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206200611585800
DOI 10.6846/TKU.2006.01144
論文名稱(中文) 台商高科技產業群聚現象之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Clustering of Taiwanese Hi-Tech Industries in China:Case Studies of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曾曉薇
研究生(英文) Xiao-Wei Tseng
學號 69325008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6-15
論文頁數 9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委員 - 傅豐誠
委員 - 王健全
關鍵字(中) 高科技產業
產業群聚
鑽石理論
珠江三角洲
長江三角洲
關鍵字(英) Hi-Tech Industry
Industrial Cluster
Diamond theory
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近年,台商高科技產業(尤以電子資訊產業)赴中國大陸投資,主要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區域,且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儼然已經形成產業群聚現象。本研究以Michael Porter的「鑽石體系」中的「生產因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援性產業」、「企業策略和競爭程度」四大要素與「政府」一項外生變數,分析台商高科技產業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地產業群聚現象的成因,得到以下結論:
一、生產要素條件
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整體條件是優於中國大陸內陸地區的投資環境。且兩區域相形比較,後者不論是在地理位置、人力資源、土地成本、基礎建設等方面更較優於前者。
二、需求條件
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使得個人電腦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尤以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位居全國前一、二名,而造成市場規模成長主要因素為大型企業、個人消費、教育與政府部門採購。
三、相關與支援性產業
兩地皆擁有完善的產業供應鏈,但前者以生產桌上型電腦為主,其相關產業以勞力密集的較低技術零組件較多,而後者則以生產筆記型電腦為主,其相關產業除包括低技術關鍵性零組件外,亦包含更多生產層次較高的相關聯產業。
四、企業策略與競爭程度
台商高科技產業優勢在於較早形成產業鏈,弱勢則為進入當地市場進行行銷活動晚於歐美等外商企業,且亦透過提升其價值活動、在低生產成本地區從事製造、策略聯盟和垂直整合來提升自我競爭力。
五、政府角色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制定許多優惠政策,部分措施適用於高新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對兩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對較多的地區而言,勢必對提升台商或外商高科技產業的聚集有一定程度影響力。而兩地地方政府則與中央的互動方式有所不同,故產生差異性的區域發展模式。而在對外商企業提供的優惠政策方面,大致與中央政府政策雷同,惟地方所得稅則給予不同條件的免徵、減徵優惠辦法。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Taiwan hi-tech industry manufacturers (especially electronic industry) in China, who mainly located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have already connected as a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become an industrial gathering model. 
This study is based on four elements of Michael Porter’s “Diamond System” theory, which are “Factor Conditions”, “Demand Conditions”,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and “Firm Strategy and Rivalry”. These four elements analyzed with external variation parameter, which is “government”, can get results concluded as below:
1. Factor Conditions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have superior investing environment to inner-land China. However, if you further compare these two delta-areas, you will find that Yangtze River Delta is better than Pearl River Delta in respect of location, human resource cost of lands, and infrastructures.
2. Demand Conditions
   The strong domestic need has expand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s, for they are the two biggest markets for the personal computers. The growth of these two markets is mainly from the big companies, personal consumption, and the purchasing power from schools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3.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The two areas both have sufficient supply chain. Pearl River Delta area has more lower-level and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ers of components,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has comparatively more higher-level components suppliers, for this area is the main production base of notebook computers.
4. Firm Strategy and Rivalry
   The advantage of Taiwan hi-tech industry manufacturers is formed supply chain in early stage, and the weakness is late engaging marketing activities compares to western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marketing activities, these western enterprises are able to be more competitive by raising their brand value, manufacturing in low-cost area, engaging strategic alliance, and integrating vertical supply chain.
