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7200908315500
DOI 10.6846/TKU.2009.00816
論文名稱(中文) 非用之用-環境支應性之觀察與分析
論文名稱(英文) The Use Of Unintended –A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ffordanc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2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余采真
研究生(英文) Tsai-Chen Yu
學號 69636018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6-25
論文頁數 12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王俊雄
委員 - 林靜娟
關鍵字(中) 環境支應性
環境物件
環境感知
非計畫使用
環境棲位
關鍵字(英) Affordance
Environmental features & object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Unintended use
Environmental nich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非用之用(The unintended use)」是指日常生活環境中的物件,透過人們為完成特定需求的過程中經常有超出原本設計用途以外的其他使用方式。此行為是使用者藉由環境物件表面的性質引導其完成特定動作的結果,其中會受到使用者的經驗、需求、物件的特性及周遭環境條件的影響。環境對於不同個體各自特定的需求會提供不同的affordance,人透過身體感知得到空間傳達的訊息而獲得決策執行的動力,因此經驗的差異會反映在人於環境中的資訊取得上。本研究藉由拍照觀察記錄的方式,自淡水地區公共空間可看見的開放空間,廣泛收集產生affordance的環境或物件之樣本,企圖探討使用者在完成特定需求的過程中環境物件組合如何提供affordance,並透過生態棲位的概念說明大環境因素對支應性之影響。
    本研究透過環境元素的分析以獲知物件能提供affordance的特性,企圖探索環境設計操作上各種關鍵的要素,站在樣本提供者的角色期望成果可作為設計師在環境設計過程中之參考。研究分析之發現如下:
1、最經常出現affordance的高度為距離地面高90-124公分的範圍間。此高度在屬性開放之公共場所(例:公園、觀光區)主要提供物件導向行為的affordance;在屬性較私密的環境(例:住宅區)主要提供身體導向行為的affordance。
2、最經常出現affordance的物件屬性為「俱阻隔作用且通透之構建組合」。其物件屬性在觀光區可支應之行為有遊戲、傾靠身體、傾靠物件;在住宅區可支應之行為有廣告/標語、掛/綁、傾靠物件、曬。
3、具備「管狀直徑小於5公分之金屬交叉線性」的物件(例:鐵窗、鐵門),是住宅區內產生支應性頻率最高的支應物系統,主要支應物件導向之行為。
英文摘要
“The unintended use” is referred to the phenomenon that objects and features in the daily environment are used in such ways that defer the initials purposes of designs to accommodate the users’ current needs. This phenomenon can be seen as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affordance that derives from users’ intentions, past experien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may provide different affordances for different individuals depending on their specific needs. The discovery of affordances is a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 which human being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information in the surroundings. This research is focused on how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provide affordances for users in Tam-Sui, and how the larg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may influence the existence of affordances.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at objects can provide properties of the affordance. This attempt is to explore all kinds of crucial elem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peration. The role is to provide samples for designers, the result will be considered as the references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ing process. The follow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fter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1.The production of the affordance is the result of three mixed conditions, such as “Environmental niche”, “Affordance”, “Motivation & Behavior”. The co-relation between Affordance and Behavior is called “The system of supporting feature”. Certain objects can create any kind of different affordance. In which, it involves that the forms, shapes, subjective object, and intermediate objects, etc. These related elements can be reflected on all kinds of behavior. Bes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and behavior, it still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niche. Then, it can form a complete “Affordance space”.
2.The system feature supports, “Horizontal linear”, “Continuous surface with horizontal surfaces”, “Cross liner with its tubal diameter less than 5 centimeters”, “Solid wall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eights, materials, habitat, objects approach and body approach will create different affordance.
3.The research of the environmental affordance is to create multiple possibilities of the use. When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er control the dimensions, shapes etc. that related to certain behavio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defined by the users, a single object can be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all kinds of afforda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誌謝 Ⅳ
圖片目錄 Ⅶ
表格目錄 Ⅹ

