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6201118211100
DOI 10.6846/TKU.2011.00802
論文名稱(中文) 臺灣近五十年(1959~2009年)一般體系大學之校史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school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in the past 50 years.(1959 A.D-2009 A.D)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Document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歐順欣
研究生(英文) Shun-Hsin Ou
學號 69602008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08
論文頁數 13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仕華
委員 - 陳仕華
委員 - 倪台瑛
委員 - 丁原基
關鍵字(中) 校史編輯
檔案保存
校史取材
校史體例
關鍵字(英) School history editing
School history preserve
School history mod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校史編纂是學校的一件大事,校史中記載了學校以往的事蹟,展現學校特有的風格、生命力與價值觀,亦可作為其他學校或後來學子的依循與參考。臺灣對於校史之研究,聚焦於某校的「校史研究」或是某校的「校史館」分析。關於校史一書的體例、取材、書寫模式等尚無研究論文,關於校史的編纂並無可供依循的範例,導致各校校史內容紊亂、體例繁雜,校史成為某任校長的「個人著作」,亦或是學校官方單位歌功頌德的「紀念品」,其內容無法成為可供利用的學術資料與文獻,也無法為日後的教育發展歷程留下一份正確的見證。為此,本研究試圖從各校的校史中,歸納出專業的體例結構,提供日後從事校史編輯的工作同仁之參考與使用,希望藉由筆者的拋磚引玉,喚醒各界對於校史編輯與檔案保存之重視,為我國教育發展的歷程留下見證。
本論文的研究核心係以大學校史作為研究資料,藉由分析校史的編輯體例資料,剖析背後所承載的價值意涵。本研究欲探討臺灣近五十年來(西元1959~2009年)大學的校史體例與特色,研究目的有四:第一,瞭解臺灣二十四所大學編制校史之現況。第二,瞭解臺灣近五十年來(西元1959~2009年)大學之校史體例、取材及內容。第三,提供編輯校史的方法與編輯校史時可能遭遇的問題。第四,透過比較分析瞭解本研究所選定的各校校史編輯體例之異同,並提出相關建議與問題,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將針對臺灣二十四所大學出版之校史進行比較、分析與研究,提出編纂校史時,較常遇到的困難與盲點,並列舉出校史的取材與體例結構。此外,多元豐富的校史檔案與文獻資料,需要編輯小組成員的重新編制與詮釋。因此,對於編輯成員之條件,本論文亦詳加描述與分析。最後,筆者將檢討臺灣校史的編寫原則,進而歸納理想校史之呈現方式。
英文摘要
The editing of school history is a significant event of a school. A school’s history contains its past event, and represents the school’s uniqueness, vitality and value. Moreover, it serves as references and models for other schools as well as it’s future students. In Taiwan, research about school history often falls in certain schools or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school history department. Nevertheless, no current research studies has focused on the edit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writing models of school history as a publication. Such phenomanon results in the inconsistancy and chaos of school history editing,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chool history consequently becomes nothing more than a private publication of the school principal or a publication that narrates the school deeds. Current writhing of school history fails as a credible academic reference and fails to correctly record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iton. As a result, current study tries to induce a standard of a school history model from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school history editors. The researcher further call on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history editing and preservance, hope to correctly recor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diting of school history as well as the value behind it. The researcher will explore the editing styles and features of school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from 1959~2009. The current study aims at: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chool history editing of the chosen 24 universities in Taiwan. Second, to understand the editing styles, contents an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of the past 50 years. Third, to propose methods of school history editing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obstacles school history editors might encounter. Finally,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of the school history of the chosen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prospos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agenc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chool history of the chosen 24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frequently encounterd obsticles and blindsides when editing school history. Moreover, the diverse literature and archive of school history require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crew of school history editing. As a result, the current study also provide analysi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a school history editors. Finally, the resercher probes into the writing and editing principals of school history and further provides an ideal presentation of school histo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7

第二章 校史釋義與研究範圍----------------------------------9
第一節 定義與功能----------------------------------------- 9
第二節 研究範圍------------------------------------------ 15

第三章 校史內容析論---------------------------------------27
第一節 二十四所大學校史內容分析-------------------------- 27
第二節 校史編纂之問題-------------------------------------52
            
第四章 校史取材及體例結構---------------------------------67
第一節 蒐集史料-------------------------------------------68
第二節 體例結構-------------------------------------------75
        