5.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made a lot of beneficial policies for hi-tech manufacturers in Hi-Tech Industrial Parks, and for Pearl River Delta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s that have more Hi-Tech Industrial Parks than any other areas in China, these policies have their great influence on gathering hi-tech manufacturers. However, the local governments of these two areas interact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differently,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areas become differen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two local governments also offered similar beneficial policies to foreign enterprises as central government did,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local tax-deduction or tax-free policies between two local government polic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動機與的……………………………………………………1
1.2.研究範圍與限制…………………………………………………4
1.3 研究方法…………………………………………………………5 
1.4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6
第二章文獻探討………………………………………………………8
2.1 產業群聚定義……………………………………………………8
2.2產業群聚文獻回顧………………………………………………12
2.3產業群聚理論……………………………………………………18
第三章 台商高科技產業投資中國大陸現況………………………24
3.1高科技產業定義…………………………………………………24
3.2高科技產業赴大陸投資動機……………………………………29
3.3高科技產業投資中國現況與趨勢分析…………………………33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台商高科技產業群聚現象成因42
4.1生產因素條件……………………………………………………42
4.2需求條件…………………………………………………………47
4.3相關及支援性產業………………………………………………51
4.4企業策略和競爭程度……………………………………………58
第五章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職能角色…………………66
5.1中國大陸中央政府角色…………………………………………66
5.2地方政府角色……………………………………………………75
第六章 結論…………………………………………………………82
表目錄
表目錄
表2-1 產業群聚定義………………………………………………9
表2-2產業群聚相關文獻彙整表…………………………………14
表3-1高科技產業量化指標性定義………………………………25
表3-2高科技產業質化概念性定義………………………………26
表3-3各國對高科技產業界定義彙整表…………………………27
表3-4台商赴大陸投資動機………………………………………30
表3-5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地區統計……………………………35
表3-6台灣IT產業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投資的相關廠商…36
表3-7電子電器製造產業在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概況………39
表3-8 台灣資訊硬體產品在海外生產比例(1999-2002年)……40
表4-1兩岸勞工成本比較…………………………………………44
表4-2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土地成本比較…………………45
表4-3廣東地區與江蘇地區部份項目基礎建設比較……………45
表4-4中國大陸各地區競爭力分析結果…………………………46
表4-5中國大陸PC市場結構:銷售量與銷售額(2002-2004年第一季)………48
表4-6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資訊電子產業分佈…………………57
表4-7中國大陸桌上型個人電腦產業發展概況(2001-2004第二季)………59
表4-8中國大陸PC廠商銷售及通路策略…………………………61
表4-9中國大陸和香港PC廠商市場佔有率排名…………………63
表4-10台灣ODM廠商全球運籌模式一覽表………………………64
表4-11美商惠普(Hewlett Packard)與台商電子產業在中國大陸合作關係…65
表5-1中國大陸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佈狀況…………………67
表5-2中國大陸金系工程內容與目標……………………………70
表5-3中國大陸稅收優惠簡表……………………………………72
表5-4 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省地方所得稅免徵及減徵辦法
………81
圖目錄
圖1-1 本研究架構圖………………………………………………6
圖2-1完整的鑽石體系……………………………………………20
圖3-1台商電子電器製造業赴中國大陸投資動機………………31
圖3-2廣東與江蘇地區台商電子電器製造業投資動機比較……32
圖3-3經濟部核准台商電子電器製造業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趨勢
………34
圖3-4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型態:電子電器製造業(2004年)……37
圖3-5台灣IT產業海外研發據點分布……………………………39
圖4-1廣東省與上海江蘇浙江人口與高校學生數比較(2004年)44
圖4-2 中國大陸電腦市場規模(1998-2004年)…………………48
圖4-3中國大陸筆記型電腦市場銷售量(2003年與2004年前三季)………50
圖4-4珠江三角洲資訊電子產業供應鏈…………………………53
圖4-5吳江經濟區內液晶監視器上下游產業鏈…………………55
圖4-6昆山地區南亞電子印刷電路板上游供應鏈………………56
圖4-7中國大陸個人電腦廠商生產基地佈局……………………5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上海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2.中國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3.中華經濟研究院編,中小企業在高科技產業的地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研究成果報告,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7年,頁8。
4.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民國2004年12月。