第一章	序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題意論述	2
1.3	研究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Affordance環境支應性	5
2.1 環境感知過程(Environment Perception)-生態學的視覺論	6
2.2 人作為環境中主動的探索者	9
2.3 環境作為提供affordance的重要性-人與環境的往復作用	11
2.4 生態棲位的觀點	13
2.5 經驗的差異反映在資訊取得上	14
2.6 Affordance≠Program-反映在設計操作手法上	17
2.7	小結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內容	19
3.1 研究範圍	19
3.2 觀察方法與內容	21
3.2.1觀察方法	21
3.2.2樣本的收集與選取內容	21
3.3 行為導向分類	23
3.3.1物件導向	23
3.3.2身體導向	24
3.4 支應物特性分類	25
3.4.1形體與形表	25
3.4.2固定性	27
3.4.3目的物件與中介物件	28
3.5 樣本分析說明	29
3.6 分析項目之取樣方式	3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發現	32
4.1 大環境棲位的條件	33
4.2 支應物特性與行為需求之對應關係	36
4.2.1物件導向行為與支應物特性之對應關係	36
4.2.2身體導向行為與支應物特性之對應關係	40
4.3 依行為需求分類的環境支應性描述	42
4.4 環境元素性質與行為導向之關係	47
4.5 小結	49

第五章	討論-非計畫使用發生原因的分析	51
5.1支應物體系	51
5.2 大環境棲位與支應物特性的關係	62
5.3 大環境棲位與行為需求的關係	63
5.3.1大環境棲位與周遭環境脈絡之關係	64
5.3.2大環境棲位與立即棲位之關係	67
5.3.3大環境棲位與行為導向之關係	68
5.3.4大環境棲位與行為使用特性之關係	70
5.4 環境支應性在不同年齡層間的差異	71
5.5 小結	73

第六章	綜合分析-支應性環境	74
6.1 俱阻隔作用且通透之構件組合	74
6.1.1 直條型阻隔構件	75
6.1.2 橫條型阻隔構件	76
6.2 管狀直徑小於5公分之金屬交叉線性	80
6.3 垂直線性	83
6.4 縫隙	85
6.5 實體牆面/俱水平面之連續面	86

第七章 結論	87
7.1 支應性空間建立原則	87
7.2 Affordance的適當性	90
7.3 非計畫使用VS設計	90
7.4 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	92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 觀察照片整理	98
附錄二 環境支應性產生總數表	118