第五章 校史編輯的成員與困境-------------------------------99
第一節 編輯成員的條件與理念------------------------------100
第二節 校史取材的困境------------------------------------108

第六章 結論----------------------------------------------118
第一節 檢討臺灣校史--------------------------------------118
第二節 建議----------------------------------------------120

參考書目-------------------------------------------------123
參考文獻
一、古籍

唐‧吳兢撰:《貞觀政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卷二,論任賢第三。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5月)。

二、圖書資源

(一)相關校史(依據各校辦學年數排序)

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概況》,(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0年)。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春風化雨一百年—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建校百年紀念專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5年)。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校史簡編》,(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8年)。

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師範學校校友會:《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週年紀念誌》,(臺北市:臺北師範學校校友會,1926年)。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北師四十年》,(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85年)。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北師壹世紀》,(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96年)。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滋蘭集:北師壹百週年紀念文錄》,(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96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史論壇專輯》,(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07年)。

3. 國立臺南大學
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師範學院百週年校慶—校友博士論文摘要集》,(臺南市:臺南師範學院,1998年)。
臺南師範學院:《南師壹百年—中華民國前十三年至中華民國八十七年(1899-1998) 》,(臺南市:臺南師範學院,1998年)。
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南大學110週年校慶紀念專刊》,(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2008年)。

4.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興大七十》,(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1990年)。
國立中興大學:《興大實錄:國立中興大學九十年校史:1919-2009》,(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2009年)。

5.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師範學院概況》,(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1988年)。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校史初編》,(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1993年)。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迎向千禧,邁向新世紀:國立臺中師範學院一九九九跨世紀校慶紀念專輯》,(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1999年)。

6. 國立宜蘭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國立宜蘭大學校史》,(宜蘭市:國立宜蘭大學,2006年)。

7.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臺大五十年》,(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5年)。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一九二八~二○○四)》,(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5年)。
國立臺灣大學:《成長的光輝:臺大創校八十紀念特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8年)。

8.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紀要初編:民35-65年三十週年校慶紀念》,(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1976年)。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稿:建校六十週年紀念》,(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1991年)。
國立成功大學:《世紀回眸:成功大學的歷史》,(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2001年)。

9.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屏師四十年》,(屏東市: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院,1986年)。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師校史初輯:民國二十九年至民國八十三年》,(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994年)。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邁向教育大學的十年屏師:屏師校史續集:民國八十四年至民國九十四年》,(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07年)。

1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5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6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3年)。

11. 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傍昔創新,踵事增華:國立臺北大學五十五年》,(臺北縣:國立臺北大學,2004年)。

12. 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淡江大學校史,民國三十九年~七十五年 》,(臺北縣:淡江大學,1987年)。
淡江大學:《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臺北縣:淡江大學,2002年)。

13. 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世紀春風—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特刊》,(臺北市:東吳大學,2000年)。
東吳大學:《東吳大學校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東吳大學,2001年)。
東吳大學:《校史手冊》,(臺北市:東吳大學,2003年)。

14.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五十週年校慶特刊》,(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3年)。

15.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建校五十周年紀念特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77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六十週年校慶紀念特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87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稿》,(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89年)。
國立政治大學:《母校七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97年)。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大學校史1987~1996》,(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2007年)。

16. 高雄醫學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高醫三十年專輯 1954~1984》,(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1985年)。
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院三十五年史》,(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1989年)。
高雄醫學大學:《歲月足跡:高醫五十年ㄟ代誌》,(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2004年)。

17. 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東海大學校史,民國44年至 69年》,(臺中市:東海大學,1981年)。
東海大學:《東海大學五十年校史:一九五五~二○○五》,(臺中市:東海大學,2006年)。
東海大學:《東海大學五十年校史:一九五五~二○○五(2007版)》,(臺中市:東海大學,2007年)。

18.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成長與茁壯1955~1995》,(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學院,1995年)。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教育新世紀—臺灣藝大50年—慶祝50週年紀念專刊》,(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5年)。

19. 靜宜大學
靜宜大學:《靜宜大學40週年校慶》,(臺中市:靜宜大學,1997年)。
靜宜大學:《喝采:靜宜大學四十五週年校慶特刊》,(臺中市:靜宜大學,2001年)。
沈拉蒙、帛亞山:《靜宜大學50年: 走在上主奇妙的道路上》,(臺中市:靜宜大學,2006年)。