5.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編,兩力兩度見商機:2004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初版、台北市: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77。
6.江蘇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7.牟寶柱主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9年12月,頁10-14。
8.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上),第一版、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1996年。
9.拓墣產業研究所,2002年中國產業與市場透視,初版、台北市: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頁177。
10.拓墣產業研究所,聚焦中國IT產業及市場大趨勢,初版、台北市:拓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頁138。
11.初保泰、董薇圓,外商在中國投資的法律問題,初版、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8年,頁225。
12.唐彥博,新世紀中國科技發展策略,初版、台北市:永業出版社,2001年,頁84。
13.浙江統計年鑑2005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14.高鴻翔,中國大陸資通訊產業政策與競爭力分析,初版、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情報中心(MIC),2004年,頁60。
15.常州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16.陳德昇主編,經濟全球化與台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初版、台北縣:晶典文化出版社,2005年,頁323。
17.黃雅芸、葉永泰、高鴻翔,中國大陸個人電腦市場發展概況,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情報中心(MIC),頁14,2004年8月。
18.黑田篤郎著,宋昭儀、李弘元譯,中國製造:揭開「世界工廠」的真相,初版、台北:經濟思潮社,2002年。
19.資策會MIC編,中國大陸資訊產業競爭力分析,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
會資訊情報中心(MIC),2003年10月。
20.資策會MIC編,與亞洲巨龍共舞:中國大陸資通訊產業面面觀,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情報中心(MIC),2005年8月。
21.廣東省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二、論文
1.王一杰,「台商高科技業投資與區位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2,2004年。
2.申軍,「中小企業集群技術創新系統研究—以浙江省為例」,中國浙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3.吳家豪,「從群聚觀點探討台北金融中心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4.吳淑真,「產業網路、群聚現象與企業競爭力關係之研究:以兩岸製鞋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002年。
5.李昭琦,「台灣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與大陸投資規模之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所碩士論文,頁24,2002年。
6.李琨璟、傅秀珠、張舜德(2002),「個人電腦產業供應練之研究:如何因應WTO之加入」,2002兩岸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商學院、台灣電子商務學會。
7.李順騫,「企業經營策略與產業群聚關係之研究:以蘇州地區台商印刷電路板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8.張陽隆,「產業群聚成因、廠商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1年。
9.馮怡心,「群聚化策略帶動紡織業發展:以絲織專業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4年。
10.趙應誠,「海峽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競爭優勢分析」,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頁10,2001年。
11.鄭恩仁,「高科技產業群聚共生現象」,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996年。
12.閻永祺,「產業群聚與區域產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區域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2004年。
三、中文期刊
1.王信賢(2004),「台商大陸投資之企業群聚現象與理論分析」,經濟全球化與台商大陸投資,兩岸經貿文教交流協會,頁96。
2.行政院陸委會編,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57期,頁30。
3.呂鴻德,「高科技產業經營策略」,生產力情報雜誌,1993年6月,頁15。
4.周兵、冉啟秀,「產業集群形成的理論與溯源」,商業研究,第十四期,2004年,頁76-77。
5. 蓋翊中,「區位因素與高科技產業空間集聚的相關模型」,高新技術產業化,第五期,2005年,頁31。
6.趙慶章,「高新技術開發區:牛肉在哪裡」,投資中國,第89期,2001年7月,頁37。
7.劉瑞圖,「發展高科技產業之途徑」,工業簡訊,1988年,頁22。
8.賴彥儒,「中國大陸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介紹」,能力雜誌,第548期,2001年,頁95。
四、英文期刊
1.Gary Anderson,”Industry cluster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12(2),26-32(1994)。
2.Markusen,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Economic Geography,72,293-313(1996)。
五、網站
1.中國大陸聯想集團併購IBM個人電腦後市占率創新高,http://ekm92.trade.gov.tw/。
2.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http://www.teema.org.tw。
3.林毅夫,比較優勢與中國經濟發展,http://business.sohu.com。
4.賀力行、李陳國,台商網絡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優勢初,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8906/htm/sag6-1-b2.htm
5.經濟部全球資訊網,善用優勢運籌全球,http://w2kdmz1.moea.gov.tw/chieftalks/善用優勢運籌全球.ppt。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