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6201923113300
DOI 10.6846/TKU.2019.00685
論文名稱(中文) 教學運用社群媒體能否減緩學生抗拒行為,提升學習動機,增進學習成效?
論文名稱(英文) Whether using social media in teaching can reduce resistance behavior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creas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會計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蔡承佑
研究生(英文) Cheng-Yu Tsai
學號 60660052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03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林谷峻
委員 - 林玉彬
委員 - 孫嘉祈
關鍵字(中) 社群媒體
抗拒行為
學習成效
學習動機
關鍵字(英) social media
resistance behavio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learning motiv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抗拒行為、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之現況與相關情形,及了解目前運用於輔助教學之社群媒體,是否對抗拒行為影響學習動機產生調節作用。
為達研究目的,首先進行文獻探討,做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其次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教學運用社群媒體與學生學習現況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以107學年度淡江大學商管學院學生為母群體,採方便取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433份,其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387份。經使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所獲致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	淡江大學商管學院學生抗拒行為現況屬於中下程度,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現況屬 
於中上程度。
二、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呈顯著負相關。
三、抗拒行為對學習動機具有預測力。
四、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呈顯著正相關。
五、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具有預測力。
六、社群媒體對抗拒行為影響學習動機有調節作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學校方面、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建議,期許本研究成果,有助於提升教學效果。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ircumst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stanc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using social media in teaching can influence learning motivation.
First of all, the literature review is to for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Next, use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titled social media in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s a research method. The participants are students from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KU. In total, 433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387 valid ones. The response rate is 100%.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1.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istance behavior in students from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KU showed below average, but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howed above average.
2.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sistance behavior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3.The resistance behavior can predict learning motivation.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5.The learning motivation can predic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6.Social media indicates that resistance behavior has moderate effects on learning motiv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chool part,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as a way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抗拒行為的意涵	7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意涵	15
第三節 學習成效的意涵	20
第四節 社群媒體的意涵	26
第五節 各項變數間之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調查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57
第二節 學生抗拒行為、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現況分析	59
第三節 學生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之關係分析	68
第四節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關係分析	74
第五節 社群媒體對變數間之調節分析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8
第三節 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	92
中文部分	92
英文部分	97
附錄	100
附錄一 (正式問卷) 教學運用社群媒體與學生學習現況調查問卷	100
表3-1 施測樣本回收表	45
表3-2 學習行為量表	47
表3-3 學習動機量表	48
表3-4 學習成效量表	49
表3-5 學生抗拒行為信效度分析表	51
表3-6 學生學習動機信效度分析表	52
表3-7 學生學習成效信效度分析表	53
表4-1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布表	58
表4-2 學生抗拒行為整體暨各構面看法分析	59
表4-3 抗拒行為各子題之看法分析	60
表4-4 學習動機整體暨各構面看法分析	62
表4-5 學習動機各子題之看法分析	63
表4-6 學習成效整體暨各構面看法分析	65
表4-7 學習成效各子題之看法分析	66
表4-8 學生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之相關分析	68
表4-9 學生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0
表4-10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分析	74
表4-11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6
表4-12 社群媒體對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9
表4-13 個別社群媒體對抗拒行為與學習動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1
圖1-1 研究流程圖	6
圖3-1 研究架構圖	39
圖4-1 社群媒體對抗拒行為影響學習動機之調節效果	80
參考文獻
Cheers雜誌(2019.2)。2019企業最愛大學生:誰連3年擊敗台大?企業給新鮮人起薪欠競爭力、8成畢業生首份工作做不滿2年。取自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4088&page=1
Wager, W.(2003)。闡明學習成效-傳達您對學生的期望。通識教育季刊,10(3-4),101-114。doi:10.6745/JGE.200312_10(3_4).0006。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教育評鑑雙月刊,27,62。doi: 10.6445/EB.201009.0062。
王保進(2011)。引導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之推動與落實-論第二週期系所評鑑之核心內涵。評鑑雙月刊,32,36-40。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106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s.ndc.gov.tw/001/book/106-DIGITAL/#personal
佐藤學(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親子天下。
吳尚庭、陳五洲(2011)。社群媒體網站對體育輔助教學之應用—以Facebook 粉絲專頁為例。臺灣體育論壇,2,1-10。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淑甄(2016)。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銘達、鄭宇珊(2010)。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中等教育,61(3),32-51。
吳鴻松(2008)。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市:心理。
林生傳(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冠瑩(2017)。學習低成就學生與反學校文化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林盈伶(2006)。人格特質、學習型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祐瑜(2013)。大學圖書館使用意向─學科服務及社群媒體之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雪萍(2008)。語言學習策略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珮雯(2008)。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姚書璇(2011)。運用社群網站輔助合作學習之成效與動機研究─以傳播史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紀秋雲(201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范欣華(2012)。大學生對學生學習成效品質保證機制滿意認知之關鍵事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唐淑珍(2015)。社群媒體Instagram之剝削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5(4),107-112。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家銘(2013)。學生使用社群網站對「教師知識分享和學生學習成效的關聯性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莊淑琴(2002)。從文化霸權與意識型態反思教育改革。初等教育學刊,11,259-317。
許良仲(2010)。技藝競賽選手涉入程度、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中職商業類科餐旅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許淑婷、許純碩、王盈文(2008)。教師教學態度與學生學習成效之關係探討。立德學報,5(2),62-77。doi:10.7080/JLU.200806.0062。