圖片目錄

圖1-1  欄杆上的牛奶盒2
圖1-2  接縫置傘處2
圖1-3  非用之用實例3
圖2-1  環境支應性產生之流程5
圖2-2  遮蔽光學6
圖2-3  (左)空心磚 (右)園藝用保麗龍空心磚7
圖2-4  男孩坐在路檔上等公車13
圖2-5  各式人行道邊的路檔13
圖2-6  24小時營業之便利商店15
圖2-7  保特瓶丟在路障上15
圖2-8  Hello Kitty蛋糕店15
圖2-9  郵局櫃臺15
圖2-10  一道牆依個人提供坐下的支應性16
圖2-11 屋頂支應廣告看板架設屬大費周章的行為17
圖2-12 欄杆作為睡覺的工具17
圖2-13 影響affordance產生之三項要件18
圖3-1  淡水都市計畫街道圖19
圖3-2  研究範圍地形圖19
圖3-3  研究範圍使用分區分佈圖20
圖3-4  屬於「挪用」之affordance實例22
圖3-5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23
圖3-6  身體導向行為實例24
圖3-7  形體與形表分類圖示25
圖3-8  Modulor26
圖3-9  人體比例關係圖26
圖3-10 高度分類圖示26
圖3-11 固定元素與半固定元素實例27
圖3-12 可塑形與不可塑形之目的物件28
圖3-13 多步驟多物件實例28
圖3-14 樣本分析說明-大棲位條件29
圖3-15 樣本分析說明-單張照片30
圖4-1  生態棲位概念示意圖32
圖4-2  可視性依觀看對象不同而有差異33
圖4-3  被馬路包圍的空地可及性較低34
圖4-4  自行車放在干擾較少的一側34
圖4-5  車速高之馬路旁干擾程度高34
圖4-6  大環境棲位水平向度連續性不佳實例34
圖4-7  同時具備「交叉線性」與「直徑小於5公分」兩條件之使用方式37
圖4-8  物件導向行為與高度之關係圖38
圖4-9  身體導向行為與高度之關係圖41
圖4-10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曬42
圖4-11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掛/綁42
圖4-12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廣告/標語/信43
圖4-13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傾靠物件43
圖4-14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丟棄44
圖4-15 物件導向行為實例-置物44
圖4-16 身體導向行為實例-傾靠身體45
圖4-17 身體導向行為實例-坐45
圖4-18 身體導向行為實例-遊戲46
圖4-19 環境元素性質與行為導向關係長條圖48
圖4-20 環境元素性質支應行為導向之關係圖48
圖4-21 行為導向與支應物材質形狀之關係圖49
圖4-22 同時具備「交叉線性」與「直徑小於5公分」兩條件之使用方式49
圖4-23 物件導向及身體導向行為與高度之關係圖49
圖5-1  大環境棲位與支應物特性相互影響實例62
圖5-2  支應性出現的地點63
圖5-3  周遭使用特性與需求現況圖63
圖5-4  周遭使用特性與需求的關係-住宅64
圖5-5  周遭使用特性與需求的關係-學校64
圖5-6  周遭使用特性與需求的關係-商業65
圖5-7  周遭使用特性與需求的關係-其他65
圖5-8  大棲位特性之影響因素66
圖5-9  立即棲位影響人的坐向67
圖5-10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與行為導向關係長條圖68
圖5-11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支應行為導向之關係圖68
圖5-12 臨時增加的桌子不算原先環境本身的一部份70
圖5-13 使用步驟數量不同之實例70
圖5-14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與行為導向之關係圖73
圖6-1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直條型阻隔構件75
圖6-2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橫條型阻隔構件(一)76
圖6-3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橫條型阻隔構件(二)77
圖6-4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橫條型阻隔構件(三)78
圖6-5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橫條型阻隔構件(四)79
圖6-6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管狀金屬交叉線性(一80
圖6-7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管狀金屬交叉線性(二) 81
圖6-8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管狀金屬交叉線性(三)82
圖6-9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垂直線性(一)83
圖6-10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垂直線性(二)84
圖6-11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縫隙85
圖6-12 環境中有產生支應性之實體牆面/俱水平面之連續面86
圖7-1  支應物體系-俱水平面之連續面87
圖7-2  支應物體系-管狀直徑小於5cm之交叉線性88
圖7-3  支應物體系-水平線性88
圖7-4  支應物體系-俱阻隔作用且通透之構件組合89
圖7-5  支應物體系-150公分以下之實體不通透牆面89
圖7-6  斜屋頂上的巨大廣告看板90