20. 世新大學
世新大學:《世新四十年》,(臺北市:世新大學,1996年)。
世新大學:《洞見—世新半世紀》,(臺北市:世新大學,2006年)。
世新大學:《從蛻變到翩翩起舞—世新轉型為綜合大學的歷程》,(臺北市:世新大學,2006年)。

21. 銘傳大學
銘傳大學:《銘傳三十年》,(臺北市:銘傳大學,1987年)。
銘傳大學:《銘傳四十年:1957~1997》,(臺北市:銘傳大學,1997年)。
銘傳大學:《銘傳五十年:1957~2007》,(臺北市:銘傳大學,2007年)。
李銓銘::《大學的變革與發展:銘傳從女子專科邁向國際大學的蛻變》,(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2.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藥學院成立20週年紀念》,(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1978年)。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藥學院三十年》,(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1988年)。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藥學院四十年》,(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1999年)。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藥學院45週年特刊》,(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2003年)。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創校五十週年特刊,1958~2008》,(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2008年)。

23. 國立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校史》,(上海市:上海教育,1986年)。
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1896~1927 第一卷》,(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1986年)。
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1896~1927 第二卷》,(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1986年)。
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學,1996年。)
國立交通大學:《百年樹人—交大世紀之校慶特刊》,(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1996年)。
國立交通大學:《薪火相傳:國立交通大學在臺建校50週年校慶紀念專輯》,(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2008年)。

24. 實踐大學
實踐家政經濟專科學校:《實踐廿五年:實踐專校慶祝創校廿五週年紀念特刋》,(臺北市:實踐家政經濟專科學校,1983年)。
實踐大學:《實踐四十年:實踐大學創校四十週年校史特刊 1958~1998》,(臺北市:實踐大學,1998年)。
實踐大學:《實踐五十年:實踐大學創校五十年校史特刊》,(臺北市:實踐大學,2009年)。

(二)其他書籍(依著作出版年代排序)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二十週年紀念刊》,(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1931年)。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校史稿》,(北京市:新華書局,1981年)。
清華大學:《清華人物誌》,(北京市:清華大學,1983年)。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一覽表》,(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1983年)。
中原大學:《中原大學概況》,(桃園縣:中原大學,1988年)。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史料選編》,(北京市:清華大學,1991年)。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概況》,(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1997年)。
唐諾‧里齊:《大家來做口述歷史》,(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九十年》,(北京市:清華大學,2001年)。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大學兒童讀物插畫原作展專刊/慶祝改制元年暨56週年校慶》,(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2004年)。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校簡介》,(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2005年)。
清華大學:《清華漫話》,(北京市:清華大學,2006年)。
臺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2006年5月三版。

三、學術論文(依著作出版年代排序)