陳年興、林甘敏(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121-133。doi:10.6382/JIM.200201.0121。
陳侶安(2015)。「翻轉教育」新思維─探討美國、日本、台灣教育之轉變。舞蹈教育,13,145-158。
陳品卉(2019)。國小教師班級經營、學生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奎憙、張建成(審訂)、譚光鼎、王麗雲(主編)(2006)。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素櫻(2012)。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蘭(2011)。新北市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甦彰、陳若雲、蔡思穎、葉佳琪、吳佩珊、黃瓊嬅、李子琦(2010)。澎湖地區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技職教育期刊,1(2),85-101。
陳舜文、魏嘉瑩(2013)。大學生學習動機之「雙因素模式」:學業認同與角色認同之功能。中華心理學刊,55(1),41-55。
陳慧玲(201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習滿意度、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麗茹(2016)。數位學習平台應用於國小四年級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新竹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臺北市。
傅紅(2005)。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重慶交通大學學報,5(3),136 - 138。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張恬瑜(2011)。父母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32,6-27。
黃淑玲、池俊吉(2010)。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效:以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系所訪視與測量中心之經驗為例。評鑑雙月刊,28,9-12。
黃敬恆(2017)。社群媒體與教學平台對輔助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誌良(2018)。成長型思維、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關係-以台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楊麗秀(2003)。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葉藍靖(2011)。國中新移民子女在校抗拒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政宏(2009)。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4。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窈窕(2014)。樂齡大學學員人際關係、知覺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雅云、江長唐、楊銘賢、吳濟聰(2015)。社群媒體在服務型社會企業之應用。輔仁管理評論,22(1),95-119。
蕭玉真(2011)。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淺談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評鑑雙月刊,31,29-33。doi:10.6445/EB.201105.0007。
蕭克昌(2011)。國小陶藝校本課程發展與學童學習成效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賴偉嘉(2018)。大學生社群媒體使用現況與社交焦慮。圖文傳播藝術學報,62-70。
謝文全(1999)。教學視導的意義與原則-並以英國教學視導制度為例。課程與教學,2(2),1-14。
謝玖娗(2016)。圖書資訊領域教師使用社群媒體進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雅璇(2013)。成人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Abowitz, K.K. (2000). A pragmatist revision of resistance theor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7(4), 877-907.
Airasian, P. W.(1996).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McGraw-Hall.
Alpert, B. (1991). Students’resistance in the classroom.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22(4), 350-366.
Bahnisch, M. & Bruns, A. (2009). Social Media: Tools for User-Generated Content Social Drivers behind Growing Consumer Participation in User-Led Content Generation. Smart Services CRC, Vol.1-State of the Art.
Bloom, B. S., Engelhart, M. D., Furst, E. J., Hill, W. H., & Krathwohl,D. R.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 I:The cognitive domain.
Brophy, J.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al leadership,45,40-48.
Cartwright, R., Weiner, K.&Streamer-Veneruso. S. (2009).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 handbook. Montgomery Country,Maryland.
Cohen, H. (2011). 30 Social Media Definition, Actionable Marketing Expert, Retrieved From http://heidicohen.com/social-media-definition.
Deci, E. L.,&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Plenum.
Dillman, D. A. (2000). Mail and internet surveys: The tailored design method (2nd ed.). New York:Wiley.
Giroux, H. A. (1983). 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 MA: Bergin & Garvey.
Guay, F., Ratelle, C. F., & Chanal, J. (2008). Optimal learning in optimal 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 233.
Hall, S. (2010). 10 Social Media Trends for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17772.
Hargreaves, D. H. (1984). The delinquent group.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178-190).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einich, R., Molendz, M., Russell, J., & Smaldino, S. (2002). The ASSURE model.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7^thed. )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Prentice Hall.
Houle, C. O. (1961). The Inquiring Ming,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uerta, Teresa. (1979). Motiv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Forum,1(3),13-15.
Kaplan, A. M., &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 59-68.
Kearsley, G. (2000). Online education: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yberspac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Kirkpatrick, D.L. (1994). Evaluation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ur Levels. Berrett-Koehler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eries.
Lacey, C. (1984). Differenti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za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6-22).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yfield, A. (2008). “What is Social Media?”, United Kingdom: iCross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icrossing.co.uk/fileadmin/uploads/eBooks/What_is_Social_Media_iCrossing_ebook.pdf.
McFarland D. A. (2004). Resistance as a Social Drama: A Study of Change-Oriented Encoun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6), 1249-1318.
McLaren, P. L. (1985). The ritual dimensions of resistance: Clowning and symbolic inver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167(2), 84-97.
Motiwalla, L., & Tello, S. (2000). Distance learning on the internet: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4), 253-264. doi: 10.1016/S1096-7516(00)00026-9
Munns, G., & McFadden, M. (2000). First chance, second chance or last chance? Resistance and response to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1), 59-75. doi: 10.1080/01425690095162
Paternoster, R., Brame, R., Mazerolle, P., & Piquero, A. (1998). Using the correct statistical test for the equality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Criminology, 36(4), 859-866.
Phillips, J.J.,& Phillips, P.P. (2016).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Routledge.
Pintrich, P. R. (2003).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learning. Handbook of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 103-122.
Seechaliao, T. (2015). Lecturers’Experience Of Using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Online), 8(4), 215.
Stipek, D.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t , 66 (1), 209-223.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Farnborough: Saxon House.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6:Innovating in the Digital Ec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www3.weforum.org/docs/GITR2016/WEF_GITR_Full_Report.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