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6201207312800
DOI 10.6846/TKU.2012.00917
論文名稱(中文) 網路探索環境中合作學習對後設認知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Online Inquiry Learning on Metacogni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陳怡祁
研究生(英文) Yi-Chi Chen
學號 79973007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1
論文頁數 17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雅萍
委員 - 賴阿福
委員 - 賴婷鈴
關鍵字(中) 網路探索
合作學習
後設認知
關鍵字(英) Online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acogni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教學者在電腦網路探索的課程中,實施二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在運用後設認知策略之影響。以新北市某國中九年級共6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小組合作網路探索學習」;對照組接受「個人網路探索學習」二種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為期六週共六節課的教學研究。本研究的資料處理與分析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後設認知策略量表」的後測分數來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考驗兩種不同教學策略在後設認知策略上的差異;並蒐集教學日誌紀錄,觀察學生課堂反應,使用單元學習單,課後訪談等質性資料作彙整,以佐證研究結果。根據量化統計研究結果分析,歸納以下結論:
一、小組合作網路探索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後設認知策略運用,整體表現優於個人網路探索學習策略。
二、小組合作網路探索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後設認知策略中「計畫」面向運用與個人網路探索學習策略並無顯著差異。
三、小組合作網路探索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後設認知策略中:「學習監控」、「理解監控」、「調整修正」、「評鑑檢核」等四個面向的策略運用,優於個人網路探索學習策略。
質性資料彙整後亦發現:學生皆認為小組合作確實能增進自己思考的策略運用,藉由小組的分工合作能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及對探索任務的完成度,實驗組學生皆表示喜歡藉由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學習,而對照組學生則希望再有類似課程時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wo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teachers for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and online inquir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tilization of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The subjects were 69 ninth grader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wo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 “online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by group work” and “online inquiry learning by individual work,” were used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o proceed with a teaching research on six classes for six weeks.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adopted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n the study. The posttest scores from a “metacognition strategy scale” were used for one-way ANCOVA to se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fluences of the two teaching strategies on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Furthermore, teaching logs were collected to observe how students responded in class. Qualitative data such as worksheets and after-school interviews were compiled and archived in suppor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conclusions have been summarized as below:
1.	The strategy of “online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by group work” facilitated students’ utilization of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more than the strategy of “online inquiry learning by individual work” in terms of overall performance. 
2.	The two learning strategi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use of the “planning” skills among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3.	The strategy of “online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by group work” facilitated students’ strategy utilization of the four skills, i.e. “learning monitoring”,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regulation” and “evaluation” in metacognition strategies more than the strategy of “online inquiry learning by individual work.”

After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mpiled and organized, it was found that all students thought that group work could indeed enhance their utilization of thinking strategy. Group work and cooperation can improve students’ proactive learning attitude as well as degree of completion for exploration assignment.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aid that they liked to learn by group work; whil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ope that they can learn by group work for coming similar cours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網路探索行為	11
第二節 合作學習	25
第三節 後設認知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	6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二種教學策略對國中九年級學生運用後設認知策略的差異	77
第二節 二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習課程的反應表現	86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哲民(2006)。團體探究法對國小學生社會科學習表現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子懿(1995)。應用庫爾梭的研究方法探索讀者在資訊搜尋過程中認知與感覺的演變。教學實驗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竹。
王等元(1999)。資訊尋求研究典範變遷在資訊素養教育上的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所主編,資訊素養與終生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107-122)。台北:師大。
王金國(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
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教育學
 刊,21,53-78。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33-39。
王子華(2002)。網際網路教學環境之後設認知策略設計對於大學學生學習效益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白慧如(2003)。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朱柏州(2001)。合作學習在網路教學上對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杜守正(2009)。唱自己的歌-探討李雙澤在台灣民歌運動中的意義。佛光大學
   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李尉菱(2009)。後設認知策略運用於英語聽力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
   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雯婷(1998)。國二數學科合作中配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學習成效之比較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呂菁馨(2007)。後設認知策略在國小高年級寫作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青宜(2004)。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私立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品萱(2007)。應用WebQuest在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以歌仔細欣賞教學為例。淡江大學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恩慈(2009)。後設認知鷹架輔助系統模組於線上探索學習之探討。淡江大學
   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美美(2001)。資訊時代的圖書館-心教育思潮與圖書資訊。台北:師大書院。
易國良(2004)。「網路合作學習」對「問題導向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中自然
   科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新竹。
林 菁(200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以Big6理念架構為例。視聽
   教育雙月刊,45(5),2-16。
林青麗(2008)。國小四年級學童網路資訊搜尋能力提升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世元(1997)。合作學習在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研究。國
     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再山(1998)。腳本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閱讀成就之影響。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志忠(1997)。後設解題交互教學策略對資優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宜樺(2002)。網路學習環境中國小學生專題探討能力發展特徵之研究。國立
   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世華、黃寶園(2002)。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師大教育心理學報,34(1),21-42。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瓊慧、喬琪、許智超(2002)。網路科技輔助國小學童發展合作技巧之可行性。
     台南師院學報,35, 17-34。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永崇 (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施志宜(1998)。高低後設認知能力國三學生閱讀地球科學說明文之差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華彩軟體。
洪琮琪(2002)。網路出題與合作學習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涂金堂 (1995)。國小學生後設認知數學焦慮與數學解題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素君(2008)。結合資訊融入與後設認知策略的自然科科學寫作教學之行動  
     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翁婉禎、黃慕萱(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大學圖書館,8(1),98。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 教育部。
許意苹(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資訊搜尋課程發展與成效之研究。淡江
   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許淑萍 (2002)。國小學生乘除法表徵能力與後設認知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慧珍(2007)。淺談合作學習教學與成效。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網路社
   會學通訊,65。
陳雪菱、梁朝雲(2004)。國高中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教學科
   技與媒體,67, 4-24.
