奇〉,《力與美》,1993年35期
115.	楊志英:〈太極拳之「式」、「氏」、「派」解〉,《精武》,2004年7期
116.	楊澄甫、陳微明:〈太極拳說十要〉,《武當》,2003年11期
117.	楊黎明:〈太極拳與辯證法〉,《體育學刊》,1997年4期
118.	溫力:〈《周易》的哲學思想和中國武術的運動原理〉,《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1期
119.	溫力:〈中國哲學的太極觀念與太極拳〉,《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4期
120.	萬會珍:〈孫祿堂武學研究綜述〉,《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8期
121.	葉偉:〈淺析太極拳的文化內涵〉,《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2期
122.	董曉記:〈形意拳內功〉,《氣功》,1999年7期
123.	賈翼輔〈郭雲深秘傳王薌齋樁法了嗎?〉,《中華武術》,1994年6期
124.	翟維傳:〈談太極拳的「內外相合」〉,《武當》,2003年11期
125.	趙廷銘:〈《清史稿》文摘〉,《武當》,2004年12期
126.	趙秋菊:〈淺淡太極拳中的虛實〉,《瀋陽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3期
127.	趙禎永、佟貴春、趙濤:〈薌翁傳授:大成拳8打〉,《精武》,2004年11期
128.	劉勇:〈對八卦拳與八卦掌內容的考證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1期
129.	劉彥驊:〈太極拳氣達四梢練功法〉,《武當》,2005年3期
130.	劉敬儒:〈八卦掌的練功步驟和方法〉,《中華武術》,1999年9期
131.	劉寶祿、王文揚:〈對現在武術的認識和傳統武術發展的再思考〉,《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5期
132.	潘岳:〈五行連環拳動作解釋〉,《力與美》,1993年44期
133.	潘岳:〈天津訪八卦掌傳人劉樹行、王書聲〉,《力與美》,1992年32期
134.	潘岳:〈形意拳的三大支派與名師概論〉,《力與美》,1993年34期
135.	潘岳:〈易宗內家武學的傳承與名師張峻峰〉,《力與美》,1992年27期
136.	潘恩東:〈內家形意拳理法述要〉,《氣功》,1994年11期
137.	潘詠周:〈「陳氏太極拳圖說」答問四則與太極拳訣論說〉,《力與美》,1992年32期
138.	潘詠周:〈陳氏太極拳教習程序〉,《力與美》,1993年34期
139.	潘詠周:〈陳氏太極拳譜探討〉(二),《力與美》,1993年44期
140.	潘詠周:〈學習陳氏太極應有的認識〉,《力與美》,1992年28期
141.	編輯部:〈王薌齋先生答記者問「談拳學要義」〉,《力與美》,1993年34期
142.	蔣興材:〈張松溪內家拳譜驚現寧波〉,《武當》,2004年11期
143.	蔡仲林:〈論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影響〉,《湖北體育科技》,1996年2期
144.	鄭衛強:〈太極拳大用論〉,《中華武術》,2005年3期
145.	鄧菊生、廖祥龍:〈形意拳中三體式的穩定性及其實用價值〉,《高師理科學刊》,1999年1期
146.	燕俠:〈孫祿堂第四代世孫的故事〉,《中華武術》,2001年9期
147.	靜磨劍:〈大成拳養生樁能換勁嗎?〉,《中華武術》,2001年4期
148.	靜磨劍:〈內家拳常見誤區〉,《中華武術》,2004年1期
149.	靜磨劍:〈王薌齋拳道秘訣解密〉,《中華武術》,2002年12期
150.	靜磨劍:〈簡析「武當內家拳技擊要訣」〉,《中華武術》,2008年2期
151.	龍艷:〈中國傳統武術:中華文化的「全息元」〉,《英語知識》,2008年7期
152.	戴國斌:〈武術在全球化中的文化選擇〉,《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9期
153.	謝春武:〈意拳之道以拙成〉,《中華武術》,2004年7期
154.	顏世亮、李志勇、郭政:〈傳統武術發展的契機與設想〉,《安徽體育科技》,2005年2期
155.	顏廣文:〈張松溪其人其事〉,《中華武術》,1997年10期
156.	曠文楠:〈中華武術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3期
157.	譚大江:〈太極拳為什麼稱內家拳〉,《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5年1期
158.	譚大江:〈張三豐「夜夢元帝授拳」並非神話〉,《中華武術》,1995年4期
159.	譚本倫:〈武當內家松溪派溯源〉,《武當》,2004年8期
160.	黨建國:〈形意拳之源流〉,《武當》,2004年9期
161.	顧華達:〈寧波功夫:四明內家拳傳奇〉,《浙江畫報》,2008年2期
162.	龔茂富、劉同為:〈關於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的價值思辨〉,《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年5期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