(一)學位論文

何憶如:《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1905~200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雅雯:《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錢中媛:《我國大學校史館(室)之功能與行政隸屬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家肇:《校史展示空間規劃設計與研究—以彰化師大附工校史館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賴韻如:《戰後桃園縣南勢國民小學校史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二)期刊論文
夏道平:〈試談校史如何寫法〉,《珞珈》,1969年10月第24期。
周遠清:〈提倡學校寫校史〉,《雲南檔案》,1992年1月。
劉海峰:〈中國高等學校的校史追溯問題〉,《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賓知華:〈從高校校史的撰寫看高校檔案工作〉,《湖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年10月第6卷第2期。
張安明:〈大學校史檔案館—大學記憶的保存者〉,《大學圖書館》,1997年7月1卷3期。
陳德智:〈淺談校史編寫〉,《丹東紡專學報》,1997年,第三期。
張春友:〈關於建立我校校史陳列室的幾點思考〉,《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4月第17卷第2期。
章達有:〈從校史追溯的判別標準談起〉,《教育評論》,2000年第4期。
楊祥銀:〈試論口述史學的功用和困難〉,《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
淮茗:〈我們需要與學校聲名匹配的校史〉,《粵海風》,2001年5月。
黃文興:〈東海大學「校史文獻」收藏概況〉,《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7月第42卷。
劉淑雲:〈論校史編寫中檔案互鑒關係〉,《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01年3月第20卷第2期。
王存忠:〈校史的編寫內容和時代特徵〉,《檔案管理》,2002年8月。
李均:〈對校史追溯問題的再探討〉,《教育評論》,2002年第2期。
徐易男:〈中小學校史館的規劃與設置〉,《師友》,2002年11月。
班中考、劉淑雲:〈論高校校史編纂中的幾個問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年7月第4卷第3期。
蘇達明:〈千江入海落葉歸根—談學校校史的編撰〉,《屏縣教育季刊》,2002年8月第11期。
王建文:〈校史敘事觀點的再思考〉,《新史學》,2003年9月14卷3期。
朱瑞芬:〈校正高校史志編撰的”三失”〉,《檔案學研究》,2003年1月第5期。
王清連、盧憲齋:〈河南科技學院校史的正源在哪裡〉,《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12月第32卷第4期。
王傑:〈校史編研:當代史研究的一個新領域〉,《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7月第11卷第4期。
王學典:〈大學校史與學術史的關聯—讀《青島海洋大學大事記》〉,《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月。
李平:〈從學理談校史編纂與校史室的規劃--以臺北縣立三重高級中學為例〉,《重中論集》,2004年6月。
周愚文:〈校史研究與學校革新〉,《中等教育》,2004年12月第55卷第6期。
張征:〈檔案管理與高校校史的編寫〉,《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4年4月。
陳寧寧:〈高校校史編撰創新芻議〉,《檔案學研究》,2004年第2期。
劉海峰:〈中國高校校史確定的原則與標準〉,《中國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
薛理桂、蔡宜娟、劉純芬:〈國內大學校史室比較之研究〉,《圖書資訊學刊》,2004年3月第1卷第4期。
汪洪亮:〈略論大學校史研究與編纂〉,《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9月第32卷第5期。
邱雪琴:〈校史編研的啟示〉,《蘭臺內外》,2005年4月。
張雅雯:〈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論文集》,2005年4月。
蘇玉梅:〈談校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2月第19卷第6期。
周良書:〈大學校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
林光美:〈淺談臺灣大學校史館規劃與營運〉,《檔案季刊》,2006年12月第5卷4期。
張澤麟、左權文:〈高校核心競爭力培育途徑初探〉,《大學教育科學》,2006年第5期。
覃培柳:〈充分發揮校史的育人價值〉,《中小學管理》,2006年3月。
潘曉穎:〈中學圖書館應做好校史保存和利用工作〉,《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6年第5期。
朱明寶:〈論校史館與校史館建設〉,《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年第27卷第11期。
池秀梅:〈校史教育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心裡學思考〉,《凱裡學院學報》,2007年2月第25卷第1期。
陳三鵬:〈校史、校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資源寶庫—以韓山師範學院為例〉,《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4月第28卷第2期。
陳筱兒:〈把校史博物館建成為素質教育基地〉,《廣東檔案》,2007年4月。
黃春木:〈中學校史研究—史料蒐集與檔案建立〉,《檔案季刊》,2007年3月6卷1期。
楊海文:〈另一種校史:文化校史〉,《大學教育科學》,2007年第4期。
潘東海:〈民辦高職院校校史編寫的意義及應注意的問題〉,《英才高職論壇》,2007年1月第一期。
于延亮:〈談談口述史工作者的修養〉,《南方論刊》,2009年第10期。
張志輝:〈口述歷史與高校校史研究—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口述校史研究為例〉,《中國科技史雜誌》,2009年第30卷第3期。
戚豔:〈高校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學理論》,2009年第32期。
陳小影、呂瑛姿、金淵博、雷曉蓉:〈淺談校史資料徵集工作〉,《現代企業教育》,2009年第22期。
楊麗珍:〈強化檔案意識推進高校檔案工作和諧發展〉,《楊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9月第27卷第3期。
劉培偉:〈略論高校檔案工作者的素質〉,《決策管理》,2009年第26期。
徐豔芬:〈略論校志的編寫和檔案的編研〉,《廣西地方志》,2010年第4期(總第163期)。

四、網際網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官方網站中的校史簡介:http://archives.lib.ntnu.edu.tw/c1/c1_1.jsp,西元2009年。
依據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8 ,西元2009年。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之簡介:http://units.nccu.edu.tw/server/publichtmut/html/w155/cw155.html,西元2009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