陳毓凱、洪振方(2007)。兩種探究取向教學模式之分析與比較。科學教育月刊
 Science Education Monthly No. 305, 4-19。
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明堅譯(Alvin Toffler 原著)(1981)。第三波。台北:聯經。
黃佳琳(2006)。學習者在網路教學環境中自我效能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之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系。未出版,嘉義。
程璟滋(2006)。腦力激盪搜尋策略對國小學童網路資料蒐集能力之影響。國立
   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張雅文(2004)。「台灣現代民歌研究—以1975-1985年例」。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瀚文(2000)。從小學生資訊需求與訊尋求行為探討學校資訊網路與系統設計。 
     台北市立圖書館管訊,17(3),43-59。
張新仁編著(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瑋玲(2003)。宜蘭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
傅敏芳(2010)。運用網路合作學習於英文寫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靳玉乐(2005)。探究学习。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湯依穎(2011)。應用Google協作平台落實共同學習法探討學生學習經驗與學習
   態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明家 (1997)。國小六年級不同解題能力學生在數學解題歷程後設認知行為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董慧仙(2008)。「問題-答案關係」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與後設能力
   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明振(2003)。「時代樂府」--民國六O年代「七O年代」校園民歌之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慧君(2004)。 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分析。國立新竹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岳書(2009)。 合作學習分組方式與網路同儕互評對專題導向學習之影響-以
   國中電腦課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彰化。
歐陽誾(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資訊索檢相關議題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
     15,155-181 。
劉錫麒(1991)。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砡君(2004)。國小六年級生音樂欣賞後設認知歷程之分析。國立台南大學音
    樂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鄭宗文(2001)。全球資訊網對不同分組型態合作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鍾綺華(2007)。七O年代「校園民歌」之內蘊與藝術性探討。南華大學文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
鍾若欣 (2009)。國語流行歌曲融入國小高年級音樂創作教學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魏麗敏(1995)。後設認知學習理論與策略。學生輔導通訊,38 ,66-75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龔文章(2009)。不同合作學習策略對網路探究活動學習成就及自我效能影響之
   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英文部分
Ablex Pub.Marchionini, G. (1997). Information seeking in electronic environmen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Chang,C.C.,& Yang, F. Y. (2010). Exploring the cognitive loads of high-school stu-dents asthey learn concepts in web-based environments.Computers & Educa-tion, 55,673-680.
Chelton, M. K., & Cool, C. (2004).Youth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theories, models,and issues.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Chang, C. S., Chen, T. S., & Hsu, W. H. (2011). The study on integrating Web-Quest with mobile learning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7,1228-1239 .
Dervin,B. (1992). From the minds eye of the user: the sense-making qualita-tive-qualitative methodology.In Qualitative reaearch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p.61-84).Englewood,CO:Libraries Unlimited.
Doyle, W. (1983). Acdernic work. Reví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3, p.159-199.
Enochsson,A.(2005).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web searching skills – anon-linearmodel .Information Research, 11(1),240.
E.Auster,(1982).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Special Librar-ies,73:3,173-182.
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1990). Information problem solving: The big six skill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Eisenberg, M. B. (1996). New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Big6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 lifelong learning, 398-409. Dept of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lavell, J.H. (1985). Cognitive development(2nd ed.).Englewood Cliffs,N.J.
:Prentlce-Hall.
Flavell, J. H.(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10,906. 
Flavell , J. H.(1976).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fnitive 185 development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 906-911.
Hill,J.R.(1999).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eeking inopen-ended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7(1), 5-27.
Huang, Ya-Ping(2011) . A study of Social Media Impact on Metacognition in an Online Inquiry Learning Activity, Journal of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 2, No. 4, 40~46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88). Cirles of learning. Alexandria,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hnson, D. W., & Johson, R. T. (1989). Cooperative learning.In L. W. Anderson (Ed.), The Effective teacher. New York:Random House.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 (1994).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Stanne, M.B.(2000).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Ameta-analysis.【online】Retrieved October 12,2004,from
http://www.co-operation.org/peges/cl-methods.htm/
Kuhn, D. ( 2005 ). Education for Thinking.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uhlthau, C. C. (1993). Seeking Meaning: A process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34-78.
Krikelas,J.(1983).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patterns and concepts.Drexel Library 	Quarterly,19(2),5-20.
Marx,R.W.Blumenfeld,P.C.,Krajcik,J.S.,&Soloway,E.(1997).Enacting project-based science.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7(4),341-358.
Mevarech.Z.R.(1999). Effects of metacognitive training embedded in cooperative set-tings on mathematical problem aolv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4),195-205.
Oliver, K. & Hannafin, M. J. (2000). Student management of web-based hypermedia resources during open-ended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educational research, 94(2), 75-92.
Palincsar,A.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 - 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2), 117-175.
Press.Danley, E. B., Forde, J. L., Lahmon, J. A., & Maddox, B. K. (1999). Unleashing the theory:Connecting learning theory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seeking skil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Forum on Research in School Librar-ianship.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7 062).
Paris, S. G., & Winograd, P.W. (1990). How metacognition can promote Academic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B.J. Jones & L. Idol (Eds.),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 (p.15-51).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Quintana, C., & Zhang, M. (2004). Ideakeeper notepads: Scaffolding digital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analysis in online inqui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meeting of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Vienna, Austrria.
Quintana, C., Zhang, M., & Krajcik, J.(2005). A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meta
cognitive aspects of online inquiry through software-based scaffold-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40(4),235-244.
Slavin, R. 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2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Swigger, K. & Brazile, R. (1997). The Virtual Collaborative University. Computers & Education, 29(2/3), 55-6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