表格目錄

表3-1  全淡水鎮使用分區面積比例表20
表3-2  支應物形狀影響物件導向行為之樣本統計31
表4-1  物件導向行為與材質之對應數量表36
表4-2  物件導向行為與形狀之對應數量表36
表4-3  物件導向行為與交叉線性種類之對應數量表37
表4-4  物件導向行為與形狀尺度之對應關係37
表4-5  物件導向行為與尺度之對應數量表38
表4-6  物件導向行為與目的物件/中介物件之對應數量表39
表4-7  目的物件與中介物件性質組合數量表39
表4-8  身體導向行為與材質之對應數量表40
表4-9  身體導向行為與形狀之對應數量表40
表4-10 身體導向行為與尺度之對應數量表41
表4-11 元素性質與物件導向行為之關係表47
表4-12 環境元素性質與身體導向行為之關係表47
表4-13 環境元素性質與行為導向之關係表47
表5-1  欄杆.扶手與行為之關係對52
表5-2  高度90-124cm與行為之關係對照表54
表5-3  高度35cm以下與行為之關係對照表56
表5-4  高度211-450cm與行為之關係對照表58
表5-5  牆+5cm以下交叉線性與行為之關係對照表60
表5-6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與物件導向行為之關係表69
表5-7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與身體導向行為之關係表69
表5-8  周遭環境使用類型與行為導向之關係表69
表5-9  不同年齡層與行為之關係表71
表5-10 不同年齡層與支應物材質產生支應性之數量表71
表5-11 不同年齡層與支應物形狀產生支應性之數量表72
表5-12 不同年齡層與支應物尺度產生支應性之數量表72

附錄-表1 物件導向行為與支應物特性產生支應性之總數量表.118
附錄-表2 身體導向行為與支應物特性產生支應性之總數量表119
附錄-表3 物件導向及身體導向行為與支應物特性產生支應性之總數量表12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Rapoport, Amos
1996  《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小嶋一浩
2005  《設計活動吧!-以學校空間為主軸所進行的Study》謝宗哲譯,台北:田園城市。
王思佳
2008  〈探討產品的Affordance–以數位相機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井上昇
2004  《椅子1:人間工学‧製図・意匠登録まで》(The book of chairs),東京都:山海堂株式會社。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
1996  〈性別統計指標〉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性別統計指標/性別統計指標.htm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06  〈台灣地區勞工人體計測資料庫〉http://www.iosh.gov.tw/data/f12/e9.htm
貝爾
2003  《環境心理學》聶筱秋等譯,台北:桂冠。
威廉‧立德威等
2008  《設計的法則》呂亨英譯,台北:原點出版。
後藤武等
2008  《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生態學的設計論》黃友玫譯,台北:漫遊者文化。
唐大崙
2002  〈知覺心理學簡介〉http://staff.pccu.edu.tw/~tdl/percept1.htm
淡水鎮公所
2007  〈地理的淡水〉http://www.tamsui.gov.tw/
陳華憫
2001  〈使用者於功能空間認知之探討〉碩士論文,成功大學。
黃福坤
2005  〈可見光〉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txt/light10.htm
塚本由晴等
2007  《東京製造》林建華譯,台北:田園城市。

【英文部分】

Bechtel, Robert B.
1987  “Ecological Psychology, ”In Bechtel, Robert B. & Marans. Robert W. & Michelson, William (Eds.)Methods i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98-110.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ibson, J.J.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 Boston: Houghton-Mifflin.
Heft, Harry
1997  “Advances in Environment, and Design, Volume 4,” In Gart T. Moore & Robert W. Marans (Eds.)The Relevance of Gibson’s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rception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71-104. New York: Plenum Press.
Ingold, Tim
2000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ulture,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166-168. New York: Routledge.
Rapoport, Amos
2005  “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 Chicago: Locke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Reser, J.P.
2007  “Ecological Psychology in Context” Revisiting Gibson, Barker, and James radical empiricism and rethinking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27): 1-13. 
Lang, Jon
1987  “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Human Behavior,” Creating Architectural Theory. 84-99.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Lee, T.
2003  “Systems of Activities and Systems of Settings,” In Bonnes, M. & Lee, T. & Bonaiuto, M.(Eds.) Psychological Theories for Environment Issues. 25-31. Burlington,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Michael Erlhoff & Uta Brandes
2006  “Non International Design,” Cologne& London& New York: Daab Gmbh.
Ohno, R.
2000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In Wapner, S. & Demick, J. & Yamamoto, T. & Minami, H.(Eds.) A Hypothetical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151-152.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